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5819U -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5819U
CN210095819U CN201821580651.2U CN201821580651U CN210095819U CN 210095819 U CN210095819 U CN 210095819U CN 201821580651 U CN201821580651 U CN 201821580651U CN 210095819 U CN210095819 U CN 210095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sheath
valve body
sheath
sis
re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0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选民
徐君烈
王伟
郝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kang (ku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kang (ku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kang (ku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kang (kuns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80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5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5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5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通过切皮刀,刺穿皮肤切口,然后通过切口插入具有密封的穿刺针至血管内,然后通过穿刺针插入导丝,然后拔下穿刺针插入通过导管鞘与扩张器组合的鞘组,然后通过接入三通阀调节观测医用塑料管进行观察导管鞘插入的位置以及导管鞘鞘管上固定的修补片,通过信号孔回血信号传达至医用塑料管观察然后取下所设的钢丝手柄,使得修补片在血管壁位置获得灵活状态,在继续插入时修补片处于套口部分位于血管壁外侧,修补片尾端灵活部分位于血管内侧,通过拉动线手柄带动系绳缝合线带动修补片,由于修补片为活线排列,在拉动时修补片会自动形成折叠堆积在创口位置进行封堵伤口。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背景技术
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的控制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程序。手术过程中直接进行或涉及患者的静脉血液流失的控制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种外科手术,包括插入和移除从动脉和静脉进入的导管,因此,这些类型的血管结构程序代表了大量手术中出血的控制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注意的。导管的插入创建一个穿刺血管壁上去除导管的穿刺口,通过口子流出的血液容易进入周围的组织,因此,除非穿刺部位是封闭的,否则临时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增加住院时间和相关费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务人员需要提供稳定的持续照顾一个涉及动脉或静脉穿刺经历了一个过程的病人,一个病人术后不出血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如今术后出血,多数使用昂贵的止血药与外用药物或止血物,由于控制抗凝病人出血的难度要大得多,所以这些病人的血液流动会很麻烦,一种治疗血管穿刺的常用方法是将外部压力维持在血管上进行按压或覆压,直至穿刺部位伤口通过自然血液凝块形成过程进行密封血管壁与皮肤伤口,达到自然止血目的,这种方法穿刺闭合通常需要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通常如果病人是高血压或抗凝的长度。此外,应该认识到,利用压力,如人工手压力,以控制出血,将存在几个问题,无论病人是否高血压或抗凝。特别是,当病人可能会导致过度的限制或中断或手的压力被利用时,此时会有不适的血液流动,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宝贵的时间,昂贵的价格。