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1031U -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1031U
CN210111031U CN201920779961.5U CN201920779961U CN210111031U CN 210111031 U CN210111031 U CN 210111031U CN 201920779961 U CN201920779961 U CN 201920779961U CN 210111031 U CN210111031 U CN 210111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o frequency
adsorbable
plate body
frequenc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99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u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u 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u 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u 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99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1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1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1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射频模块包括PCB板体,位于PCB板体正面上方的天线支架,位于PCB板体正面下方的射频组件;其中,天线支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天线板体,天线板体通过位于其四角位置的支撑支脚固定安装于PCB板体正面,在天线支架的靠近射频组件的一侧的两个支撑支脚之间还设置有馈线支脚,在最靠近馈线支脚的一个支撑支脚的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且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的高度高于射频组件的高度,增大天线带宽,提高传输效率;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的高度高于射频组件的高度,从而当需要安装吸附操作时,直接通过吸附爪吸附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就可以实现,接触面积大、吸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贴到PCB板(即印刷电路板)上的天线通常选用PCB天线、贴片陶瓷天线、或外置天线等,其中:
PCB天线在生产制作成本较低的同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一般增益都较小,在1-2dBi(dBi天线增益单位)左右,发射效率不高;(2)占用PCB面积较大,天线位置区域不能摆放其他元器件,一般尺寸在10mm*20mm左右或以上;(3)射频带宽较小,一般较难设计为多频段;(4)由于结构为近似2D(两维)扁片,方向性较差,既无法做成辐射性较好的全向天线,也无法做成方向性的定向天线;
而贴片陶瓷天线为物联网应用中常用的天线,较为小巧,尺寸范围一般在5mm*5mm以内,但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价格较贵,一般此类陶瓷天线,2.4GHz ISM(工业、医疗、科研公用频段)频段,单价在0.8-1.5元人民币之间;(2)方向性较差;
外置天线一般形式多样,但普遍存在如下缺点:(1)价格较贵,带来成本上升,一般外置天线,必须增加ipex座等接插件,再加上外置天线,整个产品需要额外增加成本;(2)不便于安装,会增加额外的人工安装成本:并且安装整机时,还需要固定外置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PCB板体,位于所述PCB板体正面上方的天线支架,位于所述PCB板体正面下方的射频组件,以及分别内凹设置于所述射频组件左侧、右侧、及下方的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在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其中,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天线板体,所述天线板体通过位于其四角位置的支撑支脚固定安装于所述PCB板体正面,在所述天线支架的靠近所述射频组件的一侧的两个支撑支脚之间还设置有馈线支脚,在最靠近所述馈线支脚的一个支撑支脚的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所述射频组件位于所述PCB板体正面靠近右下角的位置,且所述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的高度高于所述射频组件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的数量相等且左右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引脚区内的第三引脚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的数量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支架的沿竖向切开的截面呈槽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支脚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馈线支脚的横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射频组件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天线支架的横向尺寸,且所述射频组件位于所述天线支架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天线支架的横向尺寸范围内。
进一步地,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的支撑支脚的竖向尺寸略大于其余支撑支脚的竖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板体选用铜或铁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各设置有3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引脚设置有8-1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信号接收工作时,外部信号经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接收,并通过馈线支脚传输至PCB板体,并最终由射频组件成功接收;信号发送工作时,射频组件经PCB板体并通过馈线支脚将信号发送至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并最终实现信号的发送;信号传输可靠稳定的同时,因天线板体使用的是有一定宽度的金属片,这样可以增大分布电容和减少分布电感,金属片平面部分相当于许多线形天线阻抗的并联,因此本天线比线形天线的输入阻抗要低,产生了宽带的谐振特性,从而增大天线带宽,提高传输效率。
(2)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的高度高于射频组件的高度,从而当需要安装吸附操作时,直接通过吸附爪吸附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就可以实现,接触面积大、吸附稳定,且在吸附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PCB板体上的其他位置造成影响。
(3)整体尺寸较小,且PCB板体内部的各构件整体尺寸也较小,在保证相同传输效率的同时减小整体结构尺寸。
(4)物料成本较低,选用铜、铁、或不锈钢通过冲压即可成型。
(5)安装方便,天线板体通过位于其四角位置的支撑支脚固定安装于PCB板体正面就能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射频模块包括PCB板体1,位于PCB板体1正面上方的天线支架2,位于PCB板体1正面下方的射频组件3,以及分别内凹设置于射频组件3左侧、右侧、及下方的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在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以及第三引脚6;其中,天线支架2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天线板体21,天线板体21通过位于其四角位置的支撑支脚22固定安装于PCB板体1正面,在天线支架2的靠近射频组件3的一侧的两个支撑支脚22之间还设置有馈线支脚23,在最靠近馈线支脚23的一个支撑支脚22的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24从而实现短路保护,射频组件3位于PCB板体1正面靠近右下角的位置,且天线支架2的天线板体21的高度高于射频组件3的高度,从而当需要安装吸附操作时,直接通过吸附爪吸附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就可以实现,接触面积大、吸附稳定,且在吸附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PCB板体上的其他位置造成影响。
