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4113U - 拉链 - Google Patents

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4113U
CN210114113U CN201920533869.0U CN201920533869U CN210114113U CN 210114113 U CN210114113 U CN 210114113U CN 201920533869 U CN201920533869 U CN 201920533869U CN 210114113 U CN210114113 U CN 210114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visual
zipper
visual portion
width dim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38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5338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4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4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4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沿着从拉链牙头部向拉链牙末端部的方向以下述方式连续变化,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先逐渐变大,之后再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和第三视觉部;所述上表面的最大宽度尺寸位于所述第二视觉部;所述上表面沿着从所述拉链牙末端部向所述拉链牙头部的方向包括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所述第二表面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段朝向靠近所述拉链牙下半部的方向倾斜,所述上表面上设有覆膜层。

Description

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左右一对拉链带的相对的带侧缘部通过射出成形而排列设有合成树脂制的多个拉链牙而成的拉链,尤其涉及合成树脂制的各拉链牙具有可变化的金属光泽的拉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拉链所使用的拉链牙,已知的有:通过将合成树脂射出成形于拉链带上而一个一个单独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牙、通过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的连续状的拉链牙、以及通过将呈大致Y字状的金属制的链牙坯件紧固在拉链带上而形成的金属制的拉链牙等。
合成树脂制的拉链牙一般以跨在成为拉链带的外表面的第一面和成为带背面的第二面的方式成形,具有配置在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
由于拉链作为我们日常用品被运用在比如服装箱包等广泛的领域,因此,其不但用于开闭,对于外观效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树脂拉链牙的表面进行覆膜,可以让拉链牙呈现出与树脂成形色所不同的颜色,增加视觉效果。比如日本特公平7-100041就公开了一种拉链牙表面覆膜的方法,其通过热转印技术将带有颜色等的薄膜转印到拉链牙的表面。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拉链牙表面的颜色显得单调,不能达到使用户眼前一亮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牙表面的视觉效果好的拉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沿着从拉链牙头部向拉链牙末端部的方向以下述方式连续变化,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先逐渐变大,之后再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和第三视觉部;所述上表面的最大宽度尺寸位于所述第二视觉部;所述上表面沿着从所述拉链牙末端部向所述拉链牙头部的方向包括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所述第二表面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段朝向靠近所述拉链牙下半部的方向倾斜,所述上表面上设有覆膜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视觉部以及所述第三视觉部分别以其各自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大致恒定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斜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视觉部以其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小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三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第四视觉部,所述第四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不变化或逐渐变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三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第四视觉部,所述第四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所述第三视觉部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一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头部的第五视觉部,所述第五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所述第一视觉部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覆膜层包括金属覆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金属覆膜为偏光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以其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覆膜层的外侧设有透明的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以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为基准,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从最大宽度尺寸处以第一起始角度A开始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方向变小,以第二起始角度B开始朝向靠近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方向变小,并且A>B。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起始角度A为5度~15度,所述第二起始角度B为2~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表面段和所述第二表面段直接相交而形成交界线;或者,所述第一表面段和所述第二表面段之间存在圆滑的过渡表面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交界线或者所述过渡表面段位于所述拉链带边缘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交界线或者所述过渡表面段位于所述第二视觉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表面段与所述拉链带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表面段与所述第二表面段之间的夹角C为15~2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优选的是,在从所述拉链牙末端部到所述拉链牙头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段的尺寸占所述上表面总尺寸的45%~55%。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沿着从拉链牙头部向拉链牙末端部的方向以下述方式连续变化,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先逐渐变大,之后再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和第三视觉部。上表面的最大宽度尺寸位于第二视觉部。上表面沿着从拉链牙末端部向拉链牙头部的方向包括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第二表面段相对于第一表面段朝向靠近拉链牙下半部的方向倾斜,上表面上设有覆膜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链,通过设置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第三视觉部,可以使拉链牙表面在覆膜后,光线被面积各不相同的视觉部反射,使得我们人眼在观察时获得不同面积的视觉感官,提升贴膜后的视觉效果。并且通过使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同平面对于光线的漫反射带来不同的效果,配合上述的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第三视觉部,使得拉链牙在覆膜后,具有从不同方向观看时能够变色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视觉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拉链整体的正视图;
