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7659U -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 Google Patents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7659U
CN210137659U CN201920816215.9U CN201920816215U CN210137659U CN 210137659 U CN210137659 U CN 210137659U CN 201920816215 U CN201920816215 U CN 201920816215U CN 210137659 U CN210137659 U CN 210137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film
porous film
animals
pl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62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Valley Nuclear Membra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alley Nuclear Membra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alley Nuclear Membra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alley Nuclear Membran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8162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7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7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7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至少包括一层多孔薄膜;多孔薄膜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多孔薄膜中的孔贯穿多孔薄膜,连通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朝向温室内,外表面朝向外界环境;在孔内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并且温室气体沿着浓度梯度方向在孔内移动,从而实现温室气体从外界进入温室内,或者从温室内排出到外界;大棚至少包括棚顶和/或棚壁,其还包含所述的温室薄膜,所述温室薄膜至少设置于所述棚壁。本实用新型具有阻隔雾霾等微颗粒、阻隔花粉等过敏物、阻隔灰尘等大颗粒、排放室内有害气体、保温隔热、防风挡雨、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抗紫外线、防雾、减少病虫害危害、杀菌除臭等优点。

Description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技术是一种目前农业发展中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大棚技术的出现为中国农林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吃到反季节的蔬菜,农户也可以在人工可控环境下培育出各种花卉草树,在环境、气候恶劣的期间,为农林业种植、畜牧业养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大棚的工作原理:以短波辐射为主的太阳辐射通过大棚采光材料进入大棚后使室内地温和气温升高而转化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又被大棚覆盖材料阻隔在大棚内,从而形成室内热量的积聚,使室内温度提高,这一过程称之为“大棚效应”。大棚正是利用“温室效益”,在作物不适于露天生长的寒冷季节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创造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来达到作物反季节生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大棚基本采用以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大棚空间。塑料薄膜由于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保温性能,在保证棚内适宜温度的同时,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阳光照射,从而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利于植物快速健康的生长。同时,为了有效排除植物没有光合作用完全而剩余的或夜间呼出的二氧化碳,一般采用开窗或外动力换气的方式进行空气交换;然而,不合理的换气将会使大棚温度降低,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产生死亡现象。因此,保证有效、合理的换气方式是大棚种植的关键技术,也是困扰大棚种植、养殖行业多年的一个实际问题。
传统大棚的在大棚种植、养殖过程中,对作物最终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棚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等重要因素。因此,只能通过大棚换气,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排出有害气体。
此外,大棚种植、养殖的基础功能就是保证适宜的温度来让培育的植株能够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情况下顺利成长。
而目前大棚对温度的控制技术还较为落后,一方面是高科技化的温控技术,使用成本高昂,众多普通农户无法接受。而对农业企业来说,长期使用,也让大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大棚本身的材质问题,使得大棚温度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极端化,不是温度过高就是过低。
并且,棚菜通风时必须在棚内的温度高于适宜于具体蔬菜的温度时,才可进行,防止因放风后,室内温度快速下降对作物造成冻伤或者冷害,因此必须时刻观察天气情况,保证温度相对恒定,即使降温也必须缓慢降低。这无疑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大棚效果也不理想。
进一步的,现有的大棚采用电加热模式来进行保温,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电能,特别是在严寒地区,电能消耗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能够在无需外界提供电能的同时,利用自然能来实现换气、保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中至少包括一层多孔薄膜;多孔薄膜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贯穿所述多孔薄膜,连通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所述内表面朝向温室内,所述外表面朝向外界环境;
在所述孔内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并且所述温室气体沿着所述浓度梯度方向在所述孔内移动,从而实现温室气体从外界进入温室内,或者从温室内排出到外界。
