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8409U -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8409U
CN210138409U CN201920571843.5U CN201920571843U CN210138409U CN 210138409 U CN210138409 U CN 210138409U CN 201920571843 U CN201920571843 U CN 201920571843U CN 210138409 U CN210138409 U CN 210138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eg
slider
user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18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萍
陈玉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718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8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8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84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腿部锻炼器械包括座椅、旋转支架和蹬腿机构。旋转支架与座椅铰接,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上,且与托脚架铰接,托脚架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限位柱竖直设置,且与座椅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滑动配合,定滑轮安装于旋转支架靠近座椅的一端,传动绳绕设于定滑轮上,传动绳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由于采用了与座椅铰接的旋转支架以及安装于旋转支架上的蹬腿机构,所以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稳定可靠,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各种各样的疾病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中,神经内科的病人由于神经受损,有时候腿部会不能行走,只能够坐立或者躺卧休息,长此以往,会导致腿部血脉积淤,影响身体机能,所以需要加强腿部锻炼,以促进患者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和稳定骨折的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人们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腿部锻炼仪器,然而,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的腿部锻炼仪器种类单一,角度固定,用户不能根据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整,导致用户的舒适度低,达不到锻炼效果。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稳定可调的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特别是在医疗器械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锻炼器械,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包括座椅、旋转支架和蹬腿机构,蹬腿机构包括滑动件、托脚架、传动绳、定滑轮、限位柱和多个配重块,旋转支架与座椅铰接,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上,且与托脚架铰接,托脚架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限位柱竖直设置,且与座椅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滑动配合,定滑轮安装于旋转支架靠近座椅的一端,传动绳绕设于定滑轮上,传动绳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支架开设有滑槽,滑动件的形状与滑槽的形状相匹配,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滑槽内。
进一步地,滑槽为T形槽,滑动件的形状呈T形,滑动件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垂直于限位部设置,连接部的一端与限位部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伸出滑槽,且与托脚架铰接,限位部与传动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托脚架包括铰接部和托脚部,铰接部与托脚部固定连接,铰接部与滑动件铰接,托脚部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并对用户的脚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滑动件开设有通孔,铰接部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连接轴,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间隔设置,且均与托脚部固定连接,连接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连接轴穿过通孔,且能够相对于滑动件转动。
进一步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轴和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套设于旋转轴外,且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轴与座椅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腿部锻炼器械还包括定位件,支架本体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孔以旋转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座椅开设有固定孔,定位件伸入固定孔,定位件选择性地伸入一个限位孔,以固定座椅和支架本体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件包括连接绳和定位柱,连接绳的一端与座椅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柱连接,定位柱能够伸入固定孔和限位孔。
进一步地,蹬腿机构还包括拉动件,配重块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拉动件与传动绳固定连接,拉动件能够伸入定位孔,以在传动绳的带动下拉动配重块相对于限位柱升起。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上述的腿部锻炼器械,该腿部锻炼器械包括座椅、旋转支架和蹬腿机构,蹬腿机构包括滑动件、托脚架、传动绳、定滑轮、限位柱和多个配重块,旋转支架与座椅铰接,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上,且与托脚架铰接,托脚架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限位柱竖直设置,且与座椅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滑动配合,定滑轮安装于旋转支架靠近座椅的一端,传动绳绕设于定滑轮上,传动绳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旋转支架与座椅铰接,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上,且与托脚架铰接,托脚架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限位柱竖直设置,且与座椅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滑动配合,定滑轮安装于旋转支架靠近座椅的一端,传动绳绕设于定滑轮上,传动绳的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由于采用了与座椅铰接的旋转支架以及安装于旋转支架上的蹬腿机构,所以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稳定可靠,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包括腿部锻炼器械,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中蹬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滑动件与托脚架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中旋转支架与座椅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定位柱分别与支架本体和座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100-腿部锻炼器械;110-座椅;111-支撑柱;112-固定孔;120-旋转支架;121-滑槽;122-旋转轴;123-支架本体;124-限位孔;130-蹬腿机构;131-滑动件;1311-限位部;1312-连接部;1313-通孔;132-托脚架;1321-铰接部;1322-托脚部;1323-第一限位块;1324-第二限位块;1325-连接轴;133-传动绳;134-定滑轮;135-限位柱;136-配重块;1361-定位孔;137-拉动件;140-定位件;141-连接绳;142-定位柱;20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10,用于供用户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健效果。