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551U -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4551U
CN210154551U CN201921502473.6U CN201921502473U CN210154551U CN 210154551 U CN210154551 U CN 210154551U CN 201921502473 U CN201921502473 U CN 201921502473U CN 210154551 U CN210154551 U CN 210154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eat
limiting part
clamping device
positio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24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杰
袁德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24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4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4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4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四定位座、第六定位座和待测量零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座,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座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座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第三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第四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五定位座,所述第六定位座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第六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七定位座。该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设置有定位销,在使用给夹持装置时,通过第一次建立坐标即可无需再次建立坐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坐标建立在指定的检测区域,进行测量时操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现在已知的三坐标的机体主要包括:大理石平台,横梁,测量探头等,在进行零件测量时,需要在零件上建立基准并找正位置,而且当遇到结构不规则,基准点区域结构复杂时,在基准的建立阶段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当遇有结构妨碍时需要额外进行探头角度旋转,更是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当零件较大时,零件难以加持,在遇到大批量生产时,这一缺点更加明显,严重的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因此就需要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希望可以通过对该夹持装置的不断研究与改进,使得我们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装夹零件,并且可以在进行三坐标编程时将零件本身的基准转移到夹持装置上,由此可以更加方便的根据客户要求设置检测位置,便捷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在进行零件测量时,需要在零件上建立基准并找正位置,而且当遇到结构不规则,基准点区域结构复杂时,在基准的建立阶段会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第四定位座、第六定位座和待测量零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座,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座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定位座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第三定位座;
所述第四定位座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第四定位座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四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五定位座,所述第五定位座侧面固定有第五限位部;
所述第六定位座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第六定位座顶部设置有第六限位部,所述第六定位座侧面设置有第七定位座,所述第七定位座侧面固定有第七限位部;
所述待测量零件安装在底座顶部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和所述第六定位座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顶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和所述第六限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和所述第六定位座顶部靠近第三定位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五定位座和所述第七定位座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顶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和第七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五定位座和所述第七定位座侧面远离第三定位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座包括固定块、定位销和第三限位部,所述固定块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三定位座顶部,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一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定位销与第三定位座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定位销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待测量零件安装在顶部的第一定位座、第四定位座和第六定位座顶部,且所述待测量零件固定在第二定位座、第五定位座和第七定位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1.设置有底座,进行测量之前,将该夹持装置通过底座固定在三坐标大理石平台上,然后使用三坐标在夹持装置上建立基准,由于该夹持装置位置固定,则只需要第一次建立坐标找正位置,后续零件测量均在该夹持装置内部,所以无需再次建立坐标,节约操作时间;
2.设置有固定块,在进行零件测量时,将待测量零件放置到第一限位部,第四限位部和第六限位部顶部,再将第七限位部进行旋转,由此确认待测量零件与第二限位部、第五限位部和第七限位部相互贴合,最后将固定块旋转90°后,再将待测量零件进行旋转,最终确认待测量零件与第三限位部相贴合,即可将待测量零件固定在给夹持装置内部,该夹持装置模拟了零件后续的加持、装配,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及测量要求,便捷方便;
3.设置有定位销,在使用该夹持装置时,待测零件均被固定在夹持装置内部,并通过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定位销等进行固定,不易移动,则通过第一次建立坐标即可无需再次建立坐标,简化了建立坐标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坐标建立在指定的检测区域,进行测量时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测量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定位座;3、第一限位部;4、第二定位座;5、第二限位部;6、第三定位座;601、固定块;602、定位销;603、第三限位部;7、第四定位座;8、第四限位部;9、第五定位座;10、第五限位部;11、第六定位座;12、第六限位部;13、第七定位座;14、第七限位部;15、待测量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定位座2、第一限位部3、第二定位座4、第二限位部5、第三定位座6、第四定位座7、第四限位部8、第五定位座9、第五限位部10、第六定位座11、第六限位部12、第七定位座13、第七限位部14和待测量零件15,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座2,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定位座2、所述第四定位座7和所述第六定位座11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1顶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四限位部8和所述第六限位部1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座2、所述第四定位座7和所述第六定位座11顶部靠近第三定位座6的一侧,进行零件检测之前,将待测量零件15放置到第一限位部3,第四限位部8和第六限位部12顶部,并且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一限位部3,第四限位部8和第六限位部12均贴合,由此初步将待测量零件15安装在该夹持装置顶部,所述第一定位座2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五定位座9和所述第七定位座13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1顶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5、所述第五限位部10和第七限位部14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五定位座9和所述第七定位座13侧面远离第三定位座6的一侧,在进行零件检测之前,将第七限位部14进行旋转,由此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二限位部5、第五限位部10和第七限位部14相互贴合,由此将待测量零件15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定位座4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5,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第三定位座6,所述第三定位座6包括固定块601、定位销602和第三限位部603,所述固定块601通过定位销602安装在所述第三定位座6顶部,所述第三限位部60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01一侧,所述固定块601通过定位销602与第三定位座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所述第三限位部60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01远离所述定位销602的一端,在使用该夹持装置时,将固定块601旋转90°后,再将待测量零件15进行旋转,最终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三限位部603相贴合,即可将待测量零件15固定在给夹持装置内部;
