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2936U -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2936U
CN210162936U CN201920621472.7U CN201920621472U CN210162936U CN 210162936 U CN210162936 U CN 210162936U CN 201920621472 U CN201920621472 U CN 201920621472U CN 210162936 U CN210162936 U CN 210162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otating shaft
feedback adjustment
automatic feedback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14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胜军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Eastern Steel Co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Eastern Steel Co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Eastern Steel Co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Eastern Steel Co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14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2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2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2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间分别设有绕线轴和导线轴,所述绕线轴设于所述导线轴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均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绕线轴与所述导线轴之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轴的表面一侧设有推送压线装置。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压实的作用,同时避免线缆的混乱打结的现象,方便人们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装置的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排线装置是一种将总线轴上的线缆分割缠绕在多个绕线轴上,以方便施工时的使用,减少施工的麻烦,但是现有的排线装置,再将总线轴上的线缆缠绕在绕线轴上时,将会出现局部集中化,不能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轴上,同时线缆之间缠绕的不够紧实,将会出现散乱的现象,同时在缠绕和使用的过程中线缆极易出现混乱打结的现象,不方便人们的使用。
那么,如何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中间分别设有绕线轴和导线轴,所述绕线轴设于所述导线轴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均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绕线轴与所述导线轴之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一侧设有导线环,所述螺母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轴的表面一侧设有推送压线装置,所述推送压线装置包括第一L 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一端贯穿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竖杆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所述第一L型杆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第二L型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所述螺母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分别与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涡轮的一侧中间与所述螺纹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竖板连接,所述横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边设有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通过活动栓与所述第二L型杆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L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型杆上套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一侧通过固定柱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横板,所述第二电机设有所述横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绕线轴和导线轴之间设有螺纹杆、螺母和限位装置,方便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螺纹杆的转动,使螺母在限位装置的限制下能够实现螺母在螺纹杆上的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将导线轴上的线缆在缠绕到绕线轴上时,在这其中能够实现将线缆进行导线,实现线缆能够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轴上,大大的增加了均匀度;
(2)、挤压板能够实现对线缆绕动的过程中进行压实,避免线缆绕绕动的过程的距离较大,从而能够实现压实的作用,使线缆绕在绕线轴上更加的有序,同时能够节约空间,使有限的空间内能够缠绕更长的线缆,同时避免线缆的混乱打结的现象,方便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支撑底板;2、机架;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绕线轴;6、导线轴;7、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9、第一电机;10、螺纹杆;11、螺母;12、第一L型杆;13、竖杆;14、压缩弹簧;15、挤压板;16、竖板; 17、第二L型杆;18、滑杆;19、滑块;20、第二电机;21、蜗杆;22、第一涡轮;23、第二涡轮;24、横杆;25、套筒;26、滑槽;27、第一限位滑块;28、第二限位滑块;29、限位套筒;30、固定柱;31、横板;32、导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能够对机架2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底板1的一侧设有机架2,机架能够对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机架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3 和第二转轴4方便对绕线轴5和导线轴6进行放置,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中间分别设有绕线轴5和导线轴6,所述绕线轴5设于所述导线轴6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3和所述第二转轴4的一侧均设有从动齿轮 7,所述从动齿轮7均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间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绕线轴5与所述导线轴6之间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螺母11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1的一侧设有导线环32,导线环32方便线缆的放置与牵引,所述螺母11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通过在绕线轴5和导线轴6之间设有螺纹杆10、螺母11和限位装置,方便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螺纹杆10的转动,使螺母11在限位装置的限制下能够实现螺母11在螺纹杆10上的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将导线轴6上的线缆在缠绕到绕线轴5上时,在这其中能够实现将线缆进行导向,实现线缆能够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轴上,大大的增加了均匀度,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轴5的表面一侧设有推送压线装置,所述推送压线装置包括第一L型杆12,所述第一L型杆12的一端贯穿设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4,所述竖杆13的一端设有挤压板15,挤压板15能够实现对线缆绕动的过程中进行压实,避免线缆绕绕动的过程的距离较大,从而能够实现压实的作用,使线缆绕在绕线轴5上更加的有序,同时能够节约空间,使有限的空间内能够缠绕更长的线缆,同时避免线缆的混乱打结的现象,方便人们的使用,所述第一L型杆12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第二L型杆17连接。