信号接收工作时,外部信号经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接收,并通过馈线支脚传输至PCB板体,并最终由射频组件成功接收;信号发送工作时,射频组件经PCB板体并通过馈线支脚将信号发送至天线支架的天线板体,并最终实现信号的发送;信号传输可靠稳定的同时,因天线板体使用的是有一定宽度的金属片,这样可以增大分布电容和减少分布电感,金属片平面部分相当于许多线形天线阻抗的并联,因此本天线比线形天线的输入阻抗要低,产生了宽带的谐振特性,从而增大天线带宽,提高传输效率
具体地,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4与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5的数量相等且左右对称。具体地,第三引脚区内的第三引脚6的数量大于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4与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5的数量之和,从而保证射频组件3整体被引脚包围,保证各向引脚与射频组件间距相差不多,进而便于各向信号的传输。
具体地,天线支架2的沿竖向切开的截面呈槽形,在保证固定安装稳定的同时,尽量减小结构尺寸和重量。
具体地,支撑支脚22的横向尺寸大于馈线支脚23的横向尺寸,从而进一步保证支撑固定的效果。
具体地,射频组件3的横向尺寸小于天线支架2的横向尺寸,且射频组件3位于天线支架2的下方并位于天线支架2的横向尺寸范围内,从而使得射频组件3整体都能在横向上被天线支架2覆盖,便于信号的稳定有效传输。
具体地,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24的支撑支脚22的竖向尺寸略大于其余支撑支脚22的竖向尺寸,从而保证安装稳定的同时,为内部的短路金属片24预留出足够的安装空间。
具体地,天线板体21选用铜或铁制作,来源广泛,制作简单。
具体地,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各设置有3个。
具体地,第三引脚6设置有8-10个。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模块包括PCB板体(1),位于所述PCB板体(1)正面上方的天线支架(2),位于所述PCB板体(1)正面下方的射频组件(3),以及分别内凹设置于所述射频组件(3)左侧、右侧、及下方的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在第一引脚区、第二引脚区、以及第三引脚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以及第三引脚(6);其中,所述天线支架(2)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天线板体(21),所述天线板体(21)通过位于其四角位置的支撑支脚(22)固定安装于所述PCB板体(1)正面,在所述天线支架(2)的靠近所述射频组件(3)的一侧的两个支撑支脚(22)之间还设置有馈线支脚(23),在最靠近所述馈线支脚(23)的一个支撑支脚(22)的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24),所述射频组件(3)位于所述PCB板体(1)正面靠近右下角的位置,且所述天线支架(2)的天线板体(21)的高度高于所述射频组件(3)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4)与所述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5)的数量相等且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脚区内的第三引脚(6)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引脚区内的第一引脚(4)与所述第二引脚区内的第二引脚(5)的数量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2)的沿竖向切开的截面呈槽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脚(22)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馈线支脚(23)的横向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组件(3)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天线支架(2)的横向尺寸,且所述射频组件(3)位于所述天线支架(2)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天线支架(2)的横向尺寸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内部设置有短路金属片(24)的支撑支脚(22)的竖向尺寸略大于其余支撑支脚(22)的竖向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体(21)选用铜或铁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各设置有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脚(6)设置有8-10个。
CN201920779961.5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Active CN210111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961.5U CN21011103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961.5U CN21011103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1031U true CN21011103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9961.5U Active CN21011103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1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71208B1 (en) Dual band antenna module
CN107210541B (zh) 移动基站天线
JP5312598B2 (ja) 移動通信基地局用二重帯域二重偏波アンテナ
JP696460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2804495A (zh) 天线辐射单元
US20140333488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TW200941828A (en) Ultra-wideband antenna
US20180123236A1 (en) Antenna System and Antenna Module With a Parasitic Element For Radiation Pattern Improvements
US1043188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ual band printed antenna of the same
CN101615718B (zh) 天线组件
CN210111031U (zh) 一种带有可吸附天线的射频模块
CN205543195U (zh) 射灯天线
KR20110004460A (ko) 로우 프로파일 광대역폭 무선 주파수 안테나
TW201448350A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CN215342979U (zh) 双极化多频段的壁挂天线
JP3998598B2 (ja) 平面アンテナ
WO2016202118A1 (zh) 一种内置WiFi天线及移动终端
US20220190470A1 (en) Radiator for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05633546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KR20130004430A (ko) 안테나
JP2007020007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3050766B (zh) 天线模组及具有该天线模组的无线通信装置
WO2021130844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測定システム
TW201503483A (zh) 無線通訊裝置
CN219458017U (zh) 一种定向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Yongan community,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outh of Lanling Roa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Fu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Yongan community,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south of Lanling Roa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FU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