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11823U -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11823U
CN207011823U CN201720840052.9U CN201720840052U CN207011823U CN 207011823 U CN207011823 U CN 207011823U CN 201720840052 U CN201720840052 U CN 201720840052U CN 207011823 U CN207011823 U CN 207011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lide fastener
moulding
strap
contac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00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shengda Zi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shengda Zi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shengda Zi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shengda Zi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400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11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11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11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其中,拉链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连接在第一布带上的多个第一链牙;连接在第二布带上的多个第二链牙;第一链牙包括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一布带的第一造型块与第一啮合块,且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二链牙包括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二布带的第二造型块与第二啮合块,各第二啮合块能够插入相应的容纳间隙中与第一啮合块形成闭合状态,当拉链为闭合状态时,造型块上的接触面相抵接,且各第二造型块与各第一造型块一一对应地配合形成整体的装饰造型,突破一般拉链链牙交错式排列的造型。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拉链的设计形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拉链的链牙之间为交错式结构,单侧拉链中,相邻两个链牙之间设有间隙空间,另一侧的拉链中,链牙对应地穿插于相应的空隙空间中,从而形成左右链牙彼此呈现交错状排列。由于现有普通拉链的链牙呈现交错排列,故会限制链牙的设计变化空间,从而阻碍了时尚服装产业中的多样化设计搭配,使得目前拉链链牙的设计排列形式较为单一,仅能从单牙的造型来著手做变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拉链链牙排列的设计形式单一之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布带和第二布带;连接在第一布带上的多个第一链牙;连接在第二布带上的多个第二链牙;第一链牙包括第一造型块和第一啮合块,第一造型块与第一啮合块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一布带,且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二链牙包括第二造型块和第二啮合块,第二造型块与第二啮合块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二布带,各第二啮合块能够相应地插入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之间的容纳间隙中,与第一啮合块形成闭合状态,各第二造型块与各第一造型块一一对应地配合,第一造型块与第二造型块两者之间形成为整体的连续性装饰造型,且第一造型块设有第一接触面,第二造型块设有第二接触面,当拉链形成闭合状态时,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第一造型块与第二造型块相对于第一接触面的中心点而成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面为曲面,第二接触面为与第一接触面相配合接触的配合曲面。
进一步地,第一啮合块上设有第一齿头端和第一咬合端,第一咬合端上设有第一咬合半槽,第一造型块具有与第一咬合端配合的第一配合咬合端,第一配合咬合端上设有与第一咬合半槽相配合的第二咬合半槽,第一布带被固定咬合在第一咬合半槽与第二咬合半槽之间;第二啮合块上设有第二齿头端和第二咬合端,第二咬合端上设有第三咬合半槽,第二造型块具有与第二咬合端配合的第二配合咬合端,第二配合咬合端上设有与第三咬合半槽相配合的第四咬合半槽,第二布带被固定咬合在第三咬合半槽与第四咬合半槽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齿头端的端部延伸出第一接触面,且第二齿头端延伸出第二接触面。
进一步地,第一齿头端延伸出第一接触面,且第二接触面位于第二齿头端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造型块的上表面沿第一接触面至第一布带的方向逐渐变薄;第二造型块的上表面沿第二接触面至第二布带的方向逐渐变薄。
进一步地,第一造型块的上表面以及第二造型块的上表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当第一啮合块与第二啮合块形成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与插入这两个第一啮合块之间的容纳间隙的第二啮合块之间的两个结合缝中,至少一个结合缝由第二造型块与相应的第一造型块之间形成的装饰造型所覆盖住。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饰,包括拉链和拉头,拉头前端具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拉头后端具有第三闭合空间,拉链为前述的拉链,且拉链的第一布带上的第一链牙穿过第一容纳空间,拉链的第二布带上的第二链牙穿过第二容纳空间,第一链牙与第二链牙在第三闭合空间内相互穿插形成闭合状态。
