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2446U -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2446U
CN210102446U CN201920740176.9U CN201920740176U CN210102446U CN 210102446 U CN210102446 U CN 210102446U CN 201920740176 U CN201920740176 U CN 201920740176U CN 210102446 U CN210102446 U CN 210102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mixing
air
foam
feed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01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惟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n Giroud Wolf Bi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n Giroud Wolf Bi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n Giroud Wolf Bi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Ann Giroud Wolf Bi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01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2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2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2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属于泡沫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密封连接瓶身的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发泡器,发泡器内依次设有进液腔、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通道,进液腔底部设有进液管,进液腔顶部设有多个连通于气液混合腔的进液孔,进液腔内设有连通瓶身与气液混合腔的空气通道,气液混合腔连通气液混合通道,气液混合通道的两端均设有网孔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同时产生泡沫的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背景技术
泡沫瓶广泛用于洗手液、洗面奶、沐浴乳等产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泡沫瓶一般都是按压泵形式的,这种泡沫瓶使用方便,用户通过按压瓶嘴即可压出泡沫。但是,该类泡沫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按压泵的复位需要用到弹簧,而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弹性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又或者发生生锈而损坏,这使得该类泡沫瓶无法长时间的重复使用。2、由于按压泵需要一定的上下伸缩空间,使得整个瓶嘴高度较高,不便于放置在某些隔间和携带。
当然,市面上也有一类泡沫瓶是采用挤压瓶身的方式实现,如专利号为ZL20142071298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泡沫瓶盖,包括位于瓶体瓶口处的底座、位于底座上并且与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腔、位于底座上并且与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液腔、连通进气腔和进液腔的气液混合腔以及位于气液混合腔顶部的泡沫出口,所述气液混合腔与进气腔和进液腔之间设有外部流体不能倒流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气液混合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网层,所述进液腔上连接有连通外部空气的气孔,所述气孔上设有阻挡内部流体不能流出的第二单向阀。但是该泡沫瓶盖的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批量生产,同时产生泡沫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其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同时产生泡沫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包括用于密封连接瓶身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发泡器,所述发泡器内依次设有进液腔、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通道,所述进液腔底部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腔顶部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气液混合腔的进液孔,所述进液腔内设有连通瓶身与所述气液混合腔的空气通道,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所述气液混合通道,所述气液混合通道的两端均设有网孔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与瓶身密封连接,进液管正好插入到瓶内的液体中,所述液体指能产生泡沫的液体,比如洗手液、沐浴乳等。然后挤压瓶身,瓶身体积变小,气压变大,较大的气压一方面将液体自瓶身内通过进液管压入进液腔内,并通过多个进液孔均匀地进入到气液混合腔内;另一方面通过空气通道将瓶身内的空气压入气液混合腔,空气与液体在气液混合腔内进行初步的混合,形成一些较大的气泡。接着气液混合物继续被压至气液混合通道处,并经过气液混合通道两端的网孔膜,气液得到进一步混合,形成更为细腻的泡沫,从气液混合通道的上端被挤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液的初步混合及进一步混合,而产生细腻的泡沫,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发泡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上部的盖体,所述壳体与隔板之间构成所述进液腔,所述隔板与盖体之间构成所述气液混合腔,所述盖体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通道。本发泡器采用三个部件装配而成,每个部件可通过模具批量生产,且两个部件之间的装配无需其他配件或胶水等;其中,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定位槽,隔板通过卡入定位槽实现装配,而盖体无需和壳体固定连接,其在完成发泡器与瓶盖外壳的装配时,被壳体内侧壁上的限位台与瓶盖外壳夹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下端开口,上端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直径小于通气柱的直径。