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3033U -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3033U
CN210143033U CN201920611521.9U CN201920611521U CN210143033U CN 210143033 U CN210143033 U CN 210143033U CN 201920611521 U CN201920611521 U CN 201920611521U CN 210143033 U CN210143033 U CN 210143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heating
charging
plat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15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世豪
麦嘉颖
黄国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Geng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Geng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Geng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Geng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15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3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3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3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包括具有背板和四周边框的手机壳主体,背板下方设有发热片,手机壳主体内设有与背板平行的制冷片,制冷片与背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聚合物电池和集成电路板,聚合物电池与集成电路板连接,集成电路板分别与发热片和制冷片连接;发热片的上方和制冷片的下方还分别设有橡胶防火隔热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而且其内部制冷用于降低手机工作时的温度,外部制热又能用于暖手,功能多样化,有效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为了保护智能手机,通常会在手机背面套设一个手机壳,可有效防止智能手机被摔坏。现有的手机壳仅具有保护手机的功能,而不具有其他功能,功能单一,手机壳的有效利用率较低。
然而,手机壳还可以通过增加其他功能来提高其有效利用率。如,在冬天使用手机时,由于手会感到寒冷而对手机的操作造成不便;又如,在夏天使用手机时,由于天气炎热会使套设有手机壳的手机散热能力有限,不仅影响手机运行效率还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因而,需要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如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降温的手机壳,以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壳的功能单一而使其有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包括具有背板和四周边框的手机壳主体,所述背板下方设有发热片,所述手机壳主体内设有与所述背板平行的制冷片,所述制冷片与所述背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聚合物电池和集成电路板,所述聚合物电池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发热片和所述制冷片连接;
所述发热片的上方和所述制冷片的下方还分别设有橡胶防火隔热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发热片的下方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为铝合金导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发热片的上表面设有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所述制冷片的下表面设有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所述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所述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边框上设有手机充电接头和产品充电接头,所述手机充电接头和所述产品充电接头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边框上还设有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所述发热控制开关、所述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所述产品充电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聚合物电池的厚度为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发热片为聚酰亚胺发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手机壳主体由TPU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主体的背板下方设置发热片,在冬天使用手机时可以发热使手机壳的温度提高,从而避免用户因手感到寒冷而对手机的操作造成不便;通过在手机壳主体内部设置制冷片,该制冷片在手机壳套设在手机上时可与手机背面贴合,在夏天对手机充电或者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可以对手机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因手机散热能力有限,而影响手机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同时,在发热片的上方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因此发热片和聚合物电池之间受到了阻隔,使得发热片产生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聚合物电池上;在制冷片的下方也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通过双层隔热保护,提高了聚合物电池的安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而且其内部制冷用于降低手机工作时的温度,外部制热又能用于暖手,功能多样化,有效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边框,2、手机充电接头,3、制冷片,4、橡胶防火隔热棉,5、产品充电接口,6、背板,7、发热片,8、导热片,9、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10、集成电路板,11、聚合物电池,12、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参照图1所示,包括具有背板6和四周边框1的手机壳主体,背板6下方设有发热片7,手机壳主体内设有与背板6平行的制冷片3,制冷片3与背板6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聚合物电池11和集成电路板10,聚合物电池11与集成电路板10连接,集成电路板10分别与发热片7和制冷片3连接;发热片7的上方和制冷片3的下方还分别设有橡胶防火隔热棉4。
本实施例中,手机壳主体具有背板和围绕该背板四周的边框,从而使具有容纳手机的容纳部,该边框具有大于或等于手机的厚度的高度以使手机完全置于容纳部内而不会露出。
在背板的下方设置了发热片,发热片与背板紧密贴合,同时在发热片与背板之间还设置了一层橡胶防火隔热棉。
在手机壳主体内设置了制冷片,该制冷片与背板相平行,制冷片上方形成安装手机的空间,该手机壳主体套设在手机的背面上时,制冷片与手机的背面紧密贴合;制冷片与背板形成了设置聚合物电池和集成电路板的容纳空间,聚合物电池和集成电路板均安装在背板上。同时,在制冷片的下方也设置了一层橡胶防火隔热棉。
在发热片的上方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后,发热片和聚合物电池之间的热量传递受到了阻隔,从而发热片产生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聚合物电池上,从而起到保护电池作用,不会因为发热片温度升高影响电池正常工作;在制冷片的下方也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通过双层隔热保护,提高了聚合物电池的安全稳定性。
聚合物电池与集成电路板连接,集成电路板分别与发热片的接线端和制冷片的接线端连接,从而集成电路板可以控制是否向发热片或制冷片通电,以达到制热或制冷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还可以内部制冷以降低手机工作温度,外部又能供热用于暖手,功能多样化,有效提高了手机壳的有效利用率。
优选地,发热片7为聚酰亚胺发热片。该材质的发热片发热效果好,还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出来。
优选地,制冷片3为半导体制冷片。该材质的制冷片制冷效果好,能够实现使手机快速降温的目的。
优选地,手机壳主体由TPU材料制成。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的英文缩写,该材质具有硬度范围宽、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等特点,特别适合制作手机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发热片7的下方设有导热片8;导热片8为铝合金导热片。
本实施例中,在发热片的下方又设置了导热片,且导热片与发热片紧密贴合,热量的传递效率可达到95%以上。
