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1018U -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1018U
CN210131018U CN201920035212.1U CN201920035212U CN210131018U CN 210131018 U CN210131018 U CN 210131018U CN 201920035212 U CN201920035212 U CN 201920035212U CN 210131018 U CN210131018 U CN 210131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key
key assembly
circuit boar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52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杰
戴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52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1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1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1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按键组件、控制器和电动轮椅,其中,按键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按键和旋钮,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第一按键设于壳体的外侧壁,电路板上对应第一按键设置有第一按键电子元器件,旋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的一端,壳体内设有可驱动旋钮转动后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旋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触发电路板上的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旋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触发电路板上的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设有初始位置,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旋钮始终位于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包含其的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车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控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平躺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
目前,现有的电动轮椅车的控制器大多为图1所示的结构,控制器包括控制盒1′,控制盒1′上设置有摇杆2′、按键3′和屏幕4′,按键3′的数量有多个,采用平铺的方式设置在摇杆2′和屏幕4′之间。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控制器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按键3′平铺设置占用面积大,增大了控制器的尺寸;2、按键3′容易与摇杆2′发生冲突,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及电动轮椅,其操作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按键和旋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按键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按键设置有第一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内设有可驱动所述旋钮转动后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旋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旋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有初始位置,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旋钮始终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通过卡扣机构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内设有触发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贯穿设有供所述触发部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触发部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移动并选择性触发所述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朝向所述旋钮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贯穿开设第二通孔;
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旋钮主体内的卡扣,所述卡扣远离所述旋钮主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卡扣的外侧,所述卡扣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限位凸部限制在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旋钮的一侧。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中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外;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柱的外周环形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内。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主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弹簧抵压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限位件。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包括按压部和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旋钮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触发杆可选择性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四按键电子元器件。
作为按键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并可选择性封堵所述安装口,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上设置有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本体上。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包括扶手,在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所述的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按键组件;
或,在所述扶手上设置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扶手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立体的壳体上集成第一按键和旋钮,可以缩小触发电路板上的按键电子元器件的部件的占用位置,即按键组件的占用面积小,同时立体分布的第一按键和旋钮还便于操作者操作;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以使旋钮在每一次旋转后均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旋钮的操作反馈更加明显,更便于老人或者手部残疾的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第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第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使用状态图(旋钮沿第一方向旋转时)。
图6为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使用状态图(旋钮沿第二方向旋转时)。
图8为图7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的使用状态图(旋钮位于初始位置时)。
图1中:
1′、控制盒;2′、摇杆;3′、按键;4′、屏幕。
图2至9中:
1、壳体;101、安装座;102、第一通孔;103、固定柱;104、第二通孔;105、上壳体;2、第一按键;3、旋钮;301、旋钮主体;302、触发部;303、第二限位件;4、电路板;5、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6、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7、卡扣;8、弹簧;9、第一限位件;10、第二按键;1001、按压部;1002、触发杆;11、第四按键电子元器件;1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2至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组件包括壳体1、至少一个第一按键2和旋钮3,壳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4,第一按键2设于壳体1的外侧壁,电路板4上对应第一按键2设置有第一按键电子元器件,旋钮3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的一端,壳体1内设有可驱动旋钮3转动后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旋钮3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触发电路板4上的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5,旋钮3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触发电路板4上的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6,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设有初始位置,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旋钮3始终位于初始位置。通过在立体的壳体1上集成第一按键2和旋钮3,可以缩小触发电路板4上的按键电子元器件的部件的占用位置,即按键组件的占用面积小,同时立体分布的第一按键2和旋钮3还便于操作者操作;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可以使旋钮3在每一次旋转后均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旋钮3的操作反馈更加明显,更便于老人或者手部残疾的用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呈圆柱形。通过将壳体1设置为圆柱形,便于人手握持按键组件进行操作,同时,圆柱形的壳体1不存在菱角,操作时的舒适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通过卡扣机构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卡扣机构连接壳体1和旋钮3,便于旋钮3的拆装。
可选地,旋钮3包括旋钮主体301,旋钮主体301内设有触发部302,壳体1内设有安装座101,安装座101上贯穿设有供触发部302通过的第一通孔102,触发部302可在第一通孔102内移动并选择性触发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5和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6。
