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9354U -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9354U
CN210109354U CN201920771854.8U CN201920771854U CN210109354U CN 210109354 U CN210109354 U CN 210109354U CN 201920771854 U CN201920771854 U CN 201920771854U CN 210109354 U CN210109354 U CN 210109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ight
main circuit
main
light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18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太平
万光辉
孙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t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t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18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9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9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9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它包括:壳体机构,壳体机构包括主壳以及设置在主壳内的内腔,内腔中还设置有内支架,内支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主壳内;传感机构,传感机构包括主电路板和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主电路板和电池均固定在内支架上,传感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主电路板上的光发射元器件和/或光接收元器件,主电路板上具有用于设置光发射元器件的第一位置和用于设置光接收元器件的第二位置,主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主电路板的另一面也设置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内支架的设置不仅易于传感机构的安装,而且使得传感机构更为稳固、耐用,因此结构更为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可用于发射、接收光线,并通过是否能够接收到光线而判断是否有物体阻挡。如“CN105457318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红外感应跨栏”,“CN201906447U”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全自动往返跑训练考核装置”,均使用到红外发射和感应装置,但是公开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结构稍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具有优化的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它包括:
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主壳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内的内腔,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主壳内;
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主电路板和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均固定在所述内支架上,所述传感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上的光发射元器件和/或光接收元器件,所述主电路板上具有用于设置所述光发射元器件的第一位置和用于设置所述光接收元器件的第二位置,所述主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主电路板的另一面也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优化地,所述内支架上还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中扣入有天线,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
优化地,所述内支架为板状且延展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自所述内支架表面向所述主壳内壁延伸且抵紧在所述主壳内壁上。
优化地,所述主壳具有置入开口,所述置入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内支架通过所述置入开口插入所述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机构还包括上壳,所述上壳封盖在所述置入开口上。
优化地,自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连接成的区域边缘向外延伸有导光管,所述导光管中设置有伴随所述导光管延伸的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第一位置向外延伸的所述导光管内空间与所述第二位置向外延伸的所述导光管内空间隔离。
优化地,所述导光管外端边缘横向向远延伸形成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紧固在所述主壳上。
优化地,所述导光管外端封盖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透过设定光谱的光线。
优化地,所述壳体机构上还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显示屏电路板,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电路板,所述显示屏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
优化地,它还包括立杆,所述壳体机构和所述立杆顶端中一者设置有卡接凸起、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接凸起可分离地卡入所述卡槽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由于壳体机构具有内支架,且内支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主壳内,传感机构中的主电路板以及电池固定在内支架上,主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光发射元器件和/或光接收元器件,也就是说传感机构的主要部件均安装在内支架上,内支架的设置不仅易于传感机构的安装,而且使得传感机构更为稳固、耐用,因此结构更为优化。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壳体机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电路板安装在内支架上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视向图;
图6是壳体机构斜向俯视图;
图7是壳体机构与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壳体机构;101、主壳;102、内腔;103、内支架;104、卡扣;105、支撑柱;106、置入开口;107、上壳;108、下壳;109、卡接凸起;110、亚克力板;
200、传感机构;201、主电路板;202、电池;203、光发射元器件;204、光接收元器件;205、第一位置;206、第二位置;207、导光管;208、天线;209、隔断;210、连接边;211、滤光片;212、显示屏;213、显示屏电路板;214、LED灯;215、导光柱;216、蜂鸣器;217、通孔;
300、座机构;301、立杆;302、卡槽;303、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包括壳体机构100、传感机构200(图1未示,传感机构200设置在内腔102中)以及座机构300。
壳体机构100包括主壳101、上壳107、下壳108和内腔102。内腔102设置在主壳101内。传感机构200设置在内腔102中。
壳体机构100下方设置有座机构300,壳体机构100与座机构300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
座机构300包括一根立杆301,立杆301顶端固定有接头303,如图7,接头303上设置有卡槽302。主壳101底部设置有主要起装饰作用的下壳108,主壳101底部还设置有卡接凸起109,卡接凸起109卡入卡槽302中进行紧固。当然,其它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卡槽302设置在主壳101上,卡接凸起109设置在接头303上。卡接凸起109可以从卡槽302中分离而使壳体机构100与座机构300分离(参见图1),这样便可以将壳体机构100连同其内的传感机构200从座机构300上分离而集中管理,比如集中充电与存放。
如图2,内腔102中还设置有内支架103。传感机构200的大部分部件设置在内支架103上。
如图3,壳体机构100中的主壳101具有置入开口106,置入开口106与内腔102连通。内支架103通过置入开口106插入内腔102中。内支架103卡入主壳101内并与上壳107通过螺丝紧固在一起。内支架103还可以从主壳101内抽出。上壳107封盖在置入开口106上,将置入开口106封闭。
内支架103为板状,在内腔102内延展。内支架103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形态的支撑柱105。支撑柱105自内支架103表面向主壳101内壁延伸且抵紧在主壳101内壁上,起到稳固内支架103的作用。
如图2,传感机构200包括一个主电路板201。主电路板201固定在内支架103上。