优选地,所述多孔薄膜的孔径小于5毫米,所述多孔薄膜采用微孔材料,所述微孔材料的孔径小于1000微米;单位面积的微孔数量大于1万个/m2
优选地,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为单锥孔、双锥孔、圆柱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多孔薄膜上还包括杀菌材料和/或抗紫外线材料和/或防雾材料。
优选地,所述杀菌材料至少为石墨烯材料和/或负离子释放材料和/或光触媒材料,所述石墨烯材料或所述负离子释放材料或所述光触媒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薄膜形式形成于所述多孔薄膜上,且不覆盖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
优选地,所述杀菌材料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多孔薄膜的材料为柔性有机材料,所述多孔薄膜的热传导性低于玻璃。
一种大棚,至少包括棚顶和/或棚壁,其中还包含所述的温室薄膜,所述温室薄膜至少设置于所述棚壁。
优选地,所述棚壁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温室薄膜设置于所述棚壁的中部和/或下部。
优选地,所述中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大棚内具有产生温室气体的动植物,所述下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所述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所述中部的底端低于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低于所述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温室薄膜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大棚上,所述大棚上具有卡合杆,卡合杆包括两条平行排列的卡合杆,所述温室薄膜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卡合在上下的两个卡合杆中。
优选地,所述卡合杆包括顶杆和底杆,底部弹性杆上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伸缩时带动顶杆和/或底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温室薄膜的边缘卡合在卡合杆中,所述顶杆的底部和所述底杆的顶部具有相配合的凹陷和凸起,使得所述顶杆和所述底杆卡合之间紧密卡合。
优选地,所述顶杆的底部和所述底杆的顶部具有相配合的锯齿状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利用多孔薄膜面向温室内为内表面,朝向外界为外表面,多孔薄膜中的孔连通内外表面,并且,当温室内养殖动物或种植植物时,这些动植物产生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与外界的二氧化碳,会在多孔薄膜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孔中形成浓度梯度,温室气体会沿着浓度梯度的方向在孔内移动,遵循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规律,在封闭温室内,当多孔薄膜的外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高于多孔薄膜的内表面的温室气体的浓度时,温室气体会从外表面沿着孔进入温室内,逐渐使得孔所连通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平衡,例如,白天,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当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棚外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补充进大棚内,从而保持了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和促进植物生长,此外在白天,二氧化碳吸收红外光会产生热量,保持了大棚内的温度;当多孔薄膜的内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高于多孔薄膜的外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时,温室气体会从内表面沿着孔排出到外界,从而达到平衡,例如,夜晚,没有阳光,作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开始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急剧下降,如果不能及时供给新鲜氧气,长时间会导致作物失去生命活力,甚至死亡,由于多孔薄膜的作用,使得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及时排除,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又有新鲜的氧气通过孔进入大棚内,促进了作物夜间的安全生长,并且,由于多孔薄膜的热传导性较低,满足大棚内的恒定温度,无需额外提供电能、人工开合大棚等能量,利用自然能量会实现了通风换气的同时控制棚内温度恒定。再例如,对于动物养殖,当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增多时,会导致养殖棚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使得动物容易患病,利用多孔薄膜,实时将二氧化碳排出养殖棚,输入新鲜气体,保持了养殖棚内的温度,同时,还实现了对养殖棚的清洁;当夜间,动物休息时,棚内二氧化碳减少,外界二氧化碳进入棚内,起到保温作用。
此外,由于采用多孔薄膜,使得大棚在雨雪天或大风天的防风效果更强,不会因为恶劣天气影响大棚的稳定性。因此,无论什么天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温室薄膜及大棚,能够无需人工拉起或关闭大棚来实现通风,实现了大棚的任何时候的通风换气和恒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杀菌材料于温室薄膜及大棚中,可以杀死大棚内的一些细菌。当采用石墨烯材料时,由于石墨烯的吸附和光催化作用来杀死细菌;当采用负离子释放材料时,负离子可以充满大棚,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当采用光触媒材料时,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光触媒产生强烈地催化降解作用,能有效地降解大棚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温室薄膜及大棚,完全实现了纯天然的换气、杀菌和保温,无需额外提供电能等能源,降低了成本,对环境无污染,是纯粹意义上的纯天然绿色环保的温室薄膜及大棚。
此外,将温室薄膜设置于大棚侧壁的中部,可以有效的将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排出。温室薄膜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温室气体来设置。