其他压力技术,如压力绷带,沙袋,或夹子,要求患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和患者必须得到密切监视,以确保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其他医物的插入已披露或提供在穿刺区域的阻塞,较远塞在血管开口处,当胶原塞头接触血液流体时,会阻塞血液的血管壁,一个引用塞体的止血塞,可能会出现的潜在问题是脱落,掉入血管内,流到一个位置形成一个较小的血液矿物引起脑血栓情况,另一个潜在的问题,他们的主要是有设计的胶原蛋白的血管,形成胶原塞对血小板进行凝聚,因此材料可能形成一个堵塞现象,成为血栓的可能性,在血管内进行沉积,这将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体腔、静脉、动脉等皮肤下肌肉组织内管状组织部提供通道及穿刺部位血凝与伤口恢复及愈合问题以及节省昂贵医疗费与恢复上时间耽误与浪费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其特征包含:导管鞘-1,阀体-2,钢丝手柄-3,线手柄-4,PU管-5,辅助接口-6,SIS修补片-7,扩张器-8,导丝-9,三通阀-10,固定孔-11,信号孔-12,切皮刀-1001,穿刺针 1002,皮肤-2001,皮肤下组织-2002,管状组织结构血管壁-2003,所述导管鞘-1 为医用级塑料制成,所述管鞘-1上还设有阀体-2。
优选的,阀体-2内设有软体密封物进行密封,所述阀体-2上设有钢丝手柄-3,所述钢丝手柄-3一端设有细钢丝且钢丝通过阀体-2插入至导管鞘-1内固定SIS修补片-7。
优选的,阀体-2上还设有线手柄-4,所述线手柄-4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于阀体-2上,所述线手柄-4上一端设有系绳缝合线,所述系绳缝合线分为两根,一根为安全线可整体拔出SIS修补片,一根为缝合线用于拉紧使SIS修补片的活动部分折叠。
优选的,阀体-2上一侧设有外连接PU管接口,所述该接口用于连接PU透明管,所述该材质使用为医用级,所述的PU透明管一端还设有辅助接口-6用于观察回血信号。
优选的,辅助接口-6一端还可连接三通阀-10,用于注射与观测插入导鞘管的回血信号反馈,所述该三通阀为手动调节疏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鞘-1内设有扩张器-8,所述扩张器-8与导管鞘-1组合成鞘组,扩张器-8内可插入导丝-9。
优选的,穿刺针1002首先通过切皮刀-1001在皮肤-2001上切口所述切口大小与所述导管鞘口大小相同,经过皮肤下组织-2002到管状组织结构血管壁-2003,刺入血管内,所述通过穿刺针1002插入导丝-9。
优选的,通过导丝-9外侧插入导管鞘-1与扩张器-8组合的鞘组,通过鞘组插入至皮肤-2001后仔细观察导管鞘-1上设有的阀体-2上设置的外连接PU管接口接入的PU管-5,所述PU管-5一端连接有三通阀-10,通过旋转打开三通阀-10 观察插入的位置,当继续插入时观察有液体及血液流出信号时则判断所述的鞘组插入位置已到达血管壁内通过信号孔-12流入血液至PU管-5,此时可判断鞘组位置SIS修补片-7套口部分已至血管壁外侧,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已进入血管内侧。
优选的,当判断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已进入血管内时,取下钢丝手柄-3,使得SIS修补片-7处于活动状态,此时继续插入时,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 修补片将通过固定孔-11脱出,脱落至血管内,导管鞘处于工作位置时,将扩张器-8与导丝-9一并取出,取下线手柄-4,需要取出导管鞘时,通过拉动线手柄-4 拉动系绳,所述系绳分为安全线与缝合线,在此拉动缝合线缝合线,带动活线从而带动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折叠,形成堆积状态,然后通过手部按压取出导管鞘,同时观察流血情况,然后慢慢拉动线手柄-4拉紧使得SIS修补片-7完全堵住创口不出血,如继续出血,可借用外部指力按压直至止血为止,如手术出现紧急情况时可拉动安全线把SIS修补片拔出。
优选的,SIS修补片-7为猪衍生材料及其他可吸收制得为可吸收的修补片与线,或通过不可吸收的材料制成不可吸收的线,以满足更多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导管鞘主视图
图2为辅件切皮刀正视图
图3为穿刺组件穿刺针正视图
图4为导丝组件正视图
图5为扩张器组件正视图
图6为三通阀组件正视图
图7为穿刺针实施示意图
图8为导丝插入穿刺针示意图
图9为鞘组插入示意图
图10为修补片(SIS)进入皮肤下组织回血信号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钢丝手柄拔出示意图
图12为线手柄取下示意图
图13为修补片(SIS)进入脱出示意图
图14为修补片(SIS)拉缩示意图
图15为皮肤下组织创口修补片(SIS)封堵示意图
图中:导管鞘-1、阀体-2、钢丝手柄-3、线手柄-4、PU管-5、辅助接口-6、SIS修补片-7、扩张器-8、导丝-9、三通阀-10、固定孔-11、信号孔-12、切皮刀-1001、穿刺针1002、皮肤-2001、皮肤下组织-2002、管状组织血管壁-200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更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如下:
导管鞘-1为医用级塑料制成,管鞘-1上还设有阀体-2,阀体-2内设有软体密封物进行密封,阀体-2上设有钢丝手柄-3,钢丝手柄-3一端设有细钢丝且钢丝通过阀体-2插入至导管鞘-1内固定SIS修补片-7,阀体-2上还设有线手柄-4,线手柄-4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于阀体-2上,线手柄-4上一端设有系绳缝合线,阀体-2 上一侧设有外连接PU管接口,该接口用于连接PU透明管,该材质使用为医用级,PU透明管一端还设有辅助接口-6,该接口用于观察回血信号,辅助接口-6 一端还可连接三通阀-10,该三通阀用于注射与观测插入导鞘管的回血信号反馈,该三通阀为手动调节疏通,导管鞘-1上还设有SIS修补片-7,导管鞘-1内设有扩张器-8,扩张器-8与导管鞘-1组合成鞘组,扩张器-8内可插入所设的导丝-9,穿刺针1002首先通过切皮刀-1001在皮肤-2001上切口所述切口大小与所述导管鞘口大小相同,经过皮肤下组织-2002到管状组织结构血管壁-2003,刺入血管内,所述通过穿刺针1002插入所述导丝-9,然后通过导丝-9外侧插入导管鞘-1与扩张器-8组合的鞘组,通过鞘组插入至皮肤-2001后仔细观察其导管鞘-1上设有的阀体-2上设置的外连接PU管接口接入的PU管-5,PU管-5一端连接有三通阀-10,通过旋转打开三通阀-10观察插入的位置,当继续插入时观察有液体及血液流出信号时则判断鞘组插入位置已到达血管壁内并且通过信号孔-12流入血液至PU 管-5,此时可判断鞘组位置SIS修补片-7套口部分已至血管壁外侧,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已进入血管内侧,当判断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已进入血管内时,取下钢丝手柄-3,使得SIS修补片-7处于活动状态,此时继续插入时,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将通过固定孔-11脱出,脱落至血管内,导管鞘处于工作位置时,将扩张器-8与导丝-9一并取出,取下线手柄-4,需要取出导管鞘时,通过拉动线手柄-4拉动系绳,系绳分为两根,一根为安全线,一根为缝合线,此时拉动缝合线缝合线带动活线从而带动软体活动折叠部分SIS修补片折叠,形成堆积状态,然后通过手部按压取出导管鞘,同时观察流血情况,然后慢慢拉动线手柄-4拉紧使得SIS修补片-7完全堵住创口不出血,如继续出血,可借用外部指力按压直至止血为止,当手术出现紧急状况需取出SIS修补片时可拉动安全线将SIS修补片整体拔出,其中SIS修补片-7为猪衍生材料及其他可吸收制得为可吸收的修补片与线或通过不可吸收的材料制成不可吸收的线,以满足更多的应用。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为鞘组组件与辅件其设有导管鞘-1、阀体-2、钢丝手柄-3、线手柄-4、PU管-5、辅助接口-6、SIS修补片-7,扩张器-8、导丝-9、三通阀-10,切皮刀-1001,穿刺针1002,导管-1为其他介入器械进入工作所打开的一个通道,首先在穿刺位置使用如图2所示的切皮刀-1001在皮肤-2001上进行切口,其切口大小与导管鞘-1尺寸相匹配,然后通过图3所示的穿刺针-1002通过皮肤下组织-2002和管状组织血管壁-2003插入进血管内,然后将穿刺针1002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然后插入如图4所示的导丝-9,然后将导丝-9缓慢推入至适当深度,推入时注意力度避免损伤血管,然后插入后固定好导丝-9拔出穿刺针-1002,为避免流血需在插入导管鞘-1时一直在穿刺部施加压力,然后将如图6所示的三通阀与导管鞘上的阀体-2进行连接并保持疏通状态以便插入工作时的空气排出与其他需要,可通过注册器肝素化盐水注入如图5所示的扩张器-8中,然后将扩张器插入鞘管,在鞘管座上卡入到极限,然后充分向组件内注入肝素化盐水,排出空气。如图9所示将组合好的导管鞘-1沿着导丝-9通过皮肤-2001、皮肤下组织-2002、管状组织血管壁-2003插入血管内,如图示10所示当观察PU管有回血信号时,此时证明组件已进入血管内,此时关闭如图6所示的三通阀-10.然后继续推进到导管鞘-1,当导管鞘-1上设有的SIS修补片-7通过皮下组织到达血管壁时,此时阻力会增加,此时状态立即停止推进保持如图10状态,SIS修补片-7套口部分位于血管壁外侧,此时如需取出导管鞘-1需要将线与导管鞘一起拔出,如图11所示此时拔出导管鞘-1上的钢丝手柄-3,以解除释放SIS修补片-7的钢丝同时如图 12取下线手柄-4,并将线手柄放置在操作不易碰到位置,如图13在移除导管鞘 -1上的SIS修补片-7的固定钢丝后,将导管鞘继续推入至如图13位置状态,此时系绳缝合线松弛表示SIS修补片-7封堵修复位置适当,如图14所示当导管鞘-1 处于工作位置后,可将扩张器-8从鞘座上取出拔下,并与导丝-9一起移除,此时可将导管鞘上取下的线手柄-4拉动带动缝合线向外拉动并感到阻力,感受到阻力时停止拉动,然后将线手柄-4放置在不影响操作的位置,如无需进行其他介入器械的工作移除时,在移除到鞘管之前需将导管和导丝保留在导管鞘-1内如需要其他器械介入,在移除相应器械后,将导丝和扩张器重新插入导管鞘-1内,此时轻轻拉动线手柄-4,感到阻力后,停止然后通过手在穿刺部按压然后依次将导管鞘-1,扩张器-8和导丝-9移除,移除时拉动线手柄-4至内部SIS修补片-7封堵创口,其次观察流血情况,也可在穿刺部位保持一定按压力完成止血,如图15所示完成术后穿刺部的SIS修补片-7封堵状态,完成具有自动修复性的穿刺手术过程,以达到了缩短术后的观察期等一系列的复杂术后程序,由于修补片材料含有伤口愈合肌肤修复成分,避免了伤口可能会留下疤痕问题。