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059U -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059U
CN210101059U CN201920521277.7U CN201920521277U CN210101059U CN 210101059 U CN210101059 U CN 210101059U CN 201920521277 U CN201920521277 U CN 201920521277U CN 210101059 U CN210101059 U CN 210101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heel
paper guide
ink
pap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1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勇强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u Q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u Q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u Q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u Q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1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第二导纸轮、打印台和工作腔,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打印机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口,且导向口的一侧安装有出纸口,所述打印机主体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油墨腔,且油墨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底端与油墨腔的底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打印机主体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集灰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会将油墨收集腔内排放的空气进行冷却,第三负压风机将冷却后的气体释放在导向口的内部,对打印后的纸张进行冷却降温,使纸张上的油墨快速干燥,避免沾染晕开。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计算机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在各个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宽,从第一台打印机到后来的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打印机的发展越来越快,现在提出一种全自动打印机,但是现有的打印机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打印机没有对纸张进行清理除尘,打印纸张上若是积有灰尘,则打印效果便会受到影响;
第二,传统的打印机无法对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油墨进行收集,会导致油墨污染被打印纸张;
第三,传统的打印机没有在出纸口设置冷却,刚刚被打印出来的纸张温度较高,纸张上的油墨也未完全凝固,易沾染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打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对纸张进行清理除尘、无法对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油墨进行收集和打印机没有在出纸口设置冷却,刚刚被打印出来的纸张温度较高,纸张上的油墨也未完全凝固,易沾染晕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第二导纸轮、打印台和工作腔,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打印机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口,且导向口的一侧安装有出纸口,所述打印机主体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油墨腔,且油墨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底端与油墨腔的底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打印机主体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集灰腔,且集灰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集灰抽屉,所述打印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进纸口,且进纸口的一侧安装有第四导纸轮,所述第四导纸轮的两端均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四导纸轮顶端的第三齿轮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进纸口的顶端安装有毛刷,且毛刷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负压风机,所述第二负压风机与集灰腔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腔,且冷却腔的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腔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负压风机,且第三负压风机的顶端与导向口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打印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作腔,且工作腔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打印头。且打印头油墨腔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工作腔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五导纸轮,且第五导纸轮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纸轮,且第五导纸轮和第一导纸轮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导纸轮底部的第一齿轮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五导纸轮的一侧与第一导纸轮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机构连接,所述工作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纸轮,所述工作腔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导纸轮,且第二导纸轮和第三导纸轮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导纸轮底端的第二齿轮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导纸轮与第三导纸轮的底端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导纸轮与第三导纸轮之间安装有打印台,所述工作腔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工作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收集口,且收集口的底端安装有油墨收集腔,所述油墨收集腔的一侧与收集口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油墨收集腔内部的一侧安装第一负压风机,所述油墨收集腔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吸附海绵,所述油墨收集腔的另一侧与冷却腔底端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控制面板和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气缸、流量控制阀、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第一负压风机、第二负压风机、第三负压风机和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纸轮与第五导纸轮的大小相同,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纸轮两端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二导纸轮与第三导纸轮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第三导纸轮两端的第二齿轮同样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纸轮和第三导纸轮的中心与打印台的顶端处在同一水平面,固定在工作腔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关于冷却腔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跟分布,并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冷却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打印头与液压伸缩杆的底端通过焊接用一体化的方式连接,打印台与工作腔的内部通过固定架与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全自动打印机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安装有毛刷,毛刷会对进纸口的纸张清刷除灰,第二负压风机会将清除的灰尘通过连接管吸附到集灰腔的内部,储存在集灰抽屉的内部,可以通过集灰抽屉定时清理,避免纸张上的灰尘影响打印效果;
