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2599U -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2599U
CN210162599U CN201920186344.4U CN201920186344U CN210162599U CN 210162599 U CN210162599 U CN 210162599U CN 201920186344 U CN201920186344 U CN 201920186344U CN 210162599 U CN210162599 U CN 210162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rrying
article
bea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63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int To Point Sleep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int To Point Sleep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int To Point Sleep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Point To Point Sleep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63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2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2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25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物品存取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可动框架、以及驱动装置。承载框架包括壳体和多层承载单元,多层承载单元以叠置方式设置。可动框架与承载框架连接,并且能相对于承载框架上下运动。可动框架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包括拉动机构。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以拉动承载单元远离承载框架运动。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可动框架相对于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物品存取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安全性高、且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品存取装置,例如超市货架,通常包括多层,每层上面都可存放商品。在例如顾客希望查看或者试用特定层上的商品时,工作人员通常利用可移动的爬梯将商品取下,之后再爬上爬梯将商品放回原处。这存在许多缺点。例如在商品存放位置比较高时,容易发生危险。对于体积庞大或较重的商品、例如床垫,危险性则更高。此外,现有的物品存取装置也不方便,顾客还需要主动寻找、联系工作人员,这也会增加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设计新颖的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取装置。物品存取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可动框架、以及驱动装置。承载框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承载单元,多层承载单元以叠置方式设置,每层承载单元用于承载物品。可动框架与承载框架连接,并且能相对于承载框架上下运动。可动框架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包括拉动机构。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以拉动承载单元远离承载框架运动。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可动框架相对于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以及驱动拉动机构远离承载框架运动。
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存取系统。物品存取系统包括物品存取装置和控制装置。物品存取装置包括承载框架、可动框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结构、以及电路单元。承载框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承载单元,多层承载单元以叠置方式设置,每层承载单元用于承载物品。可动框架与承载框架连接,并且能相对于承载框架上下运动。可动框架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包括拉动机构,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并远离承载框架运动,以将承载单元拉入容纳空间。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均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耦合的滚珠丝杠、以及与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耦合的直线导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可动框架相对于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第三驱动结构设置在可动框架中,并且伺服电机以及与该伺服电机耦合的直线导轨,用于成驱动拉动机构朝向或背离承载框架的运动。电路单元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控制装置用于与物品存取装置通信,控制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具有多个优点。例如,可通过其自身的相对位置运动,不同层的承载单元中的物品可方便取出,而不需要人员利用爬梯取手动取出。这增加了安全性。同时,由于可利用诸如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接口控制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从而控制取出及放回物品到特定位置,十分方便、灵活,在诸如商场的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十分有用。
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实施例以及有益技术效果将在下文详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的前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的前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移除安全挡板)的左视图。