应用该拉链,通过连接在第一布带上的多个第一链牙和连接在第二布带上的多个第二链牙于闭合时形成整体的连续性装饰造型,从而利用所形成的装饰造型提高拉链的装饰效果,消除拉链构造、功能单一的缺陷,本发明突破一般拉链的链牙需左右彼此交错穿插的排列限制,形成一组左右为非对称形状,但链牙闭合时具有连续性的排列结构,创造链牙造型组合更多元丰富的变化可行性,满足时尚流行服装产业多变的成衣搭配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的第二链牙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的第一链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链中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一链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二链牙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第二链牙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的装配俯视图;
图16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拉链中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链牙和第二链牙的装配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第一布带;12、第二布带;20、第一链牙;30、第二链牙;21、第一造型块;22、第一啮合块;31、第二造型块;32、第二啮合块;211、第一接触面;311、第二接触面;221、第一齿头端;222、第一咬合端;2221、第一咬合半槽;212、第二咬合半槽;321、第二齿头端;322、第二咬合端;3221、第三咬合半槽;312、第四咬合半槽;41、第一台阶面;42、第二台阶面;43、第三台阶面;44、第四台阶面;210、第一配合咬合端;310、第二配合咬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包括第一布带11、第二布带12、多个第一链牙20和多个第二链牙30,第一布带11和第二布带12左右相对设置,多个第一链牙20连接在第一布带11上,多个第二链牙30连接在第二布带12上,其中,第一链牙20包括第一造型块21和第一啮合块22,第一造型块21与第一啮合块22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一布带11,且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二链牙30包括第二造型块31和第二啮合块32,第二造型块31与第二啮合块32层叠连接并咬合住第二布带12,各第二啮合块32能够相应地插入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中,并同时与第一啮合块22形成闭合状态(当然,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第二啮合块32之间具有容纳间隙,各个第一啮合块22相应地插入相邻连个第二啮合块32之间的容纳间隙中,并同时与第二啮合块32形成闭合状态),且各第二造型块31与对侧各第一造型块21一一相应地配合,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两者之间形成为整体的连续性装饰造型,与现有技术的一般的拉链链牙闭合时候的状态相比较,一般拉链链牙闭合时左右链牙呈现犬牙交错式排列分布的造型,而本实施例的左右链牙(即第一链牙20和第二链牙30)在闭合之后,是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形成的整体、连续性造型呈现的装饰造型,是非犬牙交错式的排列分布形式,得以创造更多牙型组合排列的设计造型变化。
应用该拉链,通过连接在第一布带11上的多个第一链牙20和连接在第二布带12上的多个第二链牙30之间的闭合,其中,第一链牙20的第一啮合块22与第二链牙30的第二啮合块32进行啮合,另外,一个第一链牙20的第一造型块21与对侧相应的一个第二链牙30的第二造型块31之间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连续性的装饰造型,从而在拉链形成闭合状态时也能形成良好的装饰造型,通过利用所形成的装饰造型提高拉链的装饰效果,消除拉链构造、功能单一的缺陷,也符合当下流行时尚的潮流趋势。
如图2至图4所示,当第一啮合块22和第二啮合块32之间相互啮合之后,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装置造型,此时,第一造型块21设有第一接触面211,第二造型块31设有第二接触面311,当拉链形成闭合状态时,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接触面311相抵接。这样,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之间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完整“X”型装饰形状;当拉链未闭合时,单独地,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的独立造型均为“V”型。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通过第一接触面211和第二接触面311抵接形成装饰造型之后,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相对于第一接触面211(或第二接触面311)的中心点而成中心对称。实际上,第一链牙20和第二链牙30为具有相同结构。
在第一实施例中,“V”型的造型块的上表面形成台阶面,即“V”的两个直杠的上表面分别为两个具有高低位差的两个台阶面,两个台阶面的高低差距离为0.1mm~0.5mm之间,藉以凸显造型块表面的层次感。
