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638U -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638U
CN210101638U CN201920513914.6U CN201920513914U CN210101638U CN 210101638 U CN210101638 U CN 210101638U CN 201920513914 U CN201920513914 U CN 201920513914U CN 210101638 U CN210101638 U CN 210101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automobile body
electric flat
impact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39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ua Z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ua Z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ua Z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ua Z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39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包括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底面固定有车体,所述车体底面固定有底板,底板设有导轨轮,所述导轨轮通过转轴与底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缓冲弹簧和缓冲橡胶设置,降低碰撞过程中对车体的冲击力,减轻冲击力对电动平车的损害,而且如果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足够大,缓冲橡胶会把冲击力传递给第一齿板,利用第二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同时第一齿板产生滑动,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使得减速板能与地面或者轨道接触,有效的起到减速效果,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碰撞,并且橡胶防滑齿设置可以缓冲货物与载物平台之间的冲击力,增大货物与载物平台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挡板将货物拦阻在载物板上避免货物滑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车,又称电动平板车、台车、地爬车等,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运输车辆,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不怕脏不怕砸、维护容易等特点,因其方便、壮实、经济、实用、易清理等诸多优点,成为企业厂房内部及厂房之间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电动平车运行比较频繁;特别在一些车间内存在很多交叉作业,生产人员和设备较多,通过会在电动平车前设置一个防撞机构,现有的防撞机构不具有缓冲防护作用,在电动平车碰撞的时候,容易损坏其他设备或者碰伤生产人员,并且直接对电动平车带来损伤,影响电动平车的使用或者其他设备的使用,从而导致整个工厂车间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包括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底面固定有车体,所述车体底面固定有底板,底板设有导轨轮,所述导轨轮通过转轴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载物平台顶面两侧固定有挡板,所述载物平台顶面固定设有橡胶防滑齿,所述车体内箱体,所述车体内底面上固定设有滑槽,所述车体左侧设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右侧面上固定有两个滑动杆,两个滑动杆伸入到车体内与限位板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右侧面与车体左侧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套在滑动杆上,所述限位板底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右侧面固定有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面与第一齿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底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板右侧端顶面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面与车体内右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外侧罩有限位罩,限位罩与车体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顶部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在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穿出车体前后侧壁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左侧与第二齿板啮合,所述第二齿板通过T型板嵌入在车体侧壁内与车体侧壁滑动连接,所述T型板与第二齿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板底面之间固定有减速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防滑齿呈三角状,且橡胶防滑齿的三角朝向左侧,所述橡胶防滑齿在载物平台顶面上等间距的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两侧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底端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齿板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入在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宽度和高度小于限位罩内侧的宽度和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速板底面固定设有防滑突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电动平车,通过设置了第一缓冲弹簧和缓冲橡胶设置,降低碰撞过程中对车体的冲击力,减轻冲击力对电动平车的损害,而且如果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足够大,缓冲橡胶会把冲击力传递给第一齿板,利用第二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同时第一齿板产生滑动,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使得减速板能与地面或者轨道接触,有效的起到减速效果,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碰撞,降低电动平车或者其他设备的损坏几率,有效的保证了整个工厂车间的生产效率,并且橡胶防滑齿设置可以缓冲货物与载物平台之间的冲击力,增大货物与载物平台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挡板将货物拦阻在载物板上避免货物滑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的图2中D-D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的图2中E-E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物平台;2、挡板;3、橡胶防滑齿;4、车体;5、底板;6、导轨轮;7、防撞板;8、滑动杆;9、限位板;10、滑槽; 