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7749U - 一种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7749U
CN210137749U CN201920626347.5U CN201920626347U CN210137749U CN 210137749 U CN210137749 U CN 210137749U CN 201920626347 U CN201920626347 U CN 201920626347U CN 210137749 U CN210137749 U CN 210137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ry
trap
cavity
elasticity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63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Intelligent Quick Catch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263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7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7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7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诱捕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弹性封闭片,所述外壳体对所述内壳体进行包围,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外腔体,所述外腔体设置有环绕所述外壳体的环形入口,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的诱捕入口,所述诱捕入口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爬行通道,所述弹性封闭片贴合于所述内腔体中并对所述诱捕入口进行封闭遮挡。本实施例中,在外壳体设置环形入口,并将诱捕入口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面,使得周围任一角度位置的害虫或动物通过环形入口后再通过中间的诱捕入口进入至内壳体中,大大提高了诱捕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市面上用于捕捉害虫或动物的诱捕器,其往往设置有用于害虫或动物进入的入口,为了提高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厂家往往会增设越来越多的入口,如将入口增加到四个、六个或更多,但是这样会使得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单纯地增加入口的数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达到更好的诱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诱捕装置,使得害虫或动物能够从诱捕装置周围的任一方位角度进入,大大提高了诱捕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弹性封闭片,所述外壳体对所述内壳体进行包围,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外腔体,所述外腔体设置有环绕所述外壳体的环形入口,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的诱捕入口,所述诱捕入口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爬行通道,所述弹性封闭片贴合于所述内腔体中并对所述诱捕入口进行封闭遮挡,所述弹性封闭片的下侧面受到外力后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弹性封闭片的一侧边往所述内腔体的方向活动并脱离所述诱捕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列设置的孔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孔洞之间形成尖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孔洞呈锯齿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孔洞呈拱门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内壳体包括上盖面和与所述上盖面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围绕所述上盖面形成所述的内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爬行通道包括呈圆台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位于所述诱捕入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侧边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的边缘,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安装凸台的四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条防滑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上盖面所靠近所述内腔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卡扣杆,所述卡扣杆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扣部,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处开设有与所述下卡扣部相对应的下卡扣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还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封盖板的顶端面,所述卡扣杆的下部设置有上卡扣部,所述封盖板开设有与所述上卡扣部对应的上卡扣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的环形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爬行通道包括斜坡,所述斜坡的底边抵接至所述外腔体的底面,顶部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所述上盖面所靠近所述内腔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延伸凸台,所述延伸凸台的底端面延伸至所述诱捕入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安装至所述延伸凸台的底端面处,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侧边贴合至所述诱捕入口的边缘,并对所述诱捕入口进行封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的环形物料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槽孔。
本实用新型的诱捕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外壳体设置环形入口,并将诱捕入口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面,使得周围任一角度位置的害虫或动物通过环形入口后再通过中间的诱捕入口进入至内壳体中,大大提高了诱捕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剖面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关于弹性封闭片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剖面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剖面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诱捕装置的分解图;
