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739U -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3739U
CN210123739U CN201921457555.3U CN201921457555U CN210123739U CN 210123739 U CN210123739 U CN 210123739U CN 201921457555 U CN201921457555 U CN 201921457555U CN 210123739 U CN210123739 U CN 210123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olar cell
sub
extending direction
back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75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董经兵
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75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3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3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3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所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正面的正电极主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背面的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延伸方向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背面子电极,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中的至少一侧边界设置有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太阳能电池片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光伏组件应用场景中能有效解决传统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由“偏焊”现象引起光伏组件功率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化石燃料日益消耗殆尽,在现有的可持续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一种最清洁、最普遍和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太阳能发电装置又称为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其发电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
现有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需要采用互联条将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串联形成电池串,在此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自动焊接设备,实际串焊制程中,绝大多数自动焊接设备通过互联条与太阳能电池片的正电极对位以实现焊连,如此对位方式会导致部分互联条在太阳能电池片背面出现偏离背电极的情况。具体参考图1所示,传统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硅片100'以及设置于硅片100'背面的背电极,背电极包括有若干间隔平行设置用于与互联条400'焊接的背面子电极200',基于传统自动焊接设备的对位焊接方式,在硅片100'背面远离互联条400'引入的一侧容易出现a区域所展示的互联条400'与背面子电极200'分离的“偏焊”现象,进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功率。
而且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行业内的自动焊接设备的焊接速度越来越快,一定程度上使得电池片背电极“焊偏”的情况更为严重。特别地,近年业内推出的多主栅电池片,通过增加电极栅线的数目以降低串阻损耗,但这同时也减小了电极栅线的宽度,这也使得背电极“焊偏”的问题更为凸显。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正面的正电极主栅,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背面的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延伸方向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背面子电极,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中的至少一侧边界设置有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进一步,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进一步,所述背电极还具有位于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内侧的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进一步,所述背电极还具有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所述正电极主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背面子电极。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二背面子电极呈断续方式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第二背面子电极分布区域的相应两侧边界。
进一步,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内部设置有镂空区域
进一步,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于其宽度方向上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锯齿状。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基板为硅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若干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以及串联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太阳能电池片的具体结构,在光伏组件具体组装过程中,当半导体基板背面远离互联条引入的一侧具有延伸方向与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背面子电极时,即使半导体基板背面互联条存在位置偏移,其也可以与第一背面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性连接,进而可有效解决传统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由“偏焊”现象引起光伏组件功率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背电极与互联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2所示为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所示太阳能电池片背电极与互联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第二种平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第三种平面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第四种平面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第五种平面示意图;
图9所示为第一背面子电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第一背面子电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第一背面子电极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为现有技术构成太阳能电池片的硅片,200'为现有技术中构成背电极的背面子电极,400'为现有技术中连接相邻两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100为半导体基板,200为背电极,21为第一背面子电极,210为镂空区域,22为第二背面子电极,220为锯齿结构,300为正电极,31为正电极主栅,32为正电极副栅,400为互联条,A为背电极分布区域,B为第二背面子电极分布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100以及设置于半导体基板100正面的正电极主栅31。通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半导体基板100为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还具有若干相对正电极主栅31垂直设置且与正电极主栅31形成电性连接的正电极副栅32,正电极主栅31与正电极副栅32共同构成太阳能电池片的正电极300。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片还具有设置于半导体基板背面的背电极200,其中,背电极200具有至少一条延伸方向与正电极主栅31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背电极分布区域A于正电极主栅31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中的至少一侧边界设置有第一背面子电极21。
本实用新型在所提供太阳能电池片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以及串联若干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400。
参考图3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的背电极分布区域A于正电极主栅31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包括第一边界A1与第二边界A2,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仅在第一边界A1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背面子电极21。
