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4883U -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 Google Patents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34883U CN210134883U CN201920308764.5U CN201920308764U CN210134883U CN 210134883 U CN210134883 U CN 210134883U CN 201920308764 U CN201920308764 U CN 201920308764U CN 210134883 U CN210134883 U CN 210134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roduction
- injection
- pack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包括:上油管;上封隔器,其上设有连接在上油管下端的注采转换机构,并从注采转换机构下方封隔套管与上油管之间的环空;采油筛管,其连接上封隔器的下端,采油时与经注采转换机构与上油管连通,采油筛管下部连接下油管,在下油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坐封的球座;采油筛管的采油口位于上部并靠近上封隔器下端设置;下封隔器,其连接在注水层上方、采油层下部并设在下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处;注水管,其连接在注采转换机构下方,位于采油筛管内并独立于采油通道。该管柱使采油井兼备注水和采油两项功能,一井两用,既能减少打新注水井的费用,同时注入水直接进入采油井,驱替效果更好,起到了增产增注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背景技术
注水开发是减缓油井自然递减和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有的注水井一般只有注水功能,采油井只有采油功能,当注水量不足时只能打新的注水井对采油井进行注水,增加了开发成本。此外,对于复杂小断块油藏,由于层系关系复杂,注水井的注入水无法使采油井受效,采油井的地层能力得不到有效供给,剩余油无法驱替,降低油井产量和区块的采收率。特别是近年来油价持续走低,现有注水技术已严重限制了油田的开发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使采油井兼备注水和采油两项功能,一井两用,既能减少打新注水井的费用,同时注入水直接进入采油井,驱替效果更好,起到了增产增注的作用。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包括:
上油管;
上封隔器,其上设有连接在上油管下端的注采转换机构,并从注采转换机构下方封隔套管与上油管之间的环空;
采油筛管,其连接上封隔器的下端,采油时与经注采转换机构与上油管连通,采油筛管下部连接下油管,在下油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坐封的球座;采油筛管的采油口位于上部并靠近上封隔器下端设置;
下封隔器,其连接在注水层上方、采油层下部并设在下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处;
注水管,其连接在注采转换机构下方,位于采油筛管内并独立于采油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注采转换机构的中间设有开口向下的轴向盲孔,在轴向盲孔封堵端设有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注采转换机构的上端两侧设有沿轴向向下延伸贯穿的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与径向通孔及轴向盲孔均不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油管位于上封隔器与井口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为注水入口通道,该注水入口通道与注采转换机构的径向通孔、轴向盲孔、注水管和下油管内部空间连通;当管柱下到合适位置、投球打掉采油筛管连接的下油管底部球座后,形成从井口到井底的独立注水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注入水通过上封隔器的注采转换结构进入注水管、上封隔器下接头、两级封隔器之间的下油管段、下封隔器上接头、下封隔器下接头、下油管下端,实现对下部注水层注水。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采油筛管套装在注水管上,采油筛管与上封隔器的下接头螺纹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根据油井储层情况,确定两级封隔器的坐封位置,上油管、上封隔器、上下封隔器之间的油管、下封隔器、下油管、底部球座自上到下顺序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将组配好的管柱下入油井的井筒中,油套环空打压,且压力低于下封隔器的坐封启动压力,验封上封隔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油套环空打压,坐封下封隔器。油管内打压,验封下封隔器。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两级封隔器验封合格后,继续升压打掉底部球座,形成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当上、下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后,油管泵压坐封上封隔器,继续升压打掉上封隔器的堵塞,堵塞下移,油液经采油筛管、上封隔器注采转化结构进入上油管,形成独立的采油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封隔器封隔上部环空注水与筛管采油通道,通过下封隔器封隔下部注水通道向上回流,从而封隔下部注水通道与筛管采油通道。从而形成独立的注水通道与采油通道,形成同井注采一体化。对现有的采油井进行改进,使采油井兼备注水和采油两项功能,一井两用,既能减少打新注水井的费用,同时注入水直接进入采油井,驱替效果更好,起到了增产增注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上封隔器的注采转换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注采转换机构的E-E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主要包括:设置套管10内的上油管1、上封隔器3、采油筛管5、注水管6和下封隔器7。其中,上封隔器3上设有连接在上油管1下端的注采转换机构2,并从注采转换机构下方封隔套管10与上油管1之间的环空。采油筛管5连接上封隔器3的下端,采油时与经注采转换机构2与上油管1连通,采油筛管5下部连接下油管11。在下油管11的底部设有用于坐封的球座9。采油筛管的采油口位于上部并靠近上封隔器下端的堵塞4设置。下封隔器7连接在注水层上方、采油层下部,下封隔器7设在下油管11与套管10之间的环空处。注水管6连接在注采转换机构2的下方,位于采油筛管5内并独立于采油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注采转换机构2的中间设有开口向下的轴向盲孔2.1,在轴向盲孔2.1封堵端设有连通的径向通孔2.2。该注采转换机构2的上端两侧设有沿轴向向下延伸贯穿的弧形通孔2.3。该弧形通孔2.3与径向通孔2.2及轴向盲孔2.1均不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上油管1位于上封隔器3与井口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为注水入口通道,该注水入口通道与注采转换机构2的径向通孔2.2、轴向盲孔2.1、注水管6和下油管11内部空间连通。当管柱下到合适位置、投球8打掉采油筛管5连接的下油管11的底部球座9后,上油管1位于上封隔器3与井口之间的环形空间、注采转换机构2的径向通孔2.2、轴向盲孔2.1、注水管6和下油管11内部空间形成从井口到井底的独立注水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注入水通过上封隔器3的注采转换结构2进入注水管6、两级封隔器之间的油管段、下封隔器7的上接头、下封隔器7的下接头、下油管11,实现对下部注水层注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采油筛管5套装在注水管6上,采油筛管5与上封隔器3的下接头螺纹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根据油井储层情况,确定两级封隔器(即上下封隔器3、7)的坐封位置,自上到下按照上油管1、上封隔器3、上下封隔器3、7之间的油管、下封隔器7、下油管11、底部球座9顺序组配管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组配好的管柱下入油井的井筒或套管10中,从油套环空打压,且压力低于下封隔器7的坐封启动压力,验封上封隔器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继续油套环空打压,坐封下封隔器7。从上油管1内打压,验封下封隔器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级封隔器3、7验封合格后,继续升压打掉底部球座9,形成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上、下封隔器3、7下到设计位置后,油管泵压坐封上封隔器3,继续升压打掉上封隔器的堵塞4,堵塞4下移,油液经采油筛管5、上封隔器的注采转化结构2进入上油管1,形成独立的采油通道。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或修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出的变更和/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油管;
