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1779U -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51779U CN210151779U CN201920397835.3U CN201920397835U CN210151779U CN 210151779 U CN210151779 U CN 210151779U CN 201920397835 U CN201920397835 U CN 201920397835U CN 210151779 U CN210151779 U CN 2101517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template
- hydraulic
- die
- troll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9290 Aran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31500 TECR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refriger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情况也越来越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将城市的电力以及通讯、给水、热水还有中水、制冷以及燃气和垃圾真空管等不同的基础设施管线集中设置到城市道路之下的一种科学性、现代性以及集成性的施工技术方式,其重点解决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施工管线维修以及扩容时所造成的空中蜘蛛网问题以及拉链路施工问题。
综合管廊的施工是通过模板完成的,传统的模板采用拼装、支护的方式,模板拼缝多,拆装困难,整体刚度小,易出现漏浆、涨模,顶板模板拆除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传统的模板拼缝多,拆装困难,整体刚度小;2:易出现漏浆、涨模;3:顶板模板拆除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外模台车、内模行车轨道和外模行车轨道,其中内模行车轨道和外模行车轨道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上,所述内模台车设置于外模台车内部。
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和第二内模台架,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两个内模角模板和一个内模顶模板,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两个顶升液压油缸、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两个角模液压油缸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其中第一内模台架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连接内模侧模板,所述内模侧模板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其中角模液压油缸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远离内模侧模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其中第二内模台架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
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和内模顶模板外侧均设有背勒,其中内模侧模板和内模顶模板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两个内模角模板和一个内模顶模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和内模顶模板设置于外模台车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模台车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联杆、外模侧板、横移模板调节油缸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和一个顶部横梁,其中两个侧立柱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的两端,所述分离杆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上,所述分离杆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其中分离杆的另一端连接联杆,所述联杆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一侧,所述外模侧板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模行走组件或外模行走组件均包括电动机和滚轮,其中电动机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可在内模行车轨道或外模行车轨道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两个外模侧板与两个内模侧模板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模侧板和内模侧模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分离杆为“v”型结构,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的另一端连接联杆,所述每个外模侧板连接两个分离杆,其中两个分离杆的一端分别与外模侧板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其中两个分离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联杆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内模顶模板和外模侧板均为整块模板,其中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内模顶模板与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和内模液压油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外模侧板与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联杆、横移模板调节油缸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整个液压模板台车实现了模板整体化,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安拆工效高,安全实用,优质完成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
(2)本实用新型内模台车设置于内模行车轨道上,外模台车设置于外模行车轨道上,当市政综合管廊的墙身和顶板浇筑完成需要移动时,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可沿着内模行车轨道和外模行车轨道前行至下一工作面进行工作,不用拆卸再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包括多个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可有效控制内模模板的位置,方便市政综合管廊的浇筑和拆模,施工效率高,解决了模板及周转材料水平、垂直运输问题;
(4)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施工可实现市政综合管廊的墙身和顶板一次浇筑成型,增强了市政综合管廊的更加稳固,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内模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外模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内模台车脱模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外模台车脱模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模台车,2-外模台车,3-内模行车轨道,4-外模行车轨道,5-第一内模台架,6-第二内模台架,7-内模侧模板,8-内模角模板,9-内模顶模板,10-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1-顶升液压油缸,12-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3-角模液压油缸,14-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5-背勒,16-分离杆,17-联杆,18-外模侧板,19-横移模板调节油缸,20-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1-侧立柱,22-顶部横梁,23-电动机,2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9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实施例4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9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外模台车2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16、联杆17、外模侧板18、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21和一个顶部横梁22,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22的两端,所述分离杆16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16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21上,所述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联杆17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21一侧,所述外模侧板18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18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18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9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外模台车2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16、联杆17、外模侧板18、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21和一个顶部横梁22,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22的两端,所述分离杆16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16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21上,所述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联杆17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21一侧,所述外模侧板18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18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18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行走组件或外模行走组件均包括电动机23和滚轮24,其中电动机23连接滚轮24,所述滚轮24可在内模行车轨道3或外模行车轨道4上移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两个外模侧板18与两个内模侧模板7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模侧板18和内模侧模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
