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4080U -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 Google Patents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4080U
CN210114080U CN201920912261.9U CN201920912261U CN210114080U CN 210114080 U CN210114080 U CN 210114080U CN 201920912261 U CN201920912261 U CN 201920912261U CN 210114080 U CN210114080 U CN 210114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district
layer
gloves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22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寅
张彧
易展
喻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Hospital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Hospital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Hospital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Hospital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9209122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4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4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4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手套,公开了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包括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所述外层手套套设在所述内层手套上;该内层手套大拇指和食指处设有加厚层,内层手套上各个手指的端部以及手掌处均设有第一耐磨层,内层手套手腕处设有第一连接件;该外层手套包括手指区、手掌区、手腕区和手臂区,手指区包括食指区和大拇指区,且手指区的端部设有第二耐磨层,手腕区设有与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手臂区的端部设有第二收紧结构。该手套能够适用于抓取不同体型的实验动物,不仅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实验动物咬伤手指,还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大型实验动物抓伤手臂;而且该手套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节约实验成本。

Description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手套,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背景技术
在医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动物做实验,能够用于医学实验的动物有很多,如:大鼠、小鼠、兔子、猴等。实验人员在进行动物实验前需要抓捕动物并将其放置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处理或对其进行药物注射,动物在被抓捕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刺激或惊吓,造成动物情绪的不稳定,容易产生暴躁失控的情况,甚至于会攻击实验人员。在攻击过程中,动物锋利的爪牙常常会对实验人员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而这些伤害集中体现在用于锁定动物的大拇指和食指,而且有的实验动物由于体型相对较大,在抓捕过程中会翻动身体带动后爪抓伤实验人员的手臂。实验人员会由于动物的攻击出现破皮甚至出血的现象,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梭菌,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注射相关疫苗。但是,由于注射疫苗的周期一般较长,大概是一到三个月不等,有时甚至需要多次疫苗注射,无形中提高了实验成本。
目前,实验人员大都佩戴丁腈手套、乳胶手套或帆布手套来防止一些实验动物对人体的伤害,但是这些手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室常用的丁腈手套的触感较为灵敏,操作方便,但是其一般比较薄,容易被动物咬破或抓破,不能对实验人员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常用的乳胶手套比较厚,一般动物的爪牙无法弄破手套,但是触感不灵敏,而且使用过程中手指活动不太方便,对抓捕实验动物造成一定的困难。常用的帆布手套穿戴较为方便,材质较厚,保护效果好,但是过于笨重,操作不便,触感也不太灵敏。
因此,亟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手套,该手套即不会造成手指活动的不灵活,也可以对实验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该手套能够适用于抓取不同体格的实验动物,不仅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实验动物咬伤手指,还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大型实验动物抓伤手臂;而且该手套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多次使用,节约实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包括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所述外层手套套设在所述内层手套上;所述内层手套大拇指和食指处设有加厚层,所述内层手套上各个手指的端部以及手掌处设有第一耐磨层,所述内层手套手腕处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外层手套包括手指区、手掌区、手腕区和手臂区,所述手指区包括食指区和大拇指区,且所述手指区的端部设有第二耐磨层,所述手腕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手臂区的端部设有第二收紧结构。
具体地,所述内层手套由丁腈或聚氯乙烯成型,所述加厚层的厚度为其它部位厚度的2-4倍。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内层手套的厚度为0.12-0.2mm。
具体地,所述外层手套的手臂区由橡胶或乳胶成型,所述手指区、手掌区和所述手腕区均由丁腈或聚氯乙烯成型。