所述气孔的直径仅有0.6mm-0.8mm,以至于空气被压出时的气流速度较大,即对液体的冲击力较大,更易与液体发生混合而产生气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套,所述通气套下部套于所述通气柱上,上部伸出所述隔板上表面;所述通气套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气口。所述通气套一方面起到了连通通气柱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将自通气柱的气孔被压出的向上的气流改变为多个向侧向喷出的气流,进一步提高了空气与液体混合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通气套内上部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结构为了避免通气柱的气孔内压住,保证了通气柱的气孔与通气套的气口的连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覆盖所述进气孔的弹性膜。多个所述进气孔用于瓶身从被挤压状态复位时,外界空气进入瓶身,而弹性膜实现了进气孔的单向进气功能,当瓶身被挤压时,盖体内侧的气压较大,以至于将弹性膜紧紧地压在盖体上,内部的空气和液体无法通过进气孔;而当瓶身恢复原状时,盖体内侧的气压较小,外界大气压将弹性膜向内侧压开,以至于外界空气能够顺利通过进气孔进入瓶身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盖体内侧中部向外凸起,并与所述弹性膜构成进气腔。由于向瓶身内进气的过程是需要外界大气压将弹性膜向内顶起的,上述结构使得弹性膜始终不会堵住盖体中部的进气孔,外界大气压只需顶起弹性膜的边沿部分即可实现向内进气,提高了进气的顺畅性;并且不会影响弹性膜对于进气孔的单向封堵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盖体中部设有气液混合柱,所述气液混合柱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腔,所述弹性膜中部开口,并套于所述气液混合柱上。所述结构不仅解决了弹性膜的安装问题,无需胶水等其他配件的辅助,同时也避免了弹性膜对于气液混合腔连通性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靠近外部的所述网孔膜的孔径小于靠近内部的所述网孔膜的孔径。所述结构使得泡沫产生的过程更为平顺,经过两个孔径依次变小的网孔膜,泡沫逐渐变得更为细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泡沫发生瓶,包括如上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密封连接所述泡沫发生瓶盖的弹性瓶身。弹性瓶身是指能够被挤压变形,且能够在变形后恢复原形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整体高度较低,便于放置和携带,可长时间重复使用,同时产生的泡沫更为细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器的剖视图;
图2为发泡器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3为发泡器的隔板的剖视图;
图4为发泡器的盖体的剖视图。
以上附图均为结构原理图,均通过线条表示,未示出结构的厚度。
1-进液腔;2-气液混合腔;3-气液混合通道;4-进液管;5-进液孔;6-空气通道;7-网孔膜;101-壳体;102-隔板;103-盖体;104-通气柱;105-气孔;106-通气套;107-气口;108-限位块;109-进气孔;110-弹性膜;111-气液混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包括用于密封连接瓶身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发泡器,所述发泡器内依次设有进液腔1、气液混合腔2、气液混合通道3,所述进液腔1底部设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腔1顶部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气液混合腔2的进液孔5,所述进液腔1内设有连通瓶身与所述气液混合腔2的空气通道6,所述气液混合腔2连通所述气液混合通道3,所述气液混合通道3的两端均设有网孔膜7。
具体的,所述发泡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01、设于所述壳体101内的隔板102、设于所述壳体101内上部的盖体103,所述壳体101与隔板102之间构成所述进液腔1,所述隔板102与盖体103之间构成所述气液混合腔2,所述盖体103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通道3。本发泡器采用三个部件装配而成,每个部件可通过模具批量生产,且两个部件之间的装配无需其他配件或胶水等;其中,壳体101内侧壁上设有定位槽,隔板102通过卡入定位槽实现装配,而盖体103无需和壳体101固定连接,其在完成发泡器与瓶盖外壳的装配时,被壳体101内侧壁上的限位台与瓶盖外壳夹紧固定。
另外,所述壳体101内底部设有通气柱104,所述通气柱104下端开口,上端设有气孔105;所述气孔105的直径小于通气柱104的直径。所述气孔的直径仅有0.6mm-0.8mm,以至于空气被压出时的气流速度较大,即对液体的冲击力较大,更易与液体发生混合而产生气泡,同时也避免了空气过快地被挤出,使得瓶身内保持足够大的气压以将液体快速压出。并且,所述隔板102上设有通气套106,所述通气套106下部套于所述通气柱104上,上部伸出所述隔板102上表面;所述通气套106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气口107。所述通气套106一方面起到了连通通气柱104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将自通气柱104的气孔被压出的向上的气流改变为多个向侧向喷出的气流,进一步提高了空气与液体混合的效率。所述通气套106内上部设有多个限位块108。所述结构为了避免通气柱104的气孔内压住,保证了通气柱104的气孔与通气套106的气口的连通性。
为了确保瓶身被挤压出空气之后的进气的效率,所述盖体103上设有多个进气孔109,所述盖体103的内侧面上设有覆盖所述进气孔109的弹性膜110。多个所述进气孔109用于瓶身从被挤压状态复位时,外界空气进入瓶身,而弹性膜110实现了进气孔109的单向进气功能,当瓶身被挤压时,盖体103内侧的气压较大,以至于将弹性膜110紧紧地压在盖体103上,内部的空气和液体无法通过进气孔109;而当瓶身恢复原状时,盖体103内侧的气压较小,外界大气压将弹性膜110向内侧压开,以至于外界空气能够顺利通过进气孔109进入瓶身内。并且,所述盖体103内侧中部向外凸起,并与所述弹性膜110构成进气腔。由于向瓶身内进气的过程是需要外界大气压将弹性膜110向内顶起的,上述结构使得弹性膜110始终不会堵住盖体103中部的进气孔109,外界大气压只需顶起弹性膜110的边沿部分即可实现向内进气,提高了进气的顺畅性;并且不会影响弹性膜110对于进气孔109的单向封堵功能。另外,所述盖体103中部设有气液混合柱111,所述气液混合柱111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腔2,所述弹性膜110中部开口,并套于所述气液混合柱111上。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膜110不仅是中部开口,而且开口处还设有一段紧贴气液混合柱111外侧的延伸套,以保证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所述结构不仅解决了弹性膜110的安装问题,无需胶水等其他配件的辅助,同时也避免了弹性膜110对于气液混合腔2连通性影响。
