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2100U - 智能路侧单元 - Google Patents

智能路侧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2100U
CN210112100U CN201821432495.5U CN201821432495U CN210112100U CN 210112100 U CN210112100 U CN 210112100U CN 201821432495 U CN201821432495 U CN 201821432495U CN 210112100 U CN210112100 U CN 210112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camera
road side
side unit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24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雷
王海松
胡星
陶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324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2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2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2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路侧单元,包括:雷达;摄像头,其中,摄像头具有滤镜。智能路侧单元中的摄像头具有滤镜,从而在车辆开启大灯时,可以过滤大灯发射的光线,减少车灯光线对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影响,提高智能路侧单元对图像的识别准确度,从而在根据雷达探测的障碍物信息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提取车辆信息时,可以提高提取的车辆信息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智能路侧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路侧单元。
背景技术
智能路侧单元是自动驾驶的重要支撑。随着智能路侧单元智能化需求的提升,对智能路侧单元的感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智能路侧单元之上增加各种传感检测器以提高智能路侧单元的主动感知能力。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如夜晚,智能路侧单元拍摄的图像容易受影响,从而导致后续识别的精度较差。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智能路侧单元识别准确度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路侧单元,包括:
雷达;
摄像头,其中,摄像头具有滤镜。
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单元,包括雷达和摄像头,其中,摄像头具有滤镜。本实施例中,摄像头具有滤镜,从而在车辆开启大灯时,可以过滤大灯发射的光线,减少车灯光线对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影响,提高智能路侧单元对图像的识别准确度,从而在根据雷达探测的障碍物信息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提取车辆信息时,可以提高提取的车辆信息的准确度。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单元。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智能路侧单元包括:雷达110和摄像头120。
其中,雷达110用于探测障碍物信息,如车辆与智能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车辆的速度、方位等信息。
摄像头120用于拍摄道路上的图像。摄像头12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摄像头120具有滤镜,滤镜可设置在镜片前。
在实际应用中,在路面之上,特别是夜间,很多车辆习惯性开启大灯,大灯的开启会对智能路侧单元拍摄的图像影响很大,从而导致后续识别的精度较差。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20具有滤镜,因此在车辆开启大灯时,摄像头120可先通过滤镜可以过滤掉大灯发射的光线,使得过滤后的光线透过摄像头120的镜片,然后进行成像。从而,通过滤镜减少了车辆的灯光对摄像头采集图像的影响。由此,在根据雷达110检测的障碍物信息和摄像头120拍摄的图像提取车辆信息时,可以大大提高识别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会受到雷达信号的干扰,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度,本实施例中,智能路侧单元还可包括:至少包裹摄像头120一部分的屏蔽层。
由于屏蔽层会影响散热,在实际使用时,屏蔽层可包裹摄像头120除镜头及散热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从而,在不影响摄像头工作和散热的情况下,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雷达110可包括第一雷达111和第二雷达112。
其中,第一雷达111的探测距离大于第二雷达112的探测距离。
在设置时,第一雷达111的高度可高于第二雷达112,例如,第一雷达111位于摄像头120之上,第二雷达112位于摄像头120之下,从而第一雷达111用于探测远处的障碍物信息,第二雷达112用于探测智能路侧单元附近的障碍物信息。其中,障碍物信息可包障碍物与智能路侧单元之间的距离、障碍物的方位等信息。
由于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抗干扰的优点,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雷达111和第二雷达112可均为激光雷达。由于第一雷达的探测距离大于第二雷达的探测距离,在具体实现时,第一雷达111可采用64线激光雷达,第二雷达112为16线激光雷达。从而,不仅保证了第一雷达探测的准确性,也降低了第二雷达的成本。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雷达111为激光雷达,第二雷达112为毫米波雷达,从而激光雷达用于探测远处的障碍物信息,毫米波雷达用于探测智能路侧单元附近的障碍物信息。
进一步而言,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路侧单元还可包括:天线。
智能路侧单元通过天线可以将雷达探测的障碍物信息、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等,发送给服务器或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接收智能路侧单元发送的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防止天线对摄像头产生干扰,天线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也就是说,天线与摄像头120之间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智能路侧单元的调控准确度,上述摄像头120可以为多个,分别与智能路侧单元所监控的路口对应。
本实施例中,一条道路上可包括多个智能路侧单元,而每个智能路侧单元可监控一个路口。智能路侧单元可包括多个摄像头120,多个摄像头120可对应不同的道路方向,以用于拍摄智能路侧单元所监控的路口的车辆的图像。
例如,智能路侧单元包括4个摄像头120,每个摄像头120可对应十字交叉路口的每个道路方向。由此,智能路侧单元可拍摄4个道路方向上车辆的图像,从而根据图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个道路方向上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而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调控,可以大大提高智能路侧单元的调控能力。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路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当车流量较大时,会增加车辆的等待时间,为了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该智能路侧单元还可包括:红绿灯130、红绿灯控制器140。
本实施例中,红绿灯控制器140分别与雷达110、摄像头120和红绿灯130连接。其中,雷达110可包括第一雷达111和第二雷达112。
那么,雷达110可将探测的障碍物信息、摄像头120拍摄的车辆图像发送给红绿灯控制器140。红绿灯控制器140根据雷达110探测的障碍物信息和车辆的图像,计算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如道路两侧的树木、行人等三维坐标信息,并将车辆的位置信息与车道进行匹配,得到车道的当前车流量和预期车流量,然后对比不同车道的车流量信息,确定车流量较大的车道,并增加车流量较大的车道的绿灯时间,控制红绿灯130以确定的绿灯时间进行显示,从而减缓该车道的通行压力,改善道路拥堵情况。