优选地,所述内层手套的手腕处设有第一收紧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层手套的手背处设有防抓层。
具体地,所述第一收紧结构和所述第二收紧结构均包括收紧带和固定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按钮或吸铁石。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均由聚氨酯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上均设有多个凸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通过在内层手套的食指和大拇指的区域设置加厚层,能够防止在抓捕动物过程中被动物咬伤手指,同时能够保证其它手指的灵活性;通过在手指指尖处和手掌处设置第一耐磨层,可以减少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增加手套的使用寿命,节约实验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层手套外部套设外层手套,可以防止在抓捕体型较大的动物时由于动物挣扎抓伤手臂;通过手指区和手臂区上设置的第二收紧结构将外层手套很好地固定在实验人员的手臂上,同时通过内层手套手腕处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外层手套上设置的第二连接件固定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防止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内层手套固定在手上,防止内层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滑动,增加手套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可拆卸设置,当内层手套或外层手套中的一只坏掉时,只需要更换坏掉的一只就行,不需要将两者均进行更换,可以有效地节约实验成本。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内层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内层手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外层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层手套
11 加厚层 12 第一耐磨层
13 防抓层
2 外层手套
21 手指区 22 手掌区
23 手腕区 24 手臂区
25 第二耐磨层
31 第一连接件 32 第二连接件
41 第一收紧结构 42 第二收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是指将手套套在手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提供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包括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所述外层手套2套设在所述内层手套1上;所述内层手套1大拇指和食指处设有加厚层11,所述内层手套1上各个手指的端部以及手掌处均设有第一耐磨层12,所述内层手套1手腕处设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外层手套2包括手指区21、手掌区22、手腕区23和手臂区24,所述手指区21包括食指区和大拇指区,且所述手指区21的端部设有第二耐磨层25,所述手腕区23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32,所述手臂区31的端部设有第二收紧结构4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使用时,当需要抓捕体型较小的实验动物时,如小鼠,可以只将内层手套1戴在手上,内层手套1食指处和拇指处的加厚层11可以防止实验动物在抓捕过程中咬伤实验人员的手指,而且内层手套指尖和手掌心处设置的第一耐磨层12可以有效防止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增加手套的使用寿命,减少实验成本;当需要抓捕体型较大的实验动物时,如兔子,可以在内层手套1的外部再套上外层手套2,在套的过程中需要将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之间相互连接以达到固定外层手套2和内层手套1的目的,然后再收紧手臂区23的第二收紧结构42,将外层手套2很好地固定在手臂上,可以有效防止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在手上发生相对滑动,有效固定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并能保持使用者的舒适度和手指的灵活度,而且外层手套2上设置的食指区和拇指区相当于对内层手套1的食指和拇指部分的再一次加厚,可以进一步防止实验动物咬伤实验人员的手指,同时外层手套2上设置的手臂区24可以防止实验动物抓伤实验人员的手臂。
具体地,所述内层手套1的材料采用丁腈或聚氯乙烯,除食指和拇指外的其它部位的厚度为0.12-0.2mm,这是由于丁腈和聚氯乙烯制备处的手套与手具有很好的贴合度,能够保证良好地灵活性和触感,而且能够防撕裂,保证手套质量。所述加厚层11的厚度为其它部位厚度的2-4倍,且所述加厚层11与内层手套1其它部位一体式成型,均采用丁腈或聚氯乙烯材料,这样设计内层手套1的其它部位和加厚层11之间不需要通过胶水或其它连接件的连接,保证内层手套1与使用者的手有较好地贴合度,同时可以防止内层手套在使用过程中脱胶或出现裂缝,影响手套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外层手套2的手指区21、手掌区22和手腕区23的材料均采用丁腈或聚氯乙烯,且其厚度为0.12-0.2mm,这样设计可以使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完全贴合,同时保证手指和手腕具有较好地灵活性,方便实验人员在使用手套的过程中手指和手腕的活动。外层手套2的手臂区24的材料采用橡胶或乳胶,且设置其厚度为0.3-1.0mm,这样设计可以对实验人员的手臂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防止实验动物的爪子抓伤实验人员的手臂。
更具体地,所述外层手套2的手腕区23和手臂区24可以通过胶水或连接件连接,优选为通过热熔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也可以通过胶水或连接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层手套1和所述外层手套2上,优选为通过热熔胶固定。
由于动物的体型和品种不同,其上下牙齿的咬合力度也不太一样,所以对于不同的实验动物,加厚层11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当只是需要完成如小鼠这类体型较小的动物实验时,加厚层11的厚度可以是内层手套1其他部分厚度的2倍左右,而且由于小鼠这类动物的体型较小,内层手套1其他部位的厚度可以设置为0.12mm左右,这样在保证各个手指具有很好地灵敏度和灵活性的同时也不影响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的触感,不会影响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注射药物;当需要完成大鼠这类体型中等的动物实验时,内层手套1除食指和拇指处的其他部位的厚度可以设置为0.12mm左右,但是加厚层11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内层手套1其他部分厚度的2.5-3倍,这样既可以有效防止大鼠咬伤手指,也不会对注射药物造成太大的影响。当需要抓捕的是兔子这类体型较大的实验动物时,可以将内层手套1除食指和拇指处的其他部位的厚度设置为0.15mm左右,加厚层11的厚度可以置为内层手套1其他部分厚度的3-4倍,可以有效防止实验动物咬伤手指,而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其它三个手指的灵活性。
