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198U - 仪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仪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198U
CN210135198U CN201920615068.9U CN201920615068U CN210135198U CN 210135198 U CN210135198 U CN 210135198U CN 201920615068 U CN201920615068 U CN 201920615068U CN 210135198 U CN210135198 U CN 210135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instrument
clamping plate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50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蔺权权
樊明理
彭立
刘雨波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6150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减震装置,属于减震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将仪表固定在支撑件上,当箱体因受环境影响而震动时,箱体的震动通过第一弹性件以及底板传导到支撑件上,以及通过第二弹性件、第二齿条、齿轮和第一齿条传导到支撑件上,再通过支撑件传导到仪表上,由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降低了该支撑件的震动幅度,从而降低了仪表的震动幅度,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双重减震功能,提高了仪表的示数准确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仪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仪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地面处理设施、输油输气管道设施及炼厂设施等施工设施中,动力传动设备(如泵、压缩机等)的出入口处通常设置有各种仪表,如具有测量、显示、记录等功能的自动化仪表。
目前,通常将仪表直接固定在管线或地面上。但由于动力传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频繁产生震动,进而引起其出入口区域的频繁震动,频繁震动可能会造成仪表示数不准或仪表损坏,提高设备的运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减震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将仪表直接固定在管线或地面上,当动力传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频繁产生震动,进而引起其出入口区域的频繁震动时,频繁震动可能会造成仪表示数不准或仪表损坏,提高设备的运营成本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仪表减震装置,所述仪表减震装置包括:箱体、夹持机构、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用于夹持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仪表;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支撑件、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连接的底板、用于将所述底板支撑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
所述支撑件的上端用于支撑所述仪表,下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减震组件;
每个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外壁上的第一齿条,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的固定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可相向或相背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
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用于配合形成与所述仪表相适配的夹持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电机、丝杠、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
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箱体的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杠的一端与另一端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的一端上,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
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电性耦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面向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壁上设置有第一减震板,且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减震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弹性件;
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壁上设置有第二减震板,且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二减震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弹性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减震板和所述第二减震板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减震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的第一滑轨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减震组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减震组件关于所述支撑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箱体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仪表减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底座;
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垫。
