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1530U -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1530U
CN210161530U CN201920336122.6U CN201920336122U CN210161530U CN 210161530 U CN210161530 U CN 210161530U CN 201920336122 U CN201920336122 U CN 201920336122U CN 210161530 U CN210161530 U CN 21016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die
concave part
convex part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61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跃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iant Shu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iant Sh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iant Shu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iant Shu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61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1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芯,模芯上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面和上模凹部,模芯上设置有模芯凸部和模芯贴合部,下模上设置有下模面和下模凹部,上模面设置于上模底部,上模面一侧设置有上模凹部,上模凹部内设置有模芯凸部,模芯凸部与上模凹部过盈配合,模芯凸部设置于模芯顶部,模芯底部设置有模芯贴合部,模芯贴合部一侧设置有下模凹部,下模凹部设置于下模上,下模凹部一侧设置有下模面;其通过在成型件边缘设置自拆沟和分边槽,降低了开模时成型件的内应力,减少了成型件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成品率,减少了毛边和坯缝。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材料成型加工中的重要的一种工艺装备,其所能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其价值在模具本身的很多倍,而利用模具能够轻易的批量生产出大量具有价值且满足质量要求的制件。因此,模具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所以,模具制造水平俨然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三十年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及消费大国,建立起了模具工业体系。但是现有的模具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开模时应力大,容易出现成型件损坏,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现在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在的模具大多存在开模应力大的问题,开模时成型件容易被拉扯损坏,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2、现在的模具大多存在坯缝或者毛边大的问题,影响成型件外观,降低成型件产品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通过在成型件边缘设置自拆沟和分边槽,降低了开模时成型件的内应力,减少了成型件损坏的概率,提高了成品率,减少了毛边和坯缝。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上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面和上模凹部,所述模芯上设置有模芯凸部和模芯贴合部,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下模面和下模凹部,所述上模面设置于上模底部,所述上模面一侧设置有上模凹部,所述上模凹部内设置有模芯凸部,所述模芯凸部与上模凹部过盈配合,所述模芯凸部设置于模芯顶部,所述模芯底部设置有模芯贴合部,所述模芯贴合部一侧设置有下模凹部,所述下模凹部设置于下模上,所述下模凹部与模芯贴合部配合,所述下模凹部一侧设置有下模面,所述下模面与上模面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其利用上下模的紧密贴合,实现了模具的密封,提高了模具的成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还包括自拆沟,所述自拆沟包括第一自拆沟和第二自拆沟,所述第一自拆沟设置于上模面内,所述第一自拆沟与下模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自拆沟设置于下模凹部内,所述第二自拆沟与模芯贴合部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拆沟的设置,其通过自拆沟自身结构的特点,能够在开模时降低上模与下模,成型件与下模之间的吸附力,避免成型件与模具黏合导致成型件损坏或者碎裂,提高了开模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模具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模面靠近模芯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模芯外侧,所述凸台环绕模芯,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产品边界凸部、第一产品凸部、第二产品凸部、第一产品凹部、第二产品凹部和第三产品凹部,所述产品边界凸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产品凸部,所述第一产品凸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产品凸部,所述产品边界凸部呈矩形,所述第一产品凸部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二产品凸部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一产品凸部与产品边界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产品凹部,所述第一产品凹部端头设置有直角过渡,所述第一产品凸部与第二产品凸部之间设置有第二产品凹部,所述第二产品凹部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二产品凸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凹部,所述第三产品凹部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模各凸凹部的设置,其利用凸凹部的配合,形成了成型件的外形,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模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产品边缘凹部、第四产品凹部、第五产品凹部、第三产品凸部和第四产品凸部,所述产品边缘凹部与产品边界凸部配合接触,所述产品边缘凹部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凹部,所述第四产品凹部与第一产品凸部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凹部与第一产品凸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凹部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四产品凹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凸部,所述第三产品凸部与第二产品凹部配合,所述第三产品凸部与第二产品凹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三产品凸部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三产品凸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五产品凹部,所述第五产品凹部与第二产品凸部配合,所述第五产品凹部与第二产品凸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五产品凹部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五产品凹部靠近模芯的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凸部,所述第四产品凸部与第三产品凹部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凸部与第三产品凹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凸部端头呈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模各凸凹部的设置,其与上模相互配合,提高了模具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模底部设置有分边槽,所述分边槽为楔形槽,所述分边槽截面优选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边槽的设置,其通过楔形结构的尺寸收缩,形成应力集中点,方便此处坯料断裂,能够在开模时分离成型件和毛边,减少毛边,缩小坯缝,提高工件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芯凸部上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模芯凸部与上模凹部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楔形