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749U -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749U
CN210107749U CN201920672458.XU CN201920672458U CN210107749U CN 210107749 U CN210107749 U CN 210107749U CN 201920672458 U CN201920672458 U CN 201920672458U CN 210107749 U CN210107749 U CN 210107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t exchanger
pipe
cavity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24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724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相互间隔绝,所述第二换热器至少包括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相隔绝,所述第一通道与冷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通道与热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五通道以及压缩机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四通道与制冷终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四循环回路,实现制冷机组的冷凝一侧的热量回收制造热水。

Description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机组在日常使用中十分普遍,其中传统的冷水机组,功能相对单一,只能起到制冷水的效果,所以在冷凝一侧的热量没有一个再利用,所以浪费了多余的热量,在提倡节能环保的时代,这种浪费是不应该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实现制冷机组的冷凝一侧的热量回收制造热水。
其技术方案如下: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相互间隔绝,所述第二换热器至少包括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相隔绝,所述第一通道与冷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通道与热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五通道以及压缩机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四通道与制冷终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四循环回路。
所述制冷终端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四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工质输入口以及输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四循环回路的输送管上均设置有动力水泵。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中央空调的冷却塔,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冷却塔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
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热水箱,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热水箱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两个端盖,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端盖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管道的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管道的端口位于所述端盖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第三通道。
所述端盖的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与输送管连接。
所述壳体与所述端盖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端盖采用焊接或粘接固定。
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端盖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或多根,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多根,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所述第二管道围绕着所述第一管道均匀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包括有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其中第一循环回路与冷却装置连接,第三循环回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是制冷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与第三循环回路的热量交换实现制冷水,然后第三循环回路在第二换热器与第四循环回路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制冷终端实现制冷效果,而第二循环回路与热水装置进行连接,该第二循环回路实现制热效果。在使用时,将四条循环回路均打开时,同时实现了制冷以及制造热水,当打开第一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时可以仅仅实现制冷效果,所以通过第二循环回路的设置使得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制造热水。
2、制冷终端包括的空调室内机,使得在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直接将换热工质通过第四循环回路进入到空调室内机,进行制冷。
3、在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第四循环回路的输送管上安装有动力水泵,给换热工质的流动提供动力,也可以通过调节动力水泵的功率实现换热工质的流动速度调节。
4、冷却装置包括中央空调冷却塔,通过冷却塔的设置有实现了在给制冷机组换热,达到冷凝一侧的冷却。
5、热水装置包括热水箱,热水箱对第二循环回路产生的热水进行收集储存。
6、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两个端盖,另外端盖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壳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第三通道;第二管道与第一腔体形成第二通道;第一管道自身形成第一通道,而且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是相互隔绝的,所以在换热时换热工质间不会汇合,该设置使得第三通管道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始终相接触的,而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没有直接接触的,所以在第三循环回路的换热工质能始终与第一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循环回路进行换热,因此第二循环回路关闭时可以正常制冷,当第二循环回路开启时可以直接与第三循环回路换热进而产生热水。
7、在端盖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的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分别形成第三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出口或进口,同时方便输送管的连接。
8、壳体与端盖;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端盖的连接均采用粘接或焊接固定,该方式固定效果好,且制造上方便。
9、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实现第一换热器的三个管道之间相互隔绝。
10、第一管道设置一根,位于中部,而第二管道设置有多根,分别均匀地围绕着第一管道的边缘,使得空间上分布均匀,因此在换热上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循环回路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换热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换热器;11、壳体;12、端盖;121、第一腔体;122、第二腔体;123、第一连接管;124、第二连接管;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20、第二换热器;30、压缩机;40、节流元件;50、冷却装置;60、热水装置;70、制冷终端;80、动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20、压缩机30和节流元件40,所述第一换热器10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相互间隔绝,所述第二换热器20至少包括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相隔绝,所述第一通道与冷却装置50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通道与热水装置60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节流元件40、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所述第五通道以及压缩机30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所述第四通道与制冷终端70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四循环回路。在本实施中,第二换热器20为水冷换热器。
上述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的组成不仅仅是指列举的结构,而是最少包括所列举的结构。
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四循环回路的输送管上均设置有动力水泵80。所述制冷终端70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换热器20的所述第四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工质输入口以及输出口连接;所述冷却装置50包括中央空调的冷却塔,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冷却塔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所述热水装置60包括热水箱,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热水箱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器10包括壳体11、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以及两个端盖12,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第二管道14穿过所述壳体11内部,所述端盖1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外部,所述端盖12设置有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所述壳体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2形成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道14穿过所述第二腔体122,所述第二管道14的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21内,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管道13穿过所述第一腔体121和所述第二腔体122,所述第一管道13的端口位于所述端盖12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端盖12的所述第一腔体121和所述第二腔体122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23和第二连接管124,所述第一连接管123,所述第二连接管124均与输送管连接。此处的所述端盖12可以为一体式制成,亦可以为端盖A和端盖B分体制成,然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后者分体结构制成。
