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2712U -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2712U
CN210122712U CN201920817429.8U CN201920817429U CN210122712U CN 210122712 U CN210122712 U CN 210122712U CN 201920817429 U CN201920817429 U CN 201920817429U CN 210122712 U CN210122712 U CN 210122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rozen soil
cap
island
concre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74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影
毛雪松
张宝龙
吴谦
刘龙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174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2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2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27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包括依次连接的桩帽、桩柱和桩尖;桩帽端面面积大于桩柱端面面积,桩柱顶部部分伸入至桩帽底部,桩柱为管状,桩柱内部顶部与桩帽一体式连接,下半部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桩尖采用十字型的锥形钢桩尖;当将管桩设置在冻土地基中时,桩柱的凹槽部分位于冻土上限下方,桩柱伸入冻土上限至少3m。能够提高桩与土体之间的粘聚力与桩间土的承载特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我国岛状冻土地区位于多年连续冻土退化的边缘,冻土地温一般在0~-1℃之间,大多属于高温不稳定冻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迅速发生退化,且已有明显退化趋势。随着岛状冻土地区工程的建设,地基受到扰动后产生融沉现象,进而引发公路工程及房屋建筑等结地基发生不均匀变形,导致地基上部结构的变形破坏。由于岛状冻土的这些特点,其地基处理宜减小其受扰动的程度。
目前,国内岛状冻土地基处治原则主要有预先融化冻土、控制冻土融化速率和保护冻土,其中在岛状冻土地区应用技术主要有热棒技术、换填法、CFG复合桩基及石灰桩预融等。热棒技术可以保护多年冻土,但是公路为线性工程,使用热棒路基技术成本大幅升高。换填法适用范围较小,仅适用于冻土埋设较浅、厚度较小的冻土地区。CFG复合地基对岛状冻土扰动较大,致使多年冻土上限下移且很难恢复,因此在应用时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较为关键。石灰桩预融技术,桩间距过小造成在打桩过程中桩间土体极易破坏,且石灰遇水产生的热量较多,破坏了多年冻土层的稳定状态。
现有混凝土管桩多应用于软土地区,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桩-土协调作用共同承担上部建筑荷载,增大地基承载力。岛状冻土融化后其工程性质与软土类似,混凝土管桩对冻土的扰动也较小,将混凝土管桩应用于岛状冻土地区可以极大的提高地基承载力。由于在岛状冻土地区,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主要由多年冻土层产生的冻结应力提供,加之桩帽的作用使上部荷载更多的由管桩承担,因此在岛状冻土地区对管桩单桩承载力要求较高,为了满足地质特点需求,亟需一种单桩承载力高的混凝土管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能够提高桩与土体之间的粘聚力与桩间土的承载特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包括依次连接的桩帽、桩柱和桩尖;
桩帽端面面积大于桩柱端面面积,桩柱顶部部分伸入至桩帽底部,桩柱为管状,桩柱内部顶部与桩帽一体式连接,下半部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桩尖采用十字型的锥形钢桩尖;
当将管桩设置在冻土地基中时,桩柱的凹槽部分位于冻土上限下方,桩柱伸入冻土上限至少3m。
优选的,桩帽为端面为正方形,边长为3~3.5倍的桩柱外径,桩帽厚度至多等于桩柱外径。
优选的,桩柱顶部部分伸入桩帽底部。
进一步,桩柱顶部部分伸入桩帽底部至少10cm。
优选的,桩柱内部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第一配筋伸入桩帽内部,第一配筋与桩柱轴线平行,桩帽内部设置有与轴线垂直的第二配筋。
优选的,桩柱上的凹槽宽度为30~50mm,深度为0.2~0.3倍桩柱的壁厚;相邻凹槽间距不小于20cm。
优选的,桩柱外径为400~600mm,壁厚为100~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通过在桩柱下半部外周面上设置有凹槽,将下半部设置在冻土层上限以下,冻土上限退化的厚度一般取3m左右,则持力层在冻土上限3m以下,因此桩柱下半部应进入多年冻土上限以下3m。当桩周土体回冻后,凹槽内土体与桩周土体冻结为一体,当管桩承受竖向荷载时,此部分土体提供的抗剪力可以极大的增大管桩的侧摩阻力,可以增加桩体的抗剪强度,进而提高单桩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管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桩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管桩埋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管桩排布示意图。
其中:1-桩帽;2-桩柱;3-凹槽;4-桩尖;5-配筋;6-温度传感器;7-变形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桩包括桩帽1,桩柱2,凹槽3,尖底十字钢桩尖4与配筋5。
桩帽1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桩帽1尺寸拟定时应满足抗弯、抗冲切和抗剪切要求,形状多为正方形,边长根据桩柱2的外径与桩距确定,一般为3~3.5倍桩柱2的外径;桩帽1厚度一般不大于桩柱2的外径,进入桩柱2顶部不小于10cm,防止桩帽1倾斜、脱落。配筋5按双向均匀通长布置,桩柱内部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第一配筋伸入桩帽内部,第一配筋与桩柱轴线平行,桩帽内部设置有与轴线垂直的第二配筋,保证桩帽的使用需求。桩帽1不仅可以保护桩头不受破坏,且能协调桩土变形。