通过夹持机构将仪表固定在支撑件上,当箱体因受环境影响而震动时,箱体的震动通过第一弹性件以及底板传导到支撑件上,以及通过第二弹性件、第二齿条、齿轮和第一齿条传导到支撑件上,再通过支撑件传导到仪表上,由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降低了该支撑件的震动幅度,从而降低了仪表的震动幅度,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双重减震功能,提高了仪表的示数准确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
1-箱体;
11-维修门板,12-手柄,13-底座,14-减震垫;
2-夹持机构;
21-第一夹持板,22-第二夹持板,23-电机,24-丝杠,25-第一螺母,26-第二螺母,27-控制器,28-第一减震板,29-第三弹性件,210-第二减震板,211-第四弹性件;
3-第一减震机构;
31-支撑件;
311-支撑板,312-支撑柱;
32-底板;
33-第一弹性件;
34-第一滑轨;
35-第一滑块;
4-第二减震机构;
41-减震组件;
411-第一齿条,412-齿轮,413-第二齿条,414-固定件,415-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仪表减震装置包括:箱体1、夹持机构2、第一减震机构3和第二减震机构4;该夹持机构2设置在该箱体1上,用于夹持位于该箱体1外部的仪表;该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支撑件31、与该支撑件31的下端连接的底板32、用于将该底板32支撑在该箱体1的底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33;该支撑件31的上端用于支撑该仪表,下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箱体1内;该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减震组件41;每个减震组件41包括:设置在该支撑件31的下端外壁上的第一齿条411,可转动地设置在该箱体1内、且与该第一齿条411啮合的齿轮412,与该齿轮412啮合、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箱体1内的第二齿条413,设置在该箱体1内、且位于该夹持机构2与该第二齿条413之间的固定件414,以及连接在该固定件414与该第二齿条413之间的第二弹性件415。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在使用时,将该仪表减震装置固定在操作现场的地面上,将仪表置于该支撑件31的上端,使用夹持机构2从侧面夹持该仪表,使该仪表固定在该支撑件31的上端,防止该仪表滑动。在操作现场的地面发生震动时,该装置的箱体1也发生一定幅度的震动。
对于该第一减震机构3,该震动通过箱体1的底壁传递到该第一弹性件33的下端部,由于该第一弹性件33具有弹性,该第一弹性件33的上端的震动幅度低于下端的震动幅度,进而该第一弹性件33的上端带动该底板32、支撑件31以及仪表震动,该仪表的震动幅度低于该箱体1的震动幅度。
对于该第二减震机构4,该震动通过该箱体1传递到该固定件414,该固定件414将该震动传递到该第二弹性件415的上端,由于该第二弹性件415具有弹性,该第二弹性件415的下端的震动幅度低于上端的震动幅度,进而该第二弹性件415的下端带动该第二齿条413、齿轮412、第一齿条411、支撑件31以及该仪表震动,该仪表的震动幅度低于该箱体1的震动幅度。
上述第一减震机构3和第二减震机构4能够起到双重减震作用,大大降低了仪表的震动幅度。
通过夹持机构2将仪表固定在支撑件31上,当箱体1因受环境影响而震动时,箱体1的震动通过第一弹性件33以及底板32传导到支撑件31上,以及通过第二弹性件415、第二齿条413、齿轮412和第一齿条411传导到支撑件31上,再通过支撑件31传导到仪表上,由于第一弹性件33和第二弹性件415能够发生弹性形变,降低了该支撑件31的震动幅度,从而降低了仪表的震动幅度,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双重减震功能,提高了仪表的示数准确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营成本。
其中,震动是指物体受到外力影响而无规律的颤动。该箱体1包括顶板,该顶板上设有与该支撑件31的截面形状适配的通孔,该支撑件31穿过该通孔,并可沿该通孔上下滑动。该支撑件31具体可以包括:支撑板311以及设置在该支撑板311底部的支撑柱312,该支撑板311的截面尺寸大于该支撑柱312,该支撑板311用于支撑该仪表,该支撑柱312用于支撑该支撑板311并在该通孔内滑动。
该齿轮412的中间设有齿轮轴,该齿轮412通过该齿轮轴与该箱体的背板之间可转动连接,该齿轮轴与该箱体的背板垂直。具体地,该齿轮轴可以是固定在该背板上,该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该齿轮;该齿轮轴也可以是与该齿轮412固定连接,该齿轮轴通过轴承连接该背板。
该第一弹性件33的设置数量可以是2个-12个,例如,可以是2个、4个、6个、8个、10个或12个等,多个第一弹性件33并列分布,并沿该齿轮轴的轴向排成至少一排。该第二弹性件415的数量可以是1个—4个,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或4个,沿齿轮轴的轴向排成一排。
该第一弹性件33和第二弹性件415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夹持机构2包括:可相向或相背水平滑动地设置在该箱体1上的第一夹持板21与第二夹持板22;该第一夹持板21与该第二夹持板22之间用于配合形成与该仪表相适配的夹持腔。
该第一夹持板21、第二夹持板22通过相向运动到与该仪表相抵的位置,能够将该仪表固定在该支撑件31上,在需要释放该仪表时,通过相背运动,该第一夹持板21和该第二夹持板22将该仪表释放。该第一夹持板21和该第二夹持板22可以是轻质的金属夹板,例如,铝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夹持机构2还包括:电机23、丝杠24、第一螺母25与第二螺母26;该电机23设置在该箱体1的外壁上;该丝杠24的一端与该电机23的输出轴联接,另一端穿过该支撑件31与该箱体1的壁可转动连接,且该丝杠24的一端与另一端上的螺纹方向相反;该第一螺母25设置在该丝杠24的一端上,并与该第一夹持板21连接;该第二螺母26设置在该丝杠24的另一端上,并与该第二夹持板22连接。
其中,该电机23用于带动该丝杠24双向转动,进而该丝杠24与该第一螺母25、该第二螺母26之间相对转动,来带动该第一螺母25和该第二螺母26之间相向和相背的滑动,进而带动该第一夹持板21和该第二夹持板22相向和相背的滑动。
其中,该丝杠24和该第一螺母25、该第二螺母26之间还可以设有多个滚珠,该多个滚珠用于降低该丝杠24与该第一螺母25、该第二螺母26之间的摩擦力,使该丝杠24与该第一螺母25和该第二螺母26的之间的相对转动更顺畅,降低了电机23的负载。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2,该支撑件31上设有用于使该丝杠24穿过的通孔,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箱体1内空间的利用率,使该装置更加紧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夹持机构2还包括:与该电机23电性耦接的控制器27,该控制器27用于控制该电机23的输出轴的转向。