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实用性强。该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10包括腿部锻炼器械100和支撑座200,支撑座200安装于腿部锻炼器械100的底部,支撑座200用于与地面抵持,腿部锻炼器械100通过支撑座200放置于地面上,支撑座200能够提高腿部锻炼器械100放置于地面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腿部锻炼器械100用于供用户进行腿部锻炼。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0的底面设置有垫片(图未示),垫片直接与地面接触,以增大支撑座20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支撑座200相对于地面发生滑动,从而防止腿部锻炼器械100在使用时发生滑移。
请参照图2,腿部锻炼器械100包括座椅110、旋转支架120和蹬腿机构130。支撑座200安装于座椅110的底部,以提高座椅110放置于地面上的稳定性。蹬腿机构130安装于旋转支架120上,蹬腿机构130用于供用户缩腿或者蹬腿,以使用户的腿部肌肉进行放松或者绷紧,从而达到锻炼的效果,促进用户腿部的血液循环。旋转支架120与座椅110铰接,旋转支架120能够相对于座椅110转动,以便于用户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对旋转支架120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蹬腿的方向进行调节,提高用户锻炼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0的数量为四个,座椅110设置有四个支撑柱111,四个支撑座200与四个支撑柱111一一对应,每个支撑座200固定安装于一个支撑柱111的底部,以对该支撑柱111进行支撑和防滑。
请参照图3,蹬腿机构130包括滑动件131、托脚架132、传动绳133、定滑轮134、限位柱135和多个配重块136。滑动件131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120上,滑动件131能够相对于旋转支架120滑动。滑动件131与托脚架132铰接,托脚架132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托脚架132能够相对于滑动件131转动,以使用户的脚部也能够相对于滑动件131转动,从而使得用户在腿部伸缩的过程中其脚部的角度能够任意变化,进一步地提高用户锻炼的舒适度。
值得注意的是,限位柱135竖直设置,且与座椅110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136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135滑动配合,限位柱135能够对配重块136进行限位,以使配重块136只能够沿竖直方向升起或者降落。本实施例中,限位柱1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柱135间隔设置,每个限位柱135分别与多个配重块136滑动配合,以提高限位效果,防止配重块136发生旋转。
值得注意的是,定滑轮134安装于旋转支架120靠近座椅110的一端,传动绳133绕设于定滑轮134上,传动绳133的一端与滑动件131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136连接,滑动件131能够带动配重块136升起或者降落,配重块136能带动滑动件131相对于旋转支架120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蹬腿的过程中,会通过托脚架132对滑动件131施加压力,使得滑动件131相对于旋转支架120滑动,从而通过传动绳133带动配重块136升起,此时用户对滑动件131施加的压力克服了配重块136的重力,用户的腿部肌肉逐渐绷紧;用户在缩腿的过程中,不再对滑动件131施加压力,此时配重块136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从而通过传动绳133带动滑动件131复位,滑动件131相对于旋转支架120往回滑动,带动用户的腿部缩回,用户的腿部肌肉逐渐放松;一紧一松,对用户的腿部进行锻炼。
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配重块136重叠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腿部力量选择不同位置的配重块136。当用户选择最上方的一个配重块136时,用户蹬腿时能够通过传动绳133带动一个配重块136升起;当用户选择从上往下数第三个配重块136时,用户蹬腿时能够通过传动绳133带动三个配重块136升起,以此类推,便于用户调整蹬腿所需的力量。
本实施例中,蹬腿机构130还包括拉动件137,配重块136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361,拉动件137与传动绳133固定连接,拉动件137能够伸入定位孔1361,以在传动绳133的带动下拉动配重块136相对于限位柱135升起。
请参照图4,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支架120开设有滑槽121,滑动件131的形状与滑槽121的形状相匹配,滑动件131滑动设置于滑槽121内,滑动件131能够相对于滑槽121滑动。本实施例中,滑槽121为T形槽,滑动件131的形状呈T形,以提高滑动连接的稳定性。滑动件131包括限位部1311和连接部1312,连接部1312垂直于限位部1311设置,连接部1312的一端与限位部1311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伸出滑槽121,且与托脚架132铰接,限位部1311与传动绳13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托脚架132包括铰接部1321和托脚部1322。铰接部1321与托脚部1322固定连接,铰接部1321与滑动件131铰接,托脚部1322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并对用户的脚部进行限位。具体地,滑动件131开设有通孔1313,铰接部1321包括第一限位块1323、第二限位块1324和连接轴1325。第一限位块1323和第二限位块1324间隔设置,且均与托脚部1322固定连接,连接轴1325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块1323和第二限位块1324之间,连接轴1325穿过通孔1313,且能够相对于滑动件131转动。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值得注意的是,旋转支架120包括旋转轴122和支架本体123,滑槽121开设于支架本体123上。支架本体123套设于旋转轴122外,且与旋转轴122转动连接,旋转轴122与座椅110固定连接,以使支架本体123能够相对于座椅110转动。本实施例中,腿部锻炼器械100还包括定位件140,支架本体123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24,多个限位孔124以旋转轴12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座椅110开设有固定孔112,定位件140伸入固定孔112,定位件140选择性地伸入一个限位孔124,以固定座椅110和支架本体123的相对位置,用户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限位孔124,从而实现座椅110与支架本体123之间角度的调节。
