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3253U -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3253U
CN210103253U CN201920475538.6U CN201920475538U CN210103253U CN 210103253 U CN210103253 U CN 210103253U CN 201920475538 U CN201920475538 U CN 201920475538U CN 210103253 U CN210103253 U CN 210103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hand
operated
bearing frame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5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75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3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3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32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包括手摇卷绳器、绳索、滑轮组和承载框,手摇卷绳器通过绳索连接承载框,滑轮组位于承载框的一侧,其中,手摇卷绳器位于建筑的高层位置,用于通过手摇的方式使得悬吊的绳索收缩,并缠绕在其上面;绳索一端连接手摇卷绳器,另一端连接承载框的上端,并能在手摇卷绳器的转动下带动承载框从建筑的低层运动到高层;滑轮组设为若干,并间距设在承载框的一侧,用于实现承载框的滚动上升;承载框设为带有若干载物单元的框架式结构,并用于承载待提升的重物。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重物的提升,并且拆卸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提升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建筑设计的时代更替,我国现有建筑六层及以下普通住宅几乎都未配置电梯,而居住此类建筑以老年人及部分中青年人士等流动性较大的租住群体居多。对老年人来说,无电梯状态下向二层及以上搬运较多物品极为不便;对于部分以租赁居住为主的青年群体,租赁变动带来的搬家频繁在无电梯的多层建筑间进行也常遇诸多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便携、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的搬家神器来协助解决现有多层普通住宅无电梯带来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层无电梯建筑提升重物的爬升器,其结构简易,拆解、组合方便,携带和使用均较为灵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包括手摇卷绳器、绳索、滑轮组和承载框,所述手摇卷绳器通过绳索连接承载框,所述滑轮组位于承载框的一侧,其中,
所述手摇卷绳器位于建筑的高层位置,用于通过手摇的方式使得悬吊的绳索收缩,并缠绕在其上面;
所述绳索一端连接手摇卷绳器,另一端连接承载框的上端,并能在手摇卷绳器的转动下带动承载框从建筑的低层运动到高层;
所述滑轮组设为若干,并间距设在承载框的一侧,用于实现承载框的滚动上升;
所述承载框设为带有若干载物单元的框架式结构,并用于承载待提升的重物。
进一步地,所述手摇卷绳器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手摇器、转轴和卷绳盘,所述卷绳盘通过转轴连接在手摇器上,其中,所述卷绳盘上设有缠绕绳索的凹槽,所述手摇器在扭力的作用下带动卷绳盘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摇器设为夹角为直角的Z型,其一端为手持部,另一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卷绳盘上,且二者的相互作用位置设有轴承;所述卷绳盘设为周向带有凹槽的圆盘状,其中心设有与轴承适配的装配孔。
进一步地,所述卷绳盘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连接底座,使得所述卷绳盘和底座之间呈一定间距;所述底座设为板状,所述支架设为U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框上的载物单元设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连接载物单元的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载物单元的夹角处;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且位于载物单元上还设有连接杆一;所述滑轮组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两端的滑轮,所述滑轮组固接在靠近连接杆一的承载框一侧,且所述滑轮均伸出承载框。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杆以及连接杆一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器,用于固定绳索,所述绳索设为三个,三个所述绳索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后缠绕在卷绳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器设为穿设在连接杆以及连接杆一上端的环状结构,在固定器上设有连接绳索的支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卷绳盘和承载框之间还设有防磨固定器,用于防止绳索在被拉升的过程中造成的磨损,所述防磨固定器下端固定在支撑面上,其上端滑动设置在绳索上并支撑绳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载物框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状结构组成的,便于拆卸和组装,搬运和使用均较为灵活;
