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6609U -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6609U
CN208386609U CN201820507039.6U CN201820507039U CN208386609U CN 208386609 U CN208386609 U CN 208386609U CN 201820507039 U CN201820507039 U CN 201820507039U CN 208386609 U CN208386609 U CN 208386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hamber
face
mould group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70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70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6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6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660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325 priority patent/WO2019196726A1/zh
Priority to EP19773330.6A priority patent/EP3609168B1/en
Priority to US16/493,286 priority patent/US11330090B2/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腔,第一面开设有与至少一个收容腔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收容腔用于固定安装输入输出模组并使输入输出模组从第二面暴露,至少一个通孔用于从第一面暴露输入输出模组,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成像模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由于支架一体成型,当多个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收容腔内时,输入输出模组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多个输入输出模组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

Description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费性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可以配置有多个功能模组,而多个功能模组往往需要互相配合才能正常工作,然而,手机在使用中受到撞击时,多个功能模组的相对位置容易发生改变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腔,所述第一面开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用于固定安装输入输出模组并使所述输入输出模组从所述第二面暴露,至少一个所述通孔用于从所述第一面暴露所述输入输出模组,所述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成像模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可见光成像模组及/或红外成像模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激光投射器及/或受话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由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支架的安装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包括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本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四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腔的中心位于所述直线与所述底侧壁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面凸出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三腔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直线与所述顶侧壁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自所述第二面凸出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三腔的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包括:
输入输出模组;和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所述收容腔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包括受话器,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受话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凸出的连接弹片,所述连接弹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触以电连接所述受话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面贴合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二面贴合的第二段,所述连接弹片与所述第二段抵触,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红外补光灯、接近传感器和光感器,所述红外补光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光感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包括:
