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8577U -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8577U
CN210108577U CN201921065944.1U CN201921065944U CN210108577U CN 210108577 U CN210108577 U CN 210108577U CN 201921065944 U CN201921065944 U CN 201921065944U CN 210108577 U CN210108577 U CN 210108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ttery
side wall
pressure plate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59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雷
唐明涛
赵洪武
李萍
刘盼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CALB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59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8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8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8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架和压力测量装置,支撑架上设有两个用于夹紧待测电池的压力板,其中至少一个压力板为活动压力板;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活动压力板施加压力的施力机构,至少一个压力板上设有用于使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宽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定位的侧壁定位部,且定位件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宽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侧壁定位标记或对齐面;或者定位件具有对待测电池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部,通过准确的对待测电池进行对中,该测试工装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低、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消费电子产品、航天、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带来电芯的厚度变化,即电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引起负极层间距增大,从而出现膨胀现象,电芯厚度越厚,膨胀量越大;另一方面,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发应产生气体,生成的气体造成电芯内压升高,增加了电芯的膨胀行为。电芯体积的膨胀往往伴随着电池厚度的增加,厚度的变化对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电池模组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包一般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每个电池模组由数量不相等的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并限定在由端板和侧板焊接而成的模组框架内,在电池模组的装配过程中,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对电池有一定的预紧力作用,以提高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在循环放电过程中,由于多个电池的膨胀变形,会对约束它们变形的模组框架进行挤压,使得模组框架发生形变,如果电池继续膨胀,而使模组框架的变形超过其允许的极限,则会发生模组框架的破坏,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在其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真实膨胀力的测试很重要,它可以作为评估电池模组结构是否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也为设计人员设计安全的电池模组结构提供了依据。
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电池膨胀力测试的装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2555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的电池膨胀力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设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的待测电池模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用于向电池模组施加压力的压力板;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穿过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而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导杆,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可沿导杆滑动;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一端板施加压力并使第一端板定位的加压构件,和沿水平方向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板,另一端面向第二端板并接收来自第二端板压力的弹簧以及用于检测具体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该测试装置通过利用弹簧提供对电池模组的预紧力,模拟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模组框架对电池的预紧力;通过继续压缩弹簧的方式提供电池膨胀的空间,模拟模组框架的形变过程;最后,由于电池的膨胀而使弹簧不能继续被压缩后,进一步模拟模组框架在达到形变极限后不再发生形变时的膨胀受力。虽然该测试装置能实现对电池模组的电池膨胀力进行测试,但是,电池在放置时,需要保证电池处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受力面的中心位置,而该测试装置需要人工目测来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反复调整对中,造成测试的效率降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膨胀力测试装置在使用时不易对待测电池定位对中而造成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用于夹紧待测电池的压力板,其中至少一个压力板为沿垂直于两个压力板布置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活动压力板;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活动压力板施加压力以使两块压力板夹紧待测电池的施力机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待测电池与压力板之间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至少一个压力板上设有用于使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定位配合的侧壁定位部,且定位件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或者定位件包括用于与待测电池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合的长壁定位部和用于与待测电池宽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的宽壁定位部。
