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136U - 车灯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灯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3136U
CN210123136U CN201921438651.3U CN201921438651U CN210123136U CN 210123136 U CN210123136 U CN 210123136U CN 201921438651 U CN201921438651 U CN 201921438651U CN 210123136 U CN210123136 U CN 210123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
light source
plain noodles
emit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6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文清
龚宪慧
崔笑宁
盛新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de Electron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86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3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3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3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和车辆,所述车灯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具有第一子入光面、第二子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且所述第一导光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子反射面与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子反射面,所述第一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二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件具有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依次布置。本申请的车灯,车灯的功能集成度高,功能灯发出的灯光能够有效地扩散,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车灯的光照好。

Description

车灯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和具有该车灯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车灯结构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以灯泡光源为蓝板的侧投或直投方式的反射镜结构;第二种是用LED的出光直接经透镜出射的结构;第三种是针对LED的出光特性开发的利用全反射形成的光学结构。但是现有的车灯大部分采用侧投或直投的光学方案,导致产品可以从一定角度观察到LED颗粒,对于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且造型及功能单一,顾客感知度低,且LED的出光效果不均匀,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灯,该车灯集成多个功能灯,且发出的灯光均匀,出光效果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具有第一子入光面、第二子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且所述第一导光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子反射面与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子反射面,所述第一光源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所述第二光源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二导光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件具有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依次布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车灯的功能集成度高,功能性强,且通过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能够实现二次配光,以使功能灯发出的灯光有效地扩散,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提高车灯的光照效果。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均具有花纹。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的面积依次增大。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平行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二导光件包括:安装部和导光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光部相连,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下方,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远离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入光面设于所述导光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侧面,所述第二出光面设于所述导光部背离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侧面。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子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子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子入光面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上下两侧。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子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均为弧形面,且所述第一子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相接。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灯,所述第一光源为昼间位置灯,所述第二光源为转向灯。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灯。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车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的第一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的第二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灯100,
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
第一导光件3,第一子入光面31,第二子入光面32,第一子反射面33,第二子反射面34,第一出光面35,
第二导光件4,安装部41,导光部42,第二入光面421,第二出光面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该车灯100集成有多种功能灯,功能性强,且能够实现二次配光,以使功能灯发出的灯光有效地扩散,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提高车灯100的光照效果。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100,包括: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第一导光件3和第二导光件4。