而且,外层手套2的手臂区24也可以根据所需抓捕动物的体型设置不同的长度,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防止手套手臂区24太长影响实验人员的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防止将手臂完全套在手套中造成闷热、不透气的现象。所述手臂区24可以设置成紧贴在实验人员的手臂上,也可以设置成与实验人员的手臂形成一定的间隙。优选地设置成与实验人员的手臂形成一定的间隙,这样设计既可以方便实验人员穿脱手套,而且可以通过这些间隙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实验人员的手臂被动物的后爪抓伤。
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内层手套1在手上产生滑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手套2的手腕处设有第一收紧结构41。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1可以设置在第一收紧结构41上。
同时,为了防止在抓捕过程中动物翻身后后爪抓伤手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所述内层手套1的手背处设置防抓层13,所述防抓层13可以是对其进行加厚处理,此时厚度可以设置为原来厚度的2-4倍,也可以是在内层手套1的手背处设置缓冲结构,如在里面连接有海绵层。
所述第一收紧结构41和所述第二收紧结构42可以为任意一种可以将手套收紧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紧结构41和所述第二收紧结构42均包括收紧带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收紧后的收紧带以达到更好地固定第一收紧结构41和第二收紧结构42,所述固定件可以为固定扣,也可以为魔术贴、吸铁石等。
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可以选择任意一种具有连接效果的结构或配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也可以为魔术贴、按钮或吸铁石,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可以通过热熔胶连接在所述内层手套1或所述外层手套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均可以采用聚氨酯材料制备,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内层手套1其它部位之间或所述第二耐磨层25和所述外层手套2的手指区21之间可以是一体式成型,同时也可以通过所述热熔胶将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贴合在所述内层手套1或所述外层手套2上。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也可以使用丁腈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但是可以在上面密集设有多个凸点,可以防止手套指尖或手掌心的地方直接与物体接触,并且由于摩擦产生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相对优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手套包括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所述外层手套2套设在所述内层手套1上;所述内层手套1的材料采用丁腈,且所述内层手套1的厚度设置为0.12-0.2mm,所述内层手套1的大拇指处和食指处设有加厚层11,所述加厚层11的厚度是所述内层手套1其它部位厚度的2-4倍,所述内层手套1上各个手指的端部以及手掌处设有第一耐磨层12,所述内层手套1手腕处设有第一收紧结构41及第一连接件31,且所述内层手套1的手背处设有防抓层13;所述外层手套2包括手指区21、手掌区22、手腕区23和手臂区24,所述手指区21设有两指,包括食指区和大拇指区,所述手指区21的端部设有第二耐磨层25,所述手腕区23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32,所述手臂区31的端部设有第二收紧结构42,所述手指区21和所述手腕区23均采用丁腈材料制成,所述手臂区24采用乳胶制成,且厚度为0.5mm,所述手腕区23与所述手臂区24通过热熔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可以为魔术贴、按钮或吸铁石,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也通过热熔胶分别连接在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上,且所述第一耐磨层13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上均密集排布多个凸起。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在使用时,当需要抓捕小鼠这类体型较小的实验动物或大鼠这类体型中等的实验动物时,可以只佩戴内层手套1,采用丁腈材料制成的内层手套1与手有很好地贴合效果,保证使用过程的舒适度、灵活性以及触感,内层手套1大拇指和食指处的加厚层11可以防止实验动物咬伤手指,同时指尖处和手掌心处的第一耐磨层12可以减少手套使用过程的磨损,增加手套的使用寿命,内层手套1手背处设置的防抓层13可以防止动物后爪挠伤实验人员的手背。当需要抓捕的是兔子这一类体型较大的实验动物时,可以在内层手套1的外部再套上一个外层手套2,此时,外层手套2的食指区和拇指区相当于对内层手套1的食指和拇指处的再一次加厚,可以有效防止实验动物咬伤实验人员的手指,同时在指尖部分设置第二耐磨层25,可以进一步增加外层手套2的使用寿命,外层手套2的手腕区23、手掌区22和手指区21采用丁腈材料制成,可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手臂区24采用乳胶制成,可以有效防止实验人员被实验动物抓伤手臂。