有益效果: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在安装待测电池时,通过定位件用于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定位的侧壁定位部,以及其上设有的用于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或者定位件直接通过其上设有的长壁定位部和宽壁定位部对待测电池的至少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定位,最终实现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也即待测电池的准确定位,然后通过施力机构对活动压力板施加压力以夹紧待测电池,从而实现待测电池的固定,最后利用压力测量装置来测量待测电池与压力板之间的压力值进而测出待测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力值。通过对待测电池的准确定位,能够避免依靠人工对待测电池进行反复调节使其对中时造成的测试效率低和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定义设置有所述定位件的压力板为定位压力板,以定位压力板的中心为零点建立XOY平面坐标系,XOY平面垂直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其中X方向与Y方向垂直,所述定位件包括相对于定位压力板在X方向位置可调的调整块,侧壁定位部为可拆连接在调整块上的定位杆,所述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设置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与调整块在Y方向位置可调。
有益效果:调整块在X方向位置可调,定位杆在Y方向位置可调,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尺寸电池的对中定位,通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压力板上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调整部分刻度,调整部分刻度包括多条用于与调整块对齐以显示定位杆上用于与待测电池定位配合的侧面在X方向位置的调整部分刻度线。
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可依据定位压力板上设有的调整部分刻度来调整待测电池在X方向上的位置,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根据调整部分刻度,对待测电池在X方向上的位置调节的更加精确。
优选地,所述调整部分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沿X方向延伸,所述调整块上用于与调整部分刻度的刻度线对齐的侧面与定位杆上用于与待测电池侧壁定位配合的侧面平齐。
有益效果:当零刻度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沿X方向延伸,可以得出与调整块对齐的刻度线表示定位杆上与待测电池侧壁定位配合的侧面与压力板受力中心线在X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在放置待测电池时,只需使调整块与调整部分刻度上显示长度等于待测电池沿X方向延伸的侧壁长度一半的刻度线对齐,使待测电池沿Y方向延伸的侧壁与定位杆定位接触配合,即可完成待测电池在X方向上的对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刻度,侧壁定位刻度包括多条用于与调整块对齐以显示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位置的侧壁定位刻度线。
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可依据定位杆上设有的侧壁定位刻度来调整待测电池在Y方向上的位置,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根据侧壁定位刻度,对待测电池在Y方向上的位置调节的更加精确。
优选地,侧壁定位刻度的零刻度线与所述调整块对齐时,侧壁定位标记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沿X方向布置或重合,或者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上或者处于对齐面上。
有益效果:侧壁定位刻度的零刻度线与调整块对齐时,若侧壁定位标记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沿X方向布置,调整侧壁定位标记时,与调整块对齐的侧壁定位刻度线即表示侧壁定位标记与受力中心线在Y方向的垂直距离;或者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上,调整对齐面时,与调整块对齐的侧壁定位刻度线即表示对齐面与受力中心线在Y方向的垂直距离。此时只需将定位杆沿Y方向移动待测电池沿X方向延伸侧壁的一半长度的距离,然后使待测电池沿Y方向延伸的侧壁与侧壁定位标记对齐,即可实现待测电池在Y方向上的对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压力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沿X方向布置的用于粗调调整块位置的粗调固定孔,所述调整块上对应粗调固定孔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微调长孔,粗调固定孔和微调长孔内穿装有用于紧固调整块的调整块紧固件。
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待测电池在X方向上位置的粗调和微调,从而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用于调整定位杆在Y方向位置的调节长孔,调节长孔内穿装有定位杆紧固件以将定位杆固定在调整块上。
有益效果:便于实现待测电池在Y方向上位置的精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导向轴,两块压力板上均设有直线轴承,所述导向轴穿过直线轴承以对压力板进行导向。
有益效果:直线轴承能够保证两块压力板的平行度和良好滑动,减小导向轴的阻力,导向精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对齐面为定位杆一端的端面。