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没有付出任何脑力劳动下,等同放大缩小或细微改进且没有实质性变化及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其特征包含:导管鞘(1),阀体(2),钢丝手柄(3),线手柄(4),PU管(5),辅助接口(6),SIS修补片(7),扩张器(8),导丝(9),三通阀(10),固定孔(11),信号孔(12);所述导管鞘(1)为医用级塑料制成,所述管鞘(1)上设有阀体(2);所述阀体(2)内设有软体密封物进行密封,所述阀体(2)上设有钢丝手柄(3);所述钢丝手柄(3)一端设有细钢丝且钢丝通过阀体(2)插入导管鞘(1)内固定SIS修补片(7);所述的阀体(2)上还设有线手柄(4),所述线手柄(4)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于阀体(2)上;所述线手柄(4)上一端设有系绳缝合线,所述系绳缝合线分为两根,一根为安全线可整体拔出SIS修补片(7),一根为缝合线用于拉紧使SIS修补片(7)的活动部分折叠;所述阀体(2)上一侧设有外连接PU管接口用于连接PU管(5);所述PU管(5)的一端还设有辅助接口(6)用于观察回血信号;所述的导管鞘(1)内还设有扩张器(8),扩张器(8)与导管鞘(1)组合成鞘组;所述扩张器(8)内可插入导丝(9)。
CN201821580651.2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Active CN210095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0651.2U CN21009581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0651.2U CN21009581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5819U true CN21009581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29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0651.2U Active CN210095819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5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4471B (zh)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JP2656689B2 (ja) 傷凝固装置
US9101731B2 (en) Vascular wound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
JP4564964B2 (ja) ロケータデバイス兼閉鎖デバイス、ならびに使用方法
US6296658B1 (en) Vascular sealing apparatus
CA2140349C (en) Device for sealing hemostatic incisions
EP1307141B1 (en) Apparatus for closing vascular puncture
US6391048B1 (en) Integrated vascular device with puncture site closure component and sealant and methods of use
US89744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access
EP2253276A1 (en) Wound closure system
CN105496480A (zh) 一种血管穿刺口关闭器及其操作方法
US9533076B2 (en) Carriers for hemostatic tract treatment
CN210095819U (zh) 一种带有封堵修复功能的管状组织结构穿刺的导管鞘
US89989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ccess
US11766544B2 (en)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1027608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access with an anti-inflammatory infused member
US11690607B2 (en)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2107339A (zh) 一种医用缝合器及其使用缝合方法
Natalin et al. Laparoscopic Exit: Specimen Removal, Closure, and Drainage
Hedican et al. Laparoscopic access, trocar placement, and exiting the abdomen
Kumar et al. Technique of Panproctocolectomy
Schlick et al. Improved handling of varicous cord structures in laparoscopic varix ligation
JP2005506881A (ja) 取外し可能スリ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