上述实施方式在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可以有效防止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在内层手套1手腕处和外层手套2的手臂区24端部设有收紧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手套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提供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通过在内层手套1的食指和大拇指的区域设置加厚层11,能够防止实验人员在抓捕动物过程中被动物咬伤手指,同时能够保证其它手指的灵活性;通过在手指指尖处和手掌处设置耐磨层12,可以减少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增加手套的使用寿命,节约实验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层手套1外部套设外层手套2,可以防止实验人员在抓捕体型较大的动物时被抓伤手臂;通过手指区21和手臂区24上的第二收紧结构42将外层手套2很好地固定在实验人员的手臂上,同时通过内层手套1手腕处设置的第一连接件31和外层手套2上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2固定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防止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内层手套1固定在手上,防止内层手套1在使用过程中的滑动,增加手套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可拆卸设置,当内层手套1或外层手套2中的一只坏掉时,只需要更换坏掉的一只就行,不需要将两者均更换掉,可以有效地节约实验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手套(1)和外层手套(2),所述外层手套(2)套设在所述内层手套(1)上;所述内层手套(1)大拇指和食指处设有加厚层(11),所述内层手套(1)上各个手指的端部以及手掌处均设有第一耐磨层(12),所述内层手套(1)手腕处设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外层手套(2)包括手指区(21)、手掌区(22)、手腕区(23)和手臂区(24),所述手指区(21)包括食指区和大拇指区,且所述手指区(21)的端部设有第二耐磨层(25),所述手腕区(23)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32),所述手臂区(24)的端部设有第二收紧结构(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手套(1)由丁腈或聚氯乙烯成型,所述加厚层(11)的厚度为其它部位厚度的2-4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手套(1)的厚度为0.12-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手套(2)的手臂区(24)由橡胶或乳胶成型,所述手指区(21)、手掌区(22)和所述手腕区(23)均由丁腈或聚氯乙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手套(1)的手腕处设有第一收紧结构(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手套(1)的手背处设有防抓层(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紧结构(41)和所述第二收紧结构(42)均包括收紧带和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为魔术贴、按钮或吸铁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均由聚氨酯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层(12)和所述第二耐磨层(25)上均设有多个凸点。
CN201920912261.9U 2019-06-17 2019-06-17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Active CN210114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261.9U CN210114080U (zh) 2019-06-17 2019-06-17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261.9U CN210114080U (zh) 2019-06-17 2019-06-17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4080U true CN210114080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2261.9U Active CN210114080U (zh) 2019-06-17 2019-06-17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40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971A (zh) * 2021-08-24 2021-12-24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实验用大鼠安全抓取固定手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971A (zh) * 2021-08-24 2021-12-24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实验用大鼠安全抓取固定手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6520A (en) Hand puncture protector
US6199211B1 (en) Ergonomic hand, wrist and forearm supporter
US5365608A (en) Disposable, elastomeric glove
US5224220A (en) Easy off sports glove attachment
CN210114080U (zh) 防实验动物抓咬用手套
US20070266475A1 (en) Skinning glove
US20140283279A1 (en) Reusable Finger Guard
US20130174318A1 (en) Puncture Resistant Animal Handling Glove
US4435008A (en) Police gripper
US9380820B1 (en) Clench arresting glove
US20050005338A1 (en) Multipurpose hand protection device
CN204994692U (zh) 一种裸鼹鼠抓取固定用手套
CN210611113U (zh) 一种改良新生儿防抓伤手套
CN205796406U (zh) 手功能锻炼手套
CN218999620U (zh) 一种防抓咬易操作手套
CN215685070U (zh) 一种医用防鼠咬手套
CN207561424U (zh) 适于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防抓伤加长手套
CN215873574U (zh) 医用手臂防护装置
JP3199579U (ja) 動物用防護手袋
CN212590388U (zh) 一种简易防咬活动指套套件
CN221011456U (zh) 一种实验鼠抓取装置
JPH07328170A (ja) ゴルフクラブのグリップ補助バンドおよび補助バンド付き手袋
JP3134800U (ja) 保護具
CN213154215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防疫用橡胶手套
CN210630698U (zh) 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