有益效果:定位杆一端的端面形成对齐面,无需再额外设置对齐面,简化定位杆的结构,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中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力传感器,2-传感器固定座,3-第一压力板,4-待测电池,5-直线轴承,6-导向轴,7-支撑架,8-螺母,9-第二压力板,10-定位件,11-螺杆,12-转动手柄,13-第一固定板,14-调整块,15-第二固定板,16-粗调固定孔,17-微调长孔,18-定位杆,19-调节长孔,20-调整部分刻度,21-侧壁定位刻度,22-X方向定位基准面,23-Y方向定位基准面,24-对齐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主要用于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力测试,包括支撑架7,支撑架7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上的四根导向轴6,支撑架7还包括平行间隔布置在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之间且用于夹紧待测电池4的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其中第一压力板3与第一固定板13相邻,第二压力板9和第二固定板15相邻。每根导向轴6均垂直穿过设有直线轴承5的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垂直连接。直线轴承5能够保证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的平行度和在导向轴6上的良好滑动,减小在导向轴6上滑动时受到的阻力。第一、第二压力板均能在导向轴6上滑动,即第一、第二压力板均为活动压力板。
第一固定板13上设有用于对第一压力板3施加压力以使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夹紧待测电池4的施力机构,具体地,施力机构包括施压部分,施压部分为穿装在第一固定板13并延伸至第一压力板3上的螺杆11,螺杆11靠近第一固定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2,通过旋转转动手柄12使螺杆11转动进而对第一压力板3施加压力,驱动第一压力板3沿导向轴6朝向第二压力板9的方向滑动以夹紧待测电池4,夹紧后通过旋拧螺母8将第一压力板3进行紧固定位。
如图3所示,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待测电池4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力的压力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位于第二压力板9和第二固定板15之间。具体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5中心位置的压力传感器1和固定在第二压力板9上的传感器固定座2,压力传感器1通过六角螺栓与传感器固定座2固定连接,第二压力板9受到的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器1上,通过相应的采集系统采集待测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膨胀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压力测量计来测量待测电池的膨胀力。
待测电池4在放置时,需要保证其处于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受力面的中心位置,因此,在第一压力板3上设有用于使待测电池4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的定位件10。如图2所示,定位件10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4的长侧壁进行定位的侧壁定位部,并且侧壁定位部上设有与待测电池4的宽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对齐面,具体地,侧壁定位部为定位杆18,如图5所示,对齐面24为定位杆18的一个端面。为方便理解,以第一压力板3为定位压力板,且以第一压力板3的中心为零点建立XOY平面坐标系,XOY平面垂直于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其中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待测电池4的长侧壁沿Y方向延伸,待测电池4的宽侧壁沿X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为第一、第二压力板与待测电池4夹紧接触区域的沿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与施力机构上对第一压力板3施压部分的中心线重合,即与螺杆11的中心线重合。本实施例中,受力中心线为第一、第二压力板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几何中心线,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第二压力板足够大,而仅用一小部分,例如一个规则的圆形或矩形部分去夹紧待测电池,此时两块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即为圆形或矩形部分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几何中心线,该几何中心线偏离整个第一或第二压力板的几何中心线。
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件10包括可相对第一压力板3沿X方向位置可调的调整块14,第一压力板3上设有用于标记调整块14位置的调整部分刻度20,调整部分刻度20具有从零刻度线开始,以厘米为单位的整数刻度,整数刻度的数值大于10厘米,相邻两个整数刻度之间具有九个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总体沿X方向延伸。调整部分刻度20的刻度线与调整块14的X方向定位基准面22对齐以显示定位杆18上用于与待测电池4定位配合的侧面在X方向的位置,具体地,调整部分刻度20的零刻度线与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沿X方向延伸,且调整块14上用于与调整部分刻度20的刻度线对齐的X方向定位基准面22与定位杆18上用于与待测电池4的长侧壁定位配合的侧面平齐,即此时与调整块14对齐的刻度线表示定位杆18上与待测电池4长侧壁定位配合的侧面与第一、第二压力板受力中心线在X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在放置待测电池4时,只需使调整块14与调整部分刻度20上显示长度等于宽侧壁长度一半的刻度线对齐,并使待测电池4的长侧壁与定位杆定位接触配合,完成待测电池4在X方向上的对中。
第一压力板3于每个以厘米为单位的偶数刻度线的两侧间隔设有用于粗调调整块14在X方向位置的粗调固定孔16,调整块14上对应粗调固定孔16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微调长孔17,粗调固定孔16和微调长孔17内穿装有用于紧固调整块14的紧固螺栓。
如图5所示,定位杆18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调节长孔19,调节长孔19中穿装有紧固螺栓以将定位杆18固定在调整块14上。定位杆18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刻度21,侧壁定位刻度21同样具有从零刻度线开始,以厘米为单位的整数刻度,整数刻度的数值大于10厘米,相邻两个整数刻度之间具有九个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当侧壁定位刻度21的零刻度线与调整块14对齐时,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上,此时,调整对齐面时,与调整块14对齐的侧壁定位刻度线即表示对齐面与第一、第二压力板受力中心线在Y方向的垂直距离,此时只需将定位杆18沿Y方向移动待测电池4长侧壁一半长度的距离,然后使宽侧壁与对齐面对齐,而实现待测电池4在Y方向上的对中。
当先调节调整块14的位置时,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上,当先调节定位杆18的位置时,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上。