图7是图2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移除安全挡板)的左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移除安全挡板)的右视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物品存取装置(移除安全挡板)的右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动机构未操作状态下物品存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拉动机构未操作状态下物品存取装置的顶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拉动机构操作状态下物品存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拉动机构操作状态下物品存取装置的顶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定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单元的电路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系统。
图2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相关附图描述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本文实施例仅出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决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9所示,物品存取装置1包括承载框架10和可动框架40。承载框架10包括壳体12和设置在壳体12内的多层承载单元14。多层承载单元14以叠置方式设置成多层结构,每层用于承载或存放物品,例如床垫。每层承载单元在其平面内超特定方向可动。每层承载单元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合适的形状,例如矩形、椭圆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每层承载单元例如可以是具有底板和凸起边缘的托盘结构,以适于容纳物品。壳体12和多层承载单元14可由适当材料制成,例如木头、塑料、金属、或其组合。
可动框架40与承载框架10连接,例如通过接合部46连接(见图6)。接合部46 可以是一个由合适材料(例如,木头、塑料、金属等)制成的框架。可动框架40 具有容纳空间或空间44。在本特定实施例中,可动框架40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以及第三挡板43。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第三挡板43围设或定义容纳空间44。容纳空间44的开口,即没有挡板的一侧(或第三挡板43的相对侧),朝向承载框架10。由此,承载单元能够朝向可动框架40运动(例如,滑动或滚动),并通过开口被置于容纳空间44中。
可动框架40还提供有拉动机构50(图10-14中示出)。拉动机构50能与承载框架10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以拉动承载单元远离承载框架10运动。在本特定实施例中,拉动机构50与第三挡板43平行设置。即,拉动机构50夹置在第一挡板41与第二挡板42之间,并且与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的长度方向垂直。拉动机构50能沿着朝向承载框架10的方向运动,并能与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在本特定实施例中,拉动机构50能与承载单元的一侧接合。该侧是承载单元面向第三挡板43的一侧。接合可以是例如吸附在一起。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接合可以例如是拉动机构50采用机械手或其他合适方式勾住或抓住承载单元的一部分。例如拉动机构50可以通过承载单元的底部移动至承载单元的远离第三挡板43的一侧(即,背离第三挡板43的一侧),然后勾住或吸附住该侧,从而接合在一起,使得该承载单元能够在一平面上移动。
例如,拉动机构50能与承载框架10中的承载单元(例如,承载单元15)的一部分接合,拉动该承载单元远离承载框架10运动,以将承载单元拉入容纳空间44 中。可动框架40响应于承载单元被拉入容纳空间44,相对于承载框架10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例如,可动框架40向下运动预定距离至与承载框架10中最低层的承载单元齐平的位置。
物品存取装置1还包括驱动装置(图1未示出)。驱动装置可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例如承载框架10和/或可动框架40中的合适位置。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集成的机构,也可以是分立的多个机构共同协作完成驱动功能。驱动装置能响应于指令,驱动可动框架40相对于承载框架10的上下运动。驱动装置还可以驱动拉动机构 50在一水平面内相对于第三挡板43的运动,例如朝向或者背离承载框架10的滑动或者滚动。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取一特定的承载单元15(见图2)中的物品。此时,可通过一定方式,例如通过按钮、应用程序界面、以及电路单元,向驱动装置发送指令。驱动装置由此驱动可动框架40向上运动,运动至使得空间44与承载单元15对齐,例如在同一水平面内。然后,驱动装置驱动拉动机构50在水平平面内朝向承载单元15运动,直至拉动机构50与承载单元15面向拉动机构50的一侧接合在一起(例如,磁性吸附在一起,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接合),然后拉动机构50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朝向第三挡板43运动使得承载单元15被容纳在空间 44中(见图3)。然后,可动框架40向下运动至最低位置,例如最接近地面的位置或与承载框架10中的最下层的承载单元相齐平的高度,承载单元15中的物品 66即可方便取出或者就地使用。为了将物品66放回至承载框架10中的初始位置时,或者将空载的承载单元15置回初始位置时,操作的过程可与上述示例性过程大致相反。
当承载单元15距离地面有一定距离时,尤其位置比较高时,根据本实施例的物品存取装置不需要工作人员利用爬梯上去取承载单元15中的物品,因此方便、简单、容易、省时,同时十分重要的是,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驱动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在本特定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8A和第二驱动机构18B(见图5),用于驱动可动框架40的运动。第一驱动机构18A和第二驱动机构18B设置在承载框架10内部的两侧。第一驱动机构18A 包括电机、例如伺服电机20A、与伺服电机20A耦合的滚珠丝杠22A、以及与伺服电机20A和滚珠丝杠22A耦合的直线导轨23A和24A(见图6)。第一驱动机构18B包括电机、例如伺服电机20B、与伺服电机20B耦合的滚珠丝杠22B、以及与伺服电机20B和滚珠丝杠22B耦合的直线导轨23B和24B(见图8)。
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26。第三驱动机构26包括电机、例如电机27,以及直线导轨28,二者互相耦合用于驱动拉动机构50朝向或背离承载框架10的运动。第三驱动机构26可设置在可动框架40内的合适位置,例如第一挡板41或第二挡板42内。