壳体;和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所述输入输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输入输出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形成有安装口,所述支架穿设所述安装口且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抵以夹持所述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中,由于支架一体成型,当多个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收容腔内时,输入输出模组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多个输入输出模组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平面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平面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激光投射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100包括壳体10、主板20和输入输出组件30。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游戏机、头显设备、门禁系统、柜员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终端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终端10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壳体10可以作为主板20和输入输出组件30的安装载体,壳体10可以给主板20和输入输出组件30提供防尘、防水、防摔的保护,壳体10上还可以安装有显示屏、电池等元器件。壳体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与后壳12互相结合并将主板20和输入输出组件30收容在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前壳11与后壳12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1,主板20固定在壳体10内,具体地,主板20可以通过螺合、卡合等方式固定在前壳11或后壳12上。主板20可以与输入输出组件30的各输入输出模组31(如图3)连接,主板20上还可以连接终端100的处理芯片、控制芯片等,主板20上铺设的线路可以用于传输电信号。主板20上形成有安装口,安装口供输入输出组件30穿过,减小主板20与输入输出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内时占用的空间。
请参阅图1至图3,输入输出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内,输入输出组件30包括输入输出模组31和支架32,输入输出模组31安装在支架32上。
输入输出模组31可以向外界发出信号或者接收外界的信号,或者同时具备向外界发出信号和接收外界的信号的功能,其中信号可以是光线信号、声音信号、触摸信号等。可以理解,依据终端100的不同功能需求,输入输出模组31的具体种类和每种输入输出模组31的数量可以有所变化。
请结合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模组31包括激光投射模组311、红外成像模组313、可见光成像模组312和受话器314。其中,激光投射模组311可用于向终端100外的目标物体投射激光图案,激光可以是红外光,红外成像模组313可用于接收外界的红外光信号以生成红外图像,在一个例子中,红外成像模组313可以接收由目标物体反射的激光图案,激光投射模组311和红外成像模组313共同用于获得目标物体的深度信息。可见光成像模组312可接收外界的可见光信号以生成彩色图像,可见光成像模组312、红外成像模组313和激光投射模组311可以共同用于获得目标用户的深度图像,受话器314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向外发出声波实现通话等功能。输入输出模组31上可以设置有连接器33,连接器33可以插入到主板20上特定的连接座上,以连接输入输出模组31与主板20,将连接器33从连接座上拔出则可以将输入输出模组31与主板20分离。
请参阅图1至图3,支架32为一体成型结构,支架32包括本体321。支架32固定在壳体10内且用于安装输入输出模组31。本体321包括第一面3211、第二面3212和侧壁3213,第一面3211与第二面3212相背,侧壁3213连接第一面3211与第二面3212,侧壁3213包括相背的顶侧壁3214和底侧壁3215。在将输入输出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内时,前壳11可以与第一面3211相抵,后壳12可以与第二面3212相抵以夹持支架32,避免支架32和输入输出模组31沿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如图1中的Z方向)移动,同时,支架32与主板20的安装口的位置对应安装,支架32的侧壁3213可以与安装口的内壁相抵,使得支架32卡在安装口内,只需要将主板20的位置固定,就可避免支架32和输入输出模组31沿终端100的宽度方向(沿垂直于图1中的Z方向)移动。
请结合图4和图5,第二面32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腔322,第一面3211开设有与至少一个收容腔322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323,收容腔322均位于顶侧壁3214和底侧壁3215之间。至少一个收容腔322用于固定安装输入输出模组31,当输入输出模组31安装在支架32上时,输入输出模组31从第二面3212暴露,且输入输出模组31还通过通孔323从第一面3211暴露。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暴露指的是可以从第一面3211或从第二面3212看到输入输出模组31,例如,输入输出模组31可以穿过第一面3211的通孔323从第一面3211暴露,输入输出模组31也可以未穿过通孔323,但通过通孔323可以看到输入输出模组31。
支架32上形成有限位环324,具体地,通孔323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收容腔322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324,收容腔322由限位环324和环绕限位环324延伸的内壁形成。在安装输入输出模组31时,可以将输入输出模组31沿第二面3212指向第一面3211的方向安装在收容腔322内,直至输入输出模组31与限位环324相抵,表明输入输出模组31安装到位,此时可以向收容腔322内点胶,具体地,可以向输入输出模组31与收容腔32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点胶,等胶水固化后,输入输出模组31被固定安装在收容腔322。
可以理解,收容腔322的具体形状与对应的输入输出模组31的形状对应,收容腔322的腔体可以略大于输入输出模组31以便于在收容腔322内点胶,收容腔322的腔体也可以略小于输入输出模组31以使输入输出模组31可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收容腔322内。收容腔322的具体数量也可以与输入输出模组31的具体数量相等。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容腔322包括第一腔3221、第二腔3222、第三腔3223和第四腔3224。第一腔3221、第二腔3222、第三腔3223和第四腔3224依次排列,通孔323包括第一孔3231、第二孔3232、第三孔3233和第四孔3234,第一孔3231与第一腔3221对应,第二孔3232与第二腔3222对应,第三孔3233与第三腔3223对应,第四孔3234与第四腔3224对应。多个收容腔322可以互相间隔,也可以是任意两个、三个、或四个等的收容腔322互相连通。第一腔3221可用于安装激光投射模组311,第二腔3222可用于安装可见光成像模组312,第三腔3223可用于安装受话器314,第四腔3224可用于安装红外成像模组313。第一腔3221、第二腔3222、第四腔3224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L(如图2所示)上,激光投射模组311、可见光成像模组312和红外成像模组313安装后,三者的光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易于三者互相配合工作,具体地,激光投射模组311从第一孔3231穿出,可见光成像模组312从第二孔3232穿出,红外成像模组313从第四孔3234穿出,更具体地,激光投射模组311的出光面、可见光成像模组312的入光面和红外成像模组313的入光面可以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三腔3223的中心位于直线L与底侧壁3215之间,受话器314安装在第四腔3224内,受话器314可以未穿过第四孔3234,受话器314发出的声波可以穿过第四孔3234并进入外界。