同时,导热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更能帮助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此外,使用者与直接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导热片接触,冬天可以达到取暖效果,而夏天时,由于有导热片的金属特性会将手部热量很快地传递到空气中,所以使用者与导热片接触时会感觉到冰凉的感觉,设计合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发热片7的上表面设有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9,制冷片3的下表面设有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12,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9和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12分别与集成电路板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的感应端贴合在发热片的上表面上,能实时监测发热片的温度变化。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的接线端与集成电路板连接,集成电路板能实时控制是否向发热片通断电。
当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感应到发热片的温度达到预设最高温度时,如50℃,集成电路板自动断开供电给发热片,当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感应到发热片的温度下降到预设最低温度时,如40℃,集成电路板自动开启供电给发热片,使发热片发热。如此循环,达到了保护产品以免温度过高而且节能实用的效果,设计合理安全。
同样地,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的感应端贴合在制冷片的下表面上,能实时监测制冷片的温度变化。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的接线端与集成电路板连接,集成电路板能实时控制是否向制冷片通断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边框1上设有手机充电接头2和产品充电接头5,手机充电接头2和产品充电接头5分别与集成电路板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边框上设置了手机充电接头,该手机充电接头直接注塑成型在手机壳本体的边框内,手机充电接头的接线端连接在集成电路板上。
此外,手机充电接头与手机的充电接口连接,通过集成电路板控制该手机充电接头是否向手机充电。
在边框上还设置了产品充电接头,产品充电接头的接线端连接在集成电路板上。通过该产品充电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可实现向聚合物电池充电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边框1上还设有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分别与集成电路板10连接。
本实施例中,边框上还分别设置了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这些开关的接线端分别与集成电路板连接,从而开启对应的开关时,可通过集成电路板实现对对应的结构的控制。如,开启发热控制开关时,集成电路板实时控制向发热片通电使发热片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视图关系,图1中并未示出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但是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聚合物电池11的厚度为2mm。
本实施例中,聚合物电池的厚度只有2mm,与常规聚合物电池的5mm厚度相比,其超薄的优势非常明显。如采用常规厚度5mm的聚合物电池,使用者手拿手机时会产生不便,体验感大大下降,而使用了超薄的聚合物电池后,手机更加轻便,使用者的体验感会有大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主体的背板下方设置发热片,在冬天使用手机时可以发热使手机壳的温度提高,从而避免用户因手感到寒冷而对手机的操作造成不便;通过在手机壳主体内部设置制冷片,该制冷片在手机壳套设在手机上时可与手机背面贴合,在夏天对手机充电或者长时间使用手机时可以对手机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因手机散热能力有限,而影响手机运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同时,在发热片的上方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因此发热片和聚合物电池之间受到了阻隔,使得发热片产生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聚合物电池上;在制冷片的下方也设置了橡胶防火隔热棉,通过双层隔热保护,提高了聚合物电池的安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仅可以保护手机,而且其内部制冷用于降低手机工作时的温度,外部制热又能用于暖手,功能多样化,有效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背板和四周边框的手机壳主体,所述背板下方设有发热片,所述手机壳主体内设有与所述背板平行的制冷片,所述制冷片与所述背板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聚合物电池和集成电路板,所述聚合物电池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发热片和所述制冷片连接;
所述发热片的上方和所述制冷片的下方还分别设有橡胶防火隔热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的下方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为铝合金导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的上表面设有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所述制冷片的下表面设有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所述发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所述制冷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有手机充电接头和产品充电接头,所述手机充电接头和所述产品充电接头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还设有发热控制开关、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产品充电控制开关,所述发热控制开关、所述手机充电控制开关和所述产品充电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集成电路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池的厚度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为聚酰亚胺发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主体由TPU材料制成。
CN201920611521.9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43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521.9U CN21014303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1521.9U CN21014303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3033U true CN210143033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152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4303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30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164A (zh) * 2019-04-30 2019-07-19 清远绅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164A (zh) * 2019-04-30 2019-07-19 清远绅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3033U (zh)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CN208434028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膜的手机恒温壳
CN210053451U (zh) 手机温度调节装置
CN207321355U (zh) 自动降温的手机壳
CN216365507U (zh) 一种可连续调温式暖手宝
CN215020268U (zh) 一种具有保温食品与移动充电功能的暖手宝
CN211787017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
CN210327693U (zh)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无线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CN212851276U (zh) 充电器壳体、充电器和电子装置套件
CN210807382U (zh) 一种便捷充电暖手宝手机壳
CN207819566U (zh) 一种充电模块及具有该充电模块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8174787U (zh) 一种背钢化散热玻璃手机壳
CN218979410U (zh) 一种应用于手背的保暖加热装置
CN207475668U (zh) 一种在低温下防冻关机的电发热手机保护套
CN206685504U (zh)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CN207166545U (zh) 一种智能手机散热结构
CN206023290U (zh) 手机壳式移动电源
CN211560630U (zh) 一种慢散热电热暖手宝
CN106657450A (zh) 一种可暖手的手机套
CN210631376U (zh) 暖手宝
CN218675999U (zh) 一种操作垫
CN110035164A (zh) 一种既可发热暖手又可为手机充电降温的防摔手机壳
CN215387063U (zh) 便携式取暖装置
CN215120914U (zh) 一种智能控温互联手机壳
CN216564549U (zh) 一种暖手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