每层承载单元朝向可动框架40的一侧上可设置有用于接合的机构,例如铁块。拉动机构50可包括吸附部件用于吸附该用于接合的机构(本实施例以铁块为例),从而与相应的承载单元接合在一起。如图10所示,拉动机构50可设置成包括条形板52。磁块54和磁块55设置在条形板52的同侧上。条形板52设置成使得磁块54和磁块55面向承载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框架10还设置有多个锁定机构30和31(图6-9)。多个锁定机构30和31可分别没置在承裁单元的两侧(例如,一侧靠近第一挡板41,另一侧靠近第二挡板42)。如图16-18所示,每个锁定机构包括锁舌32和解锁部件33。与每个锁定机构靠近的承载单元的一侧具有孔口29。锁舌32与孔口29相匹配。当锁舌32插入孔口29中时(见图15、17),可将对应的承载单元锁定,从而防止承载单元不希望的移动(这样的移动通常会带来安全隐患)。当需要取出承载单元内的物品时,则锁舌32被解锁部件33拉出孔口29(见图16、18),从而对对应的承载单元解锁。例如,锁舌32可以是铁磁材料制成,解锁部件33 可以是电枢。响应于指令,电枢通电,通过电磁力将锁舌32拉出孔口29,将承载单元置于解锁状态。
物品存取装置1还包括电路单元112。电路单元112配置成响应于指令信号,指令驱动装置控制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这些操作例如是对电机的驱动、对锁定机构的解锁等。图19给出了电路单元的一个示例。其中,电路单元112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4、以及电机驱动器115、116、117。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例如可动框架40以及拉动机构50的运动,可以通过预先编程而设置。
可选地,电路单元112还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器113、断路器118、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RCB)119、电机断路器115A、116A、117A。断路器118例如是小型断路器(MCB),设置在电路单元112的干路的适当位置,并且配置成在电路出现异常状况时(例如,过负载、故障等)自动断开电路连接,从而增进电路安全。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119设置在电路单元112的干路的适当位置并且与断路器118 串联连接。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119可进一步增进电路的安全性。例如,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119可用于保护个人免受由于接线错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击、触电和火灾的风险。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119在电路中发生突然接地故障的情况下特别有用。电机断路器115A、116A、117A(也可分别称为第一电机断路器、第二电机断路器、第三电机断路器)分别设置在相应电机(例如第一驱动机构的伺服电机、第二驱动机构的伺服电机、第三驱动机构的伺服电机)的支路中,即与相应的电机串联连接。电机断路器115A、116A、117A可以是集成低压断路器和热过载继电器功能的装置。在图19中,符号圆圈及其内的M表示电机。图19中所示的三个电机可分别对应于例如以上所提到的电机20A、20B和27。电机断路器115A、116A、117A对于进一步增加电路的安全性是有利的。例如,电机断路器115A、116A、117A能够保护电机分支电路免受过载、断相和短路的影响,从而可实现更安全的接线和电机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品存取装置1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未示出)。例如每层承载单元都设置有用于复位的传感器。电路单元112可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复位的位置。电路单元112可根据复位位置设置每层承载单元的高度和/或可动框架40的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品存取装置还设置有安全挡板61和安全挡板62(见图1)。这两个安全挡板分别靠近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设置。在物品存取装置操作过程中,安全挡板61、62可避免人员、例如儿童误入安全挡板之间的操作区,从而增加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品存取装置还设置有底盘64(见图2-3)。底盘64与空间44 相匹配,底盘64可用合适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底盘64可设置成其重量完全由地面承受,这样就不需要额外的支撑部件。在装载有物品(例如床垫)的承载单元(例如承载单元15)容纳在空间44中并且运动至最下位置时,底盘64与该承载单元的下表面接触,从而能支撑该承载单元重量的全部或一部分。底盘64的存在,能够在特定情况下提供便利。比如床垫可以在不必从承载单元取出的情况下,供顾客直接躺在上面体验。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系统100。物品存取系统100包括物品存取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30。控制装置130诸如是智能手机之类的人机交互接口。物品存取装置110例如是如上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包括电路单元112。电路单元112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4、电机驱动器115、116、117。物品存取装置110可通过网络120(例如无线网络,比如WiFi)与控制装置130通信。控制装置130包括微处理器132、存储器134、以及物品存取应用程序136。物品存取应用程序136提供了与物品存取装置110交互的接口,由此可对物品存取装置 110发送指令,从而控制其操作。指令可以是选择特定层的承载单元的物品、将承载单元置回到初始位置,等等。控制装置130极大地增加了便利性和灵活性。例如,可将智能设备这样的控制装置提供在物品存取装置110附近,用户或顾客可直接操作,从而十分方便地体验不同层的承载单元中的物品。这在工作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尤其有利。
图2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品存取方法200。物品存取方法200能够通过操作如图20所示的物品存取系统100来实现。
在框202,通过控制装置、例如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选择特定层的承载单元中的物品,比如某个特定层的承载单元上的床垫。或者在用户体验完毕特定物品之后,选择将该物品放回初始位置。
在框204,应用程序响应于用户的选择,向物品存取装置发送指令。例如,指令可指示取出某一层的承载单元上的物品。指令也可指示将装载有物品的某一层的承载单元送回在承载框架上的原始位置。
在框206,物品存取装置的电路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指令。如果没有检测到任何指令,那么物品存取装置保持空闲状态。如果接收到指令,则转入框208。
在框208,电路单元产生并向电机发送驱动指令。这可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完成。例如,指令可指示电机转动的方向、步数等,从而控制可动框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以及移动到的位置。指令也可指示电机驱动拉动机构的运动方向、距离等。在框210,电机响应于接收到的驱动指令,驱动相应的机构运动。例如,通过伺服电机、滚珠丝杠、以及直线导轨的协作而驱使可动框架上下运动。
