CN210163907U -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3907U
CN210163907U CN201920650841.5U CN201920650841U CN210163907U CN 210163907 U CN210163907 U CN 210163907U CN 201920650841 U CN201920650841 U CN 201920650841U CN 210163907 U CN210163907 U CN 210163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external corner
anchor
stayed
ancho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08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轩
王旭宏
杨球玉
吕涛
陈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08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3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3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3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冠梁和桩顶连梁,排桩围绕阳角而设,所述冠梁设于排桩的顶部,其长度沿排桩的分布方向延伸,以将排桩联结为一体;所述桩顶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上,并与所述冠梁组成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阳角支护结构能够加强阳角位置,结构稳定,可避免局部失稳现象且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施工需要采用适当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以保证基坑自身的稳定和周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桩锚支护结构是基坑边坡支护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在不能进行放坡开挖及施工条件受到限制的城市密集区经常采用。桩锚支护结构由排桩和锚索组成,其中排桩为挡土体系,主要用来挡土;锚索为支撑体系,主要是利用其自身与地层的锚固力给排桩体系一个水平的支撑拉力,防止基坑侧壁发生倾覆与土体滑动。现在,受建筑规划红线及周边建筑物或构筑物分布的影响,大量的基坑阳角出现,基坑阳角位置应力集中,易发生局部失稳的现象,进而带动其余位置发生连续倒塌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基坑的安全,而桩锚支护结构在基坑的阳角位置,空间狭窄,锚索易发生碰撞,难以发挥预定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其能够加强阳角位置,结构稳定,可避免局部失稳现象且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冠梁,所述排桩围绕阳角而设,所述冠梁设于所述排桩的顶部,其长度沿所述排桩的分布方向延伸,以将所述排桩联结为一体;所述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桩顶连梁;所述桩顶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上,并与所述冠梁组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桩顶连梁从内向外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桩顶连梁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腰梁和对拉锚索;
所述腰梁设于所述排桩上,并处于所述冠梁的下方,且所述腰梁与所述冠梁平行;
所述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腰梁上,并与所述腰梁组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对拉锚索包括对拉锚索钢绞线和对拉锚索锚固体,
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的两端设于所述腰梁上;
所述对拉锚索锚固体包裹在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对拉锚索锚固体通过水泥浆凝结硬化形成。
优选的,所述对拉锚索还包括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将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固定在所述腰梁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对拉锚索锚头和对拉锚索垫块,
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从所述腰梁中穿过,所述对拉锚索锚头套装在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上,并通过所述对拉锚索垫块与所述腰梁的外侧相抵靠。
优选的,所述腰梁采用多道,每道所述腰梁上设置多条所述对拉锚索,多条所述对拉锚索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斜拉锚索,所述斜拉锚索包括斜拉锚索钢绞线和斜拉锚索锚固体,所述斜拉锚索钢绞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冠梁和/或所述腰梁上,另一端包裹在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内部,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固定在基坑围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阳角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桩顶连梁与对拉锚索,从而对桩锚支护基坑的阳角位置进行了加固,还能避免基坑阳角位置锚索相互碰撞,能有效控制基坑阳角位置的过大变形,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具体来说,其有益效果如下:
(1)在阳角支护结构中设置桩顶连梁,桩顶连梁的两端与冠梁组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并且使得桩顶连梁、冠梁和排桩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形成门式钢架结构,可以抵抗基坑外侧土体产生的倾覆力矩,约束基坑侧壁变形;在现有的常规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基坑外侧的土压力直接作用的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的排桩上,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的排桩由于只采用了冠梁连接,而冠梁又在阳角位置发生了转折,连接强度大大减弱,使得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的排桩只能独自抵抗来自基坑外侧的土压力,导致基坑阳角位置抗倾覆和约束基坑侧壁变形的作用较弱;本实用新型阳角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桩顶连梁,桩顶连梁将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的排桩连接成整体,两者可以共同抵抗来自基坑外侧的土压力,使得基坑阳角位置的整体性得到了加强,能够起到抗倾覆和约束基坑侧壁变形的作用;
(2)在阳角位置设置对拉锚索,可以对基坑阳角位置进行加强,还能有效控制基坑阳角位置的过大变形、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在现有的桩锚支护结构中,基坑阳角位置支护型式与一般位置的支护型式相同,由于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斜拉锚索倾斜角度相同,设置高度相同,左、右两侧斜拉锚索容易发生碰撞,本实用新型阳角支护结构在阳角位置采用对拉锚索,使得对拉锚索直接穿过基坑阳角位置,解决了锚索发生碰撞的问题;
(3)同时设置桩顶连梁和对拉锚索,将阳角支护结构中的阳角两侧的排桩连接在一起,可有效约束桩顶连梁、冠梁和排桩组成门式钢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抵抗桩间土荷载。阳角支护结构同时设置桩顶连梁和对拉锚索,在基坑外侧土体对阳角位置左、右两侧的排桩挤压时,桩顶连梁和对拉锚索会产生一个抵抗基坑外侧土体的力,减小作用在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排桩上的土压力,从而对基坑阳角位置的过大变形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对拉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对拉锚索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阳角支护结构在基坑围土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后视图;
图7为图4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桩顶连梁;2-对拉锚索锚头;3-对拉锚索垫块;4-对拉锚索钢绞线;5-对拉锚索锚固体;6-斜拉锚索锚头;7-斜拉锚索垫块;8-冠梁;9-腰梁;10-排桩;11-基坑围土;12-斜拉锚索钢绞线;13-斜拉锚索锚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冠梁,所述排桩围绕阳角而设,所述冠梁设于所述排桩的顶部;
所述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桩顶连梁;
所述桩顶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上,并与所述冠梁组成三角形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10、冠梁8,排桩10围绕阳角而设,用于挡土,避免土压力导致的基坑位置的坍塌,冠梁8设于排桩10的顶部,其长度沿排桩10的分布方向延伸,通过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将排桩10联结为一体,用于防止基坑顶部边缘产生坍塌;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桩顶连梁1,桩顶连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8上,并与冠梁8组成三角形结构,这样就与排桩10形成门式钢架结构,使得阳角支护结构能够起到更好的抗倾覆和约束基坑侧壁变形的作用。
优选的,桩顶连梁1从内向外设置有多条,多条桩顶连梁1相互平行,其中,桩顶连梁1是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
优选的,桩顶连梁1与冠梁8所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中设置的桩顶连梁1,通过与阳角两侧的冠梁8连接在一起,将基坑阳角位置两侧的排桩10也连接成一个整体,使得基坑阳角位置的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得到了加强,同时斜拉锚索一端固定在冠梁8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坑围土11中,从而给排桩10构成的排桩体系一个水平的支撑拉力,使得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能够共同抵抗来自基坑外侧的土压力,从而使由桩顶连梁1、冠梁8和排桩10形成的具有门式刚架结构的阳角支护结构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桩锚支护结构而言能够起到更好的抗倾覆和约束基坑侧壁变形的作用,且避免了阳角位置支护结构的锚索的相互碰撞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斜拉锚索。其中,斜拉锚索处于桩顶连梁1的外围。
本实施例中,斜拉锚索包括斜拉锚索钢绞线12和斜拉锚索锚固体13,其中斜拉锚索钢绞线12一端固定在冠梁8上,另一端包裹在斜拉锚索锚固体13内部,且斜拉锚索锚固体13固定在基坑围土11中。
具体的,采用锚索钻机在冠梁8上打孔,然后将斜拉锚索钢绞线12穿过冠梁8上孔洞及基坑围土11中的预留通道,在预留通道中灌注水泥浆以形成斜拉锚索锚固体13,其中,基坑围土11能够通过对斜拉锚索锚固体13的外表面的摩擦力和挤压,使基坑围土11与斜拉锚索锚固体13紧密相连,并使斜拉锚索能够给排桩10一个与土压力相反的作用力,维持阳角支护结构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阳角支护结构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其中,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腰梁9和对拉锚索;腰梁9设于排桩10上,并处于冠梁8的下方,且腰梁9与冠梁8平行;如图2所示,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阳角不同侧面的腰梁9上,并与腰梁组成三角形结构。