具体地,定位件140包括连接绳141和定位柱142。连接绳141的一端与座椅110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柱142连接,以对定位柱142进行限位,防止定位柱142脱离座椅110。定位柱142能够伸入固定孔112和限位孔124,以固定座椅110和支架本体123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100,旋转支架120与座椅110铰接,滑动件131滑动设置于旋转支架120上,且与托脚架132铰接,托脚架132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限位柱135竖直设置,且与座椅110固定连接,多个配重块136重叠设置,且均与限位柱135滑动配合,定滑轮134安装于旋转支架120靠近座椅110的一端,传动绳133绕设于定滑轮134上,传动绳133的一端与滑动件131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配重块136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腿部锻炼器械100由于采用了与座椅110铰接的旋转支架120以及安装于旋转支架120上的蹬腿机构130,所以能够根据用户自身身体条件进行角度调节,稳定可靠,锻炼效果好,用户舒适度高,使得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10实用性强,用户体验感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旋转支架和蹬腿机构,所述蹬腿机构包括滑动件、托脚架、传动绳、定滑轮、限位柱和多个配重块,所述旋转支架与所述座椅铰接,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与所述托脚架铰接,所述托脚架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所述限位柱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配重块重叠设置,且均与所述限位柱滑动配合,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靠近所述座椅的一端,所述传动绳绕设于所述定滑轮上,所述传动绳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地与一个所述配重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的形状与所述滑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T形槽,所述滑动件的形状呈T形,所述滑动件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于所述限位部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滑槽,且与所述托脚架铰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传动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脚架包括铰接部和托脚部,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托脚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部与所述滑动件铰接,所述托脚部用于供用户放置脚部,并对用户的脚部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铰接部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连接轴,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间隔设置,且均与所述托脚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轴和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套设于所述旋转轴外,且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锻炼器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支架本体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座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件伸入所述固定孔,所述定位件选择性地伸入一个所述限位孔,以固定所述座椅和所述支架本体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绳和定位柱,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座椅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柱连接,所述定位柱能够伸入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腿机构还包括拉动件,所述配重块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拉动件与所述传动绳固定连接,所述拉动件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孔,以在所述传动绳的带动下拉动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限位柱升起。
10.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腿部锻炼器械。
CN201920571843.5U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8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843.5U CN210138409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1843.5U CN210138409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8409U true CN210138409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2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184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8409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8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9144A (zh) * 2020-04-02 2020-07-03 吉林师范大学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9144A (zh) * 2020-04-02 2020-07-03 吉林师范大学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CN111359144B (zh) * 2020-04-02 2021-04-06 吉林师范大学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3877B1 (en) Compact, multi-choice exercise apparatus
US5261865A (en) Back strengthening device and method
EP3352721B1 (en) Neck training apparatus
US5577984A (en) Frame for a variable impact therapy system
CN210138409U (zh) 一种腿部锻炼器械以及神经内科护理用锻炼装置
CN111035491B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
US5695438A (en) Training apparatus
CN206652171U (zh)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上肢康复装置
CN110327592B (zh) 一种肱四头肌训练椅
KR101252723B1 (ko) 하체강화 슬라이딩 운동기구
CN208389281U (zh)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KR200380503Y1 (ko) 벤치 프레스
CN210170768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KR20190119546A (ko) 줄타기 운동기구
CN105999635A (zh) 一种综合体育教育锻炼设备
CN213049181U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CN214436235U (zh) 一种儿童康复护理悬吊疗法用悬吊装置
CN214232589U (zh) 一种舞蹈腿部韧带训练装置
CN211382034U (zh) 一种脊柱牵引设备
CN204502256U (zh) 一种锻炼全身的健身器材
KR101419187B1 (ko) 회선근개 운동기구
WO2021075637A1 (ko) 탄성밴드를 이용한 전신 운동기구
KR101265244B1 (ko) 허리 운동기구
CN214763147U (zh)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网架治疗床
CN112716747A (zh) 用于骨科的康复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