11、第一缓冲弹簧;12、缓冲橡胶;13、第一固定板;14、第一齿板; 15、第一齿轮;16、转动轴;17、第二齿轮;18、第二齿板;19、T 型板;20、减速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二缓冲弹簧;23、限位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包括载物平台1,所述载物平台1底面固定有车体4,所述车体4底面固定有底板5,底板5设有导轨轮6,所述导轨轮6 通过转轴与底板5转动连接,所述载物平台1顶面两侧固定有挡板2,所述载物平台1顶面固定设有橡胶防滑齿3,所述车体4内箱体,所述车体4内底面上固定设有滑槽10,所述车体4左侧设有防撞板7,所述防撞板7右侧面上固定有两个滑动杆8,两个滑动杆8伸入到车体4内与限位板9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7右侧面与车体4左侧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1,第一缓冲弹簧11套在滑动杆8 上,所述限位板9底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右侧面固定有缓冲橡胶12,所述缓冲橡胶12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3右侧面与第一齿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底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右侧端顶面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右侧面与车体4内右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22,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2外侧罩有限位罩 23,限位罩23与车体4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顶部啮合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固定套在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 16两端分别穿出车体4前后侧壁与第二齿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7左侧与第二齿板18啮合,所述第二齿板18通过T型板19嵌入在车体4侧壁内与车体4侧壁滑动连接,所述T型板19与第二齿板18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板18底面之间固定有减速板20,该种新型电动平车,通过设置了第一缓冲弹簧11和缓冲橡胶12设置,降低碰撞过程中对车体的冲击力,减轻冲击力对电动平车的损害,而且如果产生的碰撞冲击力足够大,缓冲橡胶12会把冲击力传递给第一齿板14,利用第二缓冲弹簧22进行缓冲,同时第一齿板14产生滑动,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7转动,使得减速板20能与地面或者轨道接触,有效的起到减速效果,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碰撞,降低电动平车或者其他设备的损坏几率,有效的保证了整个工厂车间的生产效率,并且橡胶防滑齿3设置可以缓冲货物与载物平台1之间的冲击力,增大货物与载物平台1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挡板2将货物拦阻在载物板上避免货物滑落。
其中,所述橡胶防滑齿3呈三角状,且橡胶防滑齿3的三角朝向左侧,所述橡胶防滑齿3在载物平台1顶面上等间距的分布,可以缓冲货物与载物平台1之间的冲击力。
其中,所述滑槽10两侧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13底端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齿板14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入在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保证了第一固定板13和第一齿板14正常滑动,并且可以使得第一固定板13和第一齿板14限位在滑槽10内滑动。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限位罩23的内侧宽度和高度,保证了第二固定板21可以滑动进入到限位罩23内。
其中,所述减速板20底面固定设有防滑突刺,提高减速效果。
工作时
首先整个装置放置在滑轨上使用,导轨轮6在滑轨上滚动,因为在设置了橡胶防滑齿3,橡胶防滑齿3呈三角状,且橡胶防滑齿3的三角朝向左侧,橡胶防滑齿3在载物平台1顶面上等间距的分布,可以缓冲货物与载物平台1之间的冲击力,增大货物与载物平台1之间的摩擦力,与此同时挡板2将货物拦阻在载物板上避免货物滑落。
当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发生防撞板7与其他设备或者工作人员发生碰撞,那么防撞板7推定滑动杆8滑动,第一缓冲弹簧11收缩缓冲,缓冲橡胶12压缩缓冲,减少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如果碰撞的冲击力足够大,那么缓冲橡胶12会将冲击力传递给第一齿板14,第一齿板14会产生滑动,同时将作用力传递给第二缓冲弹簧22进行再一次的缓冲,并且第一齿板14滑动产生位移,使得第一齿板14带动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通过转动轴16带动两个第二齿轮 