对拉锚索与腰梁9所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对拉锚索包括对拉锚索钢绞线4和对拉锚索锚固体5,其中,对拉锚索钢绞线4的两端固定在腰梁9上,对拉锚索锚固体5包裹在对拉锚索钢绞线4的外部。
优选的,对拉锚索锚固体5通过水泥浆凝结硬化形成。
优选的,对拉锚索还包括锁紧单元,锁紧单元用于将对拉锚索钢绞线4固定在腰梁9上。
本实施例中,锁紧单元包括对拉锚索锚头2和对拉锚索垫块3,如图3所示,对拉锚索钢绞线4从腰梁9中穿过,对拉锚索锚头2套装在对拉锚索钢绞线4外部的对拉锚索锚固体5上,并通过对拉锚索垫块3与腰梁9的外侧相抵靠,其中对拉锚索垫块3能够用于分担荷载;具体的,对拉锚索钢绞线4位于对拉锚索锚固体5内,两端穿过腰梁9上的预留孔洞与对拉锚索锚头2连接,对拉锚索垫块3位于对拉锚索锚头2和腰梁9之间,能够起到固定和分担荷载的作用。
优选的,腰梁9采用平行的多道,每道腰梁9上可设置多条对拉锚索,多条对拉锚索平行设置。
如图4,图5所示,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斜拉锚索,斜拉锚索优选采用多条。斜拉锚索可以仅与冠梁8的位置相对应,也可以仅与腰梁9的位置相对应,或者也可以同时与冠梁8和腰梁9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斜拉锚索同时与冠梁8和腰梁9的位置相对应。
每条斜拉锚索包括斜拉锚索钢绞线12和斜拉锚索锚固体13,其中,一部分斜拉锚索钢绞线12的一端固定在冠梁8上,另一部分斜拉锚索钢绞线12的一端固定在腰梁9上,而另一端包裹在斜拉锚索锚固体13内部,且斜拉锚索锚固体13固定在基坑围土11中。
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后视图如图6所示,其俯视图如图7所示,其中两侧排桩上的斜拉锚索在同一水平面内,同侧排桩上的斜拉锚索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斜拉锚索还包括斜拉锚索锚头6和斜拉锚索垫块7,斜拉锚索锚头6用于固定斜拉锚索钢绞线12;斜拉锚索垫块7位于斜拉锚索锚头6和腰梁9之间,用于分担荷载;具体的,在基坑侧壁位置,斜拉锚索钢绞线12位于斜拉锚索锚固体13内,其端部穿过腰梁9的预留孔洞与斜拉锚索锚头6连接,斜拉锚索垫块7位于斜拉锚索锚头6和腰梁9之间,起到固定和分担荷载的作用。
其中,斜拉锚索锚固体13为圆柱体结构,是通过水泥浆凝结硬化形成,斜拉锚索锚固体13的外表面与基坑围土11通过摩擦和挤压连接,使斜拉锚索锚固体13能稳定的存在于基坑围土11中。
现有的阳角支护结构中,支护结构的形式与非阳角位置的支护形式相同,由于基坑阳角位置左、右两侧锚索倾斜角度相同,设置高度相同,左、右两侧锚索容易发生碰撞,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采用对拉锚索,对拉锚索位于排桩10的腰梁9位置,将桩锚支护基坑阳角两侧的排桩10连接在一起,起到约束桩顶连梁1、冠梁8和排桩10组成门式钢架结构的水平变形,抵抗桩间土荷载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阳角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还能避免基坑阳角位置锚索相互碰撞。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通过设置桩顶连梁1与对拉锚索相结合的方法对桩锚支护基坑的阳角位置进行了加强,使得基坑外侧土体对排桩10挤压时,桩顶连梁1和对拉锚索会产生一个抵抗基坑外侧土体的力,减小作用在排桩10上的土压力,从而有效控制基坑阳角位置的过大变形,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的阳角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阳角支护结构的参数: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120-2012)中的规定,及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理正深基坑”软件,确定阳角支护结构中相关参数,其中,阳角支护结构的相关参数包括:排桩10的支护桩的个数、高度、直径和相邻支护桩之间的距离,桩顶连梁1的数量、位置,是否需要腰梁9,若需要腰梁9,则确定腰梁9的位置与数量以及每道腰梁9上对拉锚索和斜拉锚索的位置与数量;
(2)排桩10施工:通过螺旋钻机打孔,吊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完成排桩10的施工;
(3)冠梁8及桩顶连梁1施工:土方开挖至冠梁8底部,绑扎冠梁8钢筋,在基坑阳角位置开挖沟槽,将桩顶连梁1钢筋与冠梁8钢筋绑扎在一起,并浇筑混凝土使桩顶连梁1与冠梁5连接在一起;
(4)腰梁9施工:土方开挖至腰梁9底部,在排桩10之间绑扎腰梁9钢筋,浇筑混凝土;
(5)斜拉锚索施工:采用锚索钻机在腰梁9上打孔,斜拉锚索中的斜拉锚索钢绞线12穿过腰梁9上的孔洞及基坑围土11上的预留通道,在基坑围土11预留的通道中灌注水泥浆形成斜拉锚索锚固体13;
(6)斜拉锚索张拉锚固:在斜拉锚索钢绞线12两端使用千斤顶张拉,达到预定锚固力后,通过斜拉锚索锚头6和斜拉锚索垫块7固定;
(7)对拉锚索施工:采用锚索钻机在腰梁9上打孔,对拉锚索钢绞线4穿过腰梁9上的孔洞及基坑围土11中的预留通道,灌注水泥浆进预留通道凝结硬化形成对拉锚索锚固体5;
(8)对拉锚索张拉锚固:在对拉锚索钢绞线4两端使用千斤顶张拉,达到预定锚固力后,通过对拉锚索锚头2和对拉锚索垫块3固定;
(9)重复工序(4)~工序(8)若干次,直到完成设计的腰梁9数量及每道腰梁9上对拉锚索的施工与张拉锚固。
其中,在步骤(1)中,若设计的阳角支护结构无需腰梁9,则无需进行步骤(4)~(9),而实施以下步骤:
(10)斜拉锚索施工:通过锚索钻机在冠梁8上打孔,斜拉锚索中的斜拉锚索钢绞线12穿过孔洞及冠梁8的预留通道,在预留通道中灌注水泥浆形成斜拉锚索锚固体13;
(11)斜拉锚索张拉锚固;在斜拉锚索钢绞线12两端使用千斤顶张拉,达到预定锚固力后,通过斜拉锚索锚头6和斜拉锚索垫块7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阳角支护结构,包括排桩(10)、冠梁(8),所述排桩(10)围绕阳角而设,所述冠梁(8)设于所述排桩(10)的顶部,其长度沿所述排桩(10)的分布方向延伸,以将所述排桩(10)联结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角支护结构还包括桩顶连梁(1);
所述桩顶连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冠梁(8)上,并与所述冠梁(8)组成三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顶连梁(1)从内向外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桩顶连梁(1)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梁(9)和对拉锚索;