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100,由于支架32一体成型,当多个输入输出模组31安装在收容腔322内时,输入输出模组31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多个输入输出模组31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具体地,多个收容腔32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只要将输入输出模组31固定在收容腔322内,输入输出模组31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多个输入输出模组31可以同时安装在一个支架32上,而不需要为多个输入输出模组31设置多个安装架,简化了终端100的结构,节约了终端100内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面3211上开设有支架定位孔325,支架定位孔325用于定位支架32的安装位置。具体地,支架定位孔32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定位孔32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架定位孔325开设在本体321的斜对角的位置。对应的,请结合图1,前壳11上可以凸出形成有前壳定位柱111,当第一面3211与前壳11相抵时,前壳定位柱111伸入支架定位孔325中且与支架定位孔325配合,通过前壳定位柱111与支架定位孔325的配合可以快速定位支架32的安装位置,且进一步避免支架32在壳体10内晃动。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输出组件3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4,受话器314包括连接弹片3141,连接弹片3141沿着第一面3211向第二面3212的方向凸出,连接弹片3141与柔性电路板34抵触以电连接受话器314与柔性电路板34。具体地,柔性电路板34的一端可以连接到主板20上,柔性电路板34上可以形成有触点345,连接弹片3141与触点345抵触以电连接受话器314与柔性电路板34。在一个例子中,柔性电路板34上的触点345可以有多组,连接弹片3141与任意一组触点345抵触均能电连接受话器314与主板20,如此,只要受话器314的出音口与第三孔3233对应,受话器314可以以多个角度被安装在第三腔3223内,且均可以使连接弹片3141与触点345抵触。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34包括第一段341和第二段342。第一段341与第一面3211贴合,第二段342与第二面3212贴合。连接弹片3141与第二段342抵触。输入输出组件30还包括红外补光灯35、接近传感器36和光感器37,红外补光灯35、接近传感器36和光感器37均连接在第一段341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4还包括连接第一段341和第二段342的连接段343,连接段343可以与顶侧壁3214相贴合。红外补光灯35用于向外发射红外光,接近传感器36用于检测目标物体到终端100的距离,光感器37用于检测环境光的强度,其中,接近传感器36和光感器37可以集成为一个模组。如此,通过一个柔性电路板34就可以连接红外补光灯35、接近传感器36、光感器37和受话器314,输入输出组件30的整体结构较简单紧凑。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32还包括自第一面3211凸出的支架定位柱326,支架定位柱326与第三腔3223的位置对应,支架定位柱326位于直线L与顶侧壁3214之间。支架定位柱326可以用于定位安装在支架32上的元件,例如上述的柔性电路板34、红外补光灯35、接近传感器36或光感器37等元件,防止元件发生晃动。更具体地,支架定位柱326穿设并固定住柔性电路板34的第一段341,因此,设置在第一段341上的红外补光灯35、接近传感器36及光感器37也被固定住,第三腔3223的中心与支架定位柱326可以分别位于直线L的两侧。
请参阅图3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32还包括支架定位块327,支架定位块327自第二面3212凸出,支架定位块327与第三腔3223的位置对应。支架定位块327可以用于定位安装在支架32上的柔性电路板34,防止柔性电路板34发生晃动,具体地,支架定位块327穿设并固定住柔性电路板34的第二段342。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34上开设有软板定位孔344,软板定位孔344用于定位柔性电路板34在支架32上的安装位置。具体地,软板定位孔344可以开设在第一段341、第二段342或连接段343的任意一段或多段上,在如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软板定位孔344同时开设在第一段341和第二段342上,软板定位孔344开设的位置可以与上述的支架定位柱326和支架定位块327的位置对应,在安装柔性电路板34时,将第一段341与第一面3211贴合且将软板定位孔344与支架定位柱326配合,将第二段342与第二面3212贴合且将软板定位孔344与支架定位块327配合,如此,柔性电路板34的位置不易发生晃动。
请参阅图2至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32还包括固定凸出328,固定凸出328自侧壁3213向外凸出,固定凸出328用于固定支架32。固定凸出328的数量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当固定凸出328的数量是多个时,多个固定凸出328可以从侧壁3213的相背的两侧凸出。固定凸出328用于固定支架32,具体地,可以通过紧固件直接将固定凸出328固定在壳体10上,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将支架32和主板20共同固定在壳体10上。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凸出328上开设有固定孔3282,主板20和前壳11与固定孔328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可以通过紧固件(如螺钉)穿过固定孔3282和安装孔,以将支架32和主板20固定在前壳11上。通过固定凸出328固定支架32,进一步提高支架32安装在壳体10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6,当然,可以理解,固定凸出328也不是必须的,支架32在前壳11与后壳12的夹持作用下,支架32的位置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激光投射模组311包括基板组件3111、镜筒3112、光源3113、准直元件3114、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3115、及保护盖3116。
基板组件3111包括基板31111和电路板31112。电路板31112设置在基板31111上,电路板31112用于连接光源3113与终端100的主板20,电路板31112可以是硬板、软板或软硬结合板。