通过控制器27控制电机23的输出轴的转向,可以方便的控制丝杠24的转向,从而控制第一夹持板21与第二夹持板22之间的相向或相背滑动,从而控制该仪表的固定或释放。其中,该控制器27可以是单片机或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小型可编程控制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控制器27和该电机23可以通过电池供电或从现场的供电线路上或的电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夹持板21的面向该第二夹持板22的壁上设置有第一减震板28,且该第一夹持板21与该第一减震板28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弹性件29;该第二夹持板22的面向该第一夹持板21的壁上设置有第二减震板210,且该第二夹持板22与该第二减震板2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弹性件211。
上述第一减震板28和第二减震板210的设置能够减少第一夹持板21、第二夹持板22与该仪表的表面之间的摩擦,保护仪表的外观。该第三弹性件29以及第四弹性件211的设置,既有利于该仪表的固定,又能减少该仪表在水平方向上的震动,使该装置具有多重减震功能。
该第三弹性件29的设置数量可以是2个-12个,例如,可以是2个、4个、6个、8个、10个或12个等,多个第三弹性件29并列分布,并沿该齿轮轴的轴向排成至少一排。该第四弹性件211的设置数量及分布方式与该第三弹性件29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该第一减震板28和该第二减震板210可以为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薄板,例如,橡胶板;该第三弹性件29和该第四弹性件211具有弹性,例如,可以是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减震板28和该第二减震板21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纹。
该防滑纹用于与该仪表接触,该防滑纹能够进一步加大该第一减震板28、第二减震板210与该仪表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阻止该仪表与该第一减震板28、该第二减震板210之间的相对移动。具体地,该防滑纹可以是波浪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分布。
在该第一减震机构3中,该底板32可滑动地设置在该箱体1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一减震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1的内壁上的第一滑轨34以及与该底板32连接的第一滑块35;该第一滑块35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滑轨34上。
通过该第一滑轨34与该第一滑块35之间的配合,该底板32与该箱体1的内壁之间的相对滑动更为灵活。具体地,该第一滑轨34上具有凹槽,该第一滑块35上具有与该凹槽适配的凸起,该凸起位于该凹槽中,使得该第一滑轨34与该第一滑块35、该底板32之间相对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二齿条413上设有第二滑块,该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轨,该第二滑块、第二滑轨的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方式与该第一滑块35、第一滑轨34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二滑轨和该第一滑轨34连接,且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至少一个减震组件4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减震组件41关于该支撑件3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该两个减震组件41的对称设置,有利于该仪表在对称的方向上减震幅度一致,防止由于减震装置造成仪表位置的偏斜。其中,该两个减震组件41中的两个第一齿条411可以分别位于该支撑件31的两个相对的侧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箱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柄12,从而便于移动该仪表减震装置。具体的,该手柄12的数量可以为2个,每一个手柄12可以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凹形手柄,本实施例对手柄12的外形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仪表减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该箱体1底部的底座13;该底座1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垫14。
该底座13用于支撑该箱体1,该底座13还可以设有内腔,该内腔中可以放置控制器27和电池。该减震垫14用于降低地面传导给该底座13和该箱体1的震动的幅度,该减震垫14可以是橡胶垫等。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减震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箱体1的一个侧面具有维修门板11,该维修门板11能够打开或关闭,用于对该箱体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具体地,该维修门板11的外形与该箱体1的侧壁的外形适配,该维修门板11具有并排的两扇门板,该两扇门板的相背的边缘与该箱体1之间可转动连接。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减震装置,通过夹持机构将仪表固定在支撑件上,当箱体因受环境影响而震动时,箱体的震动通过第一弹性件以及底板传导到支撑件上,以及通过第二弹性件、第二齿条、齿轮和第一齿条传导到支撑件上,再通过支撑件传导到仪表上,由于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降低了该支撑件的震动幅度,从而降低了仪表的震动幅度,从而使该装置具有双重减震功能,提高了仪表的示数准确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运营成本。
进一步地,该夹持机构上的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的设置,既有利于该仪表的固定,又能减少该仪表在水平方向上的震动,使该装置具有多重减震功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减震装置包括:箱体(1)、夹持机构(2)、第一减震机构(3)和第二减震机构(4);
所述夹持机构(2)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用于夹持位于所述箱体(1)外部的仪表;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支撑件(31)、与所述支撑件(31)的下端连接的底板(32)、用于将所述底板(32)支撑在所述箱体(1)的底壁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33);
所述支撑件(31)的上端用于支撑所述仪表,下端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减震组件(41);