为了进一步优化泡沫的产生过程,靠近外部的所述网孔膜7的孔径小于靠近内部的所述网孔膜7的孔径。所述结构使得泡沫产生的过程更为平顺,经过两个孔径依次变小的网孔膜7,泡沫逐渐变得更为细腻。并且,所述气液混合通道3内设有增压环112,所述增压环112通过缩小内外空气连通的通道,来使得瓶身被挤压时,内部空气不至于过快地被挤出,从而使得内部气压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较大的状态,以将液体尽快压出,保证气液混合的时间,即保证了泡沫产生的效率。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整个瓶盖的外壳具有适配内部发泡器的结构,主要开设有泡沫出口和空气进口,以及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翻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与瓶身密封连接,进液管4正好插入到瓶内的液体中,所述液体指能产生泡沫的液体,比如洗手液、沐浴乳等。然后挤压瓶身,瓶身体积变小,气压变大,较大的气压一方面将液体自瓶身内通过进液管4压入进液腔1内,并通过多个进液孔5均匀地进入到气液混合腔2内;另一方面通过空气通道6将瓶身内的空气压入气液混合腔2,空气与液体在气液混合腔2内进行初步的混合,形成一些较大的气泡。接着气液混合物继续被压至气液混合通道3处,先经过气液混合通道3一端的孔径较大的网孔膜7,气液得到进一步混合,形成较小的泡沫,再经过气液混合通道3另一端的孔径较小的网孔膜7,形成更为细腻的泡沫,最后从气液混合通道3的上端被挤出。而当瓶身从被挤压状态逐渐恢复原状时,盖体103内侧的气压较小,外界大气压将弹性膜110向内侧压开,以至于外界空气能够顺利通过进气孔109进入瓶身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泡沫发生瓶,包括如上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密封连接所述泡沫发生瓶盖的弹性瓶身。弹性瓶身是指能够被挤压变形,且能够在变形后恢复原形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包括用于密封连接瓶身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器内依次设有进液腔、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通道,所述进液腔底部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腔顶部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气液混合腔的进液孔,所述进液腔内设有连通瓶身与所述气液混合腔的空气通道,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所述气液混合通道,所述气液混合通道的两端均设有网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上部的盖体,所述壳体与隔板之间构成所述进液腔,所述隔板与盖体之间构成所述气液混合腔,所述盖体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下端开口,上端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直径小于通气柱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套,所述通气套下部套于所述通气柱上,上部伸出所述隔板上表面;所述通气套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套内上部设有多个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设有覆盖所述进气孔的弹性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中部向外凸起,并与所述弹性膜构成进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部设有气液混合柱,所述气液混合柱内设有所述气液混合腔,所述弹性膜中部开口,并套于所述气液混合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其特征在于,靠近外部的所述网孔膜的孔径小于靠近内部的所述网孔膜的孔径。
10.一种泡沫发生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发生瓶盖、密封连接所述泡沫发生瓶盖的弹性瓶身。
CN201920740176.9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Active CN210102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0176.9U CN210102446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0176.9U CN210102446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2446U true CN210102446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1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0176.9U Active CN210102446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2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795A (zh) * 2019-05-22 2019-07-19 安吉鲁沃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795A (zh) * 2019-05-22 2019-07-19 安吉鲁沃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CN110027795B (zh) * 2019-05-22 2023-12-26 安吉鲁沃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8328B1 (en) Dispensing container
JP6636843B2 (ja) 泡噴出容器
US5037006A (en) Squeeze bottle foam dispenser with threshold pressure valve
CN201292924Y (zh) 一种泡沫泵
CN210102446U (zh)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US20160129459A1 (en) Foamer dispenser
CN109677774B (zh) 一种具有打气出液的容器
JP5141880B2 (ja) 二重容器
JP2013133133A (ja) 泡噴出容器
JP2010260552A (ja) ポンプ式泡吐出容器
JP2009149323A (ja) 二重容器
CN110027795B (zh) 一种泡沫发生瓶盖及泡沫发生瓶
JP3761140B2 (ja) 泡噴出器
JP2009149322A (ja) スクイズボトル
CN109911396B (zh) 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及包装容器
JP2018140801A (ja) 泡噴出容器
CN204056655U (zh) 一种泡沫泵
WO2022052311A1 (zh) 一种环保型泡沫泵
CN210102435U (zh) 一种挤压式泡沬泵及包装容器
TW592987B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filling method and the device
CN209112725U (zh) 一种防回流泡沫泵结构
CN209939380U (zh) 一种具有打气出液的容器
JP5717135B2 (ja) 泡噴出器
CN212332167U (zh) 压力调节单元及具有其的墨盒
JP3193559B2 (ja) 泡噴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