以长度为150mm、高度100mm、厚度25mm的待测电池4为例,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使用时状态如图1所示,将调整块14的X方向定位基准面22与第一压力板3上刻度50mm处平齐,并将定位杆18固定于调整块14上,然后将调整块14的Y方向定位基准面23与定位杆18上的刻度75mm对齐;然后将待测电池4连接充放电设备上,紧接着将待测电池4放入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之间,使待测电池4的宽侧壁与对齐面平齐并将其放置于定位杆18上,即可完成待测电池4的对中。然后转动手柄12,使第一压力板3沿导向轴6向第二压力板9滑动,直到压力传感器1的显示压力稳定在200kg左右时停止转动手柄12,将螺母8旋转沿螺杆11向第一固定板13移动,然后拧紧;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之间的间距;开启充放电机,设置工步,以1C充放电循环50次,通过压力采集系统观察膨胀力变化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之间的间距
Figure BDA0002124166780000071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压力板3和第二压力板9之间的间距平均值为24.35mm左右,各部位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0.08%,可以满足电池厚度测试要求误差≤±0.25%。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板和第二压力板均可沿导向轴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只需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其中一个可以活动即可,相应的,施力机构对应施加在可活动的压力板上。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杆通过其端面形成的对齐面来对待测电池的宽侧壁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定位杆上设置侧壁定位标记,通过侧壁定位标记来对待测电池的宽侧壁进行定位。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件设置在第一压力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压力板上,此时第二压力板既可以是活动压力板,也可以是固定压力板;或者在第一压力板和第二压力板上均设置有定位件。
上述实施例中,调整块在X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定位杆在Y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这样一来,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能够对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膨胀力测试;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块也可以在X方向上固定,定位杆在Y方向上固定,此时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仅能对一种型号的电池进行膨胀力测试。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块在X方向上固定,定位杆在Y方向上位置可调,或者调整块在X方向上位置可调,定位杆在Y方向上位置固定;这两种情况下,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能够分别对应对长侧壁相同或宽侧壁相同的一系列电池进行膨胀力测试。
上述实施例中,调整部分刻度的零刻度线与两块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沿X方向延伸,即零刻度线设置在第一压力板侧面的中间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部分刻度的零刻度线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压力板侧面的端部等离开中间的位置,此时调整部分刻度的零刻度线与两块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并不沿X方向延伸,此时需要根据处于第一压力板侧面中间位置处的刻度线调整待测电池的位置。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刻度线与第一压力板侧面端部的距离来调整待测电池的位置,此时零刻度线最好设置在第一压力板侧面的端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板和定位杆上均具有刻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板和定位杆也可以其中一个具有刻度,而另一个不具有刻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板上于每个以厘米为单位的偶数刻度线的两侧间隔设有用于粗调调整块在X方向位置的粗调固定孔,调整块上对应设有微调长孔,粗调固定孔和微调长孔上穿装有紧固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板上也可以于每个以厘米为单位的偶数刻度线的其中一侧设有粗调固定孔。上述实施例中,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通过紧固螺栓和微调长孔来实现微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滑槽和滑块滑动配合或者轨道和滑槽的形式来实现微调,相应的,定位杆和调整块之间可以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配合或者轨道和滑槽滑动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可拆连接以及定位杆在Y向上的位置调节。
上述实施例中,定位件具有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进行定位的侧壁定位部,并且侧壁定位部上设有与待测电池的宽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对齐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也可以采用具有对待测电池的宽侧壁进行定位的侧壁定位部,并且侧壁定位部上设有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定位标记或对齐面的这种结构;或者采用具有用于与待测电池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合的长壁定位部和用于与待测电池宽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的宽壁定位部的定位件,只要能实现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第一、第二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第二压力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测量装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压力板之间,只要能实现测量待测电池与两块压力板之间压力即可。