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437U -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4437U
CN210154437U CN201920942026.6U CN201920942026U CN210154437U CN 210154437 U CN210154437 U CN 210154437U CN 201920942026 U CN201920942026 U CN 201920942026U CN 210154437 U CN210154437 U CN 210154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infrared
acquisition unit
coordinate
war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20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明哲
曹健
花治月
钟秋发
徐公国
段修生
张雅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9420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4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4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4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信号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靶纸。所述电子靶系统通过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通过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然后通过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计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系统结构和处理简单,成本低,且所述坐标获取单元中相邻的激光/红外信号之间的密度可以很小,造成所述系统计算出的环数信息精确度更高。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武器实弹打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常规兵器的生产和研制中有不少关于弹丸初速和位置的测试装置和方法,针对弹丸初速和位置的测试无论对于弹、炸药还是枪炮都是重要的基础参数测试。针对弹丸坐标等参数的测量,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光幕靶交汇测试方法、天幕靶交汇测试方法、线阵CCD交汇测试方法、阵列激光传感器测试方法等。但是以上方法一般结构和原理比较复杂,不仅成本高,且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和原理简单,成本低,且测试精度高的电子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信号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靶纸,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用于产生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的前侧或后侧,用于产生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坐标获取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所述X轴相对坐标以及所述Y轴相对坐标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通过无线数据通信方式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其中,所述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是指相对于所述系统建立的与所述靶纸平行的平面坐标系的坐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上到下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与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的宽度;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时的Y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左到右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与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的高度;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时的X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之间保持有距离D,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1;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2;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出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时的平均速度V。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罩,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一防护罩通过第一连接柱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防护罩,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第二连接柱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扬声器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微处理器模块计算出的打靶后的环数转换成语音信号进行输出。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按键模块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显示模块。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靶纸通过靶纸固定架固定在靶场的地面上,靶纸固定架与所述坐标获取单元的相对位置通过标定得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电子靶系统通过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通过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然后通过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计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系统中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产生的信号互相没有实际的交叉,在处理的过程中只需要单独进行处理即可,结构和处理简单,成本低;且所述坐标获取单元中相邻的激光/红外信号之间的密度可以很小,造成所述系统计算出的环数信息精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处理流程图;
其中:1、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3、靶纸;4、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5、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6、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7、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8、第一防护罩;9、第一连接柱;10、第二防护罩;11、第二连接柱;12、靶纸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包括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信号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靶纸3。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用于产生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的前侧或后侧,用于产生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坐标获取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所述X轴相对坐标以及所述Y轴相对坐标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通过无线数据通信方式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其中,所述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是指相对于所述系统建立的与所述靶纸平行的平面坐标系的坐标。需要说明的是,坐标系的建立以及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上到下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4与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5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3的宽度;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之间的距离应小于常规使用的最小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时的Y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当被射出的弹头只使一条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时,只需要根据这个接收管所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Y轴相对坐标;当被射出的弹头只使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时,以这两条或两条以上接收管所在的位置的中间位置计算出所述Y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左到右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6与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7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3的高度;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时的X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当被射出的弹头只使一条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时,只需要根据这个接收管所在的位置计算出所述Y轴相对坐标;当被射出的弹头只使两条或两条以上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时,以这两条或两条以上接收管所在的位置的中间位置计算出所述X轴相对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之间保持有距离D,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1;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2;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A
计算出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时的平均速度V。