镜筒3112与基板组件3111固定连接,镜筒3112形成有容置腔31121,镜筒3112包括顶壁31122及自顶壁31122延伸的环形的周壁31124,周壁31124设置在基板组件3111上,顶壁31122开设有与容置腔31121连通的通光孔31125。周壁31124可以与电路板31112通过粘胶连接。
保护盖3116设置在顶壁31122上。保护盖3116包括开设有出光通孔31160的挡板31162及自挡板31162延伸的环形侧壁31164。
光源3113与准直元件3114均设置在容置腔31121内,衍射光学元件3115安装在镜筒3112上,准直元件3114与衍射光学元件3115依次设置在光源3113的发光光路上。准直元件3114对光源3113发出的激光进行准直,激光穿过准直元件3114后再穿过衍射光学元件3115以形成激光图案。
光源3113可以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Laser,VCSEL)或者边发射激光器(edge-emitting laser,EEL),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光源3113为边发射激光器,具体地,光源3113可以为分布反馈式激光器(DistributedFeedback Laser,DFB)。光源3113用于向容置腔31121内发射激光。请结合图8,光源3113整体呈柱状,光源3113远离基板组件3111的一个端面形成发光面31131,激光从发光面31131发出,发光面31131朝向准直元件3114。光源3113固定在基板组件3111上,具体地,光源3113可以通过封胶3117粘结在基板组件3111上,例如光源3113的与发光面31131相背的一面粘接在基板组件3111上。请结合图7和图9,光源3113的侧面31132也可以粘接在基板组件3111上,封胶3117包裹住四周的侧面31132,也可以仅粘结侧面31132的某一个面与基板组件3111或粘结某几个面与基板组件3111。此时封胶3117可以为导热胶,以将光源3113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基板组件3111中。
请参阅图7,衍射光学元件3115承载在顶壁31122上并收容在保护盖3116内。衍射光学元件3115的相背两侧分别与保护盖3116及顶壁31122抵触,挡板31162包括靠近通光孔31125的抵触面31163,衍射光学元件3115与抵触面31163抵触。
具体地,衍射光学元件3115包括相背的衍射入射面31152和衍射出射面31154。衍射光学元件3115承载在顶壁31122上,衍射出射面31154与挡板31162的靠近通光孔31125的表面(抵触面31163)抵触,衍射入射面31152与顶壁362抵触。通光孔31125与容置腔31121对准,出光通孔31160与通光孔31125对准。顶壁31122、环形侧壁31164及挡板31162与衍射光学元件3115抵触,从而防止衍射光学元件3115沿出光方向从保护盖3116内脱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3116通过胶水粘贴在顶壁31122上。
上述的激光投射模组311的光源3113采用边发射激光器,一方面边发射激光器较VCSEL阵列的温漂较小,另一方面,由于边发射激光器为单点发光结构,无需设计阵列结构,制作简单,激光投射模组311的光源成本较低。
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激光在传播时,经过光栅结构的反馈获得功率的增益。要提高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功率,需要通过增大注入电流和/或增加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长度,由于增大注入电流会使得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功耗增大并且出现发热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分布反馈式激光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增加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长度,导致分布反馈式激光器一般呈细长条结构。当边发射激光器的发光面31131朝向准直元件3114时,边发射激光器呈竖直放置,由于边发射激光器呈细长条结构,边发射激光器容易出现跌落、移位或晃动等意外,因此通过设置封胶3117能够将边发射激光器固定住,防止边发射激光器发生跌落、位移或晃动等意外。
请参阅图7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源3113也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基板组件3111上。具体地,激光投射模组311包括多个支撑块3118,支撑块3118可以固定在基板组件3111上,多个支撑块3118共同包围光源3113,在安装时可以将光源3113直接安装在多个支撑块3118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多个支撑块3118共同夹持光源3113,以进一步防止光源3113发生晃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3116可以省略,此时衍射光学元件3115可以设置在容置腔31121内,衍射光学元件3115的衍射出射面31154可以与顶壁31122相抵,激光穿过衍射光学元件3115后再穿出通光孔31125。如此,衍射光学元件3115不易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板31111可以省去,光源3113可以直接固定在电路板31112上以减小激光投射模组311的整体厚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收容腔,所述第一面开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用于固定安装输入输出模组并使所述输入输出模组从所述第二面暴露,至少一个所述通孔用于从所述第一面暴露所述输入输出模组,所述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成像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组包括可见光成像模组及/或红外成像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激光投射器及/或受话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由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支架的安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收容腔包括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本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四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腔的中心位于所述直线与所述底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面凸出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三腔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直线与所述顶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自所述第二面凸出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三腔的位置对应。