第一实施例的各个链牙与相应布带之间利用注塑的方式咬合连接,链牙直接注塑成形于布带上,第一啮合块22上设有第一齿头端221和第一咬合端222,第一咬合端222上设有第一咬合半槽2221,第一造型块21具有与第一咬合端222配合的第一配合咬合端210,该第一配合咬合端210上设有与第一咬合半槽2221相配合的第二咬合半槽212,第一布带11咬合在第一咬合半槽2221与第二咬合半槽212之间;如图4所示,第二啮合块32上设有第二齿头端321和第二咬合端322,第二咬合端322上设有第三咬合半槽3221,第二造型块31具有与第二咬合端322配合的第二配合咬合端310,该第二配合咬合端310上设有与第三咬合半槽3221相配合的第四咬合半槽312,第二布带12咬合在第三咬合半槽3221与第四咬合半槽312之间。第一造型块21与第一啮合块22之间整体注塑结合为一体,并且,第一布带11的边缘形成与第一咬合半槽2221和第二咬合半槽212之间形成的咬合空间相适配的咬合边,从而使得第一布带11与各个第一链牙20之间咬合得更加紧密。同样地,第二造型块31与第二啮合块32之间整体注塑结合为一体,并且第二布带12的边缘形成与第三咬合半槽3221和第四咬合半槽312之间形成的咬合空间相适配的咬合边,从而使第二布带12与各个第二链牙30之间咬合得更加紧密。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齿头端221的端部延伸出第一接触面211,且第二齿头端321的端部延伸出第二接触面311,如此,当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接触面311之间相互抵接形成装饰造型后,此时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接触面311之间形成了拉链的分界,此时该分界位于拉链的居中位置区域中,也就是说,此时分界与第一齿头端221与第二齿头端321在投影方向上均相交。
具体地,当第一接触面211和第二接触面311均为平面时候,所形成的分界呈直线状(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接触面311均为垂直于水平面的竖直平面;当然,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接触面311可以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平面);当第一接触面211为曲面,第二接触面311为与第一接触面211相配合接触的配合曲面,例如,当第一接触面211为外凸的圆弧面,第二接触面311为内凹的圆弧面时,此时所形成的分界为波浪曲线状。这样,通过所形成分界的多样形式提高拉链的装饰效果。
在第一啮合块22与第二啮合块32之间形成啮合而闭合整个拉链时候,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啮合块22与插入这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的第二啮合块32之间的两个结合缝中的至少一个结合缝被第二造型块31与相应的第一造型块21之间所形成的装饰造型所覆盖住(当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之间所形成的装饰造型为“X”造型时,该“X”装饰造型仅能覆盖住两个结合缝中的一个。
如图5至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此时第二实施例中由第一接触面211和第二接触面311所形成的分界面呈直线状,并且位于拉链的中间位置区域。并且,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与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可以是平面均为平面,这样方便在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或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上设计其他装置元素,例如在上表面上设计装饰花纹图案等。另外,为了能够给人视觉上的刺激,因此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之间形成装饰造型之后,整体的装饰造型呈现倾斜状态,例如从第一布带11侧向第二布带12侧倾斜(当然,也可以采用从第二布带12侧向第一布带11侧倾斜)。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啮合块22与第二啮合块32之间形成啮合而闭合整个拉链时候,如图5和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啮合块22与插入这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的第二啮合块32之间的两个结合缝均被第二造型块31与相应的第一造型块21之间所形成的装饰造型所覆盖住。如此,在第一布带11上的第一链牙20与第二布带12上的第二链牙30全部处于闭合状态时候,当对拉链进行弯曲折叠时,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的第二啮合块32之间的结合缝会因拉链弯曲折叠而具有分离趋势,导致容易产生第一链牙20与第二链牙30之间错位分离,失去闭合的功能,而此时由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形成的整体装饰块覆盖住了这些结合缝(覆盖住这些结合缝,可以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当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形成连续的整体装饰造型后,仅仅由第一造型块21将相应的结合缝覆盖住;第二种形式,当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形成连续的整体装饰造型后,仅仅由第二造型块31将相应的结合缝覆盖住;第三种形式,当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形成连续的整体装饰造型后,由于第一造型块21覆盖相应结合缝的一部分,并由第二造型块31覆盖结合缝的另一部分,从而通过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一起将相应的结合缝覆盖住),从而在拉链弯曲折叠时阻挡结合缝分离而防止拉链爆开,保证了拉链闭合状态的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方案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相比较,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沿第一接触面211至第一布带11的方向逐渐变薄;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沿第二接触面311至第二布带12的方向逐渐变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相比较,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方案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比较,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为三角形块状结构,并且在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和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上形成了由第一台阶面41和第二台阶面42组成的阶梯结构,其中,第一台阶面41形成为三角形表面,第二台阶面42形成为平行四边形表面,第一台阶面41比第二台阶面42低0.1mm~0.5mm,透过阶梯断差的设计变化增加各个链牙的视觉立体感,丰富产品的细节变化。