所述腰梁(9)设于所述排桩(10)上,处于所述冠梁(8)的下方,并与所述冠梁(8)平行;
所述对拉锚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所述阳角不同侧面的腰梁(9)上,并与所述腰梁(9)组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锚索包括对拉锚索钢绞线(4)和对拉锚索锚固体(5),
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4)的两端设于所述腰梁(9)上;
所述对拉锚索锚固体(5)包裹在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4)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锚索锚固体(5)通过水泥浆凝结硬化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锚索还包括锁紧单元,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将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4)固定在所述腰梁(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对拉锚索锚头(2)和对拉锚索垫块(3),
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穿过所述腰梁(9),所述对拉锚索锚头(2)套装在所述对拉锚索钢绞线(4)上,并通过所述对拉锚索垫块(3)与所述腰梁(9)的外侧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采用多道,每道所述腰梁上设置多条所述对拉锚索,多条所述对拉锚索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拉锚索,所述斜拉锚索包括斜拉锚索钢绞线(12)和斜拉锚索锚固体(13),
所述斜拉锚索钢绞线(12)一端固定在所述冠梁(8)和/或所述腰梁(9)上,另一端包裹在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13)内部,
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13)固定在基坑围土(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阳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拉锚索,所述斜拉锚索包括斜拉锚索钢绞线(12)和斜拉锚索锚固体(13),
所述斜拉锚索钢绞线(12)一端固定在所述冠梁(8)上,另一端包裹在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13)内部,所述斜拉锚索锚固体(13)固定在基坑围土(11)中。
CN201920650841.5U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Active CN210163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841.5U CN2101639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841.5U CN2101639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3907U true CN210163907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0841.5U Active CN210163907U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3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2147B (zh) 自平衡锚配重断桩迫降纠倾方法
KR101937680B1 (ko) 구조적 강성이 보강된 조립식 pc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1250407Y (zh) 嵌入式型钢腰梁
CN111254955A (zh) 适应强风化岩质边坡稳定的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装置
CN111395358A (zh) 一种双排桩竖挡横锚新型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76952A (zh) 一种洞顶土质高边坡锚索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2200464U (zh) 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
CN212129160U (zh) 一种桩顶斜拉基坑支护结构
CN210163907U (zh) 一种阳角支护结构
CN100473787C (zh) 一种用于桩锚支护体系中的连接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JP2015183366A (ja) 盛土構造体の構造および構築方法
CN217204165U (zh) 装配式锚杆框架梁
CN108018877B (zh) 预制装配式管廊拼装装置及拼装方法
JP2002256571A (ja) 建物の建て替え方法および既存杭の利用方法ならびに建物
CN216474962U (zh) 一种非嵌固型支护桩结构
CN108951618B (zh)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
CN213653481U (zh) 适应强风化岩质边坡稳定的预应力锚索框格梁装置
CN211113674U (zh) 基坑双排柱支护结构
CN113404060A (zh) 刚性肋墙式桩墙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411762A (zh) 后锚式刚性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147446A (zh) 明梁暗肋型格构式锚索基坑支护结构
CN212248255U (zh) 一种前墙后桩双排支护的板式连接结构
CN112779923A (zh) 一种高边坡上建筑工程的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8175854U (zh) 用横向单幅地下连续墙作为扶壁的m型墙基坑支护结构
CN111827348A (zh) 一种地铁支撑梁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