2、通过安装有收集口,收集口会对工作腔内部的墨雾进行收集,第一负压风机将收集的墨雾抽到油墨收集腔的内部,吸附海绵会对墨雾内的墨进行吸附,吸附后的空气排放到冷却腔的内部,避免墨雾在工作腔内滞留,导致打印纸张被污染;
3、通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会将油墨收集腔内排放的空气进行冷却,第三负压风机将冷却后的气体释放在导向口的内部,对打印后的纸张进行冷却降温,使纸张上的油墨快速干燥,避免沾染晕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腔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纸口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中:1、打印机主体;2、单片机;3、第一导纸轮;4、控制面板;5、第二导纸轮;6、半导体制冷片;7、冷却腔;8、第一负压风机;9、油墨收集腔;10、吸附海绵;11、打印台;12、收集口;13、第三导纸轮;14、第四导纸轮;15、进纸口;16、毛刷;17、第二负压风机;18、光电传感器;19、集灰抽屉;20、集灰腔;21、工作腔;22、油墨腔;23、油墨盒;24、流量控制阀;25、液压伸缩杆;26、液压气缸;27、出纸口;28、导向口;29、第五导纸轮;30、第三负压风机;31、第一齿轮;32、第一伺服电机;33、第二伺服电机;34、打印头;35、第二齿轮;36、第三伺服电机;37、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第二导纸轮5、打印台11和工作腔21,打印机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4,且控制面板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2,单片机2的型号可为HT66F018,打印机主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口28,且导向口28的一侧安装有出纸口27,打印机主体1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油墨腔22,且油墨腔2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油墨盒23,油墨盒23的底端与油墨腔22的底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4,流量控制阀24的型号可为R11,打印机主体1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集灰腔20,且集灰腔20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集灰抽屉19,打印机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进纸口15,且进纸口15的一侧安装有第四导纸轮14,第四导纸轮14的两端均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齿轮37,第四导纸轮14顶端的第三齿轮37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36,第三伺服电机36的型号可为YS-8024,进纸口15的顶端安装有毛刷16,且毛刷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负压风机17,第二负压风机17的型号可为X1380,第二负压风机17与集灰腔20的顶端相连通,打印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腔7,且冷却腔7的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6,半导体制冷片6的型号可为TEC-12706,半导体制冷片6关于冷却腔7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跟分布,并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冷却腔7的内部,使冷却效果更加彻底;
冷却腔7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负压风机30,第三负压风机30的型号可为X-700,且第三负压风机30的顶端与导向口28的一侧相连通,打印机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作腔21,且工作腔21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气缸26,液压气缸26的型号可为CDP2B32-10DZ,液压气缸26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5,液压伸缩杆25的底端安装有打印头34,且打印头34油墨腔22的底端相连通,工作腔21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五导纸轮29,且第五导纸轮29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纸轮3,且第五导纸轮29和第一导纸轮3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31,第一导纸轮3与第五导纸轮29的大小相同,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使其转速相同,便于纸张的传输;
第一导纸轮3底部的第一齿轮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2,第一伺服电机32的型号可为ZTY84,第五导纸轮29的一侧与第一导纸轮3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机构连接,工作腔2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纸轮5,工作腔21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导纸轮13,且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齿轮35,第二导纸轮5两端的第二齿轮35相互啮合,第二导纸轮5与第三导纸轮13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第三导纸轮13两端的第二齿轮35同样相互啮合,使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的转向相反;
第二导纸轮5底端的第二齿轮35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3,第二伺服电机33的型号可为57HB54,第一导纸轮3与第三导纸轮13的底端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第二导纸轮5与第三导纸轮13之间安装有打印台11,打印头34与液压伸缩杆25的底端通过焊接用一体化的方式连接,打印台11与工作腔2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与螺栓固定连接,使打印头34更加稳固,打印台11便于调整;
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的中心与打印台11的顶端处在同一水平面,固定在工作腔21的两端,便于纸张的运输和传导;
工作腔21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8,光电传感器18的型号可为GP2Y0AF15,工作腔2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收集口12,且收集口12的底端安装有油墨收集腔9,油墨收集腔9的一侧与收集口12的底端相连通,油墨收集腔9内部的一侧安装第一负压风机8,第一负压风机8的型号可为X1220,油墨收集腔9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吸附海绵10,油墨收集腔9的另一侧与冷却腔7底端的一侧相连通,控制面板4和光电传感器1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气缸26、流量控制阀24、第一伺服电机32、第二伺服电机33、第三伺服电机36、第一负压风机8、第二负压风机17、第三负压风机30和半导体制冷片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纸张从进纸口15进入工作腔21内,在纸张进入工作腔21内部时,毛刷16会对纸张上的灰尘清扫除灰,第二负压风机17将毛刷16上附着的灰尘抽取到集灰腔20的内部,通过集灰抽屉19定时对灰尘进行清理,第三伺服电机36转动带动顶端的第三齿轮37顺时针转动,两个第三齿轮37相互配合,带动底端的第三齿轮37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纸张的进入,第二伺服电机33转动,通过皮带轮机构和第二齿轮35带动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引导纸张,光电传感器18检测到纸张的进入,发送信息给单片机2,单片机2将信息处理后发送给液压气缸26,液压气缸26控制打印头34,对纸张进行打印,第一伺服电机32转动通过皮带轮机构和工作腔21带动第一导纸轮3和第五导纸轮29,将打印完成的纸张引导出来,收集口12会对工作腔21内的墨雾进行收集,第一负压风机8将收集的墨雾抽到油墨收集腔9的内部,吸附海绵10会对墨雾内的墨进行吸附,吸附后的空气排放到冷却腔7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6将冷却腔7内的墨雾进行冷却,通过第三负压风机30对出口的纸张进行冷却干燥,最终打印完成的纸张会摆放到出纸口27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第二导纸轮(5)、打印台(11)和工作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4),且控制面板(4)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2),所述打印机主体(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导向口(28),且导向口(28)的一侧安装有出纸口(