17,两个第二齿轮17同时带动两个第二齿板18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减速板20与地面或者轨道接触,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减速,防止产生更严重的碰撞,降低电动平车或者其他设备的损坏几率,有效的保证了整个工厂车间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后”、“中央”、“两端”、“左侧”、“右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包括载物平台(1),所述载物平台(1)底面固定有车体(4),所述车体(4)底面固定有底板(5),底板(5)设有导轨轮(6),所述导轨轮(6)通过转轴与底板(5)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1)顶面两侧固定有挡板(2),所述载物平台(1)顶面固定设有橡胶防滑齿(3),所述车体(4)内箱体,所述车体(4)内底面上固定设有滑槽(10),所述车体(4)左侧设有防撞板(7),所述防撞板(7)右侧面上固定有两个滑动杆(8),两个滑动杆(8)伸入到车体(4)内与限位板(9)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板(7)右侧面与车体(4)左侧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1),第一缓冲弹簧(11)套在滑动杆(8)上,所述限位板(9)底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右侧面固定有缓冲橡胶(12),所述缓冲橡胶(12)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3)右侧面与第一齿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底端与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右侧端顶面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右侧面与车体(4)内右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22),所述第二缓冲弹簧(22)外侧罩有限位罩(23),限位罩(23)与车体(4)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14)顶部啮合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固定套在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两端分别穿出车体(4)前后侧壁与第二齿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7)左侧与第二齿板(18)啮合,所述第二齿板(18)通过T型板(19)嵌入在车体(4)侧壁内与车体(4)侧壁滑动连接,所述T型板(19)与第二齿板(18)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板(18)底面之间固定有减速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防滑齿(3)呈三角状,且橡胶防滑齿(3)的三角朝向左侧,所述橡胶防滑齿(3)在载物平台(1)顶面上等间距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两侧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13)底端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齿板(14)前后两侧固定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入在限位滑槽内并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宽度和高度小于限位罩(23)内侧的宽度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板(20)底面固定设有防滑突刺。
CN201920513914.6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Active CN210101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3914.6U CN210101638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3914.6U CN210101638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638U true CN210101638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6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3914.6U Active CN210101638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6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802A (zh) * 2020-09-01 2020-12-04 西安利雅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轨道运输系统用无人机车
CN113443047A (zh) * 2021-07-15 2021-09-28 辛桂鑫 一种智慧物流机器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6802A (zh) * 2020-09-01 2020-12-04 西安利雅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轨道运输系统用无人机车
CN112026802B (zh) * 2020-09-01 2021-10-12 西安利雅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下轨道运输系统用无人机车
CN113443047A (zh) * 2021-07-15 2021-09-28 辛桂鑫 一种智慧物流机器人
CN113443047B (zh) * 2021-07-15 2022-08-23 上海库茂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物流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1638U (zh) 一种新型电动平车
CN105569405A (zh) 一种复列梳齿式机械停车设备及其停车方法
CN103129568A (zh) 一种接触网多功能作业车
CN103341850B (zh) 一种线镗刀具车
CN107265356A (zh) 一种座椅高度可调式叉车
CN112141192B (zh) 一种减震防护型的柜类机电设备运输装置
CN112078642A (zh) 太阳能板运输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662567B (zh) 一种防撞agv小车
CN210435287U (zh) 汽车半轴锻造卸料机构
CA2820528C (en) Screw-driven vertically-elevating cab
CN215322543U (zh) 一种用于矿山开采的矿体输送车
CN107673195A (zh) 一种起重机卷扬小车
CN214296013U (zh) 一种具有防冲撞功能的冶金安全运输车
CN104129739B (zh) 一种升降服务叉车
CN217198096U (zh) 适用于多轮胎重型货车的辅助刹车装置
CN207209888U (zh) 一种座椅高度可调式叉车
CN101844724A (zh) 门架式起重机刚性腿车轮的悬挂驱动系统
CN112096149A (zh) 一种立体车库缓冲保护机构
CN219806903U (zh) 一种agv小车防护机构
CN216763605U (zh) 一种卸车机用卸料坑盖板
CN207314947U (zh) 一种垂直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载车板
CN218085760U (zh) 无人驾驶仓库货物转运车
CN214258238U (zh) 一种机场行李输送系统的行李箱存放装置
CN211520749U (zh) 一种地面单轨ems运输小车
CN219567329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起重小车防脱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