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两侧,如图1所示,第一光源1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上侧,第二光源2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下侧,且第二导光件4位于第一导光件3远离第一光源1或第二光源2的一端。如图1所示,第二导光件4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左侧(图1中左侧),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设于第一导光件3的上下两侧,且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位于靠近第一导光件3的右侧(图1中右侧)的位置。
其中,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可通过第一导光件3进行传播、扩散,并进入第二导光件4内,且在第二导光件4内进行二次扩散,最后由第二导光件4发出至车灯100外。由此,可使得车灯100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用户对光源的感知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朝向第一导光件3,即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并非直接朝向车灯100的外部空间。这样,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设置为外部不可见,使得车灯100的视觉效果更加,提升车灯100的竞争力,同时避免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他人,防止对他人造成炫目,提高行车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光件3具有第一子入光面31、第二子入光面32、第一子反射面33、第二子反射面34和第一出光面35。
如图1所示,第一光源1朝向第一子入光面31,第一子反射面33朝向第一子入光面31和第一出光面35,第一出光面35朝向第二导光件4。其中,第一子入光面31、第一出光面35均为透明面,第一子反射面33为非透明面,以使光线入射至第一子反射面33时能够反射,这样,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从第一子入光面31进入第一导光件3中,且传播至第一子反射面33,第一子反射面33对光线进行反射,且反射后的光线向第一出光面35发出,进而通过第一出光面35传递至第二导光件4。如图1所示,第一导光件共有多个第一子入光面31,且共用一个第一出光面35。
如图1所示,第二光源2朝向第二子入光面32,第二子反射面34朝向第二子入光面32和第一出光面35,第一出光面35朝向第二导光件4。其中,第二子入光面32、第一出光面35均为透明面,第二子反射面34为非透明面,以使光线入射至第二子反射面34时能够反射,这样,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从第二子入光面32进入第一导光件3中,且传播至第二子反射面34,第二子反射面34对光线进行反射,且反射后的光线向第一出光面35发出,进而通过第一出光面35传递至第二导光件4。第二子入光面32也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子入光面32与多个第一子入光面31一一对应。
其中,第一光源1可为昼间位置灯LED颗粒板,第二光源2为转向LED颗粒板,且LED颗粒板上布置有若干颗LED。由此,车灯100集成有昼间、位置和转向三种功能,使得车灯100的功能更加丰富,且共用一个出光面,不用单独设置出光结构,集成度高,设计成本低。
如图1所示,第二导光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导光件3远离光源的一侧,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导光件4具有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第一出光面35、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依次布置。
如图3所示,第二入光面421设于第二导光件4朝向第一出光面35的一侧,第二出光面422设于第二导光件4背离第一出光面35的一侧。这样,第一光源1或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导光件3反射扩散后从第二入光面421进入第二导光件4中,并由第二导光件4扩散至第二出光面422,最后从第二出光面422发散至车灯100外。
这样,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均通过第一导光件3进行反射和扩散,形成初步光型,再进入第二导光件4中进行第二次配光,光型经第二导光件4实现折射。由此,可使得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扩散地更加均匀,用户对发出光线的观感更加舒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灯100,车灯100的功能集成度高,功能性强,且通过第一导光件3和第二导光件4能够实现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提高车灯100的光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光面35、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均具有花纹,这样,光线经过第一出光面35的花纹反射作用后汇聚成方向性的出光,且方向性的出光仅第二入光面421入射第二导光体,最终通过第二出光面422的花纹反射扩散,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
这样,光线由第一子反射面33或第二子反射面34发出后,依次经过第一出光面35的花纹、第二入光面421的花纹和第二出光面422的花纹进行多次反射、扩散,最终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能够保证大角度的均匀光效果,减少暗斑的产生。其中,花纹可设置为齿形花纹,或者为波浪形花纹。
第一出光面35、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平行设置,这样,光线经过第一子反射面33或第二子反射面34反射后,可依次经过第一出光面35、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保证光线能够在其传播的路径中实现二次配光,以使功能灯发出的灯光有效地扩散。
如图1所示,第一出光面35、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的面积依次增大,即第一出光面35的面积小于第二入光面421的面积,第二入光面421的面积小于第二出光面422的面积。这样,经过第一出光面35反射、扩散后的极大部分光线能够进入第二入光面421中,且经过第二入光面421反射、扩散后的极大部分光线也能够传播至第二出光面422中。由此,可保证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极大部分甚至全部光线都能通过第二出光面422扩散至车灯100外,提高第一导光件3、第二导光件4对光线的配光效果,保证大角度的均匀光效果,减少暗斑的产生。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导光件4包括:安装部41和导光部42。
其中,安装部41与导光部42相连,如图3所示,安装部41背离第二光源2的一端与导光部42的下端相连,安装部41用于与车灯100外壳相连,以使第二导光件4稳定地安装于车灯100内,且安装部41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下方,导光部42位于第一导光件3远离光源的一侧。
如图3所示,第二入光面421设于导光部42朝向第一导光件3的侧面,第二出光面422设于导光部42背离第一导光件3的侧面。这样,从第一导光件3中传出的光线由第二入光面421进入导光部42中,再传播至导光部42背离第一导光件3的一侧,最终从第二出光面422扩散至车灯100外,实现光线的传导作用。且安装部41与导光部42可为一体成型,第二导光件4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子反射面33和第二子反射面34均位于第一子入光面31和第二子入光面32之间。如图1所示,第一子反射面33位于第二子反射面34上方,且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上下两侧,即第一光源1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上方,第二光源2位于第一导光件3的下方。