图12是图11中关于弹性封闭片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包括外壳体100、内壳体和弹性封闭片300,所述外壳体100对所述内壳体进行包围,所述外壳体100内设置有外腔体110,所述外腔体110设置有环绕所述外壳体100的环形入口120,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内腔体210,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体210和所述外腔体110的诱捕入口220,所述诱捕入口220和所述外壳体100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爬行通道,所述弹性封闭片300贴合于所述内腔体210中并对所述诱捕入口220进行封闭遮挡,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下侧面受到外力后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一侧边往所述内腔体210的方向活动并脱离所述诱捕入口220。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诱饵放在内腔体210,诱饵的气味会通过弹性封闭片300和内壳体之间的细小缝隙向诱捕入口220散发,从而通过外腔体110散发至外界环境空气中,从而吸引害虫或动物前来觅食,对于市面上现有的诱捕器,其往往是设置有若干个入口,但是单纯地增加入口的数量会使得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也无法保证害虫或动物能够从各方位进入,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达到更好的诱捕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外壳体100设置环形入口120,并将诱捕入口220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面,使得周围任一角度位置的害虫或动物通过环形入口120后再通过中间的诱捕入口220进入至内壳体中,大大提高了诱捕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弹性封闭片300贴合于诱捕入口220处并对诱捕入口220进行封闭遮挡,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一侧边位于诱捕入口220所靠近内腔体210的一侧,并贴合至内腔体210的内壁。当害虫或动物由外部进入时,弹性封闭片300的外侧面会受到推力,从而弹性封闭片30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一侧边往所述内腔体210方向活动并脱离所述诱捕入口220,出现缺口,从而害虫或动物会顺利进入至内腔;当害虫或动物已经进入至内腔体210中想从诱捕入口220逃离时,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内侧面会收到推力,但是由于弹性封闭片300的一侧边位于诱捕入口220所靠近内腔体210的一侧并贴合至内腔体210的内壁,因此弹性封闭片300会在内腔体210内壁的阻挡下无法活动,只会使得弹性封闭片300会更加紧贴至内腔体210的内壁,从而使得害虫或动物无法由诱捕入口220处逃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诱捕器装置能够捕捉害虫和动物,如蟑螂和老鼠,由于蟑螂和老鼠的破坏力不一致。当需要捕捉蟑螂时,由于蟑螂的破坏力较小,因此可以适当采用塑料材质的弹性封闭片300,即使内腔体210中的蟑螂想从诱捕入口220逃离时,其破坏力也不足以对弹性封闭片300造成破坏,大大降低了成本;当需要捕捉老鼠时,由于老鼠的破坏力较大,为了避免内腔体210中的老鼠对弹性封闭片300造成破坏从而逃离,本实施例可以采用钢铁材质的弹性封闭片300,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列设置的孔洞310。本实施例中,所述孔洞310的大小应该设计到较小的尺寸,避免尺寸过大而使得害虫或动物得以逃离,所述孔洞310能够使得内腔体210中诱饵的气味更容易得以外露,能够更加吸引害虫和动物前往觅食。所述孔洞310除了透气的作用外,当用户捕捉到害虫或动物后,可以将诱捕装置浸在水中,水会从孔洞310流入至内腔体210中,淹死害虫或动物。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孔洞310之间形成尖刺部311。当害虫和动物想由诱捕入口220逃离时,所述尖刺部311会对害虫和动物一定的压力刺激,从而使得害虫和动物不敢从诱捕入口220逃离,大大保证了诱捕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孔洞310包括以下两种形状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形状:
所述孔洞310的第一种形状:所述孔洞310呈锯齿状设置。
所述孔洞310的第二种形状:所述孔洞310呈拱门状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内壳体包括上盖面400和与所述上盖面400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200,所述下壳体200围绕所述上盖面400形成所述的内腔体210。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包括以下两种结构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结构:
所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一种结构:参照图1-图6,所述爬行通道包括呈圆台状的安装凸台130,所述安装凸台130的顶端面位于所述诱捕入口220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300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外侧边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220的边缘,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安装凸台130的顶端面。本实施例中,害虫或动物进入至外腔体110时,会沿着安装凸台130攀爬至诱捕入口220,害虫或动物会对弹性封闭片300的下底面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弹性封闭片300的内侧边弹性形变,脱离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缺口,害虫或动物能够从缺口顺利进入至内腔体210内。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安装凸台130的四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条防滑纹132。为了便于害虫或动物爬行,本实施例在安装凸台130的四周表面设置有若干条防滑纹132。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上盖面400所靠近所述内腔体210的一侧面设置有卡扣杆410,所述卡扣杆410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扣部411,所述安装凸台130的顶端面处开设有与所述下卡扣部411相对应的下卡扣孔131。本实施例通过卡扣杆410能够使内壳体和外壳体100之间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并且可以拆卸安装。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还包括封盖板140,所述封盖板140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130的顶端面,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封盖板140的顶端面,所述卡扣杆410的下部设置有上卡扣部412,所述封盖板140开设有与所述上卡扣部412对应的上卡扣孔141。本实施例中,当内腔体210中装有害虫或动物时,可以将内壳体单独拆卸,在拆卸时,由于内壳体会通过卡扣杆410连接至封盖板140,并且封盖板140上安装有弹性封闭片300对诱捕入口220进行封闭,因此在取下内壳体时,诱捕入口220仍然会保持遮盖状态,能够将内壳体单独放入至水中,淹死害虫或动物。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200内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220的环形隔板230。所述环形隔板230环绕诱捕入口220设置,在外围形成了一圈用于装载诱饵的区域。