所述第一管道13,所述第二管道14与所述端盖12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壳体11与所述端盖12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管123,所述第二连接管124与所述端盖12采用焊接或粘接固定。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第一管道13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第二管道14设置有多根,所述第一管道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中部,所述第二管道14围绕着所述第一管道13均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3采用一根。
本实施例第优点和原理:
1、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包括有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其中第一循环回路与冷却装置50连接,第三循环回路与第二换热器20连接,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是制冷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与第三循环回路的热量交换实现制冷水,然后第三循环回路在第二换热器20与第四循环回路进行热量交换,使得制冷终端70实现制冷效果,而第二循环回路与热水装置60进行连接,该第二循环回路实现制热效果。在使用时,将四条循环回路均打开时,同时实现了制冷以及制造热水,当打开第一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时可以仅仅实现制冷效果,所以通过第二循环回路的设置使得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制造热水。
2、制冷终端70包括的空调室内机,使得在第二换热器20进行热量交换后,直接将换热工质通过第四循环回路进入到空调室内机,进行制冷。
3、在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第四循环回路的输送管上安装有动力水泵80,给换热工质的流动提供动力,也可以通过调节动力水泵80的功率实现换热工质的流动速度调节。
4、冷却装置50包括中央空调冷却塔,通过冷却塔的设置有实现了在给制冷机组换热,达到冷凝一侧的冷却。
5、热水装置60包括热水箱,热水箱对第二循环回路产生的热水进行收集储存。
6、第一换热器10包括壳体11、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以及两个端盖12,另外端盖12设置有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其中,壳体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2形成所述第三通道;第二管道14与第一腔体121形成第二通道;第一管道自身形成第一通道,而且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是相互隔绝的,所以在换热时换热工质间不会汇合,该设置使得第三通管道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始终相接触的,而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是没有直接接触的,所以在第三循环回路的换热工质能始终与第一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循环回路进行换热,因此第二循环回路关闭时可以正常制冷,当第二循环回路开启时可以直接与第三循环回路换热进而产生热水。
7、在端盖12的第一腔体121和第二腔体122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23以及第二连接管124,分别形成第三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出口或进口,同时方便输送管的连接。
8、壳体11与端盖12;第一连接管123,第二连接管124与所述端盖12的连接均采用粘接或焊接固定,该方式固定效果好,且制造上方便。
9、第一管道13和第二管道14与端盖1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实现第一换热器10的三个管道之间相互隔绝。
10、第一管道13设置一根,位于中部,而第二管道14设置有多根,分别均匀地围绕着第一管道13的边缘,使得空间上分布均匀,因此在换热上更加均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相互间隔绝,所述第二换热器至少包括第四通道以及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相隔绝,所述第一通道与冷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通道与热水装置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节流元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五通道以及压缩机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四通道与制冷终端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第四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第四循环回路的输送管上均设置有动力水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终端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四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工质输入口以及输出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中央空调的冷却塔,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冷却塔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装置包括热水箱,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口和输入口,通过输送管分别与所述热水箱的输入口和输出口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两个端盖,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端盖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形成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管道的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管道的端口位于所述端盖的外端部,形成所述第三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与输送管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端盖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端盖采用焊接或粘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端盖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多根,所述第一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所述第二管道围绕着所述第一管道均匀设置。
CN201920672458.XU 2019-05-10 2019-05-10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Active CN210107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458.XU CN210107749U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458.XU CN210107749U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749U true CN21010774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0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2458.XU Active CN210107749U (zh) 2019-05-10 2019-05-10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7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2226A (zh) * 2020-02-25 2020-09-18 成都瑞柯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过滤元件表面结露的装置及应用它的过滤系统
CN112361664A (zh) * 2020-11-30 2021-02-12 湖南青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热交换器及热交换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2226A (zh) * 2020-02-25 2020-09-18 成都瑞柯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过滤元件表面结露的装置及应用它的过滤系统
CN112361664A (zh) * 2020-11-30 2021-02-12 湖南青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热交换器及热交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3956U (zh) 一种高效冷暖型空调系统
CN201697394U (zh) 一种带热水机的热回收型多联热泵空调器
CN102901261B (zh)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210107749U (zh) 制冷机组辅助制热水系统
CN10597757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2353106B (zh) 填料—管式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3925729B (zh) 空调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中央空调
CN102748823A (zh) 蒸发冷却及风冷热泵联合的模块化冷水机组
CN203964468U (zh) 过热器以及空调装置
CN204962942U (zh) 二氧化碳热泵加热装置
CN202254036U (zh) 一种再循环紧凑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3968464A (zh) 空调型新风换气机
CN103471192B (zh) 多联式热回收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7438955U (zh) 一种用于化霜的冷媒加热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03323455U (zh) 全热回收多循环多用空调机组
CN202955785U (zh) 空气恒温除湿复合系统
CN205372790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机系统
CN214665094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集成循环管路系统
CN103225930A (zh) 全热回收多循环多用空调机组
CN210107748U (zh) 热泵辅助制热水系统
CN203323448U (zh) 冷媒多支路全热回收空调机组
CN211234037U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装置
CN209263317U (zh) 一种模块化表冷器
CN207095079U (zh) 空调系统
CN202392899U (zh) 空调风柜及带有该风柜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