9.一种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输出模组;和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支架的所述收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包括受话器,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柔性电路板,所述受话器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凸出的连接弹片,所述连接弹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抵触以电连接所述受话器与所述柔性电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面贴合的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二面贴合的第二段,所述连接弹片与所述第二段抵触,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红外补光灯、接近传感器和光感器,所述红外补光灯、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光感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段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位置。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
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所述输入输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输入输出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板形成有安装口,所述支架穿设所述安装口且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抵以夹持所述支架。
CN201820507039.6U 2018-04-10 2018-04-10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86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7039.6U CN208386609U (zh) 2018-04-10 2018-04-10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PCT/CN2019/081325 WO2019196726A1 (zh) 2018-04-10 2019-04-03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EP19773330.6A EP3609168B1 (en) 2018-04-10 2019-04-03 Suppor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16/493,286 US11330090B2 (en) 2018-04-10 2019-04-03 Bracke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7039.6U CN208386609U (zh) 2018-04-10 2018-04-10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6609U true CN208386609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703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86609U (zh) 2018-04-10 2018-04-10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6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6726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6726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US11330090B2 (en) 2018-04-10 2022-05-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racke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0969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390971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US11163225B2 (en) Laser proj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90970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401045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8386608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616619A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US11330090B2 (en) Bracke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08386609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418922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及终端
CN108873222A (zh) 激光投射装置、tof深度相机和电子设备
CN208386607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415178B (zh) 激光投射器的保护组件、激光投射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8600435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以及终端
CN108600437A (zh) 支架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600436A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208386604U (zh) 框架、输入输出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8386605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8386606U (zh) 框体、输入输出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390979B (zh) 壳体和终端
CN208112727U (zh) 壳体和终端
CN108989507B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设备
CN208110176U (zh) 激光投射器的保护组件、激光投射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8600438A (zh)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8112685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