所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二种结构:参照图7-图12,所述爬行通道包括斜坡150,所述斜坡150的底边抵接至所述外腔体110的底面,顶部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220,所述上盖面400所靠近所述内腔体210的一侧面设置有延伸凸台420,所述延伸凸台420的底端面延伸至所述诱捕入口220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300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内侧边安装至所述延伸凸台420的底端面处,所述弹性封闭片300的外侧边贴合至所述诱捕入口220的边缘,并对所述诱捕入口220进行封闭。本实施例中,害虫或动物进入至外腔体110时,会沿着斜坡150攀爬至诱捕入口220,害虫或动物会对弹性封闭片300的下底面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弹性封闭片300的外侧边弹性形变,脱离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形成一定大小的缺口,害虫或动物能够从缺口顺利进入至内腔体210中。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二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200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220的环形物料槽240。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所述环形物料槽240来装载诱饵。
基于上述爬行通道和内壳体的第二种结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诱捕装置,所述下壳体200上开设有若干个槽孔250。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孔250的大小应该设计到较小的尺寸,避免尺寸过大而使得害虫或动物得以逃离,所述槽孔250能够使得内腔体210中诱饵的气味更容易得以外露,能够更加吸引害虫和动物前往觅食。所述槽孔250除了透气的作用外,当用户捕捉到害虫或动物后,可以将诱捕装置整体或者单独将内壳体浸在水中,水会从槽孔250流入至内腔体210中,淹死害虫或动物。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弹性封闭片,所述外壳体对所述内壳体进行包围,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外腔体,所述外腔体设置有环绕所述外壳体的环形入口,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的诱捕入口,所述诱捕入口和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爬行通道,所述弹性封闭片贴合于所述内腔体中并对所述诱捕入口进行封闭遮挡,所述弹性封闭片的下侧面受到外力后发生形变,使得所述弹性封闭片的一侧边往所述内腔体的方向活动并脱离所述诱捕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边缘设置有排列设置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孔洞之间形成尖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上盖面和与所述上盖面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围绕所述上盖面形成所述的内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通道包括呈圆台状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位于所述诱捕入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侧边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的边缘,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面所靠近所述内腔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卡扣杆,所述卡扣杆的底部设置有下卡扣部,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处开设有与所述下卡扣部相对应的下卡扣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的顶端面,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贴合至所述封盖板的顶端面,所述卡扣杆的下部设置有上卡扣部,所述封盖板开设有与所述上卡扣部对应的上卡扣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的环形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通道包括斜坡,所述斜坡的底边抵接至所述外腔体的底面,顶部连接至所述诱捕入口,所述上盖面所靠近所述内腔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延伸凸台,所述延伸凸台的底端面延伸至所述诱捕入口的中部位置,所述弹性封闭片呈环状设置,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内侧边安装至所述延伸凸台的底端面处,所述弹性封闭片的外侧边贴合至所述诱捕入口的边缘,并对所述诱捕入口进行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置有围绕所述诱捕入口的环形物料槽。
CN201920626347.5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诱捕装置 Active CN210137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6347.5U CN21013774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6347.5U CN21013774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7749U true CN210137749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6347.5U Active CN210137749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7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04476A1 (en) Electronic Rodent Trap With Remote Monitoring Capability
US20060053682A1 (en) Corner-fitting escape-proof repeating animal trap
US20220159941A1 (en) Electronic Rodent Trap With Remote Monitoring Capability
US20120124891A1 (en) Dispensing device for rodent baits
CN210137748U (zh) 一种诱捕盒
US20080060256A1 (en) Mosquito Trap
US20180184634A1 (en) Insect control device
RU2183060C2 (ru) Ловушка для ползающих насекомых и способ привлечения ползающих насекомых
US4173093A (en) Cockroach catching device
CN210137749U (zh) 一种诱捕装置
CN210137750U (zh) 一种诱捕器
CN109997820B (zh) 一种诱捕器
KR101201394B1 (ko) 개미 제거용 유인구
US20220330536A1 (en) Insect trap
EP2803264A1 (en) Feeding trap for insects
JP2010130947A (ja) 害虫駆除装置及び飼育ケース
JP3678982B2 (ja) 害虫捕獲容器
CN2471114Y (zh) 室内爬行害虫诱杀盒
CN106665523A (zh) 一种白蚁自动监测引诱装置
CN211091527U (zh) 一体化土壤灭菌杀虫装置
CN201451108U (zh) 多用自动循环引诱捕鼠、灭蟑螂箱
EP2732703B1 (en) Bait trap for insects
KR101410138B1 (ko) 쥐 유인 구조를 갖는 쥐 박멸 장치
CN212260221U (zh) 蟑螂诱捕贴
JP2003070403A (ja) 捕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7

Address after: 529000 self compiled workshop a, No. 13, siqiankeng, Longbang Industrial Zone, Duruan Town,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intelligent quick catch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01, building 20, shijihuayuan, fengle Road,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 Ying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