第四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比较,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方案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比较,第五实施例中第一造型块21和第二造型块31为三角形块状结构,并且在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和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上形成了由第三台阶面43和第四台阶面44组成的阶梯结构,其中,第三台阶面43为三角形表面,第四台阶面44为平行四边形表面,第四台阶面44比第三台阶面43高0.1mm~0.5mm。第五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比较,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至图16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方案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分别比较而言,在第六实施例中,第一链牙20上的第一接触面211与第二链牙30上的第二接触面311之间形成的分界是偏向于一侧布带的链牙的分界形式,即:第一齿头端221延伸出第一接触面211,且第二接触面311位于第二齿头端321外侧(在每一个链牙上,定义朝向布带侧为内侧、远离布带侧为外侧,例如,在第二链牙30上,第二链牙30上朝向第二布带12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第二布带12的一侧为外侧),此时分界仅与第一链牙20在投影方向上相交,如图15和图16所示;或者,第二齿头端321延伸出第二接触面311,第一接触面211位于第一齿头端221外侧,此时分界仅与第二链牙30的第二啮合块32在投影方向上相交。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分别相互比较,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饰。该服饰包括拉链和拉头,拉头前端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拉头后端具有第三闭合空间,拉链为本技术方案中前述提供的拉链,且拉链的第一布带11上的第一链牙20穿过第一容纳空间,拉链的第二布带12上的第二链牙30穿过第二容纳空间,拉链的第一链牙20与第二链牙30在第三闭合空间内相互穿插形成闭合状态。当拉头拉过第一布带11上的各个第一链牙20与第二布带12上的第二链牙30之后,使得第一链牙20的第一啮合块22和第二链牙30的第二啮合块32相互啮合,并且第一造型块21与第二造型块31之间形成完整的整体装饰造型。当拉头反向拉过第一布带11上的各个第一链牙20与第二布带12上的第二链牙30之后,则使得各个第一链牙20和各个第二链牙30分离。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拉链能够安在衣服上替代纽扣使用;可以安在裤子上使用以作用裤管的开叉调节或者单纯地作为装饰使用;当然也可以使用在鞋子上;还可以作为各种样式的包的拉链使用,等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链,包括:
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布带(11)和第二布带(12);
连接在所述第一布带(11)上的多个第一链牙(20);
连接在所述第二布带(12)上的多个第二链牙(30);
其特征在于,
第一链牙(20)包括第一造型块(21)和第一啮合块(22),所述第一造型块(21)与所述第一啮合块(22)层叠连接并咬合住所述第一布带(11),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啮合块(22)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二链牙(30)包括第二造型块(31)和第二啮合块(32),所述第二造型块(31)与所述第二啮合块(32)层叠连接并咬合住所述第二布带(12),各所述第二啮合块(32)能够相应地插入相邻两个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中,与所述第一啮合块(22)形成闭合状态,各所述第二造型块(31)与各所述第一造型块(21)一一对应地配合,所述第一造型块(21)与所述第二造型块(31)两者之间形成为整体的连续性装饰造型,且所述第一造型块(21)设有第一接触面(211),所述第二造型块(31)设有第二接触面(311),当拉链形成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11)相抵接,并且所述第一造型块(21)与所述第二造型块(31)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11)的中心点而成中心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311)均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为曲面,所述第二接触面(311)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211)相配合接触的配合曲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啮合块(22)上设有第一齿头端(221)和第一咬合端(222),所述第一咬合端(222)上设有第一咬合半槽(2221),所述第一造型块(21)具有与所述第一咬合端(222)配合的第一配合咬合端(210),所述第一配合咬合端(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半槽(2221)相配合的第二咬合半槽(212),所述第一布带(11)被固定咬合在所述第一咬合半槽(2221)与所述第二咬合半槽(212)之间;
