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6677U -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6677U
CN210156677U CN201921048589.7U CN201921048589U CN210156677U CN 210156677 U CN210156677 U CN 210156677U CN 201921048589 U CN201921048589 U CN 201921048589U CN 210156677 U CN210156677 U CN 210156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conductor
socket
plug
coaxi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85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顺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85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6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667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射频插头、射频插座,射频插头包括管状插头外导体,插头外导体的内部沿着插头外导体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导体板,插头外导体的中心轴处固设有第二导体板,射频插座包括管状插座外壳,插座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导体板相匹配的第一插槽,插座外壳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音叉状插座内导体,插座内导体的首端设置有与第二导体板相匹配的第二插槽,插座内导体的尾部与插座外壳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套。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中的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进行插接时,插接误差在3mm以内,阻抗变化小,信号传输几乎不受干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容错性高,适合大规模同步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属于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
目前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插接不到位,即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的实际插接位置与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完全插接的位置存在误差,例如,对于单根射频传输线来说,射频同轴连接器主要不完全插接,那么射频同轴连接器处的阻抗能够达到70~80Ω,例如,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实际插接位置与完全插接位置之间的误差是3mm,那么射频同轴连接器处的阻抗能够达到80Ω,该阻抗远远大于50Ω。在高频高速线路中存在趋肤效应,业界早己证明阻抗为50Ω对于趋肤效应来说,它的损耗是最小的。对于电气性能上说,50Ω阻抗所需要的介质厚度3~4MIL之间,也是能有效减少干扰;因为介质厚度小,信号与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小,对相邻信号的干扰会越小。
因此,目前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必须完全插接,不然易影响信号传递。但是,高频高速线路中,射频传输线通常都是大量成阵列分布,这使得通常将多个射频同轴连接器集成;而单个射频同轴连接器中的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完全插接操作容易达到,但是一次性给多数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同时进行插接操作,易存在若干个射频同轴连接器中的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不完全插合的现象,这使得后续必须进行多次调试、调整、再次插合等操作,不但操作麻烦,而且还易造成信号传递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头相匹配的射频插座,所述射频插头包括管状插头外导体,所述插头外导体的内部沿着插头外导体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导体板,所述第一导体板的内侧边与插头外导体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导体板的外侧边设置在插头外导体的内部,所述插头外导体的中心轴处固设有第二导体板,所述第二导体板的外侧壁与插头外导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射频插座包括管状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导体板相匹配的第一插槽,所述插座外壳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音叉状插座内导体,所述插座内导体的首端设置有与第二导体板相匹配的第二插槽,所述插座内导体的尾部与插座外壳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插头外导体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内锥面结构,所述插座外壳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外锥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导体板与第二插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导体板与第一插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插座外壳的前端与插头外导体的前端之间为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导体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导体板的中轴线与第二导体板的中轴线三者共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二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与插座内导体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中的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进行插接时,即使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插接不到位,该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的实际插接位置与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完全插接的位置之间的误差在3mm以内,所述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之间的阻抗变化小,信号传输几乎不受干扰;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容错性高,适合大规模同步应用,插拔操作简单方便,信号传递不易受损;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插头的结构示意图(正视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导体板、第二导体板与射频插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连接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头同轴设置的射频插座,该处的同轴设置是指射频插头的中轴线与射频插座的中心轴共线;所述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采用插接的方式活动链接,所述射频插头包括管状插头外导体1,所述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沿着插头外导体1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导体板2,所述第一导体板2即板状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内侧边与插头外导体1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外侧边设置在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内侧边即是第一导体板2中与插头外导体1相连接的那一侧,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外侧边即是与第一导体板2内侧边相对的那一侧;所述插头外导体1的中心轴处固设有第二导体板3,第二导体板3也即是板状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板3与插头外导体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导体板3设置在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导体板3的外侧壁与插头外导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射频插座包括管状插座外壳5,所述插座外壳5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导体板2相匹配的第一插槽51,所述插座外壳5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音叉状插座内导体6,所述音叉状类似于Y状结构,所述插座内导体6的首端设置有与第二导体板3相匹配的U形第二插槽61,所述插座内导体6的尾部与插座外壳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套7。