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用于夹紧待测电池的压力板,其中至少一个压力板为沿垂直于两个压力板布置方向导向滑动装配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活动压力板;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活动压力板施加压力以使两块压力板夹紧待测电池的施力机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待测电池与压力板之间压力的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力板上设有用于使待测电池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重合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用于对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定位配合的侧壁定位部,且定位件设有用于与待测电池的长侧壁或者宽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对齐以确定该侧壁位置的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或者定位件包括用于与待测电池长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合的长壁定位部和用于与待测电池宽度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配合的宽壁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义设置有所述定位件的压力板为定位压力板,以定位压力板的中心为零点建立XOY平面坐标系,XOY平面垂直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其中X方向与Y方向垂直,所述定位件包括相对于定位压力板在X方向位置可调的调整块,侧壁定位部为可拆连接在调整块上的定位杆,所述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设置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与调整块在Y方向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力板上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调整部分刻度,调整部分刻度包括多条用于与调整块对齐以显示定位杆上用于与待测电池定位配合的侧面在X方向位置的调整部分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分刻度的零刻度线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沿X方向延伸,所述调整块上用于与调整部分刻度的刻度线对齐的侧面与定位杆上用于与待测电池侧壁定位配合的侧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侧壁定位刻度,侧壁定位刻度包括多条用于与调整块对齐以显示侧壁定位标记或者对齐面位置的侧壁定位刻度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侧壁定位刻度的零刻度线与所述调整块对齐时,侧壁定位标记与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沿X方向布置或重合,或者压力板的受力中心线处于对齐面的沿X方向延伸的部分上或处于对齐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力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沿X方向布置的用于粗调调整块位置的粗调固定孔,所述调整块上对应粗调固定孔设有沿X方向延伸的微调长孔,粗调固定孔和微调长孔内穿装有用于紧固调整块的调整块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用于调整定位杆在Y方向位置的调节长孔,调节长孔内穿装有定位杆紧固件以将定位杆固定在调整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导向轴,两块压力板上均设有直线轴承,所述导向轴穿过直线轴承以对压力板进行导向。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面为定位杆一端的端面。
CN201921065944.1U 2019-07-09 2019-07-09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Active CN210108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5944.1U CN210108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5944.1U CN210108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8577U true CN21010857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5944.1U Active CN210108577U (zh) 2019-07-09 2019-07-09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8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0780B (zh) 一种方形电池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2206442U (zh) 一种膨胀力测试装置
CN111999664B (zh) 一种电池模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07798317U (zh) 车用锂离子电池预紧力测试夹具
CN210572643U (zh) 一种锂电池挤压力及膨胀压力检测装置
CN106785119B (zh) 一种车用铝塑膜电池厚度变化测试装置
CN113296012B (zh) 一种基于原位磁场成像的锂电池组一致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0108577U (zh) 电池膨胀力测试工装
CN214040931U (zh) 一种电池模组测试装置
CN212871567U (zh) 一种电池模组膨胀力测试装置
CN217637742U (zh) 一种电芯膨胀力测试工装
CN116222492A (zh) 锂离子电池膨胀测量组件、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CN21644907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膨胀力检测装置
CN111580001A (zh) 一种电池体积变化原位测试装置
CN215731866U (zh) 用于电池预充化成的检测工装
CN109099868B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钢带长度测量装置
CN213422012U (zh) 一种通用型锂电池模组外形尺寸检具
CN212341403U (zh) 一种电池体积变化原位测试装置
CN114440974A (zh) 一种电池膨胀位移和温度原位测量装置
CN109990691B (zh) 一种用于结构模块测量的专用工具
CN111239627A (zh) 电池内阻测试定位架及电池内阻测试夹具
CN114440754A (zh) 一种可测试多个电池在不同压力下膨胀量的装置及方法
CN219532785U (zh) 电池卷芯硬度的测量装置
CN117310222A (zh) 电池膨胀位移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25997U (zh) 一种卧式动力电池挤压试验设备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Kaibo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4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AVIC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