(2)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来搬运和提升重物,能够有效解决多层建筑无电梯的搬运矛盾,从而在人口老龄化和租赁居住盛行的潮流下为用户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中载物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中手摇卷绳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包括手摇卷绳器1、绳索2、滑轮组3和承载框4,手摇卷绳器1通过绳索2连接承载框4,滑轮组3位于承载框4的一侧,其中,
手摇卷绳器1位于建筑的高层位置,用于通过手摇的方式使得悬吊的绳索2收缩,并缠绕在其上面;
绳索2一端连接手摇卷绳器1,另一端连接承载框4的上端,并能在手摇卷绳器1的转动下带动承载框4从建筑的低层运动到高层;
滑轮组3设为若干,并间距设在承载框4的一侧,用于实现承载框4的滚动上升;
承载框4设为带有若干载物单元41的框架式结构,并用于承载待提升的重物。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设计了便于拆卸、组装的爬升器,用于将位于低处的重物提升到高处,且结构较为简单,设备运行过程较为稳定,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在将位于建筑低层的重物运行到高层时,首先先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指定位置,具体步骤为:将手摇卷绳器1设置到目标楼层的方便提升的位置,将绳索2一端连接到手摇卷绳器1上,另一端连接到承载框4上,摇动手摇卷绳器1,将承载框4通过楼层的阳台等连通外部的位置输送到低层且重物所在位置。
在需要提升重物时,先将重物分别放置到承载框4的不同载物单元41上,而后,摇动手摇卷绳器1,使得载有重物的承载框4缓慢上升,直至将重物带到建筑的高层位置。在运行过程中,滑轮组3与建筑墙面接触,并在其上滚动,从而使得承载框4能够顺利向上运动,从而能够起到一定的降低拉升力的作用。
手摇卷绳器1包括底座11以及位于底座11上的手摇器12、转轴13和卷绳盘14,卷绳盘14通过转轴13连接在手摇器12上,其中,卷绳盘14上设有缠绕绳索的凹槽,手摇器12在扭力的作用下带动卷绳盘14转动。
手摇器12设为夹角为直角的Z型,其一端为手持部,另一端连接转轴13;转轴13穿设在卷绳盘14上,且二者的相互作用位置设有轴承15;卷绳盘14设为周向带有凹槽的圆盘状,其中心设有与轴承15适配的装配孔。
卷绳盘14上设有支架16,支架16下端连接底座11,使得卷绳盘14和底座11之间呈一定间距;底座11设为板状,支架16设为U型。
在具体安装时,先通过支架16将卷绳盘14呈一定间距地安装到底座11上,而后,通过装配孔将转轴13穿设到卷绳盘14上,并为了保证卷绳盘14和转轴13之间的相互顺利运动,延长转轴13的使用寿命,设置了穿设到转轴13上的轴承15。手摇器12用来实现握持并手摇,并固接在转轴13上。卷绳盘14上设置了缠绕绳索2的凹槽,且其本身设置为圆盘状。对于支架16,设置为U型结构,其中,开口端活动卡接在卷绳盘14的两侧,非开口端固接在底座11上,从而实现支撑卷绳盘14的作用。
承载框4上的载物单元41设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承载框4上还设有连接载物单元41的连接杆42,四个连接杆42分别位于载物单元41的夹角处;在两个连接杆42之间且位于载物单元41上还设有连接杆一43;滑轮组3包括连杆31、位于连杆31两端的滑轮32,滑轮组3固接在靠近连接杆一43的承载框4一侧,且滑轮32均伸出承载框4。
在具体连接时,载物单元41设置为规则的矩形结构,连接杆42位于载物单元41的四角位置,并连接按照高度设置的载物单元41;连接杆一43固接在两个连接杆42中间,并与载物单元41相互固接,且连接杆42和连接杆一43均设置为上端凸出的形式,从而在将重物放置到承载框4上时,避免其脱落。在放置重物时,直接将其放置到载物单元41上即可,具体地,对于一些体积稍大的,将载物单元41设置为边长合适的框架结构即可,为了使得物体更加稳定地设置在载物单元41上,可以在载物单元41上设置内接与四边形框架的平板,从而防止物体掉落,且载物单元41、连接杆42和连接杆一43均通过螺钉等连接件相互连接。
承载框4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滑轮组3中的滑轮32伸出承载框4,故当承载框4上升时,滑轮32在建筑的墙面上滑动,承载框4随之一起上升。
两个连接杆42以及连接杆一43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器5,用于固定绳索2,绳索2设为三个,三个绳索2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后缠绕在卷绳盘14上。
固定器5设为穿设在连接杆42以及连接杆一43上端的环状结构,在固定器5上设有连接绳索2的支杆。
固定器5的作用是将绳索2连接到连接杆42以及连接杆一43上,在具体结构上,固定器5设为带有支杆的环状结构,其中,环形部件穿设在连接杆42以及连接杆一43上,支杆固接在环形部件上,并与其一体设置,支杆的自由端连接绳索2。
在卷绳盘14和承载框4之间还设有防磨固定器6,用于防止绳索2在被拉升的过程中造成的磨损,防磨固定器6下端固定在支撑面上,其上端滑动设置在绳,2上并支撑绳索2。
在具体设置时,防磨固定器6包括支撑座和滚轮两部分,其中,滚轮上卡接绳索2,滚轮设置在支撑座上,并能够实现二者的相对滑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摇卷绳器、绳索、滑轮组和承载框,所述手摇卷绳器通过绳索连接承载框,所述滑轮组位于承载框的一侧,其中,
所述手摇卷绳器位于建筑的高层位置,用于通过手摇的方式使得悬吊的绳索收缩,并缠绕在其上面;
所述绳索一端连接手摇卷绳器,另一端连接承载框的上端,并能在手摇卷绳器的转动下带动承载框从建筑的低层运动到高层;