除了以上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还具有阻隔雾霾等微颗粒、阻隔花粉等过敏物、阻隔灰尘等大颗粒、排放室内有害气体、保温隔热、防风挡雨、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抗紫外线、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杀菌除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卡合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且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达到辅助说明本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至少包括一层多孔薄膜00;多孔薄膜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多孔薄膜00中的孔K贯穿多孔薄膜 00,连通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朝向温室内,外表面朝向外界环境。在孔K 内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并且温室气体沿着浓度梯度方向在孔内移动,从而实现温室气体从外界进入温室内,或者从温室内排出到外界。也即是,利用多孔薄膜00中的孔K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通道,利用多孔薄膜00的孔K两侧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从而实现温室内和室外的温室气体的浓度的动态平衡。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多层多孔薄膜00。多层多孔薄膜00可以提高隔热效果和保温效果。
这里的温室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动物和植物养殖中,最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有益处又有害处,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孔薄膜,可以将二氧化碳的益处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避免二氧化碳的害处来危害动植物。
本实施例中,多孔薄膜00的孔径设置可以小于5毫米,较佳的小于2毫米,如果孔径小于1000微米,则形成微孔材料,也即是微孔薄膜,较佳的,单位面积的微孔数量一般大于1万个/m2。孔的形状可以为单锥孔、双锥孔、圆柱孔等等,此时例如可以采用核孔膜,在整个多孔薄膜中,孔K的形状可以为上述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不同形状的孔K的混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多孔薄膜或微孔薄膜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针辊或激光或机械或等离子或水刺或重离子加速器打孔,较佳的,孔的直径可以不大于800微米。
请参阅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薄膜的多功能特性,确保大棚的新鲜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和成活率,还可以在多孔薄膜00上设置杀菌材料01、抗紫外线材料、防雾材料等,可以为其中的一种,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或多种来涂布在多孔薄膜00上。这些材料的设置应当注意不要遮盖多孔薄膜00中的孔 K。
本实施例中,杀菌材料01可以但不限于采用石墨烯材料、负离子释放材料、或光触媒材料、或任意二者或三者的混合。为了提高多孔薄膜00的使用灵活性和柔韧度,将石墨烯材料或负离子释放材料以薄膜形式形成于多孔薄膜00上,且不覆盖多孔薄膜00中的孔K。
杀菌材料01较佳的设置于多孔薄膜00的内表面上,从而针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有效杀菌净化,为动植物提供良好健康的生存环境。
多孔薄膜00的材料优选地采用柔性有机材料,例如PET、PE等,这类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具有抗冲击性能。为了实现恒温效果,多孔薄膜00的热传导性低于玻璃的热传导性,这样特别有利于在寒冷的北方地区使用。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孔薄膜00的上述特点,将上述多孔薄膜00应用于大棚中,由于其实时动态透气性,而无需人工来开合大棚,并且进一步实现动态恒温效果;并且进一步采用热传导性低的材料,更加有效的保温隔热;在杀菌材料应用于多孔薄膜中,能够除去大棚内的细菌、消灭病毒、去除异味等,避免了传统大棚内还需要使用农药带来的污染的问题;此外多孔薄膜00还可以隔离灰尘、花粉等微颗粒或大颗粒,并且再复合抗紫外线材料、防雾材料等,能够起到抗紫外、防雾的作用。
请参阅图3,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的大棚L中所采用的上述室温材料,可以设置于大棚L的棚顶和/或棚壁上,棚壁通常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上部如图3中虚线L1和L2之间的区域,中部如图3中虚线L2和虚线L3之间的区域,下部如图3中虚线L3和虚线L4之间的区域。较佳的,多孔薄膜00设置于棚壁的中部和/或下部。这样,有利于温室气体的排出,并且当外界温室气体进入大棚L内时会与动植物充分接触,从而起到有益的促进生长和直接吸收热量的作用。这里的中部的高度可以大于下部的高度,进一步的,大棚内具有产生温室气体的动植物,下部的高度不高于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例如,动物生活在架子上,此时需要动物所在层的高度加上动物本身的高度。此外,中部的底端低于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低于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从而更好的实现温室气体的排出以及温室气体进入大棚与动植物充分接触。
关于温室薄膜与大棚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采用可拆卸方式最为方便。这里的温室薄膜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大棚上。请参阅图4,大棚上具有两条平行排列的上卡合杆21、下卡合杆22,温室薄膜的上下两个边缘分别卡合在上卡合杆21和下卡合杆22上。具体的,上卡合杆21具有顶杆2101和底杆2103,顶杆2101和/或底杆2103上设置有弹性部件2102,当弹性部件2102伸缩时,顶杆2101和/或底杆2103随之上下移动,这样,当弹性部件2102默认状态时底杆2103的顶部与顶杆2101的底部紧密卡合,当将底杆2103向下移动时和/ 或将顶杆2101向上移动时,弹性部件2102随之发生收缩,当弹性部件2102 返回时,也即是恢复原状时,底杆2103的顶部向上弹回和/或顶杆的底部向下弹回,图4中上下双向箭头表示顶杆2101和/或底杆2103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温室薄膜的上边缘的卡合。同理,下卡合杆22具有顶杆2201和底杆 2203,顶杆2201和/或底杆2203上设置有弹性部件2202,当弹性部件2202伸缩时,顶杆2201和/或底杆2203随之上下移动,这样,当弹性部件2202默认状态时底杆2203的顶部与顶杆2201的底部紧密卡合,当将底杆2203向下移动时和/或将顶杆2201向上移动时,弹性部件2202随之发生收缩,当弹性部件 2202返回时,也即是恢复原状时,底杆2203的顶部向上弹回和/或顶杆的底部向下弹回,图4中上下双向箭头表示顶杆2201和/或底杆2203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温室薄膜的上边缘的卡合。
