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0161U - 电仓盒和锁具 - Google Patents

电仓盒和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0161U
CN210120161U CN201920764511.9U CN201920764511U CN210120161U CN 210120161 U CN210120161 U CN 210120161U CN 201920764511 U CN201920764511 U CN 201920764511U CN 210120161 U CN210120161 U CN 210120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ide wall
opening
electrical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45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45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0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0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0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仓盒和锁具。该电仓盒包括壳体和电池固定支架。壳体包括平坦的主表面。电池固定支架被设置在主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侧壁,从主表面远离壳体延伸至第一远端;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间隔开,并且从主表面远离壳体延伸至第二远端;以及第三侧壁,与第一远端和第二远端连接,从而由主表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绕形成适于电池被插入的第一开口。通过上述电池固定支架,电池能够被安装在电仓盒的外侧,从而便于电池的更换。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仓盒的锁具。

Description

电仓盒和锁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锁具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仓盒和包括该电仓盒的锁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智能锁中,电池通常被封闭在电仓盒内部,而电仓盒又被封装在锁壳的内部。在需要更换电池时,需要先将锁壳打开,继而又需要将电仓盒打开,然后才能将电池取出并且更换。打开锁壳和电仓盒通常需要专用的工具,而且上述的打开的过程比较繁琐。这样的方式导致了电池的更换的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仓盒和包括该电仓盒的锁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仓盒。该电仓盒包括壳体和电池固定支架。壳体包括平坦的主表面。电池固定支架被设置在主表面上,并且包括:第一侧壁,从主表面远离壳体延伸至第一远端;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间隔开,并且从主表面远离壳体延伸至第二远端;以及第三侧壁,与第一远端和第二远端连接,从而由主表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绕形成适于电池被插入的第一开口。
以此方式,电池能够通过电池固定支架而被安装在电仓盒的外部。在更换电池时,用户无需拆开电仓盒即可以将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取出并且更换。此外,上述取出电池的操作无需专用的工具,用户用手即可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固定支架还包括底壁。底壁从主表面远离壳体延伸,并且在与第一开口相对的一端处连接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使得电池能够经由第二开口被推动,以便于电池从第一开口被取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一方面,底壁为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中的电池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从而能够避免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意外地脱出。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底壁上设置的开口而接触电池。在需要将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取出时,用户可以通过底壁上设置的开口而向第一开口的方向推动电池,从而方便地将电池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侧壁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处,沿平行于主表面的方向从第三侧壁突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卡爪。弹性卡爪适于与电池的表面贴合,从而将电池保持在电池固定支架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电池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中时,弹性卡爪能够贴合电池的表面,以形成一定的阻力,从而避免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例如,从第一开口)意外地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卡爪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卡口,适于在电池被安装在电仓盒上的状态下与电池上的对应突起卡合,从而将电池保持在电池固定支架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卡口与突起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将电池锁定在电池固定支架中,从而避免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例如,从第一开口)意外地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表面、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三开口。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电连接端子,使得在电池被安装在电仓盒上的状态下,电池的电连接部适于从第三开口伸出并且与电连接端子电连接。由于与控制相关的部件通常被设置在电仓盒的内部,在电池被安装在电仓盒的外部的情况下,通常需要为用电部件与电池提供电连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端子被设置在第二侧壁上的凹槽中。在电池被安装在电仓盒上的状态下,电连接端子能够方便地与电池上的电连接部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与电池固定支架一体形成。壳体与电池固定支架与通常都是由注塑工艺形成。一体形成的壳体与电池固定支架能够减少制造的步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壳体与电池固定支架一体形成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电池固定支架与壳体意外地分离。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锁具。该锁具包括:锁壳盖板,包括盖板开口;以及根据上述方面所述的电仓盒。电仓盒的电池固定支架在盖板开口处被设置在锁壳盖板的外侧。
由于电仓盒的电池固定支架通过锁壳盖板上的开口而暴露于锁壳的外侧,在需要更换电池时,用户无需拆开锁壳和电仓盒即可以将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取出并且更换。此外,上述取出电池的操作无需专用的工具,用户用手即可完成。这样的电池更换方式简便高效,对于需要大批量更换电池的应用场景具有特别的优点。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仓盒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图1的电仓盒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电仓盒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电池固定支架中安装有电池;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由字母C表示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显示了弹性卡爪的卡口与电池上的对应突起卡合的情况;
图5示出了图3的电仓盒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立体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具的立体图,其中电池固定支架中安装有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原理。
如上文已经简述的,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更换电池的电仓盒以及锁具。总体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仓盒设置有外置的电池固定支架。电池能够被安装在该外置的电池固定支架中。以此方式,在需要更换电池时,用户无需拆开锁壳和电仓盒即可以将电池从电池固定支架中取出并且更换。此外,上述取出电池的操作无需专用的工具,用户用手即可完成。这样的电池更换方式简便高效,对于需要大批量更换电池的应用场景具有特别的优点。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仓盒和锁具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的电仓盒中的上述问题。现在参考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电仓盒和锁具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仓盒1包括壳体10。为了清楚起见,图1中仅示出了壳体10的与本公开相关的一部分。应当理解,壳体1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分(例如,与图1中所示的壳体10对应的壳体部分,两者可以相互扣合,以形成完整的电仓盒壳体)。