当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进行插接时,即将射频插头的前端插入到射频插座的前端,此时,第一导体板2会插向第一插槽51,同时,第二导体板3插向音叉状插座内导体6中的U形第二插槽61,插座外壳5的前端插向插头外导体1,如图5、6所示。在上述过程中,所述插座外壳5是外导体,插座外壳5与插头外导体1接触从而电连接;第一导体板2与插座外壳5接触从而电连接,而第一导体板2又与插头外导体1电连接,因此,插座外壳5、第一导体板2之间相互电连接。第二导体板3被固定安装在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第二导体板3与插头外导体1之间不接触,第二导体板3与插座内导体6电连接,插座内导体6被绝缘套7与插座外壳5隔开;因此,第二导体板3与插座内导体6电连接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中的第一个平行板,插座外壳5、第一导体板2和插头外导体1电连接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中的第二个平行板,根据平行板电容的公式可知:电容C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距离d的关系为电容C与S成正比,电容C与d成反比;在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进行对接插合的过程中,当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完全插合后,即第二导体板3的端部插到第二插槽61的槽底处为标准;在插合不到位时,即第二导体板3的端部未接触到第二插槽61的槽底,此时,即使不完全接触,第二导体板3的端部与第二插槽61的槽底之间存在间隙,在该间隙不超过3mm时,由于第二导体板3与插座内导体6配比的结构、插座外壳5、第一导体板2和插头外导体1匹配的结构,插座外壳5和插头外导体1为圆管状,再加上所述第二导体板3的宽度方向与插座内导体6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这使得第二导体板3在插入到插座内导体6中的第二插槽61后,第二导体板3和插座内导体6沿着第二导体板3轴向或插座内导体6轴向的投影呈十字状,也就是说,第一个平行板和第二个平行板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C中,第一导体板2、第二导体板3、插座内导体6与插座外壳5和插头外导体1之间是处于等间距设置,极板的正对面积S始终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极板距离d则最终取决于第二导体板3和插座内导体6之间十字状结构,该结构的第二导体板3和插座内导体6之间的极板距离d变化小,电容C的变化非常小,最终所述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之间的阻抗的变化不大,信号传输损耗小。其中,第二插槽61的槽口间距小于第二插槽61的槽底间距,这使得第二插槽61具有弹力,能够更好地与第二导体板3电接触。
进一步地,为方便插接;所述插头外导体1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内锥面结构,所述插座外壳5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外锥面结构。所述插头外导体1的前端即与射频插头进行插合的那一端;同理,所述插座外壳5的前端即与射频插座进行插合的那一端。
进一步地,为方便插接;所述第二导体板3与第二插槽61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为方便插接;所述第一导体板2与第一插槽51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外壳5的前端与插头外导体1的前端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导体板2的中轴线与第二导体板3的中轴线三者共面。同理,由于第一导体板2与第一插槽51一一对应,第二导体板3与第二插槽61一一对应;第一插槽51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插槽51的中轴线与第二插槽61的中轴线三者共面。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更方便插接,另一方便,有助于进一步减小极板距离d的变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进行插接动作时,由于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之间的插接结构为等间距设置,即使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插接不到位,例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的实际插接位置与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完全插接的位置之间的误差即使达到3mm,所述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之间的阻抗为50±0.5Ω;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的实际插接位置与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完全插接位置之间的误差在0~3mm,所述射频插头和射频插座之间的阻抗变化为±0.5Ω;阻抗变化非常小,能显著减少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在大规模应用时,当一次性多根射频同轴连接器同时进行插接操作,即使若干个射频同轴连接器中的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座存在不完全插合的现象,只要误差在3mm以内,阻抗变化非常小,信号传输几乎不受干扰;这使得后续无需进行多次调试、调整、再次插合等操作,不但方便操作,而且还不易造成信号传递受损。本实用新型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射频插头、与射频插头相匹配的射频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插头包括管状插头外导体(1),所述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沿着插头外导体(1)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导体板(2),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内侧边与插头外导体(1)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外侧边设置在插头外导体(1)的内部,所述插头外导体(1)的中心轴处固设有第二导体板(3),所述第二导体板(3)的外侧壁与插头外导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射频插座包括管状插座外壳(5),所述插座外壳(5)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导体板(2)相匹配的第一插槽(51),所述插座外壳(5)的中心轴处设置有音叉状插座内导体(6),所述插座内导体(6)的首端设置有与第二导体板(3)相匹配的第二插槽(61),所述插座内导体(6)的尾部与插座外壳(5)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绝缘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导体(1)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内锥面结构,所述插座外壳(5)前端的内壁设置有外锥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板(3)与第二插槽(61)之间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2)与第一插槽(51)之间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5)的前端与插头外导体(1)的前端之间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板(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导体板(2)的中轴线与第二导体板(3)的中轴线三者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板(3)的宽度方向与插座内导体(6)的宽度方向相互垂直。
CN201921048589.7U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56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8589.7U CN2101566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8589.7U CN2101566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6677U true CN210156677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858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56677U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6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6561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reof
CN201576796U (zh) 电连接器
CN101257153A (zh) 将同轴电缆连接到印制电路板的适配器及连接和分离方法
CN109149277B (zh) 能使接地端子与接地片共同形成接地组件的信号连接器
CN109962373B (zh) 电连接器
US789669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contact arrangements
CN110277705B (zh) 一种高容错性射频同轴连接器及组件
US5963111A (en) Orthogonal transition from coax to stripline for opposite sides of a stripline board
CN110265838B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0156677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5768699U (zh) 一种多路射频探针测试触头及装置
CN110994235B (zh) 电连接器
JP2022089792A (ja) 高密度コネクタ
KR101321656B1 (ko) 고속 메모리 카드 어댑터와 소켓용 커넥터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CN214673218U (zh) 一种磁性接地连接器
CN211062949U (zh) 高低频弹性连接器集成互联框架
CN112467486B (zh) 一种具有不同接触元件的超低矮板间射频同轴电连接器
CN219659064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20822000U (zh) 一种单对以太网连接器
CN218602788U (zh) 连接器塑胶主体、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3224598B (zh) 电缆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WO2022227050A1 (zh) 电缆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08808377B (zh) 一种通信连接结构
CN110350349B (zh) 用于差分数据传输的插接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