图2是放大地示出拉链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的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的拉链厚度方向上的剖切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的拉链牙上半部的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之间的角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中的拉链牙上半部的第一表面段与上表面整体之间的长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拉链中的拉链牙上半部的第一视觉部以及第三视觉部与第二视觉部之间的角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沿D-D线的向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拉链
2 拉链带
2a 芯部
3 拉头
4 覆膜层
5 保护层
6 渐缩部
10 拉链牙
11 拉链牙上半部
111 第一视觉部
112 第二视觉部
113 第三视觉部
114 第一表面段
115 第二表面段
116 第四视觉部
117 第五视觉部
12 拉链牙下半部
121 本体部
122 颈部
123 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只要具有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结构且能够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就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图1是拉链整体的正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方向的设定,将图1的左右方向设为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纸面的前后方向设为拉链的厚度方向,拉链的开合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另外,将远离拉链带的方向设为拉链牙头部方向,将靠近拉链带的方向设为拉链牙末端部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拉链带2;排列设置在该拉链带2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多个拉链牙10;以及用于使左右的拉链牙10啮合、分离的拉头3。
各拉链带2在相对的带侧缘部具有向拉链带2的厚度方向膨大的芯部2a,在该芯部2a上沿带侧缘部以一定的间隔射出成形多个拉链牙10而形成有链牙列。
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牙10具有:配置在成为拉链带2的外表面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11;配置在成为该拉链带2的背面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12。由于在拉链1的使用状态下朝向外侧的是拉链牙上半部11,因此拉链牙上半部11用于发挥拉链装饰外观等效果。拉链牙下半部12具有在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上依次相连的本体部121、颈部122和头部123,用于发挥拉链咬合功能。
在该拉链牙上半部11中,从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下端缘到该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设置有渐缩部6,该渐缩部6使该拉链牙上半部11的侧面的尺寸朝上方逐渐减小。该情况下,配置有渐缩部6的拉链牙上半部11的侧面如图10所示形成为小曲率的弯曲面,但也可以将侧面形成为平坦的面。或者也可以形成有台阶(未图示)。拉链牙上半部11在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上背离拉链带2的一方端部即拉链牙头部形成有被实施了倒角那样的曲面状尖头,在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拉链带2的另一方端部即拉链牙末端部也被实施了倒角。
拉链牙下半部12的本体部121具有链带长度方向上的规定的尺寸且主要用于夹持拉链带2的带侧缘部,颈部122从本体部121向链带外侧延伸设置,且具有在带长度方向上的前后被收细的形状,头部123从颈部122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并向链带长度方向上的前后膨大。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3详细说明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沿着从头部123到本体部121的方向即从左向右的方向以下述方式连续变化,该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先逐渐变大,之后再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和第三视觉部113。需要说明的是,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是指拉链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具体而言,第一视觉部111和第三视觉部113的宽度尺寸均在背离第二视觉部112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最大宽度尺寸位于第二视觉部112。在该实施例1中,第一视觉部111和第三视觉部113分别以其各自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大致恒定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即第一视觉部111和第三视觉部113除端部的倒角部之外,其他部位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的角度基本不变。
另外,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可知,从拉链的厚度方向上看,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包括第一表面段114和第二表面段115,从第一表面段114到第二表面段115的方向与从拉链牙下半部12的本体部121到头部123的方向相对应。第二表面段115以与第一表面段114之间存在夹角C的方式朝向靠近拉链牙下半部12的方向倾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牙上半部11具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该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上设有覆膜层4。该覆膜层4优选为从不同方向观看时能够变色的金属覆膜。在金属覆膜中,偏光膜是具有二向色性的透明薄膜,它允许平行于透光轴方向的光通过,而垂直于这个方向的光被吸收,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偏振化。通过的光是同一振动方向的光,称为偏振光。反射光因为光线经过反射后成为与偏光膜的透光轴垂直而被吸收。本实用新型的覆膜层4优选偏光膜。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以上述方式连续变化的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和第三视觉部113,且在拉链的厚度方向上,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表面段114和以与第一表面段114之间存在夹角C的方式朝向靠近拉链牙下半部12的方向倾斜的第二表面段115,并在该上表面上设置偏光膜,从而可以使得拉链牙上半部11的表面在覆膜后,光线通过面积各不相同的视觉部,使得我们人眼在观察时获得不同面积的视觉感,提升贴膜后的视觉效果,并且第一表面段114和第二表面段115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同平面对于光线的漫反射带来不同的效果,配合上述的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第三视觉部113,使得拉链牙在覆膜后,具有从不同方向观看时能够变色的效果,其视觉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另外,为了保护上述覆膜层4,如图4所示,可以在覆膜层4之上设置一层透明保护层5,该保护层5可以是被称为“光油”的树脂油性涂料等透明材料。光油不但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能让偏光膜看上去更亮,进一步提高视觉效果。