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对于限位装置来说,所述限位装置设有滑杆18,所述滑杆 18上套设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的一侧与所述螺母11之间固定连接,限位装置能够对螺母1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螺母11与螺纹杆10之间同步旋转。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对于动力装置来说,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设有蜗杆21,所述蜗杆21分别与第一涡轮22和第二涡轮23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涡轮23的一侧中间与所述螺纹杆10连接,能够实现蜗杆21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涡轮22和第二涡轮23的旋转,从能够带动螺纹杆10和第二L型杆17的转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2,对于移动装置来说,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杆24,所述横杆 24的一端与所述机架2连接,所述横杆24的另一端与竖板16连接,所述横杆24上套设有套筒25,所述套筒25的侧边设有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槽26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滑块27和第二限位滑块28,所述第一限位滑块27通过活动栓与所述第二L型杆17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滑块28的一侧与所述第一L型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一L型杆12的作用移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对于第一L型杆12来说,所述第一L型杆12上套设有限位套筒29,所述限位套筒29的一侧通过固定柱30与所述机架2固定连接,能够对第一L型杆12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了第一L型杆12在水平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对于竖板16来说,所述竖板16与所述机架2之间设有横板31,所述第二电机20设有所述横板31上,能够对第二电机20起到支撑的作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9启动能够带动绕线轴5和导线轴6的旋转,能够将导线轴6上的线缆通过推送线装置将线缆缠绕在绕线轴5上,增加了绕线的均匀性,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板 15进行压实减少了线缆缠绕之间的距离,大大的增加了紧实性,避免缠绕的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线缆打结的现象,大大的方便人们的使用,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麻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所述支撑底板(1)的一侧设有机架(2),所述机架(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的中间分别设有绕线轴(5)和导线轴(6),所述绕线轴(5)设于所述导线轴(6)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3)和所述第二转轴(4)的一侧均设有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齿轮(7)均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间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绕线轴(5)与所述导线轴(6)之间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螺母(11)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1)的一侧设有导线环(32),所述螺母(11)的一侧设有限位装置,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绕线轴(5)的表面一侧设有推送压线装置,所述推送压线装置包括第一L型杆(12),所述第一L型杆(12)的一端贯穿设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4),所述竖杆(13)的一端设有挤压板(15),所述第一L型杆(12)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第二L型杆(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设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上套设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的一侧与所述螺母(11)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设有蜗杆(21),所述蜗杆(21)分别与第一涡轮(22)和第二涡轮(23)之间相啮合,所述第二涡轮(23)的一侧中间与所述螺纹杆(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杆(24),所述横杆(24)的一端与所述机架(2)连接,所述横杆(24)的另一端与竖板(16)连接,所述横杆(24)上套设有套筒(25),所述套筒(25)的侧边设有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槽(26)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滑块(27)和第二限位滑块(28),所述第一限位滑块(27)通过活动栓与所述第二L型杆(17)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滑块(28)的一侧与所述第一L型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杆(12)上套设有限位套筒(29),所述限位套筒(29)的一侧通过固定柱(30)与所述机架(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6)与所述机架(2)之间设有横板(31),所述第二电机(20)设于所述横板(31)上。
CN201920621472.7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Active CN210162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472.7U CN21016293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1472.7U CN21016293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2936U true CN210162936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1472.7U Active CN210162936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2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80950U (zh) 一种可移动式光缆自动排线装置
CN112390089A (zh) 一种通讯用电缆容量可调式具备引导功能的高效收卷装置
CN206814156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线电缆卷线架
CN216918082U (zh) 室内光缆卷收装置
CN210162936U (zh) 一种基于自动反馈调整的排线装置
CN209913371U (zh) 一种电力电网架空线路用便携式导线缠绕装置
CN107785163B (zh) 无线充电线圈出线缠绕整机
CN210885108U (zh) 一种电力安全运维检修装置
CN2150713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施工用线缆架设设备
CN212174088U (zh) 一种新型升降排线机
CN212174068U (zh) 一种通讯电缆用便捷式放线架
CN210635515U (zh) 一种简易四线电线放线架
CN220702921U (zh) 一种电缆立式卷盘
CN216037836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收卷装置
CN109585159B (zh) 无线充电线圈出线缠绕一体化机构
CN216471519U (zh) 一种高适配性电缆放线架
CN210393168U (zh) 一种电流电压回路跨接专用电缆线盘
CN214847923U (zh) 一种线束使用的双轴绞线机装置
CN220223002U (zh) 一种电缆盘自动固定收卷设备
CN219839292U (zh) 一种变频器加工用电缆卷绕装置
CN220702925U (zh) 一种灵活性高的线缆放线装置
CN21435950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的排线机构
CN215478825U (zh) 一种三层绝缘线成品自动收线装置
CN219738639U (zh) 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电缆成缆机
CN219971415U (zh) 一种线缆敷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