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4742U -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4742U
CN210134742U CN201920575142.9U CN201920575142U CN210134742U CN 210134742 U CN210134742 U CN 210134742U CN 201920575142 U CN201920575142 U CN 201920575142U CN 210134742 U CN210134742 U CN 21013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haft
friction
shell
friction washer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51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紫虹
吴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51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4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该翻转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出轴、连接轴、压簧、旋转块和摩擦垫圈;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旋转块和摩擦垫圈均可沿轴向移动的套设在连接轴上;且在所述壳体与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和摩擦垫圈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压簧的一端连接作用在壳体上,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作用挤压所述旋转块和摩擦垫圈。该翻转器能实现翻盖的小角度开启及末端缓停效果;且通过旋转块与摩擦垫圈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翻转器的摩擦面数,减小了压簧压缩对输出轴摩擦面产生的阻尼力,降低了对输出轴的摩擦面的刚性要求,进而降低摩擦阻尼翻转装置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翻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及汽车领域中,包括洗衣机、电冰箱、马桶板及汽车,均设置有需要进行翻转开启的翻盖,如洗衣机盖板及汽车尾门等。这些翻盖在进行翻转时,翻转角度无需过大,仅需开启≤90°的小角度即可进行工作。而且,在进行翻转关闭的末端需要有缓停的效果,以避免翻盖的急速关闭时而受到猛烈撞击,或者夹伤人体。
通过翻转装置的设置使这些翻盖的开启变得容易,控制翻盖的小角度开启,并且实现翻盖翻转关闭时的末端缓停效果。翻转装置的设计原理均基于阻尼特性进行的,通过阻尼力使翻转设备在达到所需翻转角度后受到的输出扭矩最大,从而实现设备到达所需翻转角度后即停止翻转。
然而,现有的翻转装置中,通过压簧直接与输出轴连接作用,使输出轴的摩擦面压簧受压缩时产生阻尼力并直接作用在输出轴上。该设计的阻尼力产生完全依赖于输出轴的摩擦面。同时,压缩产生的阻尼力直接作用在输出轴上,输出轴在轴向上所受阻尼力较大。因此,该设计对输出轴摩擦面的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常需要采用如不锈钢的高硬度金属加工成的输出轴轴芯,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还增加了加工复杂性和加工成本,不利于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该摩擦阻尼翻转器能够实现翻盖的小角度开启,并且实现翻盖翻转关闭时的末端缓停效果;而且,通过旋转块与摩擦垫圈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翻转器的摩擦面数,减小了摩擦阻尼翻转器中压簧压缩对输出轴摩擦面产生的阻尼力,从而降低了对输出轴的摩擦面的刚性要求,进而降低摩擦阻尼翻转装置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有利于整体成本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出轴、连接轴、压簧、旋转块和摩擦垫圈;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所述压簧的一端连接作用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挤压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
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均可在所述连接轴上沿轴向移动;且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发生相对转动。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与所述连接轴同步转动,而所述摩擦垫圈与所述壳体同步转动。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摩擦垫圈与所述连接轴同步转动,而所述旋转块与所述壳体同步转动。
更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一滑槽,所述旋转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隼;
所述旋转块通过第一滑隼与第一滑槽的配合而可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则与所述壳体同步转动;所述摩擦垫圈可与所述连接轴同步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摩擦垫圈的中孔呈与所述连接轴的截面适配的半圆孔;所述摩擦垫圈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可与所述连接轴同步状态。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为一个以上,所述摩擦垫圈为一个以上,且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为交替分布。
优选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摩擦阻尼翻转器中,所述压簧的一端通过弹性连接挤压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并使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抵接至所述输出轴与连接轴连接的一端端面;
其中,所述旋转块和所述摩擦垫圈通过移动块抵接至所述输出轴与连接轴连接的一端端面;所述移动块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可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移动,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连接轴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曲面咬合抵接。
更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摩擦阻尼翻转器能够实现翻盖的小角度开启,并且实现翻盖翻转关闭时的末端缓停效果;而且,通过旋转块与摩擦垫圈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翻转器的摩擦面数,减小了摩擦阻尼翻转器中压簧压缩对输出轴摩擦面产生的阻尼力,从而降低对输出轴的摩擦面的刚性要求,使输出轴的摩擦面采用的材料可扩大至塑胶,进而降低摩擦阻尼翻转装置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有利于整体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摩擦阻尼翻转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摩擦阻尼翻转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壳体,10-滑槽,100-端盖,101-密封垫,102-O型圈,103-螺钉,2-输出轴,3-连接轴,4-压簧,5-旋转块,50-第一滑隼,6-摩擦垫圈,7-移动块,70-第二滑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该摩擦阻尼翻转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输出轴2、连接轴3、压簧4、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