在框212,电路检测是否完成操作。如果未完成相应操作,则会继续检测是否接收到新的指令,否则,则将物品存取装置置于空闲状态。
尽管本文提及“物品”时,有时用床垫作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这只是出于说明性的目的。词语“物品”可以是床垫之外的其他物品。而且,不同层的承载单元中的物品,也不必须是同样的物品。而是,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层中提供不同种类、尺寸、型号的物品。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要理解的是,本文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的用途也不仅限于商场中,而是可以用于其他合适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家庭等。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智能设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电子设备:其通常可通过诸如蓝牙、NFC、Wi-Fi、LiFi、3G、4G、5G之类的不同无线协议连接到其他设备或网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交互地和自主地操作;其也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其他设备和网络(尽管有线连接方式通常并非优选的);典型的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iPad、平板手机、平板电脑等。
除非另外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作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非限定性实施例中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型,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包括:
承载框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层承载单元,所述多层承载单元以叠置方式设置,每层承载单元用于承载物品;
可动框架,与所述承载框架连接,并且能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上下运动,所述可动框架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包括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所述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以拉动承载单元远离所述承载框架运动;
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以及驱动所述拉动机构远离所述承载框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所述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侧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包括:
第一挡板;
第二挡板;以及
第三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朝向所述承载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动所述承载单元远离所述承载框架运动,以将所述承载单元拉入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可动框架配置成响应于所述承载单元被拉入所述容纳空间,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包括多个锁定机构,每个锁定机构与相应的承载单元对应,用于对该承载单元进行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承载单元具有孔口,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与相应的承载单元的孔口相匹配以锁定承载单元;以及
解锁部件,用于将锁舌从孔口中拉出,从而对承载单元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包括电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承载单元朝向所述可动框架的一侧上设置有铁块,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用于吸附所述铁块的吸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包括条形板,所述吸附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板上的两个磁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
伺服电机;
与所述伺服电机耦合的滚珠丝杠;以及
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滚珠丝杠耦合的直线导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动框架中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直线导轨,用于驱动所述拉动机构朝向或背离所述承载框架的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还包括两个安全挡板,所述两个安全挡板分别靠近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容纳空间相匹配,所述底盘配置成在所述承载框架的承载单元装载物品并且运动至最下位置时,与该承载单元的下表面接触并且支撑该承载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存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还包括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配置成响应于指令信号,指令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
16.一种物品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存取系统包括:
物品存取装置,所述物品存取装置包括:
承载框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层承载单元,所述多层承载单元以叠置方式设置,每层承载单元用于承载物品;
可动框架,与所述承载框架连接,并且能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上下运动,所述可动框架具有容纳空间并且包括拉动机构,所述拉动机构配置成能与所述承载框架中的承载单元的一部分接合,并远离所述承载框架运动,以将承载单元拉入所述容纳空间;
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均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耦合的滚珠丝杠、以及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滚珠丝杠耦合的直线导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承载框架的上下运动;