相应地,红绿灯控制器140对比不同车道的车流量信息,若每个车道的车流量比较少,则可减少绿灯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路侧单元,通过设置红绿控制器,可根据雷达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确定车流量信息,进而根据车流量控制红绿灯,从而实现了根据车流量信息灵活地控制红绿灯,提高了智能路侧单元调控的灵活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达,用于探测障碍物信息;
摄像头,其中,所述摄像头具有滤镜,所述滤镜用于过滤车辆大灯发射的光线;
至少包裹所述摄像头一部分的屏蔽层,用于减少所述雷达的信号对所述摄像头的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包括:
第一雷达;以及
第二雷达,其中,所述第一雷达的探测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雷达的探测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均为激光雷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为64线激光雷达,所述第二雷达为16线激光雷达。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为激光雷达,所述第二雷达为毫米波雷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多个,分别与所述智能路侧单元所监控的路口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红绿灯;以及
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雷达、所述红绿灯相连的红绿灯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包裹所述摄像头除镜头及散热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路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雷达位于所述摄像头之上,所述第二雷达位于所述摄像头之下。
CN201821432495.5U 2018-08-31 2018-08-31 智能路侧单元 Active CN210112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2495.5U CN21011210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智能路侧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2495.5U CN21011210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智能路侧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2100U true CN210112100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2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2495.5U Active CN210112100U (zh) 2018-08-31 2018-08-31 智能路侧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2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290A (zh) * 2020-05-22 2020-09-08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驾驶辅助的前向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13628447A (zh) * 2020-05-06 2021-11-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远光灯开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447A (zh) * 2020-05-06 2021-11-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远光灯开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634290A (zh) * 2020-05-22 2020-09-08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驾驶辅助的前向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11634290B (zh) * 2020-05-22 2023-08-11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驾驶辅助的前向融合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0255B2 (en) Vehicular multi-sensor system using a camera and LIDAR sensor to detect objects
EP2383713B1 (en) Detecting and recognizing traffic signs
JP5820843B2 (ja) 周囲環境判定装置
US10933798B2 (en) Vehicl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fog detection
KR101891460B1 (ko) 차도 위의 반사체를 인식하고 평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43099A1 (en) Symmetric filter patterns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single and concurrent driver assistance applications
EP3304886A1 (en) In-vehicle camera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068154B2 (en) Stop marker recognition apparatus of vehicle drive assist system
CN110874927A (zh) 智能路侧单元
KR20150104409A (ko) 센서를 이용한 차량 인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10112100U (zh) 智能路侧单元
WO2016194296A1 (en) In-vehicle camera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0874921A (zh) 智能路侧单元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10874923B (zh) 智能路侧单元和控制方法
CN106405539B (zh) 车辆雷达系统以及用于去除一非感兴趣目标的方法
CN209980458U (zh) 智能路侧单元
JP2019207655A (ja) 検知装置及び検知システム
KR20150134793A (ko) 차량용 램프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151569B2 (ja) 周囲環境判定装置
CN110874922A (zh) 智能路侧单元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08528450B (zh) 车辆行驶自动控制方法和装置
JP4376147B2 (ja) 障害物認識方法及び障害物認識装置
JP2013163518A (ja)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CN211032395U (zh) 自动驾驶车辆
US20230106188A1 (e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objec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hange in orientation of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1

Address after: 100176 101, floor 1, building 1, yard 7, Ruihe West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Apollo Zhilia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aidu Building, 10 Shangdi Ten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