其中,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外,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3同轴固接。本实施例的壳体1中,输出轴2伸出的一端开通,且开通端通过密封垫101和螺钉103配合端盖100进行封闭,并且在端盖100上具有开孔以容纳输出轴2的外伸出端伸出,输出轴2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的直径大于端盖100上的开孔直径,从而使输出轴2的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被限位于壳体1内,而不会进一步伸出。输出轴2与端盖100之间通过O型圈102进一步密封配合,实现防尘防水。
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而且,所述旋转块5为一个以上,所述摩擦垫圈6为一个以上,且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为交替分布。本实施例中,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均为两个,且旋转块5位于靠近输出轴2的位置,而摩擦垫圈6位于远离输出轴2的位置。
而所述压簧4的一端连接作用在所述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挤压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并使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抵接至所述输出轴2与连接轴3连接的一端端面。本实施例中,压簧4的一端连接作用在壳体1上,另一端连接作用在最靠近压簧4的一个摩擦垫圈6上,而端盖100将输出轴2压缩限位于壳体1内,使压簧4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通过弹力对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进行挤压。
具体的,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均可在所述连接轴3上沿轴向移动。且在所述壳体1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相互摩擦而产生摩擦阻尼力。而且,具体的,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之间择一与连接轴3在旋转方向上发生同步转动。
其中,在所述壳体1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发生相对转动,包括:在所述壳体1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5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而所述摩擦垫圈6与壳体1同步转动;或者,在所述壳体1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摩擦垫圈6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而所述旋转块5与壳体1同步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摩擦阻尼翻转器的壳体1与翻转件固定连接,而输出轴2连接在带翻转件的柜体基体上。翻转件翻转工作时,翻转件带动壳体1转动,并且使压簧4产生的弹力增大,进一步挤压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使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在发生相对转动时产生摩擦阻尼力。如此,仅需通过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相互摩擦而产生实现翻转件小角度翻转及末端缓停效果的摩擦阻尼力。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转动时,所述摩擦垫圈6与所述连接轴3均不发生转动,而所述旋转块5与所述壳体1同步转动。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一滑槽10,所述旋转块5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0相配合的第一滑隼50。第一滑隼50对称设置位于旋转块5的上下左右的四个位置上,对应的,第一滑槽10位于壳体1的内壁的上下左右的四个位置上。而所述摩擦垫圈6可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状态的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
由于第一滑隼50与第一滑槽10之间的配合,使第一滑隼50仅能沿第一滑槽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旋转块5仅能沿壳体1的轴向移动,并且可与壳体1同步转动,而不能与连接轴3同步转动,而摩擦垫圈6可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如此,在所述壳体1转动时,实现所述摩擦垫圈6与所述连接轴3不发生转动,而所述旋转块5与所述壳体1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3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摩擦垫圈6的中孔呈与所述连接轴3的截面适配的半圆孔。如此,所述摩擦垫圈6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并可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摩擦阻尼翻转器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参见图2所示,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通过移动块7抵接至所述输出轴2与连接轴3连接的一端端面。其中,所述移动块7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且可沿所述连接轴3的轴向移动,并在所述壳体1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块7与壳体1同步转动,从而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而所述移动块7与所述输出轴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曲面咬合抵接。
在翻转件翻转工作时,翻转件带动壳体1转动,移动块7与壳体1同步转动,而移动块7与输出轴2发生相对转动。由于移动块7与输出轴2之间为曲面咬合抵接,从而使移动块7在与输出轴2发生相对转动时,移动块7与输出轴2在径向上的曲面相互作用转化为轴向上的位移变化,移动块7逐渐远离输出轴2并压缩压簧4,从而使压簧4产生的弹力增大,且压簧4产生的弹力随移动块7与输出轴2之间的曲面变化而变化。压簧4产生的更大弹力进一步挤压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使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之间产生摩擦阻尼力更大;而且在翻转件的转动角度越大时,压簧4产生的弹力越大,实现翻转件的小角度开启和缓停。