所述滑轮组设为若干,并间距设在承载框的一侧,用于实现承载框的滚动上升;
所述承载框设为带有若干载物单元的框架式结构,并用于承载待提升的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卷绳器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手摇器、转轴和卷绳盘,所述卷绳盘通过转轴连接在手摇器上,其中,所述卷绳盘上设有缠绕绳索的凹槽,所述手摇器在扭力的作用下带动卷绳盘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器设为夹角为直角的Z型,其一端为手持部,另一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卷绳盘上,且二者的相互作用位置设有轴承;所述卷绳盘设为周向带有凹槽的圆盘状,其中心设有与轴承适配的装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盘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连接底座,使得所述卷绳盘和底座之间呈一定间距;所述底座设为板状,所述支架设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上的载物单元设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承载框上还设有连接载物单元的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载物单元的夹角处;在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且位于载物单元上还设有连接杆一;所述滑轮组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两端的滑轮,所述滑轮组固接在靠近连接杆一的承载框一侧,且所述滑轮均伸出承载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以及连接杆一的上端均设有固定器,用于固定绳索,所述绳索设为三个,三个所述绳索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后缠绕在卷绳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设为穿设在连接杆以及连接杆一上端的环状结构,在固定器上设有连接绳索的支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绳盘和承载框之间还设有防磨固定器,用于防止绳索在被拉升的过程中造成的磨损,所述防磨固定器下端固定在支撑面上,其上端滑动设置在绳索上并支撑绳索。
CN201920475538.6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3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5538.6U CN21010325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5538.6U CN21010325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3253U true CN210103253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553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3253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3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3253U (zh) 一种多层无电梯建筑用搬运爬升器
US3223199A (en) Scaffolding hoist
CN214734024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室内材料传送装置
CN216971814U (zh) 一种网架屋面板上料装置
CN204224093U (zh) 一种带自动收绳器的吊篮
CN109516409A (zh) 楼面施工塔吊转吊装置
CN210736039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CN208267338U (zh) 建筑用脚手架
JP2021095760A (ja) 荷揚げ装置
CN209443344U (zh) 一种实用站石安装工具
CN112047250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吊设备
CN219507477U (zh) 一种施工吊运设备
CN2103132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吊架结构
CN220317189U (zh) 一种房屋建筑类物料提升装置
CN211419389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墙面施工时地板接收装置
CN21717309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领域便于货物安全提升的设备
CN211522968U (zh) 一种写字楼停车用引导指示装置
CN213895011U (zh) 一种桥梁施工起吊装置
JP2901965B1 (ja) 建物用のリフト装置
CN219867142U (zh) 一种厂房粉尘浓度监测设备
CN219058387U (zh) 一种alc条形板提升装置
CN215905750U (zh) 一种小型移动吊装设备
CN216360881U (zh) 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安装用支撑平台
CN210264012U (zh) 一种用于房建高空施工的安全悬挂结构
CN214359908U (zh) 一种建筑房地产用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