实施例6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9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外模台车2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16、联杆17、外模侧板18、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21和一个顶部横梁22,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22的两端,所述分离杆16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16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21上,所述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联杆17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21一侧,所述外模侧板18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18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18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行走组件或外模行走组件均包括电动机23和滚轮24,其中电动机23连接滚轮24,所述滚轮24可在内模行车轨道3或外模行车轨道4上移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两个外模侧板18与两个内模侧模板7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模侧板18和内模侧模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分离杆16为“v”型结构,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每个外模侧板18连接两个分离杆16,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一端分别与外模侧板18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联杆17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实施例7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8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8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如图1~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9板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外模台车2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16、联杆17、外模侧板18、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21和一个顶部横梁22,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22的两端,所述分离杆16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16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21上,所述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联杆17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21一侧,所述外模侧板18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18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18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内模行走组件或外模行走组件均包括电动机23和滚轮24,其中电动机23连接滚轮24,所述滚轮24可在内模行车轨道3或外模行车轨道4上移动。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两个外模侧板18与两个内模侧模板7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模侧板18和内模侧模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3所示,优选的,所述分离杆16为“v”型结构,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每个外模侧板18连接两个分离杆16,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一端分别与外模侧板18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联杆17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优选的,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拼装调试,将内模模板和外模侧板18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接着进行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最后铺设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
步骤2)将内模台车1设置于内模行车轨道3上并进行定位,闭模,接着在内模模板上涂刷脱模剂;
步骤3)在内模台车1和外模台车2之间的区域进行钢筋绑扎;
步骤4)将外模台车2设置于外模行车轨道4上并进行定位,闭模;
步骤5)在内模台车1和外模台车2之间的区域利用混凝土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墙身,当内模顶模板9上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
步骤6)进行混凝土养生,完成后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沿着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前行至下一工作面进行工作。
所述脱模剂为市购产品,现有的脱模剂均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的施工步骤和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使用时先进行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混凝土浇筑,然后铺设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将内模台车1设置于内模行车轨道3上,将内模台车1行走超出即将浇筑的廊体结构的一定位置,打开内模液压油缸,将廊体结构内模顶模板9和内模侧模板7支撑到位,校核内模顶模板9和内模侧模板7顺直度、垂直度及接缝拼缝的高差等,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然后将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闭模形成“Π”型结构,接着在内模模板上涂刷脱模剂,内模台车1在电动机23驱动下,运行到指定位置,牵引过程中要求缓慢、匀速,到达位置后进行内模台车1固定,内模台车1固定前,必须经过精确定位;在内模台车1和外模台车2之间的区域进行钢筋绑扎形成内模侧模板7的骨架;将外模台车2固定于外模行车轨道4上并进行定位,闭模,设计好外模侧板18与相邻内模侧模板7之间的距离(即市政综合管廊墙身的厚度),利用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限定顶部横梁22与内模顶模板9之间的距离(即市政综合管廊顶板的厚度);在内模台车1和外模台车2之间的区域利用混凝土浇筑市政综合管廊墙身,在内模顶模板9上浇筑市政综合管廊顶板,当内模顶模板9上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进行混凝土养生,完成后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沿着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前行至下一工作面进行工作
如图4所示,所述内模液压油缸,由两组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控制内模侧模板7收张,两组顶升液压油缸11控制内模顶模板9升降,两组角模液压油缸13控制内模角模板8开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控制内模顶模板9左右大范围移动,并且安装了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调整内模台车1在管廊内部左右微调,以保证内模台车1在管廊内部顺利通过。
内模模板脱模步骤如下:
第一步:依靠角模液压油缸13的动力,收回内模角模板8;
第二步:利用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收回内模侧模板7;
第三步:通过顶升液压油缸11,收回内模顶模板9。
如图5所示,所述外模台车2中由两组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控制外模侧板18升降,两组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控制外模侧板18左右伸缩,再辅以联杆17和分离杆16传递,以实现闭模和拆模。
外模侧板脱模步骤:通过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外伸,带动分离杆16使得外模侧板18脱离混凝土面,行走时可通过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收缩提起外模侧板18使其脱模。
外模侧板支模:通过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收缩,带动分离杆16使得外模侧板18就位。
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内模顶模板和外模侧板均为整块模板,其中内模侧模板、内模角模板、内模顶模板与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和内模液压油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外模侧板与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联杆、横移模板调节油缸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整个液压模板台车实现了模板整体化,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安拆工效高,安全实用,优质完成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