此外,所述系统还可以计算得出弹头的初始速度,其中的一种测试方法如下:测试前调整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与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枪口靠近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测量出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之间保持有距离D1,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3;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所述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4;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计算出所述弹头的初始速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罩8,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一防护罩8通过第一连接柱9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防护罩10,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二防护罩10通过第二连接柱1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所述第一防护罩8和第二防护罩10的制作材料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扬声器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微处理器模块计算出的打靶后的环数转换成语音信号进行输出。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的具体形式至少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按键模块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显示模块。第二种: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靶纸3通过靶纸固定架12固定在靶场的地面上,靶纸3的位置相对于靶纸固定架12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11以及靶纸固定架1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标定方法得出,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电子靶系统通过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通过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然后通过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计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系统中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产生的信号互相没有实际的交叉,在处理的过程中只需要单独进行处理即可,结构和处理简单,成本低;且所述坐标获取单元中相邻的激光/红外信号之间的密度可以很小,造成所述系统计算出的环数信息精确度更高。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信号转换模块、微处理器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靶纸(3),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用于产生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水平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Y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位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的前侧或后侧,用于产生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且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中两条相邻的红外或激光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实弹弹头的直径,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垂直的红外或激光信号阵列时,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被遮挡,通过被遮挡的部分红外或激光信号获得弹头的X轴相对坐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坐标获取单元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所述X轴相对坐标以及所述Y轴相对坐标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所述弹头相对于所述电子靶系统中靶纸上对应的环数信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通过无线数据通信方式双向连接,用于输入控制命令并显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输出的数据;其中,所述Y轴相对坐标和X轴相对坐标是指相对于所述系统建立的与所述靶纸平行的平面坐标系的坐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上到下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4)与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5)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3)的宽度;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时的Y轴相对坐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距离打靶位置的长度;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包括若干对从左到右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6)与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7)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靶纸(3)的高度;当被射出的弹头穿过所述阵列时,部分所述接收管的红外或激光信号短暂消失,此时获得短暂消失信号的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的位置编码,通过所述位置编码获得弹头在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时的X轴相对坐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中心之间保持有距离D,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1;当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时触发计时器进行计时,时间为T2;根据公式
Figure DEST_PATH_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出所述弹头通过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1)和第二激光/红外坐标获取单元(2)时的平均速度V。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罩(8),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一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一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一防护罩(8)通过第一连接柱(9)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和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防护罩(10),用于防止射出的弹头将所述第二激光/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第二激光/红外接收管阵列破坏;所述第二防护罩(10)通过第二连接柱(1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靶场地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扬声器模块,所述扬声器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微处理器模块计算出的打靶后的环数转换成语音信号进行输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的按键模块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显示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双向连接的触摸屏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靶纸(3)通过靶纸固定架(12)固定在靶场的地面上,靶纸固定架(12)与所述坐标获取单元的相对位置通过标定得出。
CN201920942026.6U 2019-06-21 2019-06-21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Active CN210154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026.6U CN210154437U (zh) 2019-06-21 2019-06-21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2026.6U CN210154437U (zh) 2019-06-21 2019-06-21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4437U true CN210154437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2026.6U Active CN210154437U (zh) 2019-06-21 2019-06-21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44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92A (zh) * 2019-06-21 2019-10-22 石家庄铁道大学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CN117630998A (zh) * 2024-01-25 2024-03-0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时距转换的高频振动标靶坐标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892A (zh) * 2019-06-21 2019-10-22 石家庄铁道大学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CN117630998A (zh) * 2024-01-25 2024-03-0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时距转换的高频振动标靶坐标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7630998B (zh) * 2024-01-25 2024-04-26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时距转换的高频振动标靶坐标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5016B (zh) 一种基于激光原向反射式光幕的弹丸着靶坐标测试方法
CN210154437U (zh) 基于红外或激光的电子靶系统
US4164081A (en) Remote target hit monitoring system
CN102183183B (zh) 双管齐射武器弹丸飞行速度与着靶坐标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180721B (zh) 自动报靶及测速装置及其定位测速方法
CN101839677B (zh) 声光自动报靶系统
CN104020312A (zh) 一种光幕靶测速仪及弹道捕获方法
CN110836616B (zh) 激光模拟射击弹着点准确定位的图像校正检测方法
CN104880127B (zh) 一种无线自动报靶激光校枪仪
CN209541535U (zh) 一种激光模拟训练系统
CN202582378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激光精度靶
CN101694363A (zh) 一种基于摄像机的报靶方法及系统
CN103592458A (zh) 用于测量轻气炮毫米级弹丸速度的激光光幕遮挡式测速系统
CN212538971U (zh) 半封闭式声电定位报靶系统
CN104121805A (zh) 一种靶道空间基准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05716524A (zh) 一种激光多目标立靶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2378295A (zh) 一种双t型布阵的激波弹丸弹着点定位方法
CN109654953B (zh) 一种大靶面弹丸着靶坐标及速度测量方法
CN105004224B (zh) 交叉直角不重叠激光幕激光电子靶系统
CN107218843B (zh) 一种炮口振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0702938B (zh) 一种楔形光幕阵列测量阵列炮管弹丸初速的装置及方法
CN203616339U (zh) 用于测量轻气炮毫米级弹丸速度的激光光幕遮挡式测速系统
CN207214919U (zh) 一种新型测速光幕的装置
CN110806145B (zh) 一种基于图像数字化的仿真移动瞄靶训练数据获取方法
CN211147452U (zh) 基于光纤接收的激光阵列式靶面坐标测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