为了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牙上半部11中,以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为基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从最大宽度尺寸处以第一起始角度A开始朝向靠近第一视觉部111的方向变小,以小于第一起始角度A的第二起始角度B开始朝向靠近第三视觉部113的方向变小。
在该实施例1中,第一起始角度A被定义为第一视觉部111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角度,第二起始角度B被定义为第三视觉部113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角度。
如果角度太小,则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变化不明显,达不到有效的视觉效果,而如果角度太大,则会减少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表面面积,同样也会影响视觉效果。为了达到最优的视觉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起始角度A优选为5度~15度,第二起始角度B优选为2~5度,并且A始终大于B。
当在拉链牙上半部11的厚度方向上观察时,如图6所示,第一表面段114与第二表面段115之间的夹角C为15~20度。如果角度太小,则厚度方向上的变化不明显,达不到有效的视觉效果,如果角度太大,则从正面难以很好地观察到第二表面段115,也会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第一表面段114和第二表面段115之间,既可以直接相交而形成交界线,也可以存在圆滑的过渡表面段。无论是交界线还是圆滑的过渡表面段,都优选位于拉链带2的边缘的外侧,即芯部2a的外侧。这样,能够确保拉链牙的安装强度。对于上述交界线或者过渡表面段与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以及第三视觉部113的位置关系而言,优选位于第二视觉部112。这样,宽度尺寸的变化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与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带来的视觉效果可以产生叠加效应。
另外,根据图5~图7所示,第一表面段114与拉链带2平行,为了进一步确保拉链牙的安装强度,该第一表面段114在拉链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1占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在拉链带宽度方向上的总尺寸L2的45%~55%。
通过将上述尺寸L1、L2设定为L1占L2的45%~55%,使得第一表面段114与第二表面段115具有大致相近的尺寸的关系,再配合上述的第一表面段114与第二表面段115的夹角关系,使得第一表面段114与第二表面段115的漫反射能够更好的被观察到,更有效地增加视觉效果。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仅第一视觉部111的形状与实施例1不同。因此,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而省略其他相同结构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2中,如图8所示,第一视觉部111以其边缘相对于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小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更具体而言,相对于连接倒角边缘和第一视觉部111的起始部位的边缘的直线,第一视觉部111的边缘位于内侧。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视觉部111与第二视觉部112既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圆滑地连续,也可以如图9那样形成尖角地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如果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最宽点与该上表面在头部123侧这一端的中点连成一条线,则将这条线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第一起始角度A,并且,将第三视觉部113的起始部位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角度定义为第二起始角度B。
根据该实施例2,由于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拉链带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变化更加丰富,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效果。
实施例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对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而省略其他相同结构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3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拉链牙表面的视觉效果,可以使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在拉链带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更为复杂。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上表面还包括在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上比第三视觉部113靠本体部121的第四视觉部116,该第四视觉部116的宽度尺寸从第三视觉部113的最窄部位开始不变化,仅在最后端形成两个倒角。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该第四视觉部116的宽度尺寸也可以从第三视觉部113的最窄部位开始逐渐变大,或以比第三视觉部113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另外,如图10所示,可以在上表面还包括在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上比第一视觉部111靠头部123的第五视觉部117,第五视觉部117的宽度尺寸从第一视觉部111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第一视觉部111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更具体而言,可以说第一视觉部111的宽度尺寸以其边缘相对于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小,而第五视觉部117的宽度尺寸以其边缘相对于拉链带2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小或不变的方式变小。
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最宽点与该上表面在头部123侧这一端的中点连成一条线,则将这条线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定义为第一起始角度A,并且,将第三视觉部113的起始部位的边缘相对于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角度定义为第二起始角度B。
根据该实施例3,通过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以上述方式连续变化的第五视觉部117、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第三视觉部113、以及第四视觉部116,且在拉链的厚度方向上,将拉链牙上半部1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表面段114和以与第一表面段114之间存在夹角C的方式朝向靠近拉链牙下半部12的方向倾斜的第二表面段115,并在该上表面上设置偏光膜,从而可以使得拉链牙上半部11的表面在覆膜后,光线通过面积各不相同的视觉部,使得我们人眼在观察时获得不同面积的视觉感,提升贴膜后的视觉效果,并且第一表面段114和第二表面段115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同平面对于光线的漫反射带来不同的效果,配合上述的第五视觉部117、第一视觉部111、第二视觉部112、第三视觉部113、以及第四视觉部116,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拉链带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的变化更加丰富,使得拉链牙在覆膜后,具有从不同方向观看时能够变色的效果,其视觉效果得到进一步显著改善。