由此,第一光源1、第一子入光面31和第一子反射面3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二光源2、第二子入光面32和第二子反射面34从下到上依次设置,这样,将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的一次导光结构均设于第一导光件3,不需为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分别单独设置导光结构,成本较低,且利于减少导光结构占用的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子反射面33和第二子反射面34均为弧形面,以在第一导光件3上形成反射碗结构,反射碗外侧设有花纹,入射光线经反射碗侧向花纹反射作用形成平行光线,再传递至第一出光面35,且第一子反射面33和第二子反射面34均为多个弧面拼接而成,且弧面为一段圆弧线连接而成,这样,可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生产难度。
第一子反射面33和第二子反射面34相接,如图1所示,第一子反射面33的下端和
第二子反射面34的上端相接,由此,可使得第二导光件4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可保证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线得到有效地反射、扩散。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灯100,车灯100的功能集成度高,功能性强,且通过第一导光件3和第二导光件4能够形成均匀的光源效果,提高车灯100的光照效果,进而可提高整车的功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
第一导光件(3),所述第一导光件(3)具有第一子入光面(31)、第二子入光面(32)和第一出光面(35),且所述第一导光件(3)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31)和所述第一出光面(35)的第一子反射面(33)与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32)和所述第一出光面(35)的第二子反射面(34),所述第一光源(1)朝向所述第一子入光面(31),所述第二光源(2)朝向所述第二子入光面(32);
第二导光件(4),所述第二导光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3)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件(4)具有第二入光面(421)和第二出光面(422),所述第一出光面(35)、所述第二入光面(42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422)依次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35)、所述第二入光面(42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422)均具有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35)、所述第二入光面(42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422)的面积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35)、所述第二入光面(42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422)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件(4)包括:安装部(41)和导光部(42),所述安装部(41)与所述导光部(42)相连,所述安装部(41)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光件(3)的下方,所述导光部(42)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3)远离所述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入光面(421)设于所述导光部(42)朝向所述第一导光件(3)的侧面,所述第二出光面(422)设于所述导光部(42)背离所述第一导光件(3)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反射面(33)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34)均位于所述第一子入光面(31)和所述第二子入光面(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和所述第二光源(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光件(3)的上下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反射面(33)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34)均为弧形面,且所述第一子反射面(33)和所述第二子反射面(34)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为昼间位置灯,所述第二光源(2)为转向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100)。
CN201921438651.3U 2019-08-30 2019-08-30 车灯和车辆 Active CN210123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651.3U CN2101231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灯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651.3U CN2101231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灯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3136U true CN210123136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6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651.3U Active CN210123136U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灯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31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99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799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灯具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86779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6236588A (ja) 光照明装置及び車両用灯具
JP2012169231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3100116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2064535A (ja) 車両用灯具
KR101684117B1 (ko) 차량용 무드등
JP2012064533A (ja) 車両用灯具
CN105556199A (zh) 具有连续变化的光均匀性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模块
JP7364409B2 (ja) 車両用ランプ
WO2021117677A1 (ja) 車両用ランプ
KR101219808B1 (ko) 헤드램프용 라이트 가이드장치
CN210123136U (zh) 车灯和车辆
CN109724046B (zh) 前组合灯
WO2022198721A1 (zh)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JP2012064534A (ja) 車両用灯具
CN10861312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光装置
JP2021093325A (ja) 車両用ランプ
CN109595526B (zh) 车辆用灯具
CN211345166U (zh) 一种全透明汽车转向灯
KR20180100758A (ko) 차량용 램프
KR102002029B1 (ko) 차량용 램프
JP5501780B2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218032953U (zh) 一种多角度均匀发光厚壁光导结构
JP2019023992A (ja) 自動車用発光装置
CN219693019U (zh) 一种应用于车灯的集成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