上封隔器,其上设有连接在上油管下端的注采转换机构,并从注采转换机构下方封隔套管与上油管之间的环空;
采油筛管,其连接上封隔器的下端,采油时与经注采转换机构与上油管连通,采油筛管下部连接下油管,在下油管的底部设有用于坐封的球座;采油筛管的采油口位于上部并靠近上封隔器下端设置;
下封隔器,其连接在注水层上方、采油层下部并设在下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处;
注水管,其连接在注采转换机构下方,位于采油筛管内并独立于采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采转换机构的中间设有开口向下的轴向盲孔,在轴向盲孔封堵端设有连通的径向通孔;所述注采转换机构的上端两侧设有沿轴向向下延伸贯穿的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与径向通孔及轴向盲孔均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管位于上封隔器与井口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为注水入口通道,该注水入口通道与注采转换机构的径向通孔、轴向盲孔、注水管和下油管内部空间连通;当管柱下到合适位置、投球打掉采油筛管连接的下油管底部球座后,形成从井口到井底的独立注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注入水通过上封隔器的注采转换结构进入注水管、两级封隔器之间的油管段、下封隔器上接头、下封隔器下接头、下油管下端,实现对下部注水层注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油筛管套装在注水管上,采油筛管与上封隔器的下接头螺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根据油井储层情况,确定两级封隔器的坐封位置,上油管、上封隔器、上下封隔器之间的油管、下封隔器、下油管、底部球座自上到下顺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将组配好的管柱下入油井的井筒中,油套环空打压,且压力低于下封隔器的坐封启动压力,验封上封隔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油套环空打压,坐封下封隔器;油管内打压,验封下封隔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两级封隔器验封合格后,继续升压打掉底部球座,形成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柱,其特征在于,当上、下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后,油管泵压坐封上封隔器,继续升压打掉上封隔器的堵塞,堵塞下移,油液经采油筛管、上封隔器注采转化结构进入上油管,形成独立的采油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8764.5U CN210134883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8764.5U CN210134883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34883U true CN210134883U (zh) | 2020-03-10 |
Family
ID=69702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08764.5U Active CN210134883U (zh) | 2019-03-12 | 2019-03-12 |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348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6356A (zh) * | 2020-08-26 | 2020-12-18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自源闭式同井采油注水系统 |
-
2019
- 2019-03-12 CN CN201920308764.5U patent/CN2101348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96356A (zh) * | 2020-08-26 | 2020-12-18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自源闭式同井采油注水系统 |
CN112096356B (zh) * | 2020-08-26 | 2022-07-12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自源闭式同井采油注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4921B (zh) |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及其完井、采油工艺 | |
CN207033401U (zh) | 一种封堵器、坐落短节以及管柱 | |
CN101864922B (zh) | 压缩式双密封裸眼封隔器 | |
CN201705276U (zh) |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 | |
CN108625830B (zh) | 投球式分层防砂工艺管柱及其方法 | |
CN109322647A (zh) | 一种分层注采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 |
CN109296349B (zh) | 活塞式延时开启趾端滑套 | |
CN106121548B (zh) | 一种扶正防砂一体化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5156088B (zh) | 双通道注入多级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295879A (zh) | 一种分段压裂水平井分段周期注采双管柱 | |
CN109296348B (zh) | 延时开启趾端滑套 | |
CN210134883U (zh) | 同井注采一体化管柱 | |
CN206111126U (zh) | 一种独立液控滑套式密插 | |
CN203420698U (zh) | 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 |
RU2380526C1 (ru) | Способ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скважины многопластовых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 |
CN208456570U (zh) | 一种采油装置 | |
CN103422846A (zh) | 裸眼水平井完井压裂一体化管柱 | |
CN201092845Y (zh) | 液压、倒扣双丢手式可捞桥塞 | |
CN104695914B (zh) | 水平井管内分段高压充填防砂管柱 | |
CN215485952U (zh) | 固井和压裂装置 | |
CN206158663U (zh) | 一种小直径双活塞地面液控压缩封隔器 | |
CN201318149Y (zh) | 单向内防喷泵出式堵塞器 | |
CN110469292B (zh) | 一种循环封窜方法 | |
CN113605855A (zh) | 固井和压裂装置、固井和压裂方法 | |
CN201225121Y (zh) | 油气井选择性完井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