应当理解为,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
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沿着从拉链牙头部向拉链牙末端部的方向以下述方式连续变化,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先逐渐变大,之后再逐渐变小,从而形成依次相连的第一视觉部、第二视觉部和第三视觉部;
所述上表面的最大宽度尺寸位于所述第二视觉部;
所述上表面沿着从所述拉链牙末端部向所述拉链牙头部的方向包括第一表面段和第二表面段;
所述第二表面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段朝向靠近所述拉链牙下半部的方向倾斜,
所述上表面上设有覆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视觉部以及所述第三视觉部分别以其各自的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大致恒定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
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斜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视觉部以其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小的方式缩小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三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第四视觉部,所述第四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不变化或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三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第四视觉部,所述第四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所述第三视觉部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一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头部的第五视觉部,所述第五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所述第一视觉部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面还包括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第一视觉部靠所述拉链牙头部的第五视觉部,所述第五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从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最窄部位开始以比所述第一视觉部平缓的方式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层包括金属覆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覆膜为偏光膜。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视觉部的宽度尺寸以其边缘相对于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斜率逐渐变大的方式变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膜层的外侧设有透明的保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为基准,所述上表面的宽度尺寸从最大宽度尺寸处以第一起始角度A开始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视觉部的方向变小,以第二起始角度B开始朝向靠近所述第三视觉部的方向变小,并且A>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起始角度A为5度~15度,所述第二起始角度B为2~5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段和所述第二表面段直接相交而形成交界线;
或者,所述第一表面段和所述第二表面段之间存在圆滑的过渡表面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界线或者所述过渡表面段位于所述拉链带边缘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界线或者所述过渡表面段位于所述第二视觉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段与所述拉链带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段与所述第二表面段之间的夹角C为15~20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拉链牙末端部到所述拉链牙头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段的尺寸占所述上表面总尺寸的45%~55%。
CN201920533869.0U 2019-04-17 2019-04-17 拉链 Active CN210114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869.0U CN210114113U (zh) 2019-04-17 2019-04-17 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869.0U CN210114113U (zh) 2019-04-17 2019-04-17 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4113U true CN210114113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3869.0U Active CN210114113U (zh) 2019-04-17 2019-04-17 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4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187A (zh) * 2020-04-10 2020-06-26 珠海富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光反光拉链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187A (zh) * 2020-04-10 2020-06-26 珠海富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光反光拉链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3868A2 (en) Slide fastener chain
US9565883B2 (en) Branched eyelashes
EP1112700B1 (en) Slide fastener
CN210114113U (zh) 拉链
US5983465A (en) Fastener tape and stringer for a slide fastener chain
US8146175B2 (en) Scarf harness
KR101966834B1 (ko) 붙임 머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US4976015A (en) Slider pull tab for slide fastener
EP1486133B1 (en) Tape for slide fasteners
US5154195A (en) Method of attaching hairpiece and hairpiece attaching element
EP2638820A1 (en) Sliding fastener
CN111820546A (zh) 拉链
CN103330343A (zh) 咬合稳固的新型拉链及其链牙
CN207011823U (zh)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CN210130444U (zh) 拉链牙链带
CN102106629B (zh) 具有装饰构件的滑动紧固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78099B (zh) 拉链牙及拉链
CN210841785U (zh) 拉链牙及拉链
US6065192A (en) Zip-fastener
CN200938883Y (zh) 具发光单丝的拉链
CN210237996U (zh) 面料与拉链的缝纫结构
CN210203589U (zh) 链牙、拉链牙带和拉链
CN213992460U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上衣
CN210809529U (zh) 布置显示为多颜色组合表面的拉链用链牙及拉链
CN213369986U (zh) 一种女式拼接上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