此外,如图4所示,顶杆2101的底部和底杆2103的顶部可以为平坦表面,也可以为具有相配合的凹陷和凸起的表面,例如锯齿状,这样当顶杆2101和低杆2103结合时,能够将温室薄膜的上下表面卡合的更加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温室薄膜的卡合安装方式亦可以采用其它等同方式来实现卡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内。
在换气通风试验中,本实施例的室温薄膜的换气量高达3.75m3/min.㎡,根据换气量可以以此推测:一个1000㎡的大棚,只需要结合10㎡的温室微孔薄膜,就可以在40分钟对1000㎡的棚内空气进行一次完整的交换。完全可以满足大棚作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
在添加负离子释放材料的室温薄膜上,负离子释放量约为10000个/cm3以上,可以有效消灭温室或大棚中的细菌,来净化空气。
此外,温室或者大棚需要具有抗腐蚀能力,适应极端天气。本实施例的室温薄膜,在自然条件下的耐候性≥5年,在高温、低温、温差急剧变化的环境下,保证3至5年不变黄、不变脆、不被氧化。
此外,温室薄膜还可以采用高透过率材料,来提高动植物的采光需求,本实施例的多孔薄膜的透光率≥80%,透气率≥3.75m3/m2.min。这样,使得植物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得动物能够更好的照射到阳光,同时,可以保证温室内的空气流畅以及空气的新鲜度、洁净度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纯天然换气自恒温温室材料,利用多孔薄膜,多孔薄膜面向温室内为内表面,朝向外界为外表面,多孔薄膜中的孔连通内外表面,并且,当温室内养殖动物或种植植物时,这些动植物产生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与外界的二氧化碳,会在多孔薄膜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孔中形成浓度梯度,温室气体会沿着浓度梯度的方向在孔内移动,遵循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规律,在封闭温室内,当多孔薄膜的外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高于多孔薄膜的内表面的温室气体的浓度时,温室气体会从外表面沿着孔进入温室内,逐渐使得孔所连通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达到平衡,例如,白天,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当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棚外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补充进大棚内,从而保持了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和促进植物生长,此外在白天,二氧化碳吸收红外光会产生热量,保持了大棚内的温度;当多孔薄膜的内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高于多孔薄膜的外表面的温室气体浓度时,温室气体会从内表面沿着孔排出到外界,从而达到平衡,例如,夜晚,没有阳光,作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开始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急剧下降,如果不能及时供给新鲜氧气,长时间会导致作物失去生命活力,甚至死亡,由于多孔薄膜的作用,使得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及时排除,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又有新鲜的氧气通过孔进入大棚内,促进了作物夜间的安全生长,并且,由于多孔薄膜的热传导性较低,满足大棚内的恒定温度,无需额外提供电能、人工开合大棚等能量,利用自然能量会实现了通风换气的同时控制棚内温度恒定。再例如,对于动物养殖,当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增多时,会导致养殖棚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使得动物容易患病,利用多孔薄膜,实时将二氧化碳排出养殖棚,输入新鲜气体,保持了养殖棚内的温度,同时,还实现了对养殖棚的清洁;当夜间,动物休息时,棚内二氧化碳减少,外界二氧化碳进入棚内,起到保温作用。
此外,由于采用多孔薄膜,使得大棚在雨雪天或大风天的防风效果更强,不会因为恶劣天气影响大棚的稳定性。因此,无论什么天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温室薄膜及大棚,能够无需人工拉起或关闭大棚来实现通风,实现了大棚的任何时候的通风换气和恒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杀菌材料于温室薄膜及大棚中,可以杀死大棚内的一些细菌。当采用石墨烯材料时,由于石墨烯的吸附和光催化作用来杀死细菌;当采用负离子释放材料时,负离子可以充满大棚,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当采用光触媒材料时,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光触媒产生强烈地催化降解作用,能有效地降解大棚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温室薄膜及大棚,完全实现了纯天然的换气、杀菌和保温,无需额外提供电能等能源,降低了成本,对环境无污染,是纯粹意义上的纯天然绿色环保的温室薄膜及大棚。
此外,将温室薄膜设置于大棚侧壁的中部,可以有效的将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排出。温室薄膜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温室气体来设置。
除了以上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用多孔薄膜还具有阻隔雾霾等微颗粒、阻隔花粉等过敏物、阻隔灰尘等大颗粒、排放室内有害气体、保温隔热、防风挡雨、持续高效释放负离子、抗紫外线、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杀菌除臭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所述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若干的更动与润饰,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多孔薄膜;多孔薄膜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贯穿所述多孔薄膜,连通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所述内表面朝向温室内,所述外表面朝向外界环境;
在所述孔内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形成温室气体浓度梯度,并且所述温室气体沿着所述浓度梯度方向在所述孔内移动,从而实现温室气体从外界进入温室内,或者从温室内排出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的孔径小于5毫米,所述多孔薄膜采用微孔材料,所述微孔材料的孔径小于1000微米;单位面积的微孔数量大于1万个/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为单锥孔、双锥孔、圆柱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上还包括杀菌材料和/或抗紫外线材料和/或防雾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材料至少为石墨烯材料和/或负离子释放材料和/或光触媒材料,所述石墨烯材料或所述负离子释放材料或所述光触媒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薄膜形式形成于所述多孔薄膜上,且不覆盖所述多孔薄膜中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材料设置于所述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的材料为柔性有机材料,所述多孔薄膜的热传导性低于玻璃。