面的设置,其能够实现模芯的定位,保证模芯位置,精准度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模芯设置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其增加了模芯的数量,提高了模具加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模顶部设置有开模辅助机构,所述开模辅助机构包括气仓、推气活塞杆、固定连杆、导气通道和出气口,所述气仓固定于上模顶部,所述气仓内设置有推气活塞杆,所述推气活塞杆穿出气仓,所述推气活塞杆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一端固定推气活塞杆,所述固定连杆另一端固定于下模侧表面,所述气仓底部设置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设置于上模内部,所述导气通道远离气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于上模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模侧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下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模辅助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在开模时向模芯缝隙推入空气,达到上模与模芯、下模与模芯之间的优先脱离,避免了成型件与模具粘连导致的撕裂现象,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的设置,其能够阻挡开模辅助机构推入的空气向外扩散,保证了开模辅助机构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通过自拆沟自身结构的特点,能够在开模时降低上模与下模,成型件与下模之间的吸附力,避免成型件与模具黏合导致成型件损坏或者碎裂,提高了开模成功率,从而提高了模具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通过在开模时向模芯缝隙推入空气,达到上模与模芯、下模与模芯之间的优先脱离,避免了成型件与模具粘连导致的撕裂现象,提高了成品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模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1、上模面-11、上模凹部-12、产品边界凸部-13、第一产品凸部-14、第二产品凸部-15、第一产品凹部-16、第二产品凹部-17、第三产品凹部-18、下模-2、下模面-21、下模凹部-22、产品边缘凹部-23、第四产品凹部-24、第五产品凹部-25、第三产品凸部-26、第四产品凸部-27、模芯-3、模芯凸部-31、模芯贴合部-32、自拆沟-4、第一自拆沟-41、第二自拆沟-42、分边槽-5、开模辅助机构6、气仓61、推气活塞杆62、固定连杆63、导气通道64、出气口65、挡板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模芯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模芯3,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上模1,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上模面11和上模凹部12,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模芯凸部31和模芯贴合部3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面21和下模凹部22,所述上模面11设置于上模1底部,所述上模面11一侧设置有上模凹部12,所述上模凹部12内设置有模芯凸部31,所述模芯凸部31与上模凹部12过盈配合,所述模芯凸部31设置于模芯3顶部,所述模芯3底部设置有模芯贴合部32,所述模芯贴合部32一侧设置有下模凹部22,所述下模凹部22设置于下模2上,所述下模凹部22与模芯贴合部32配合,所述下模凹部22一侧设置有下模面21,所述下模面21与上模面11配合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还包括自拆沟4,所述自拆沟4包括第一自拆沟41和第二自拆沟42,所述第一自拆沟41设置于上模面11内,所述第一自拆沟41与下模面21接触配合,所述第二自拆沟42设置于下模凹部22内,所述第二自拆沟42与模芯贴合部32接触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面11靠近模芯3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模芯3外侧,所述凸台环绕模芯3,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产品边界凸部13、第一产品凸部14、第二产品凸部15、第一产品凹部16、第二产品凹部17和第三产品凹部18,所述产品边界凸部13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产品凸部14,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产品凸部15,所述产品边界凸部13呈矩形,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二产品凸部15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与产品边界凸部13之间设置有第一产品凹部16,所述第一产品凹部16端头设置有直角过渡,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与第二产品凸部15之间设置有第二产品凹部17,所述第二产品凹部17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二产品凸部15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凹部18,所述第三产品凹部18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面21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产品边缘凹部23、第四产品凹部24、第五产品凹部25、第三产品凸部26和第四产品凸部27,所述产品边缘凹部23与产品边界凸部13配合接触,所述产品边缘凹部23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凹部24,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与第一产品凸部14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与第一产品凸部1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凸部26,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与第二产品凹部17配合,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与第二产品凹部17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五产品凹部25,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与第二产品凸部15配合,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与第二产品凸部15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凸部27,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与第三产品凹部18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与第三产品凹部18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端头呈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1底部设置有分边槽5,所述分边槽5为楔形槽,所述分边槽5截面优选为三角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模芯凸部31上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模芯凸部31与上模凹部12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模芯3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顶部设置有开模辅助机构6,所述开模辅助机构6包括气仓61、推气活塞杆62、固定连杆63、导气通道64和出气口65,所述气仓61固定于上模1顶部,所述气仓61内设置有推气活塞杆62,所述推气活塞杆62穿出气仓61,所述推气活塞杆62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杆63,所述固定连杆63一端固定推气活塞杆62,所述固定连杆63另一端固定于下模2侧表面,所述气仓61底部设置有导气通道64,所述导气通道64设置于上模1内部,所述导气通道64远离气仓61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65,所述出气口65设置于上模面1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侧面设置有挡板66,所述挡板66延伸至下模2。