壳体10包括平坦的主表面11。在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电池B可以被安装在主表面11的外侧。因此,主表面11应当具有与待安装的电池B的对应表面相适应的面积。例如,主表面11的面积可以等于或者略微大于待安装的电池B的对应表面的面积。
在主表面11上设置有电池固定支架20,使得电池B能够被安装在由主表面11和电池固定支架20形成的安装空间中。电池固定支架20包括多个侧壁,从而形成框架的形式。
具体地,电池固定支架20包括侧壁21(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一侧壁”)。第一侧壁21从主表面11沿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至远端211(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一远端”)。应当理解,第一侧壁21可以与主表面11呈任何角度而延伸。通常地,第一侧壁21与主表面11之间的角度应当与待安装的电池B的外形相适应。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1和图3,在电池B基本为立方体形状的情况下,第一侧壁21可以基本上垂直于主表面11。
在主表面11上与第一侧壁21间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侧壁22(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二侧壁”)。类似地,第二侧壁22从主表面11沿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至远端221(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二远端”)。同样应当理解,第二侧壁22可以与主表面11呈任何角度而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2可以与第一侧壁21相互平行。特别地,在第一侧壁21基本上垂直于主表面11的情况下,第二侧壁22也可以基本上垂直于主表面11。
在第一远端211和第二远端221之间,连接有侧壁23(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三侧壁”)。在这样的布置中,由主表面11、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围绕形成了开口30(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一开口”)。电池B能够被从第一开口30插入到由主表面11和电池固定支架20形成的安装空间中,从而将电池B安装在电仓盒10的外部。
在电池B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的状态下,主表面11、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可以分别与电池B的对应表面贴合。备选地,主表面11、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也可以与电池B的对应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紧配合,以产生一定的夹紧力,从而将电池B保持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2,电池固定支架20还可以包括底壁24。底壁24从主表面11远离壳体10延伸。底壁24与第一开口30相对设置,并且连接于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在电池B的安装过程中,用户可以将电池B从第一开口30推入电池固定支架20,并且一直向电池固定支架20内部推动电池B,直到电池B的一个表面与底壁24相抵接为止。以此方式,底壁24能够为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的电池B提供良好的支撑,从而能够避免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意外地脱出(例如,从与第一开口30相对的一端处的其他开口脱出)。
底壁24上也可以设置有开口40(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二开口”)。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底壁24上设置的开口40而接触电池B。在需要将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取出时,用户可以通过底壁24上设置的开口40而向第一开口30的方向推动电池B(例如,参见图3,用户可以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推动电池B),从而方便地将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取出。
此外,为了能够将电池B可靠地保持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3和图4,在第三侧壁23靠近第一开口30的一端231处,沿基本上平行于主表面11的方向,从第三侧壁23可以突出设置有弹性卡爪232、233。应当理解,虽然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弹性卡爪232、233,然而,本公开在此方面不做出特别的限制。第三侧壁23也可以设置有其他数目的弹性卡爪。例如,一个、三个、四个、五个,等等。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弹性卡爪232、233适于与电池B的表面贴合,从而将电池B保持在电池固定支架20内。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池B的暴露在电池固定支架20之外的部分包括弧形的表面部分B1。在这样的情况下,弹性卡爪232、233可以包括相应地被形成为向电池B的方向弯曲的弧形部分。该弧形部分能够与弧形的表面部分B1相贴合,从而有效地防止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的第一开口30中意外地脱出。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3至图5,弹性卡爪232、233上还可以设置有卡口234。虽然在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只有卡爪233上设置有一个卡口234,然而应当理解,其他卡爪(例如,卡爪232)上也可以设置有卡口。此外应当理解,一个卡爪上卡口的数目也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而设置一个或多个卡口。与上述卡口234相对应地,电池B上可以设置有突起B2。
以此方式,在电池B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的状态下,卡口234能够与电池B上的对应突起B2卡合,从而将电池B可靠地锁定在电池固定支架20内,以防止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的第一开口30中意外地脱出。
当需要将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取出时,用户可以首先用手抬起弹性卡爪233,使卡口234与突起B2分离,之后将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见图1和图3,在主表面11、第二侧壁22和第三侧壁23之间可以形成有开口50(在本文中亦称作“第三开口”)。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形成有第三开口50的情况下,第二侧壁22的高度可以小于第一侧壁21的高度。在这样的布置中,第二侧壁22上可以设置有凹槽222,并且凹槽222中可以设置有电连接端子(未图示)。
以此方式,在电池B被安装在电池固定支架20中的状态下,电池B的电连接部B3能够从第三开口50伸出并且与电连接端子电连接。这样的设计为电池B与电仓盒1内部的用电部件之间提供了方便的电连接方案。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与电池固定支架20可以一体形成,特别地,一体地注塑形成。一体形成的壳体10与电池固定支架20能够减少制造的步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壳体10与电池固定支架20一体形成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电池固定支架20与壳体10意外地分离。
参见图6和图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锁具600。为了清楚起见,图6和图7中仅示出了锁具600的锁壳盖板610。应当理解,锁具6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被设置在锁壳盖板610内部的锁定机构、控制部件等)。
锁壳盖板610包括盖板开口611。参见图7,在电仓盒1被安装在锁具600中的状态下,电仓盒1的电池固定支架20能够从盖板开口611中伸出,并且暴露在锁壳盖板610的外侧,即锁具600的外侧。以此方式,在需要更换电池B时,用户无需拆开锁具600和电仓盒1即可以将电池B从电池固定支架20中取出并且更换。此外,上述取出电池B的操作无需专用的工具,用户用手即可完成。这样的电池更换方式简便高效,对于需要大批量更换电池的应用场景(例如,锁具为车锁,并且被应用于共享单车的场合)具有特别的优点。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以上详细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或解释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公开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边界或范围和边界的等同物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Claims (7)