8.一种大棚,至少包括棚顶和/或棚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室薄膜,所述温室薄膜至少设置于所述棚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壁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温室薄膜设置于所述棚壁的中部和/或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部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内具有产生温室气体的动植物,所述下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所述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所述中部的底端低于所述动植物的本身的平均高度、或者低于所述动植物所在的平面的高度加上动植物的本身的高度之和。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薄膜通过卡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大棚上,所述大棚上具有卡合杆,卡合杆包括两条平行排列的卡合杆,所述温室薄膜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卡合在上下的两个卡合杆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杆包括顶杆和底杆,底部弹性杆上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伸缩时带动顶杆和/或底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温室薄膜的边缘卡合在卡合杆中,所述顶杆的底部和所述底杆的顶部具有相配合的凹陷和凸起,使得所述顶杆和所述底杆卡合之间紧密卡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底部和所述底杆的顶部具有相配合的锯齿状表面。
CN201920816215.9U 2019-06-01 2019-06-01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Active CN210137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6215.9U CN2101376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6215.9U CN2101376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7659U true CN210137659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4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6215.9U Active CN210137659U (zh) 2019-06-01 2019-06-01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76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613A (zh) * 2019-06-01 2019-07-26 上海谷奇核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CN111955236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刘玉福 一种气动式光照协调温室大棚
CN114793763A (zh) * 2022-04-12 2022-07-2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羊肚菌栽培智能换膜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613A (zh) * 2019-06-01 2019-07-26 上海谷奇核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CN111955236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刘玉福 一种气动式光照协调温室大棚
CN114793763A (zh) * 2022-04-12 2022-07-2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羊肚菌栽培智能换膜系统和方法
CN114793763B (zh) * 2022-04-12 2024-02-2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羊肚菌栽培智能换膜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7659U (zh)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JP3111953U (ja) 家庭用水耕栽培装置
JP5013346B2 (ja) 局所温度調節装置、短日局所夜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イチゴ栽培システム
US9101096B1 (en) Semi-automated crop production system
AU2015358636B2 (en) High density soilless plant growth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165727A (ja) 環境配慮型養殖栽培システム
KR20150078928A (ko) 복합 기능을 갖는 천연 가습기
KR102013799B1 (ko) 버섯 생육에 필요한 영양제 공급과 생육환경 조절에 의한 버섯재배 방법
CN103651272A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室
CN106172244B (zh) 黑水虻成虫作为有机农业不使用农药的指示生物的用途及其种养殖方法
CN203646343U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室
WO2012072273A1 (en) Plant growing unit
KR101146895B1 (ko) 실내 공기정화를 위한 식물정화 장치
CN207543778U (zh) 一种便于光照的农业种植大棚
CN105638424A (zh) 一种家庭多功能生态屋装置
CN201830772U (zh) 空间基地蚕培养装置
CN110050613A (zh) 纯天然自换气恒温温室薄膜及大棚
CN108286737A (zh) 一种生态型空气净化器
CN202035339U (zh) 一种温室换热通风系统
CN102577865A (zh) 家用物理生物柜
CN202514361U (zh) 零残留蔬菜生产双层大棚
CN204634699U (zh) 透明式双层鸟笼
CN216533147U (zh) 一种变色龙饲养笼
CN209845804U (zh) 一种冬春季简易蔬菜种植除湿棚
CN202253994U (zh) 一种景观空气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