所述第二啮合块(32)上设有第二齿头端(321)和第二咬合端(322),所述第二咬合端(322)上设有第三咬合半槽(3221),所述第二造型块(31)具有与所述第二咬合端(322)配合的第二配合咬合端(310),所述第二配合咬合端(3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咬合半槽(3221)相配合的第四咬合半槽(312),所述第二布带(12)被固定咬合在所述第三咬合半槽(3221)与所述第四咬合半槽(31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头端(221)的端部延伸出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且所述第二齿头端(321)延伸出所述第二接触面(3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头端(221)延伸出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且所述第二接触面(311)位于所述第二齿头端(321)外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一接触面(211)至所述第一布带(11)的方向逐渐变薄;所述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二接触面(311)至所述第二布带(12)的方向逐渐变薄。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型块(21)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造型块(31)的上表面均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啮合块(22)与所述第二啮合块(32)形成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啮合块(22)与插入这两个所述第一啮合块(22)之间的容纳间隙的所述第二啮合块(32)之间的两个结合缝中,至少一个结合缝由所述第二造型块(3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造型块(21)之间形成的装饰造型所覆盖住。
10.一种服饰,包括拉链和拉头,所述拉头前端具有并排设置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拉头后端具有第三闭合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且所述拉链的第一布带(11)上的第一链牙(20)穿过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拉链的第二布带(12)上的第二链牙(30)穿过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拉链的第一链牙(20)与第二链牙(30)在所述第三闭合空间内相互穿插形成闭合状态。
CN201720840052.9U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Active CN207011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0052.9U CN20701182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0052.9U CN20701182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11823U true CN207011823U (zh) 2018-02-16

Family

ID=6148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0052.9U Active CN207011823U (zh) 2017-07-11 2017-07-11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118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7394A (zh) * 2018-05-10 2019-07-2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
CN110740657A (zh) * 2019-07-31 2020-01-31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链牙结构及拉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7394A (zh) * 2018-05-10 2019-07-2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牙链带
CN110740657A (zh) * 2019-07-31 2020-01-31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链牙结构及拉链
WO2021016914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链牙结构及拉链
CN110740657B (zh) * 2019-07-31 2021-04-16 深圳市华圣达拉链有限公司 链牙结构及拉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5695B (zh) 防水拉链
CN207011823U (zh) 一种拉链以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US11083253B2 (en) Zipper with inclined surface teeth
TWI501734B (zh) 線裙之構造
CN206729359U (zh) 超薄塑钢拉链
CN206808830U (zh) 一种佩戴方式多样的包包
CN204245189U (zh) 多功能羽绒服
CN107385695B (zh) 双面绒面料片双分缝拼接方法及面料片双分缝拼接结构
CN102605527B (zh) 一种葡萄状立体花形的编织结构
CN205275906U (zh) 一种中间拼布笼头
CN205848890U (zh) 一种拉链头及拉链
CN205143712U (zh) 一种拉链
CN205258807U (zh) 一种上下对缝压边笼头
CN210329473U (zh) 一种具有更换图案功能的服装
CN203676223U (zh) 光片之间的缝合结构
CN204838060U (zh) 一种防水羽绒服
CN205337667U (zh) 一种长大衣
CN206197158U (zh) 一种西服的肩部及西服
CN208242917U (zh) 一种儿童毛线衫
CN205728431U (zh) 间形塑钢链牙拉链
US3903572A (en) Slide fastener
CN207241280U (zh) 多重纹路复合料件
CN201039761Y (zh) 组合式服饰
CN205006109U (zh) 一种拉链
CN203969910U (zh) 一种双温区子母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