第三驱动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可动框架中,并且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与该伺服电机耦合的直线导轨,用于成驱动所述拉动机构朝向或背离所述承载框架的运动;以及
电路单元,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配置成指令所述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操作,
控制装置,用于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通信,控制所述物品存取装置的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框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挡板围设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拉动机构与所述第三挡板平行设置,并夹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朝向所述承载框架,以使得承载单元能通过该开口而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还包括:
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的干路中并且配置成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自动断开电路连接;
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所述漏电保护电路断路器设置在所述干路中并且与所述断路器串联连接;
第一电机断路器,所述第一电机断路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同一支路中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串联连接;
第二电机断路器,所述第二电机断路器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同一支路中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串联连接;以及
第三电机断路器,所述第三电机断路器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同一支路中并且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所述伺服电机串联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物品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物品存取装置通过无线方式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品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物品存取应用程序,以供用户操作向所述物品存取装置发送指令。
CN201920186344.4U 2019-02-02 2019-02-02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2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344.4U CN210162599U (zh) 2019-02-02 2019-02-02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344.4U CN210162599U (zh) 2019-02-02 2019-02-02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2599U true CN210162599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8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634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62599U (zh) 2019-02-02 2019-02-02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2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95752B1 (ko) 저장 장치, 보관 랙 및 특히 저장 장치용 하역 기계
CN113335812B (zh) 用于自动式存储和拣取系统的安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1148716A (zh) 用于连接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系统
KR102364194B1 (ko) 반송 장치
CN210162599U (zh) 物品存取装置及系统
US20170267468A1 (en) Multi-stack pallet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7472795B (zh) 一种全自动存储保管箱系统
JP2016210518A (ja) 自動倉庫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24500010A (ja) 自動保管および回収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アクセス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JP2016124663A (ja) 自動倉庫および物体の検出方法
JP7459819B2 (ja) 搬送システム及び搬送方法
JP6459295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209825812U (zh) 购物车收纳柜和购物车
JP2004277026A (ja) 物品保管設備の安全装置
CN215304096U (zh) 一种药品架
JP3407783B2 (ja) 物品保管設備
JPH09315517A (ja) 自動倉庫
CN219978908U (zh) 补货装置及售货机
WO2024077640A1 (zh) 物料存取装置、物料存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机器人及可移动平台
KR102331894B1 (ko) 이동식 선반을 이용한 창고관리 시스템
JP2528150B2 (ja) 移動棚装置
US20240025346A1 (en) Lifting device for integrating into a hatchback of a motor vehicle, loading base module, and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motor vehicle
JP6857892B2 (ja) 物品保管装置、救援装置
TW202319316A (zh) 包括安全機構的存取站
ITUB20153030A1 (it) Apparato per lo stoccaggio temporaneo di oggett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