27),所述打印机主体(1)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油墨腔(22),且油墨腔(2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油墨盒(23),所述油墨盒(23)的底端与油墨腔(22)的底端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且连接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4),所述打印机主体(1)另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集灰腔(20),且集灰腔(20)内部的底端安装有集灰抽屉(19),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进纸口(15),且进纸口(15)的一侧安装有第四导纸轮(14),所述第四导纸轮(14)的两端均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三齿轮(37),所述第四导纸轮(14)顶端的第三齿轮(37)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36),所述进纸口(15)的顶端安装有毛刷(16),且毛刷(1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负压风机(17),所述第二负压风机(17)与集灰腔(20)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腔(7),且冷却腔(7)的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冷却腔(7)的顶端安装有第三负压风机(30),且第三负压风机(30)的顶端与导向口(28)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工作腔(21),且工作腔(21)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气缸(26),所述液压气缸(26)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5),所述液压伸缩杆(25)的底端安装有打印头(34) ,且打印头(34)油墨腔(2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工作腔(21)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五导纸轮(29),且第五导纸轮(29)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导纸轮(3),且第五导纸轮(29)和第一导纸轮(3)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齿轮(31),所述第一导纸轮(3)底部的第一齿轮(3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32),所述第五导纸轮(29)的一侧与第一导纸轮(3)的一侧通过皮带连机构连接,所述工作腔(2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纸轮(5),所述工作腔(21)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导纸轮(13),且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齿轮(35),所述第二导纸轮(5)底端的第二齿轮(35)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3),所述第一导纸轮(3)与第三导纸轮(13)的底端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导纸轮(5)与第三导纸轮(13)之间安装有打印台(11),所述工作腔(21)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光电传感器(18),所述工作腔(2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收集口(12),且收集口(12)的底端安装有油墨收集腔(9),所述油墨收集腔(9)的一侧与收集口(1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油墨收集腔(9)内部的一侧安装第一负压风机(8),所述油墨收集腔(9)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吸附海绵(10),所述油墨收集腔(9)的另一侧与冷却腔(7)底端的一侧相连通,所述控制面板(4)和光电传感器(18)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气缸(26)、流量控制阀(24)、第一伺服电机(32)、第二伺服电机(33)、第三伺服电机(36)、第一负压风机(8)、第二负压风机(17)、第三负压风机(30)和半导体制冷片(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纸轮(3)与第五导纸轮(29)的大小相同,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纸轮(5)两端的第二齿轮(35)相互啮合,第二导纸轮(5)与第三导纸轮(13)之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第三导纸轮(13)两端的第二齿轮(35)同样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纸轮(5)和第三导纸轮(13)的中心与打印台(11)的顶端处在同一水平面,固定在工作腔(2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关于冷却腔(7)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跟分布,并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冷却腔(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34)与液压伸缩杆(25)的底端通过焊接用一体化的方式连接,打印台(11)与工作腔(21)的内部通过固定架与螺栓固定连接。
CN201920521277.7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Active CN210101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1277.7U CN210101059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1277.7U CN210101059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059U true CN21010105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6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1277.7U Active CN210101059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0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732A (zh) * 2020-07-13 2020-10-27 宁波兆荣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印刷品喷涂工艺及方法
CN113771492A (zh) * 2021-08-25 2021-12-10 沈雁飞 一种环保型纸板油墨印刷工艺及其印刷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732A (zh) * 2020-07-13 2020-10-27 宁波兆荣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纸印刷品喷涂工艺及方法
CN113771492A (zh) * 2021-08-25 2021-12-10 沈雁飞 一种环保型纸板油墨印刷工艺及其印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4041B (zh) 一种绿色环保印刷装置
CN210101059U (zh) 一种全自动打印机
CN107433767B (zh) 一种卷纸筒印刷机的输纸结构
CN211518866U (zh) 一种智能数字印刷装置
CN210501893U (zh) 一种具有干燥油墨功能的印刷机
CN212860852U (zh) 一种新型数码印花机
CN212169931U (zh) 一种金属制品表面除尘打磨装置
CN212150976U (zh) 一种卷材收卷装置
CN211553706U (zh) 塑胶产品外壁老化实验箱
CN219467297U (zh)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印刷机
CN219784120U (zh) 一种鸡舍用空气循环过滤器
CN218140533U (zh) 一种玻璃加工生产用丝印机
CN216942296U (zh) 一种半封闭数码印花设备
CN216359867U (zh) 一种打印流畅性好的防卡纸式打印机
CN215391268U (zh) 一种轴套生产用喷吹清洁装置
CN210701342U (zh) 一种用于托轨除尘的去尘器
CN218016627U (zh) 一种表面贴装器件返修印制板焊接设备
CN220862985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用等离子切割装置
CN218533108U (zh) 一种水冷排高频焊锡装置
CN221048088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219464954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开槽设备
CN111619208B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五色水印机
CN218885552U (zh)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用采样装置
CN219276990U (zh) 一种自动除尘式纸板印刷机
CN220027885U (zh) 一种载具清洁装置及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