所述第四定位座7安装在底座1顶部,所述第四定位座7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8,所述第四定位座7侧面设置有第五定位座9,所述第五定位座9侧面固定有第五限位部10;
所述第六定位座11安装在底座1顶部,所述第六定位座11顶部设置有第六限位部12,所述第六定位座11侧面设置有第七定位座13,所述第七定位座13侧面固定有第七限位部14;
所述待测量零件15安装在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待测量零件15安装在顶部的第一定位座2、第四定位座7和第六定位座11顶部,且所述待测量零件15固定在第二定位座4、第五定位座9和第七定位座13之间,使用该夹持装置时,将待测量零件15放置到第一限位部3,第四限位部8和第六限位部12顶部,再将第七限位部14进行旋转,由此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二限位部5、第五限位部10和第七限位部14相互贴合,最后将固定块601旋转90°后,再将待测量零件15进行旋转,最终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三限位部603相贴合,即可将待测量零件15固定在给夹持装置内部,即可使用三坐标检测程序进行零件测量,该夹持装置模拟了零件后续的加持、装配,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及测量要求,便捷方便。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时,首先,将该夹持装置通过底座1固定在三坐标大理石平台上,然后使用三坐标在夹持装置上建立基准,由于该夹持装置位置固定,则只需要第一次建立坐标找正位置,后续零件测量均在该夹持装置内部,所以无需再次建立坐标,节约操作时间,将待测量零件15放置到第一限位部3,第四限位部8和第六限位部12顶部,并且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一限位部3,第四限位部8和第六限位部12均贴合,紧接着,将第七限位部14进行旋转,由此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二限位部5、第五限位部10和第七限位部14相互贴合,最后将固定块601旋转90°后,再将待测量零件15进行旋转,最终确认待测量零件15与第三限位部603相贴合,即可将待测量零件15固定在给夹持装置内部,即可使用三坐标检测程序进行零件测量,该夹持装置模拟了零件后续的加持、装配,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及测量要求,便捷方便,测量完成后将零件取下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检测,在使用给夹持装置时,通过第一次建立坐标即可无需再次建立坐标,简化了建立坐标的程度,同时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坐标建立在指定的检测区域,进行测量时操作更加方便,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第四定位座(7)、第六定位座(11)和待测量零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座(2),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一定位座(2)侧面固定有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二定位座(4)侧面设置有第二限位部(5),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第三定位座(6);
所述第四定位座(7)安装在底座(1)顶部,所述第四定位座(7)顶部设置有第四限位部(8),所述第四定位座(7)侧面设置有第五定位座(9),所述第五定位座(9)侧面固定有第五限位部(10);
所述第六定位座(11)安装在底座(1)顶部,所述第六定位座(11)顶部设置有第六限位部(12),所述第六定位座(11)侧面设置有第七定位座(13),所述第七定位座(13)侧面固定有第七限位部(14);
所述待测量零件(15)安装在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2)、所述第四定位座(7)和所述第六定位座(11)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1)顶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3)、所述第四限位部(8)和所述第六限位部(12)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座(2)、所述第四定位座(7)和所述第六定位座(11)顶部靠近第三定位座(6)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五定位座(9)和所述第七定位座(13)成环形排列固定在底座(1)顶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5)、所述第五限位部(10)和第七限位部(14)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座(4)、所述第五定位座(9)和所述第七定位座(13)侧面远离第三定位座(6)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座(6)包括固定块(601)、定位销(602)和第三限位部(603),所述固定块(601)通过定位销(602)安装在所述第三定位座(6)顶部,所述第三限位部(60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01)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01)通过定位销(602)与第三定位座(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所述第三限位部(60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601)远离所述定位销(60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零件(15)安装在顶部的第一定位座(2)、第四定位座(7)和第六定位座(11)顶部,且所述待测量零件(15)固定在第二定位座(4)、第五定位座(9)和第七定位座(13)之间。
CN201921502473.6U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Active CN210154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2473.6U CN21015455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2473.6U CN21015455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4551U true CN210154551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2473.6U Active CN210154551U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4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4719U (zh) 圆弧枞树形叶根测量装置
CN102953552B (zh) 管桁架相贯口定位方法
CN103575182A (zh) 切面位置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1795761U (zh) 一种汽轮机叶片叶冠弧面检测与修正装置
CN108489437B (zh) 复材叶片前缘钛合金加强边三坐标测量夹具
CN210154551U (zh) 一种涡轮发动机内部轴承罩夹持装置
CN207649488U (zh) 一种手机壳曲面检测装置
CN204255325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三坐标测量夹具
CN201807913U (zh) 一种机械加工专用夹具
CN202963830U (zh) 汽车前地板总成夹具
CN102519408B (zh) 用三坐标测量机一次测量多个零件的方法
CN116295196A (zh) 一种扭曲变形叶片的自动测量方法
CN103252736B (zh) 一种曲轴检测支撑装置
CN204711799U (zh) 非定位导向叶片用磨工夹具
CN208567686U (zh) 一种检测进气摇臂球销孔位置度的检具
CN207019646U (zh) 一种汽轮叶片的三坐标测量工装
CN208419845U (zh) 一种同轴度检验装置
CN206832152U (zh) 一种新型产品快速检测检具
TW200843900A (en)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adius of the grinding wheel contours for micro-drill
CN209326505U (zh) 一种装载机阶梯扶手检验工装
CN208419937U (zh) 一种便于测量管子深度的辅助工具
CN211758521U (zh) 一种车加工夹具测量基准装置
CN218994209U (zh) 换挡摇臂座精度检测设备
CN205437634U (zh)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四夹臂焊接工装
CN105953760A (zh) 一种基于三坐标的导向器叶片尾缘跳动量快速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