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模芯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模芯3,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上模1,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上模面11和上模凹部12,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模芯凸部31和模芯贴合部3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面21和下模凹部22,所述上模面11设置于上模1底部,所述上模面11一侧设置有上模凹部12,所述上模凹部12内设置有模芯凸部31,所述模芯凸部31与上模凹部12过盈配合,所述模芯凸部31设置于模芯3顶部,所述模芯3底部设置有模芯贴合部32,所述模芯贴合部32一侧设置有下模凹部22,所述下模凹部22设置于下模2上,所述下模凹部22与模芯贴合部32配合,所述下模凹部22一侧设置有下模面21,所述下模面21与上模面11配合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顶部设置有开模辅助机构6,所述开模辅助机构6包括气仓61、推气活塞杆62、固定连杆63、导气通道64和出气口65,所述气仓61固定于上模1顶部,所述气仓61内设置有推气活塞杆62,所述推气活塞杆62穿出气仓61,所述推气活塞杆62一端连接有固定连杆63,所述固定连杆63一端固定推气活塞杆62,所述固定连杆63另一端固定于下模2侧表面,所述气仓61底部设置有导气通道64,所述导气通道64设置于上模1内部,所述导气通道64远离气仓61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65,所述出气口65设置于上模面1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侧面设置有挡板66,所述挡板66延伸至下模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模芯(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模芯(3),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上模(1),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上模面(11)和上模凹部(12),所述模芯(3)上设置有模芯凸部(31)和模芯贴合部(32),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面(21)和下模凹部(22),所述上模面(11)设置于上模(1)底部,所述上模面(11)一侧设置有上模凹部(12),所述上模凹部(12)内设置有模芯凸部(31),所述模芯凸部(31)与上模凹部(12)过盈配合,所述模芯凸部(31)设置于模芯(3)顶部,所述模芯(3)底部设置有模芯贴合部(32),所述模芯贴合部(32)一侧设置有下模凹部(22),所述下模凹部(22)设置于下模(2)上,所述下模凹部(22)与模芯贴合部(32)配合,所述下模凹部(22)一侧设置有下模面(21),所述下模面(21)与上模面(11)配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拆沟(4),所述自拆沟(4)包括第一自拆沟(41)和第二自拆沟(42),所述第一自拆沟(41)设置于上模面(11)内,所述第一自拆沟(41)与下模面(21)接触配合,所述第二自拆沟(42)设置于下模凹部(22)内,所述第二自拆沟(42)与模芯贴合部(32)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面(11)靠近模芯(3)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模芯(3)外侧,所述凸台环绕模芯(3),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产品边界凸部(13)、第一产品凸部(14)、第二产品凸部(15)、第一产品凹部(16)、第二产品凹部(17)和第三产品凹部(18),所述产品边界凸部(13)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产品凸部(14),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产品凸部(15),所述产品边界凸部(13)呈矩形,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二产品凸部(15)一端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与产品边界凸部(13)之间设置有第一产品凹部(16),所述第一产品凹部(16)端头设置有直角过渡,所述第一产品凸部(14)与第二产品凸部(15)之间设置有第二产品凹部(17),所述第二产品凹部(17)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所述第二产品凸部(15)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凹部(18),所述第三产品凹部(18)端头设置有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面(21)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产品边缘凹部(23)、第四产品凹部(24)、第五产品凹部(25)、第三产品凸部(26)和第四产品凸部(27),所述产品边缘凹部(23)与产品边界凸部(13)配合接触,所述产品边缘凹部(23)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凹部(24),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与第一产品凸部(14)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与第一产品凸部(1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四产品凹部(24)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产品凸部(26),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与第二产品凹部(17)配合,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与第二产品凹部(17)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三产品凸部(26)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五产品凹部(25),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与第二产品凸部(15)配合,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与第二产品凸部(15)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端头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五产品凹部(25)靠近模芯(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产品凸部(27),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与第三产品凹部(18)配合,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与第三产品凹部(18)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四产品凸部(27)端头呈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底部设置有分边槽(5),所述分边槽(5)为楔形槽,所述分边槽(5)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凸部(31)上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模芯凸部(31)与上模凹部(12)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3)设置有多个。
CN201920336122.6U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Active CN21016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122.6U CN210161530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122.6U CN210161530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1530U true CN210161530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8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6122.6U Active CN210161530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1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1886B (zh) 一种电池盖帽的连续冲压模具及其连续冲压工艺
CN210161530U (zh) 一种便于自拆和排废的防尘罩模具
CN111283076A (zh) 汽车电池盒上壳体的成型模具
CN205032637U (zh) 外花齿法兰螺母冷镦装置
CN207901479U (zh) 一种塑胶产品配模
CN205929179U (zh) 橡胶衬套总成封胶筋模具结构
CN205997285U (zh) 一种模具排气结构
CN112238359B (zh) 一种用于电极转角度装夹的工装
CN208664218U (zh) 撕拉盖模压机
CN206633317U (zh) 一种分型面分类加工的注塑模具
CN102909303B (zh) 一种螺丝模具一点二冲套及其加工工艺
CN205915422U (zh) 铝塑板沉台孔冲压成型模具
CN205732771U (zh) 一种高速锻造机的分体式终成型穿孔冲头
CN20461482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
CN214395176U (zh) 一种用于加工5g分享器按键支架的高效、高精度模具
CN211390310U (zh) 一种新型仿形整形模具
CN217573769U (zh) 一种油气封模具
CN220499670U (zh) 一种复合型垫片加工模具
CN108995108A (zh) 撕拉盖模压机
CN208116656U (zh) 一种冷镦模具
CN214773686U (zh) 一种多孔橡胶塞的成型模具
CN209935555U (zh) 一种嵌套式铝型材挤压模下模
CN211866328U (zh) 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过线板的冲头
CN210283053U (zh) 氢燃料电池密封圈用模具
CN211000145U (zh) 低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