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6592U -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6592U
CN210096592U CN201821415636.2U CN201821415636U CN210096592U CN 210096592 U CN210096592 U CN 210096592U CN 201821415636 U CN201821415636 U CN 201821415636U CN 210096592 U CN210096592 U CN 210096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cup
cathode
electrolysi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56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力泰
张垸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aoshui (Xiamen)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even Way Water (xiam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ven Way Water (xiam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ven Way Water (xiam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56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6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6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65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述上杯体内部设置有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所述下杯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的一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正极电解室内设置有正极板,所述负极电解室内部设置有负极板,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之间通过隔离膜隔开,所述正极电解室和正极水箱连接,所述负极电解室和负极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出行携带的氢气呼吸杯。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氢气呼吸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气治疗疾病的最著名研究就是2007年《自然医学》日本学者发表的论文,其主题就是呼吸少量氢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发现氢气作用比衣达拉奉的效果更好。研究还证明氢气通过选择性中和羟基自由基,由于氢气是最小的分子,可以自由穿透细胞,打通人体代谢通道。随着研究的进展,一系列的氢产品也随之产生,在对人体健康方便作用显著。出现了以喝富氢水为代表的产品,比如日本的水素水杯。由于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喝富氢水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氢气的需求。人们便开始了对氢气进行呼吸的研究。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批吸氢的机器。产生氢气采用电解和矿物水解或者直接用储备好的储气罐来实现。但他们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电解方式正负极同至于水中,电解,产生臭氧、氧气以及金属氧化物等电解副产物。如申请号为“201810137885.8”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氢气呼吸机,虽然对正负极有进行分开,但共用水箱,无法对电解副产物进行有效隔离,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专利号为“201720202645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高纯度定时氢气呼吸机,该专利方案使用储氢罐作为供氢装置,虽然氢气纯度高,但由于氢气的氢脆现象,导致金属容器的安全性低,也需要更换储氢罐;而且现有的呼吸机结构复杂,体积大,不适于出行携带,因此,就需要研究一种便于出行携带、氢气纯度高的氢气呼吸杯就显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出行携带、氢气纯度高的氢气呼吸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螺接固定,所述上杯体内部设置有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所述上杯体顶部固定有水箱盖,通过所述水箱盖和上杯体的配合使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均成一密封整体,所述下杯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的一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正极电解室内设置有正极板,所述负极电解室内部设置有负极板,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之间通过隔离膜隔开,所述正极电解室和正极水箱连接,所述负极电解室和负极水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水箱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水口,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正极电解室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与正极水箱的水管快速接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水位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水箱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口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负极电解室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与负极水箱的水管快速接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盖顶面设置有第一加水口、第二加水口、吸气口和透气孔,所述第一加水口和透气孔与正极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加水口和吸气口与负极水箱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水口、第二加水口、吸气口和透气孔上均设置有硅胶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为质子交换膜可防止氧气、臭氧和水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水箱所在的上杯体侧壁为log形状的透明可视板,所述负极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上设置有气泡管,所述气泡管底部与负极水箱连通,通过所述透明可视板可直观看到气泡管内气泡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下杯体侧壁上设置有透气槽和DC充电口,所述下杯体的底板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下杯体外侧壁顶部设置有环形发光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从第一加水口向正极水箱中加水,从第二加水口向负极水箱加水,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设置有水位感应器,低于设置水位时停止电解,同时环形发光带发光提醒用户,水位高于设置水位时,同时环形发光带也发光提醒用户;正极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正极电解室,负极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进入负极电解室,正极板电解水产生氧气,负极板电解水产生氢气,同时隔离膜阻隔了氧气、臭氧向负极电解室的扩散,由此达到了氢气和氧气的分离,使得制备的氢气被纯化,保证了较好的纯度;正极电解室中的氧气通过水管进入到正极水箱中,正极水箱中气压增强,当氧气达到一定量时,会把透气孔上的硅胶密封塞挤出,氧气从透气孔排出;负极电解室中的氢气通过水管进入到负极水箱中并通过气泡管排出,同时气泡管内会有气泡产生,通过透明可视板可直接观察工作的状态,并且产生的氢气通过负极水箱里的水,在进行收集呼吸,有效保证了氢气的一定湿度,使用时不会干燥,不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当需要吸氢气时,打开吸气口上的硅胶密封塞,接上气管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解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0、杯体;20、上杯体;21、正极水箱;210、第一出水口;22、负极水箱;220、第二出水口;221、透明可视板;222、气泡管;23、水箱盖;231、第一加水口;232、第二加水口;233、吸气口;234、透气孔;235、硅胶密封塞;24、水位感应器;30、下杯体;31、固定板;32、电解装置;33、正极电解室;331、正极板;34、负极电解室;341、负极板;35、隔离膜;36、透气槽;37、DC充电口;38、防滑垫;40、水管快速接头;50、环形发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包括杯体10,所述杯体10包括上杯体20和下杯体30,所述上杯体20和下杯体30之间螺接固定,所述上杯体20内部设置有正极水箱21和负极水箱22,所述上杯体20顶部固定有水箱盖23,通过所述水箱盖23和上杯体20的配合使正极水箱21和负极水箱22均成一密封整体,所述下杯体30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固定有电解装置32,所述电解装置32包括正极电解室33和负极电解室34,所述正极电解室33和负极电解室34的一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40,所述正极电解室33内设置有正极板331,所述负极电解室34内部设置有负极板341,所述正极电解室33和负极电解室34之间通过隔离膜35隔开,所述正极电解室33和正极水箱21连接,所述负极电解室34和负极水箱22连接。