如图4,主电路板201与内支架103贴附在一起。主电路板20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毗邻设置。其中,第一位置205上安装有光发射元器件203,第二位置206上安装有光接收元器件204。本例中,光发射元器件203用于发射光线,光接收元器件204用于感应光发射元器件203发射的光线(或感应光发射元器件203发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如图5,主电路板201的另一面也设置有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毗邻设置。其中,第一位置205用于安装光发射元器件203,第二位置206用于安装光接收元器件204。内支架103上开设有通孔217,通孔217用于光线穿过。
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为预留位置,即在主电路板201上预留出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是否在第一位置205上安装光发射元器件203以及在第二位置206上安装光接收元器件204。
内支架103上还设置有两个卡扣104,卡扣104中扣入有天线208。当主电路板201上安装有光接收元器件204时,可以在主电路板201上安装天线208,天线208用于将光接收元器件204的感应信号无线传输给外部主机,以“告诉”主机此处在某一时刻有物体经过。天线208与主电路板201(参见图4)电连接。本例的天线208实现了内置的效果。
内支架103上还安装有电池202,电池202与主电路板201(参见图4)电连接从而给主电路板201供电。
如图2和图3,主壳101上嵌插有导光管207。导光管207自第一位置205和第二位置206(参见图4、图5)连接成的区域边缘向外延伸(导光管207与主电路板201 为分离状态),导光管207外端边缘横向向远延伸形成连接边210。连接边210通过螺丝紧固在主壳101上。导光管207从主壳101中插入直至内端接触主电路板201表面。
导光管207外端还封盖有滤光片211,滤光片211用于透过设定光谱的光线,比如本例中,滤光片211用于透过红外光,滤除其它光谱的光。
如图3,导光管207中设置有隔断209。隔断209伴随导光管207延伸。隔断209将导光管207内空间隔离为两部分空间,其中一部分空间为第一位置205向外延伸的空间,另一部分空间为第二位置206向外延伸的空间(参见图4、图5)。这样可使得光发射元器件203发射的光线与光接收元器件204接收到的光线不相干扰。
如图2和图6,内腔102顶部设置有显示屏212和设置在显示屏212下方的显示屏电路板213。显示屏212电连接显示屏电路板213,显示屏电路板213电连接主电路板201。在上壳107上设置有透明的亚克力板110,显示屏212位于亚克力板110下方,亚克力板110对显示屏212形成保护。显示屏212用于显示剩余电量、信道和连接状态。
如图2,主电路板201上还设置有LED灯214,LED灯214与主壳101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光柱215,导光柱215为透明材质,导光柱215用于将LED灯214的光导出。
主电路板201上还设置有蜂鸣器216,蜂鸣器216用于有物体阻挡光发射元器件203发射的光线时发出提示音。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壳体机构(100),所述壳体机构(100)包括主壳(10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101)内的内腔(102),所述内腔(102)中还设置有内支架(103),所述内支架(103)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主壳(101)内;
传感机构(200),所述传感机构(200)包括主电路板(201)和与所述主电路板(201)电连接的电池(202),所述主电路板(201)和所述电池(202)均固定在所述内支架(103)上,所述传感机构(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201)上的光发射元器件(203)和/或光接收元器件(204),所述主电路板(201)上具有用于设置所述光发射元器件(203)的第一位置(205)和用于设置所述光接收元器件(204)的第二位置(206),所述主电路板(201)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205)和所述第二位置(206),所述主电路板(201)的另一面也设置有所述第一位置(205)和所述第二位置(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103)上还设置有卡扣(104),所述卡扣(104)中扣入有天线(208),所述天线(208)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103)为板状且延展在所述内腔(102)中,所述内支架(1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105),所述支撑柱(105)自所述内支架(103)表面向所述主壳(101)内壁延伸且抵紧在所述主壳(101)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01)具有置入开口(106),所述置入开口(106)与所述内腔(102)连通,所述内支架(103)通过所述置入开口(106)插入所述内腔(10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00)还包括上壳(107),所述上壳(107)封盖在所述置入开口(10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位置(205)和所述第二位置(206)连接成的区域边缘向外延伸有导光管(207),所述导光管(207)中设置有伴随所述导光管(207)延伸的隔断(209),所述隔断(209)将所述第一位置(205)向外延伸的所述导光管(207)内空间与所述第二位置(206)向外延伸的所述导光管(207)内空间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207)外端边缘横向向远延伸形成连接边(210),所述连接边(210)紧固在所述主壳(1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207)外端封盖有滤光片(211),所述滤光片(211)用于透过设定光谱的光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00)上还设置有显示屏(212)以及显示屏电路板(213),所述显示屏(212)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电路板(213),所述显示屏电路板(213)电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立杆(301),所述壳体机构(100)和所述立杆(301)顶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接凸起(109)、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109)配合的卡槽(302),所述卡接凸起(109)可分离地卡入所述卡槽(302)中。
CN201920771854.8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Active CN210109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1854.8U CN21010935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1854.8U CN21010935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9354U true CN210109354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1854.8U Active CN210109354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9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07892A1 (en) Acoustic Control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US6239986B1 (en) Housing bod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CN210326094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架的家用电视天线
CN103928789B (zh) 具有线路板模组结构的仪表
CN108712533B (zh)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390971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210109354U (zh) 一种光发射感应传感装置
CN208386608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318897B (zh) 追踪器
CN208386609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577807B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07702283U (zh) 一种多卡扣组装射灯
CN218009437U (zh) 一种料理机控制面板及料理机
CN217427252U (zh) 一种配合bim系统的高灵敏度远程电力控制插座
CN207764509U (zh) 显示装置
CN210005444U (zh) 一种影像测量仪的光源
CN210574122U (zh) 一种带有夜灯的门铃室内机
CN210836915U (zh) 点光源安装架、点光源及显示屏
CN219497257U (zh) 显示屏模组的组装结构以及智能设备
CN215872315U (zh) 防水型控制器
CN219718847U (zh) 一种车载单元及其外壳
CN216414397U (zh) 终端及其摄像头组件
CN217714641U (zh) 一种具有led灯带的温湿度计
CN219536622U (zh) 一种控制板盒
CN214629857U (zh) 电子烟的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