每个减震组件(41)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的下端外壁上的第一齿条(4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齿条(411)啮合的齿轮(412),与所述齿轮(412)啮合、且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第二齿条(413),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位于所述夹持机构(2)与所述第二齿条(413)之间的固定件(414),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件(414)与所述第二齿条(413)之间的第二弹性件(4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可相向或相背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的第一夹持板(21)与第二夹持板(22);
所述第一夹持板(21)与所述第二夹持板(22)之间用于配合形成与所述仪表相适配的夹持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电机(23)、丝杠(24)、第一螺母(25)与第二螺母(26);
所述电机(23)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
所述丝杠(24)的一端与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联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箱体(1)的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杠(24)的一端与另一端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螺母(25)设置在所述丝杠(24)的一端上,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1)连接;
所述第二螺母(26)设置在所述丝杠(24)的另一端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板(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与所述电机(23)电性耦接的控制器(27),所述控制器(27)用于控制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的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1)的面向所述第二夹持板(22)的壁上设置有第一减震板(28),且所述第一夹持板(21)与所述第一减震板(28)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弹性件(29);
所述第二夹持板(22)的面向所述第一夹持板(21)的壁上设置有第二减震板(210),且所述第二夹持板(22)与所述第二减震板(2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弹性件(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板(28)和所述第二减震板(21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的第一滑轨(34)以及与所述底板(32)连接的第一滑块(35);
所述第一滑块(35)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3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减震组件(4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减震组件(41)关于所述支撑件(3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减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底部的底座(13);
所述底座(1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垫(14)。
CN201920615068.9U 2019-04-29 2019-04-29 仪表减震装置 Active CN210135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068.9U CN21013519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仪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068.9U CN21013519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仪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198U true CN210135198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5068.9U Active CN210135198U (zh) 2019-04-29 2019-04-29 仪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079A (zh) * 2021-02-02 2021-04-20 江苏鼎途机械有限公司 卡车驾驶室下支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079A (zh) * 2021-02-02 2021-04-20 江苏鼎途机械有限公司 卡车驾驶室下支架结构
CN112678079B (zh) * 2021-02-02 2023-11-28 江苏鼎途机械有限公司 卡车驾驶室下支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5198U (zh) 仪表减震装置
CN209455273U (zh) 一种机械手输送设备
CN104440427B (zh) 一种具有多自由度的外圆磨装置
CN210233041U (zh) 一种语音控制型室内讲解机器人
CN108489840A (zh) 一种组装式绳子磨损动态试验机
CN108336265B (zh)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抽屉式的电池柜结构
CN207841328U (zh) 电动夹爪
CN213716232U (zh) 一种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CN106289771A (zh) 一种谐波齿轮减速器啮合扭转刚度的测量装置
CN205720318U (zh) 一种遥感器的固定装置
CN110808657B (zh) 一种具有减噪功能的电机安装结构
CN105772283A (zh) 一种双向进给装置
CN115876499A (zh) 汽车转向器的模拟测试设备
CN204844070U (zh) 一种医疗设备维修锤
CN207541025U (zh)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
CN209895734U (zh) 一种用于财务经济管理的展示装置
CN208018655U (zh) 一种实用性强及减震效果好的超净工作台
CN219473110U (zh) 一种起重机控制柜的减震结构
CN215147145U (zh) 一种基于机床使用的具有减震效果的减速器
CN217381041U (zh) 一种风机用减震降噪底座
CN212919294U (zh) 一种滚珠丝杆存放防震箱
CN220069860U (zh) 一种手术室用医疗器械转运装置
CN216200154U (zh) 一种二次微机消谐装置用减震结构
CN212898887U (zh) 一种电子水泵的固定安装结构
CN220711798U (zh) 一种便于搬运的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