较为容易理解,在具体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互联条400由半导体基板100背面的一侧引入,通常半导体基板100背面的互联条400远离该引入侧的一端较为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在采用图3所示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光伏组件组装时,可将半导体基板100远离第一边界A1的一侧作为互联条400的引入侧,具体参考图4所示,在半导体基板100背面,互联条400远离其引入侧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边界A1位置处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基于该设置方式,即使半导体基板100背面互联条400存在位置偏移,也可以确保互联条400与第一背面子电极21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性连接,进而可有效解决传统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由“偏焊”现象引起光伏组件功率降低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3所示太阳能电池片具体应用于光伏组件的组装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特定的安装方向,即太阳电池片设置有第一背面子电极21的一侧不能作为互联条400引入半导体基板100背面的引入侧。为简化光伏组件的组装工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背电极分布区域A于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均设置有第一背面子电极21。具体参考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背电极分布区域A于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界A1与第二边界A2所在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背面子电极21。基于图5所提供的实施结构,在组装光伏组件时,半导体基板100上第一边界A1所在侧与第二边界A2所在侧均可以作为互联条400引入至半导体基板100背面的引入侧。
在本实用新型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其相对图3所实施例的结构具有以下区别:在该实施例中,背电极200还具有位于背电极分布区域A内侧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
进一步参考图3、图5、图6所示,在这些实施例中,背电极200还具有与正电极主栅31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正电极主栅3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背面子电极22。即在这些实施方式中,背电极200由第一背面子电极21与第二背面子电极22共同构成。
参考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一第二背面子电极22呈断续方式设置。当然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每一第二背面子电极22也可以是如图5、图6中所示的连续状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所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的背电极200也可以全部由第一背面子电极21构成,而不存在与正电极主栅21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背面子电极22。
本实用新型图3、图5、图6、图7所示实施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均呈长方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长方形太阳能电池片可由较大尺寸的原始电池片切割成型。参考图8所示,其展示的是一种原始电池片的结构,该原始电池片可切割形成两块图3所示长方形太阳能电池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是实施例中,具有较大尺寸的原始电池片也可以不切割而直接作为组装光伏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片,也可以切割形成不止两块用于组装光伏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背电极200同时包括第一背面子电极21及第二背面子电极22时,参考图3、图5、图6所示,此时,在第一背面子电极2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背面子电极21的两端均超出第二背面子电极分布区域B的相应两侧边界。如此,在具体光伏组件组装过程中,可确保与最外侧两根第二背面子电极22连接的互联条也能较好的与第一背面子电极21形成电性连接。
为了降低制作第一背面子电极21时的银浆消耗,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背面子电极21内部可设置有镂空区域。参考图9所示,第一背面子电极21的内部于第一背面子电极21延伸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矩形镂空区域210;在另一些设置镂空区域的实施例中,镂空区域210的形态及分布方式也可以不限定于图9中所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还可以通过将宽度方向上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锯齿状来降低银浆的消耗。具体而言,参考图10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于其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边设置为锯齿状;参考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背面子电极21于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边均设置为锯齿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图10、图11中的锯齿结构220可以为方形矩形、尖角形锯齿或其他形态的锯齿,具体在此不作一一展开。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是实用新型中,构成背电极200的背面子电极可以仅包括若干第一背面子电极21,也可以包括第一背面子电极21与第二背面子电极22;背电极分布区域A指的是全部背面子电极的分布区域,第二背面子电极分布区域B指的是全部第二背面子电极22的分布区域。此外,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正面的正电极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背面的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具有至少一条延伸方向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垂直的第一背面子电极,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中的至少一侧边界设置有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界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还具有位于所述背电极分布区域内侧的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还具有与所述正电极主栅延伸方向一致且与所述正电极主栅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背面子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背面子电极呈断续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的两端均超出所述第二背面子电极分布区域的相应两侧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内部设置有镂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面子电极于其宽度方向上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基板为硅片。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以及串联若干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
CN201921457555.3U 2019-09-04 2019-09-04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Active CN210123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7555.3U CN21012373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7555.3U CN21012373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3739U true CN210123739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7555.3U Active CN21012373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3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5245A1 (en) Battery piece serial connection assembly
CN21044356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86771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TWM426876U (en) Solar cell
CN210123739U (zh) 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CN110556442B (zh) 无主栅晶硅电池片及其应用
CN213716910U (zh) 硅片、电池片、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
CN21089729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0897317U (zh) 条形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10581188A (zh) 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CN210837777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12342649U (zh) 光伏组件
JP5485434B1 (ja) 太陽電池セル
CN210123738U (zh) 太阳电池与叠瓦组件
CN210167370U (zh) 太阳能电池片的串联结构
CN209804669U (zh) 贯孔双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9804686U (zh) 分片贯孔单面直连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1200028A (zh) 一种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
CN107369727B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CN218525596U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屋面光伏组件和光伏建筑
CN210489625U (zh) 叠瓦电池片和电池小片
CN210897300U (zh) 太阳能电池片
CN111403499A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0926051U (zh) 网版组件及太阳能电池片
CN21155590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Arte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Arte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