本实用新型内模台车设置于内模行车轨道上,外模台车设置于外模行车轨道上,当市政综合管廊的墙身和顶板浇筑完成需要移动时,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可沿着内模行车轨道和外模行车轨道前行至下一工作面进行工作,不用拆卸再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包括多个液压油缸,液压油缸可有效控制内模模板的位置,方便市政综合管廊的浇筑和拆模,施工效率高,解决了模板及周转材料水平、垂直运输问题;本实用新型液压模板台车的施工可实现市政综合管廊的墙身和顶板一次浇筑成型,增强了市政综合管廊的更加稳固,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劳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7)
1.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中市政综合管廊包括市政综合管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板台车包括内模台车(1)、外模台车(2)、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其中内模行车轨道(3)和外模行车轨道(4)均为两条,所述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中间位置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内模台车(1)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分别设置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两侧并沿市政综合管廊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外模台车(2)下端两侧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内模台车(1)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台车包括内模行走组件、内模台架、内模模板和内模液压油缸,其中内模台架包括第一内模台架(5)和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内模模板包括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其中内模液压油缸包括一个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两个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两个角模液压油缸(13)和一个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所述内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内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内模行车轨道(3)上,所述两个内模行走组件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其中整体移动液压油缸(10)上端两侧分别连接竖直设置的顶升液压油缸(11),所述两个顶升液压油缸(11)上端连接第一内模台架(5),其中第一内模台架(5)两侧分别连接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其中侧模横移液压油缸(12)连接内模侧模板(7),所述内模侧模板(7)上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一端连接内模侧模板(7)上端,其中角模液压油缸(13)另一端连接内模角模板(8)远离内模侧模板(7)的一端,所述第一内模台架(5)上端连接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其中顶模横向调节液压油缸(14)上端连接第二内模台架(6),其中第二内模台架(6)上端连接内模顶模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外侧均设有背勒(15),其中内模侧模板(7)和内模顶模板(9)均为平面型模板,其中内模角模板(8)为倒角型模板,其中两个内模侧模板(7)、两个内模角模板(8)和一个内模顶模板(9)构成“Π”型结构,所述内模侧模板(7)、内模角模板(8)和内模顶模板(9)设置于外模台车(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台车(2)包括外模行走组件、外模台架、分离杆(16)、联杆(17)、外模侧板(18)、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和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所述外模行走组件为两个,其中两个外模行走组件分别可移动固定于两条外模行车轨道(4)上,所述外模台架包括两个侧立柱(21)和一个顶部横梁(22),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下端分别连接外模行走组件,所述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为两个,其中两个侧立柱(21)上端分别连接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其中两个上下模板调节油缸(20)上端分别连接顶部横梁(22)的两端,所述分离杆(16)为多个,其中多个分离杆(16)的中心可转动固定于侧立柱(21)上,所述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联杆(17)的一端连接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其中横移模板调节油缸(1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立柱(21)一侧,所述外模侧板(18)为两个,其中外模侧板(18)为平面型模板,其中两个外模侧板(18)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市政综合管廊底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行走组件或外模行走组件均包括电动机(23)和滚轮(24),其中电动机(23)连接滚轮(24),所述滚轮(24)可在内模行车轨道(3)或外模行车轨道(4)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外模侧板(18)与两个内模侧模板(7)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相邻的外模侧板(18)和内模侧模板(7)之间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杆(16)为“v”型结构,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一端连接外模侧板(18),其中“v”型结构分离杆(16)的另一端连接联杆(17),所述每个外模侧板(18)连接两个分离杆(16),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一端分别与外模侧板(18)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其中两个分离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联杆(17)的上端和下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97835.3U CN210151779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97835.3U CN210151779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51779U true CN210151779U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9755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97835.3U Active CN210151779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517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8622A (zh) * | 2021-06-01 | 2021-10-08 |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管廊一体化浇注装置 |
-
2019
- 2019-03-27 CN CN201920397835.3U patent/CN2101517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8622A (zh) * | 2021-06-01 | 2021-10-08 |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管廊一体化浇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9253B (zh) |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 |
CN207109856U (zh) | 管廊、涵洞施工液压钢模板台车 | |
CN104564102B (zh) |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注浆装置 | |
CN206092022U (zh) | 一种用于衬砌矩形断面或放射渐变矩形断面爬行式作业车 | |
CN109736840B (zh) |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新方法 | |
CN102146796A (zh) | 一种高速铁路双线隧道仰拱的施工工艺 | |
CN111365035A (zh) | 一种管廊横隔板快速联动施工台车及管廊横隔板施工方法 | |
CN111139868B (zh) |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全套施工方法 | |
CN106593469A (zh) |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 |
CN207567810U (zh) |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现浇混凝土滑模施工的模板台车 | |
CN202658533U (zh) |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 |
CN208717763U (zh) | 一种现浇箱涵快速成型装置 | |
CN210151779U (zh) | 一种市政综合管廊液压模板台车 | |
CN104453951B (zh) |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 |
CN203603928U (zh) | 一种轮胎式走行全液压衬砌台车 | |
CN214883863U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浇筑模板系统 | |
CN110714785A (zh) | 管廊顶板施工台车、台车组和施工方法 | |
CN205936645U (zh) |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 |
CN212671805U (zh) | 一种分体式液压台车 | |
CN103821110A (zh) | 一种箱涵内模钢模台车 | |
CN108661670B (zh) | 利用模板台车进行管廊施工的施工方法 | |
CN206220975U (zh) |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 |
CN207244659U (zh) |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场快速成型机 | |
CN210031563U (zh) | 一种可移动的模块化箱涵快速施工装置 | |
CN206016835U (zh) | 隧道及地铁工程可变径模板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