桩柱2采用C80混凝土预制而成,桩柱2的外径400~600mm,壁厚100~150mm;长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桩柱为管状,桩柱内部顶部与桩帽一体式连接,下半部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桩柱2的凹槽部分选择取决于多年冻土上限的深度,则凹槽部分在冻土上限以下部位。由于冻土层退化导致冻土上限下降的深度一般取3m左右,因此管桩应进入多年冻土上限以下3m,以多年冻土层作为管桩的持力层。桩柱2分为有凹槽段和无凹槽段,以多年冻土上限为界。无凹槽段的长度为处于地表和多年冻土上限之间,有凹槽段位于多年冻土上限与下限之间,这是因为季节活动层在道路建成后始终属于融化状态,其性质与软土类似,凹槽对单桩承载力并无显著提高;有凹槽段管桩,凹槽内土体与槽外土体呈整体冻结状态,可以增加管桩的抗剪强度,进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凹槽3沿桩身一周开凿,宽度取为30~50mm,深度根据桩壁厚度确定,取为桩柱2壁厚的0.2~0.3倍;凹槽间距根据现场需要确定,不小于20cm,间距太近会降低混凝土管桩强度,不宜过小。
桩尖4采用尖底十字型钢桩尖,顶部与桩柱2焊接为一体,由于多年冻土层处于冻结冻结状态,十字尖底可以更好的进入持力层。
图3为管桩埋设示意图,管桩应进入多年冻土上限以下3m,且以多年冻土层上限为界,桩柱2分为有凹槽段和无凹槽段。无凹槽段的长度为处于地表和多年冻土上限之间,有凹槽段位于多年冻土上限与下限之间,这是因为季节活动层在道路建成后始终属于融化状态,其性质与软土类似,桩柱2的凹槽对单桩承载力并无显著提高;有凹槽段管桩位于多年冻土层,管桩施工完成后,桩周围土体逐渐回冻,凹槽内土体与槽外土体呈整体冻结状态,可以增加桩柱的抗剪强度,进而提高单桩承载力。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桩帽(1)、桩柱(2)和桩尖(4);
桩帽(1)端面面积大于桩柱(2)端面面积,桩柱(2)顶部部分伸入至桩帽(1)底部,桩柱(2)为管状,桩柱(2)内部顶部与桩帽(1)一体式连接,下半部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3),桩尖(4)采用十字型的锥形钢桩尖(4);
当将管桩设置在冻土地基中时,桩柱(2)的凹槽(3)部分位于冻土上限下方,桩柱(2)伸入冻土上限至少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帽(1)为端面为正方形,边长为3~3.5倍的桩柱(2)外径,桩帽(1)厚度至多等于桩柱(2)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柱(2)顶部部分伸入桩帽(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柱(2)顶部部分伸入桩帽(1)底部至少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柱(2)内部顶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的第一配筋(5)伸入桩帽(1)内部,第一配筋(5)与桩柱(2)轴线平行,桩帽(1)内部设置有与轴线垂直的第二配筋(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柱(2)上的凹槽(3)宽度为30~50mm,深度为0.2~0.3倍桩柱(2)的壁厚;相邻凹槽(3)间距不小于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桩柱(2)外径为400~600mm,壁厚为100~150mm。
CN201920817429.8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2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429.8U CN210122712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7429.8U CN210122712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2712U true CN210122712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74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2712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2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022A (zh) * 2019-05-31 2019-09-06 长安大学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022A (zh) * 2019-05-31 2019-09-06 长安大学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06022B (zh) * 2019-05-31 2024-01-05 长安大学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0762B (zh) 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桩基结构
CN109457709A (zh) 一种双排桩结合大角度锚索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122712U (zh)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
CN209509554U (zh) 既有建筑物下新增地下室用托换结构
CN212801573U (zh) 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
CN201502065U (zh) 一种锚杆联合开挖类复合基础
CN205954623U (zh) 适用于穿越破碎岩层的耐久型预应力锚索
CN111893809A (zh) 一种提高路堤稳定性的变间距刚性桩复合地基
CN2509232Y (zh) 长芯水泥土组合桩
CN206873466U (zh) 一种用于平硐明槽段防护结构
CN202787275U (zh) 新型气动冲击锚管式土钉墙
CN20298991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后注浆桩
CN103233447A (zh) 一种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34525A (zh) 一种旋喷斜板土层锚拉挡墙及其实施方法
CN212506385U (zh) 一种桩基挡墙结构
CN108316312B (zh) 浅埋倾斜基岩偏压隧道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07458U (zh) 一种基坑竖向拉锚支护系统
CN209443472U (zh) 一种双排桩结合大角度锚索的支护结构
CN110206022B (zh) 一种处理岛状冻土地基融沉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法
CN208996057U (zh) 用于临水软基边坡的挡护结构
CN206844129U (zh) 一种新型斜撑复合支护装置
CN201321612Y (zh) 建筑用预应力管桩
CN215290317U (zh) 一种既有挡土墙加固结构
CN112049104A (zh) 一种可扩展的软土地区桩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734042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