安装座101上朝向旋钮3凸设有固定柱103,固定柱103内贯穿开设第二通孔104,卡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旋钮主体301内的卡扣7,卡扣7远离旋钮主体30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位于卡扣7的外侧,卡扣7穿过第二通孔104并通过限位凸部限制在固定柱103远离旋钮3的一侧。
优选地,旋钮主体301呈筒体状,旋钮主体301一端封口一端开口,卡扣机构还包括连接柱12,连接柱12一端与旋钮主体301的封口端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的端面环形间设置有两个卡扣7,连接柱12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104的尺寸,当旋钮3与壳体1组装时,连接柱12设有卡扣7的一端插入至第二通孔104内,在外力作用下,两个卡扣7被挤压变形以插入至第二通孔104内,当两个卡扣7穿过第二通孔104至固定柱103远离旋钮3的一侧时,卡扣7脱离第二通孔104的孔壁的限制,抵紧在固定柱103远离旋钮3的一侧,即抵紧在安装座101远离旋钮3的一侧面,以实现对旋钮3和壳体1的固定。
当然,卡扣7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还可以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为弹簧8,弹簧8的中部套设在固定柱103外,安装座101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件9,两个第一限位件9沿固定柱103的外周环形间隔设置,每个第一限位件9上均开设有卡槽,弹簧8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卡槽内。
可选地,旋钮主体301内设置有将弹簧8抵压在安装座101上的第二限位件303。在第一限位件9和第二限位件303的作用下,弹簧8不能绕固定柱103的轴线转动,也不能脱离固定柱103,弹簧8的两个端部的变形可以驱动旋钮3在外力撤出后回到初始位置。
当然,弹簧8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的结构,还可以直接将弹簧8两个端部分别与旋钮3和壳体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旋钮3远离壳体1的一端设置第二按键10,第二按键10包括按压部1001和触发杆1002,触发杆1002的一端与按压部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旋钮3延伸至壳体1内,触发杆1002可选择性触发电路板4上的第四按键电子元器件11。第二按键10的设置可以提高按键组件的集成度,以增加操作功能。
可选地,旋钮主体301上贯穿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贯穿连接柱12,且第三通孔与固定柱103的第二通孔104位置对应,第二按键10的触发杆1002依次贯穿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104延伸至壳体1内部邻近于第四按键电子元器件11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按键10为功能切换部件,其用于控制旋钮3上的旋转的功能切换,比如,旋钮3具有加减档、加减速、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功能,初始状态下,旋钮3的功能为加减档,即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为加档,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为减档,按压一次第二按键10,旋钮3的功能被切换为加减速,即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为加速,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为减速。
当然,第二按键10不限于为功能切换部件,还可以为具有独立的功能的部件,功能有别于旋钮3和壳体1上的第一按键2的功能。
一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壳体105和下壳体,上壳体105上设有安装口,下壳体与上壳体105可拆卸连接,并可选择性封堵安装口,电路板4通过安装口安装于壳体1内。通过将上壳体105和下壳体可拆卸设置,便于电路板4的安装和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控制器本体上设置有如上任意实施例的按键组件,按键组件的壳体1远离旋钮3的一端固定在控制器本体上。按键组件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轮椅,包括扶手,在扶手上设置有如上实施例的控制器,在控制器上设置有按键组件。
当然,按键组件不限于设置在控制器上,还可以单独设置在电动轮椅的扶手上,即与控制器处理分离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实施方式”、“可选的实施方案”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按键和旋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第一按键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第一按键设置有第一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旋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内设有可驱动所述旋钮转动后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旋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可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旋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有初始位置,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旋钮始终位于所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通过卡扣机构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内设有触发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贯穿设有供所述触发部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触发部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移动并选择性触发所述第二按键电子元器件和所述第三按键电子元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朝向所述旋钮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贯穿开设第二通孔;
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旋钮主体内的卡扣,所述卡扣远离所述旋钮主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卡扣的外侧,所述卡扣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限位凸部限制在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旋钮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中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外;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固定柱的外周环形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主体内设置有将所述弹簧抵压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包括按压部和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旋钮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触发杆可选择性触发所述电路板上的第四按键电子元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安装口,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并可选择性封堵所述安装口,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10.一种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控制器本体上。
11.一种电动轮椅,包括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扶手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按键组件;
或,在所述扶手上设置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壳体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扶手上。
CN201920035212.1U 2019-01-09 2019-01-09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Active CN210131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5212.1U CN210131018U (zh) 2019-01-09 2019-01-09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5212.1U CN210131018U (zh) 2019-01-09 2019-01-09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1018U true CN210131018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5212.1U Active CN210131018U (zh) 2019-01-09 2019-01-09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1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3112677B4 (de) Handbedienteil, Handbediensystem, Möbelsteuerungssystem, Bett und Sessel
DE112017006690T5 (de) Elektrischer Schraubendreher
CN210131018U (zh) 按键组件、控制器及电动轮椅
US20050061651A1 (en) Emergency switch provided with means to signify state of activation or inactivation thereof
CN210109661U (zh) 一种飞梭旋钮组件结构及医疗设备
CN112177437B (zh) 旋转式锁具
CN217040701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适于多部位的按摩器
JPS61168473U (zh)
CN114521385A (zh) 一种转向操控机构及单手柄割草机
CN211376507U (zh) 一种带按键开关的编码器
CN210505118U (zh) 免爬器操作手柄
CN213545121U (zh) 双手柄控制器
CN208256493U (zh) 一种用于高压清洗机的脚踏板开关装置及高压清洗机
CN220044517U (zh) 一种宠物喂食器
CN112331500B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其隐藏式急停开关组件
CN112386352A (zh) 一种冲牙器
CN211928466U (zh) 一种圆形按键的手控器
CN219962914U (zh) 一种超声设备
CN220362532U (zh) 电动工具
CN220399912U (zh) 一种电动调节键盘软硬手感的键盘
CN221004021U (zh) 一种一体式按压旋转操作阀芯的连接机构
CN210011708U (zh) 拉线装置以及车辆
CN218806037U (zh) 中控刹车装置和移动式医疗设备
CN220167075U (zh) 一种伸缩旋钮控制组件及马桶
CN220069621U (zh) 清洁机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