1.一种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包括平坦的主表面(11);以及
电池固定支架(20),被设置在所述主表面(11)上,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包括:
第一侧壁(21),从所述主表面(11)远离所述壳体(10)延伸至第一远端(211);
第二侧壁(22),与所述第一侧壁(21)间隔开,并且从所述主表面(11)远离所述壳体(10)延伸至第二远端(221);以及
第三侧壁(23),与所述第一远端(211)和所述第二远端(221)连接,从而由所述主表面(11)、所述第一侧壁(21)、所述第二侧壁(22)和所述第三侧壁(23)围绕形成适于电池(B)被插入的第一开口(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还包括:
底壁(24),从所述主表面(11)远离所述壳体(10)延伸,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开口(30)相对的一端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21)、所述第二侧壁(22)和所述第三侧壁(23);
其中所述底壁(24)上设置有第二开口(40),使得所述电池(B)能够经由所述第二开口(40)被推动,以便于所述电池(B)从所述第一开口(30)被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侧壁(23)靠近所述第一开口(30)的一端(231)处,沿平行于所述主表面(11)的方向从所述第三侧壁(23)突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卡爪(232、233),所述弹性卡爪(232、233)适于与所述电池(B)的表面贴合,从而将所述电池(B)保持在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爪(232、233)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卡口(234),适于在所述电池(B)被安装在所述电仓盒(1)上的状态下与所述电池(B)上的对应突起(B2)卡合,从而将所述电池(B)保持在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表面(11)、所述第二侧壁(22)和所述第三侧壁(23)之间形成有第三开口(50);
并且所述第二侧壁(22)上设置有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中设置有电连接端子(223),使得在所述电池(B)被安装在所述电仓盒(1)上的状态下,所述电池(B)的电连接部(B3)适于从所述第三开口(50)伸出并且与所述电连接端子(22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仓盒(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与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一体形成。
7.一种锁具(6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盖板(610),包括盖板开口(611);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仓盒(1),所述电仓盒(1)的所述电池固定支架(20)在所述盖板开口(611)处被设置在所述锁壳盖板(610)的外侧。
CN201920764511.9U 2019-05-24 2019-05-24 电仓盒和锁具 Active CN210120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4511.9U CN210120161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电仓盒和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4511.9U CN210120161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电仓盒和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0161U true CN210120161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4511.9U Active CN210120161U (zh) 2019-05-24 2019-05-24 电仓盒和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0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08219B1 (ko) 배터리 팩, 배터리 장착 장치,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EP2613419B1 (en)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structure for charger
KR20000062557A (ko) 배터리 팩, 배터리 장착 장치,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5924041B2 (ja) 電動工具セット
JP2020149948A (ja) コネクタ
JP5831827B1 (ja) 電線収容プロテクタ
EP3591733A1 (en) Cover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10120161U (zh) 电仓盒和锁具
CN112003074A (zh) 杠杆式连接器和杠杆式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JP2014211943A (ja) 電池ユニット
JP2014038720A (ja) 電池パック
JP3745608B2 (ja) フロントホルダの係止構造
JP2017134959A (ja)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US20200350526A1 (en) Battery case
CN212132732U (zh) 除湿机
CN212763410U (zh) 可组合堆叠的工具盒
JP5410459B2 (ja) 電池アダプタ
CN211238308U (zh) 一种发动机
JP5158564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20613962U (zh) 能够连接至堆叠式工具箱的存储容器
JP3591016B2 (ja) 電池収納装置
CN211828952U (zh) 一种电池盒和电子体温计
CN220945224U (zh) 电动工具
JP5885134B1 (ja) 電線収容プロテクタ
CN215268962U (zh) 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2

Address after: No. 203, floor 2,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ou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No.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03, floor 2,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03, floor 2,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oush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