其中:所述正极水箱21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水口210,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口210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40,所述正极电解室33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40与正极水箱21的水管快速接头40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正极水箱21和负极水箱22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水位感应器24;所述负极水箱22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220,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口220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40,所述负极电解室34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40与负极水箱22的水管快速接头40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箱盖23顶面设置有第一加水口231、第二加水口232、吸气口233和透气孔234,所述第一加水口231和透气孔234与正极水箱21连通,所述第二加水口232和吸气口233与负极水箱22连通;所述第一加水口231、第二加水口232、吸气口233和透气孔234上均设置有硅胶密封塞235;所述隔离膜35为质子交换膜可防止氧气、臭氧和水通过;所述负极水箱22所在的上杯体20侧壁为log形状的透明可视板221,所述负极水箱22的第二出水口220上设置有气泡管222,所述气泡管222底部与负极水箱22连通,通过所述透明可视板221可直观看到气泡管222内气泡的产生;所述下杯体30侧壁上设置有透气槽36和DC充电口37,所述下杯体30的底板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38;所述下杯体30外侧壁顶部设置有环形发光带50。
本实用新型从第一加水口231向正极水箱21中加水,从第二加水口232向负极水箱22加水,正极水箱21和负极水箱22设置有水位感应器24,低于设置水位时停止电解,同时环形发光带50发光提醒用户,水位高于设置水位时,同时环形发光带50也发光提醒用户;正极水箱21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210进入正极电解室33,负极水箱22中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0进入负极电解室34,正极板331电解水产生氧气,负极板341电解水产生氢气,同时隔离膜35阻隔了氧气、臭氧向负极电解室34的扩散,由此达到了氢气和氧气的分离,使得制备的氢气被纯化,保证了较好的纯度;正极电解室33中的氧气通过水管进入到正极水箱21中,正极水箱21中气压增强,当氧气达到一定量时,会把透气孔234上的硅胶密封塞235挤出,氧气从透气孔234排出;负极电解室34中的氢气通过水管进入到负极水箱22中并通过气泡管222排出,同时气泡管222内会有气泡产生,通过透明可视板221可直接观察工作的状态,并且产生的氢气通过负极水箱22里的水,在进行收集呼吸,有效保证了氢气的一定湿度,使用时不会干燥,不会对人体造成不适;当需要吸氢气时,打开吸气口233上的硅胶密封塞235,接上气管即可使用;下杯体30上的透气槽36可以使杯体10内空气流通,带走热量;DC充电口37方便接电,使用方便;防滑垫38可以防止杯体10滑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上杯体和下杯体,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之间螺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体内部设置有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所述上杯体顶部固定有水箱盖,通过所述水箱盖和上杯体的配合使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均成一密封整体,所述下杯体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的一侧及顶部分别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正极电解室内设置有正极板,所述负极电解室内部设置有负极板,所述正极电解室和负极电解室之间通过隔离膜隔开,所述正极电解室和正极水箱连接,所述负极电解室和负极水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水箱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出水口,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正极电解室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与正极水箱的水管快速接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水箱和负极水箱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水位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水箱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出水口,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口上设置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负极电解室上的两个水管快速接头与负极水箱的水管快速接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盖顶面设置有第一加水口、第二加水口、吸气口和透气孔,所述第一加水口和透气孔与正极水箱连通,所述第二加水口和吸气口与负极水箱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水口、第二加水口、吸气口和透气孔上均设置有硅胶密封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为质子交换膜可防止氧气与水通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水箱所在的上杯体侧壁为透明可视板,所述负极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上设置有气泡管,所述气泡管底部与负极水箱连通,通过所述透明可视板可直观看到气泡管内气泡的产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侧壁上设置有透气槽和DC充电口,所述下杯体的底板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外侧壁顶部设置有环形发光带。
CN201821415636.2U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Active CN210096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5636.2U CN2100965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5636.2U CN2100965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6592U true CN210096592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2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5636.2U Active CN210096592U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6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8909U (zh) 电解水装置
CN107188275A (zh) 富氢水机
CN108714261A (zh) 一种便携式电解氢气呼吸机
CN106587279A (zh) 直饮富氢水呼吸氢气机
CN210096592U (zh) 一种便携式氢气呼吸杯
CN204417612U (zh) 一种用于制造氢水的便携水瓶
CN209500463U (zh) 一种氢气呼吸机
CN205999088U (zh) 一种带滤芯的分层富氢水杯
CN205999085U (zh) 一种便携式可伸缩富氢水杯
CN210785365U (zh) 臭氧治疗仪
CN105441972B (zh) 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及其方法
CN207193404U (zh) 一种电解槽以及使用该电解槽的富氢水杯
CN107687000A (zh) 电解吸氢饮氢杯
CN107098443A (zh) 一种富氢水杯
JP3218868U (ja) 人体内の悪玉フリーラジカルを中和し、抗酸化機能を高め、睡眠をサポートするとともに、心筋梗塞、炎症、肌質等の保健美容機能を改善できる純水製水素生成器、水素生成器連結ユニット及び気体・水分離式タンク
CN106830207A (zh) 含氢水产生装置和含氢水杯
CN207944156U (zh) 一种散热简易电解装置
CN110241434A (zh) 一种新型吸氢机
CN206705753U (zh) 抗压、氢氧分离、透气不排水富氢水发生器
CN210176966U (zh) 一种基于铝空气电池的富氢水发生装置
CN213128836U (zh) 一种氧负离子康复保健床垫
CN210904478U (zh) 氢气呼吸机
CN112535625A (zh) 一种便携式氢水及臭氧水泡澡机
CN206901829U (zh) 一种富氢水杯
CN206901833U (zh) 富氢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area D, 2nd floor, No.76, huliyuan, huandonghaihai District,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daoshui (Xiamen)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area D, 2nd floor, No.76, huliyuan, huandonghaihai District,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EVEN STEP (XIAMEN) ECO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