如此,通过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相互摩擦产生的摩擦阻尼力,使翻转器的阻尼力的产生不再完全依赖于输出轴2与移动块7之间的摩擦面,通过旋转块与摩擦垫圈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翻转器的摩擦面数,减小了摩擦阻尼翻转器中压簧4压缩对输出轴2与移动块7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阻尼力,从而降低对输出轴2与移动块7之间的摩擦面的刚性要求,使输出轴2与移动块7之间的摩擦面采用的材料可扩大至包括塑胶的材料,即输出轴2和移动块7均可采用包括塑胶材质,进而降低了摩擦阻尼翻转装置的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有利于整体成本的降低。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轴3转动时,所述移动块7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具体实现方式为: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块7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隼70。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10为共用滑槽,第二滑隼70对称设置位于移动块7的上下左右的四个位置上。
由于第二滑隼70与第二滑槽之间的配合,使第二滑隼70仅能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移动块7仅能沿壳体1的轴向移动,并且可与壳体1同步转动,而不能与连接轴3同步转动。如此,在所述连接轴3转动时,实现移动块7与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在壳体1转动过程中。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输出轴(2)、连接轴(3)、压簧(4)、旋转块(5)和摩擦垫圈(6);
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外,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3)连接;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
所述压簧(4)的一端连接作用在所述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弹性连接挤压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
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均可在所述连接轴(3)上沿轴向移动;且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发生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旋转块(5)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而所述摩擦垫圈(6)与所述壳体(1)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摩擦垫圈(6)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而所述旋转块(5)与所述壳体(1)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一滑槽,所述旋转块(5)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隼;
所述旋转块(5)通过第一滑隼与第一滑槽的配合而可在所述壳体(1)内沿所述连接轴(3)的轴向移动,而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则与所述壳体(1)同步转动;所述摩擦垫圈(6)可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转动的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摩擦垫圈(6)的中孔呈与所述连接轴(3)的截面适配的半圆孔;所述摩擦垫圈(6)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并可与所述连接轴(3)同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5)为一个以上,所述摩擦垫圈(6)为一个以上,且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为交替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4)的一端通过弹性连接挤压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并使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抵接至所述输出轴(2)与连接轴(3)连接的一端端面;
其中,所述旋转块(5)和所述摩擦垫圈(6)通过移动块(7)抵接至所述输出轴(2)与连接轴(3)连接的一端端面;所述移动块(7)套设在所述连接轴(3)上且可沿所述连接轴(3)的轴向移动,并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时,所述移动块(7)与所述连接轴(3)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移动块(7)与所述输出轴(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曲面咬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沿轴向的第二滑槽,所述移动块(7)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隼。
CN201920575142.9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Active CN21013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5142.9U CN21013474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5142.9U CN21013474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4742U true CN210134742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5142.9U Active CN210134742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4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1001027A8 (es) Valvula para instalaciones de obtencion de alumina
CN210134742U (zh) 一种摩擦阻尼翻转器
CN112577253A (zh) 旋转门用铰链装置
CN104864106A (zh) 阀座移动式金属硬密封蝶阀
CN108179923A (zh) 一种智能门锁离合传动装置
CN210033059U (zh) 一种摩擦及油阻协同作用的旋转阻尼装置
CN211416384U (zh) 一种轴向双向运动机构以及榨油机
CN211852143U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CN108930473A (zh) 一种门制动器
CN209808276U (zh) 开关门装置用扭矩限制器、开关门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9743544U (zh) 一种阻尼翻转装置
CN1888364A (zh) 顶开门式电冰箱铰接装置
CN208480140U (zh) 新型防潮封堵电器柜
CN211115316U (zh) 一种水产品低温冰箱用铰链组件
CN203926878U (zh) 一种强制密封球阀
CN203346671U (zh) 可定位铰链组件
CN211038266U (zh) 一种阻尼翻转装置
CN207420317U (zh) 一种用于汽车侧门或后背门的轴向驱动执行器
EP3798398A1 (en) Hinge device for rotating door
CN2752559Y (zh) 水龙头
CN102022396B (zh) 液压转轴装置
CN221033607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的扭矩输出结构
CN204755948U (zh) 阀座移动式金属硬密封蝶阀
CN219212901U (zh) 一种旋转装置
CN209976272U (zh) 隐藏式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