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3529U - 一种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3529U
CN210093529U CN201921049731.XU CN201921049731U CN210093529U CN 210093529 U CN210093529 U CN 210093529U CN 201921049731 U CN201921049731 U CN 201921049731U CN 210093529 U CN210093529 U CN 210093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voice coil
magnet steel
loudspeaker
vibrat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97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古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3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35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都与盆架连接,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盆架的振膜以及支撑在振膜一侧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盆架远离振膜一侧的磁碗以及固定于磁碗的主磁钢与边磁钢,边磁钢位于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并与主磁钢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音圈远离振膜的一圈悬置于磁间隙内,磁路系统还包括开设在边磁钢的泄露通道,泄露通道一端与磁间隙连通、另一端与扬声器的外侧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通过在边磁钢上设置泄漏通道,泄漏通道一端与磁间隙连通、另一端与扬声器的外侧连通,因此振动系统向下振动时振膜下方的空气可以通过泄漏通道排出,空气流通顺畅,从而提升听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音响和移动终端设备中,而手机无疑是最常见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多样,其中之一就是高品质的音乐,而扬声器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必备条件之一。
扬声器通常都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盆架,振动系统具有振膜,当振膜振动时推压空气从而产生声音。然而,现有扬声器的振膜向下振动时,振膜下方的空气在流动时会受到磁路系统以及盆架的阻挡,使其流动不畅,从而产生杂音,影响听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扬声器振动系统振动时振膜下方空气流动不畅而影响听觉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扬声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都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支撑在所述振膜一侧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磁碗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与边磁钢,所述边磁钢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边磁钢的泄露通道,所述泄露通道一端与所述磁间隙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外侧连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边磁钢包括靠近所述音圈的内侧面、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固定在所述磁碗的底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顶面,所述外侧面露设于所述盆架,所述泄露通道沿垂直于所述内侧面的方向贯穿所述边磁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顶面,所述泄露通道为形成于所述边磁钢上的第一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泄露通道为形成于所述边磁钢靠近所述磁碗一侧的第二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泄露通道将所述边磁钢分割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子磁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磁路系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泄露通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边磁钢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边磁钢对称设于所述主磁钢的两相对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在边磁钢上设置泄漏通道,泄漏通道的一端与磁间隙连通,另一端与扬声器的外侧连通,因此当振膜向下振动时,振膜下方的空气可以通过泄漏通道排出,使空气流通顺畅,从而提升听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扬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磁碗、主磁钢和边磁钢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边磁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扬声器;10、盆架;20、振动系统;30、磁路系统;40、磁间隙;50、泄漏通道;21、振膜;22、音圈;23、下音膜;24、柔性电路板;211、中间球顶;212、上音膜;31、磁碗;32、主磁钢;33、边磁钢;311、主体部;312、翻边;34、极芯;35、夹板;331、内侧面;332、外侧面;333、顶面;334、子磁钢;351、注塑定位孔;111、定位柱;11、环形本体;12、柱脚;13、支撑部;352、凸块;131、凹槽;231、第一边缘部;232、第二边缘部;233、折环部;200、扬声器;210、盆架;220、振动系统;230、磁路系统;2301、边磁钢;230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依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扬声器100,包括盆架10、振动系统20及磁路系统30,盆架10用于支撑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30,磁路系统30用于驱动振动系统20振动发声,该振动系统20的振动方向即为扬声器100的轴线方向。
振动系统20包括振膜21、音圈22、下音膜23以及柔性电路板24,振膜21包括中间球顶211和上音膜212,上音膜212分别与中间球顶211和盆架10连接,振动系统20通过上音膜212固定至盆架10,音圈22的一轴向端与上音膜212之靠近中间球顶211的一端连接,另一轴向端通过下音膜23与柔性电路板24连接,当通过柔性电路板24往音圈22通入交流电时,音圈22会在磁路系统30磁场的作用下而上下振动,并带动整个振动系统20振动,使振膜21推压空气从而产生声音。
磁路系统30包括固定于盆架10远离振膜21一侧的磁碗31、位于磁碗31内的主磁钢32以及位于磁碗31内并与主磁钢32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40的边磁钢33,边磁钢33上设有泄露通道50,且泄露通道50的一端与磁间隙40连通、另一端与扬声器100的外侧连通,音圈22远离振膜21的轴向端围绕在主磁钢32的外周并伸入至磁间隙内,磁碗31包括固定主磁钢32和边磁钢33的主体部311和从主体部311朝向柔性电路板24延伸的翻边312,翻边312与盆架10之间存在轴向间距,翻边312和边磁钢33分别位于主磁钢32的不同侧,下音膜23的一端沿扬声器100轴向位于音圈22与柔性电路板24的内端部之间,另一端沿扬声器100轴向位于盆架10与柔性电路板24的外端部之间。优选地,磁路系统30还包括极芯34和夹板35,极芯34固定于主磁钢32之远离主体部311的一侧,夹板35与磁碗31间隔设置并固定于盆架10,极芯34和夹板35由导磁材料制成,用于配合主磁钢32和边磁钢33形成磁回路,以减小磁阻。
请参阅图2、图3及图5,边磁钢33设有两个且对称设于主磁钢32的两相对侧,每一边磁钢33都包括靠近音圈22的内侧面331、与内侧面331相对的外侧面332、与磁碗31的主体部311连接的底面以及连接在内侧面331与外侧面332之间的顶面333,泄露通道50沿垂直内侧面331的方向贯穿边磁钢33并延伸至边磁钢33的顶面333和底面,从而将一个边磁钢33分割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磁钢334,因此当振膜21向下振动时,磁间隙4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泄露通道50排出,使空气流通顺畅,避免产生杂音;当振膜21往上振动时,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泄露通道50进入扬声器100内,使扬声器100内部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相同,从而提升扬声器100的听觉效果。可以理解地,泄露通道50还可以设置成只延伸至顶面333而不延伸至底面,使泄露通道50为形成于边磁钢33靠近振膜21一侧的第一凹槽。优选地,每一边磁钢33上泄露通道50的数量为一个但并不局限于一个,例如两个或者多个也是可以的。
请参阅图3、图4与图6,盆架10与夹板35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夹板35上开设有注塑定位孔351,盆架10包括环形本体11、位于环形本体11底部的柱脚12以及从环形本体11远离振膜21的一端朝向音圈22延伸以用于支撑夹板35的支撑部13,环形本体11上设有注塑定位孔351相配合的定位柱111,夹板35上还设有凸块352,支撑部13上设有与凸块352形状相适配的凹槽131。可以理解地,盆架10和夹板35还可以分体组装成型。
请参阅图3、图4及图6,下音膜23包括与音圈22之远离振膜2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边缘部231、与第一边缘部231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缘部232以及连接于第一边缘部231与第二边缘部232之间的折环部233,第二边缘部232远离柔性电路板24的一侧与盆架10的环形本体11连接,第一边缘部231与第二边缘部232处于同一平面,折环部233呈弧形并朝远离柔性电路板24的方向延伸。优选地,下音膜23和柔性电路板24均设有两个,每个下音膜23都与一个柔性电路板24连接,两个下音膜23分别位于音圈22的两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在边磁钢33上设置泄露通道50泄露通道50一端连通磁间隙40,另一端连通扬声器100的外侧,因此振膜21往下振动时,磁间隙4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泄露通道50排出,使空气流通顺畅,避免产生杂音;当振膜21往上振动时,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泄露通道50进入扬声器100内,使扬声器100内部的压强与外界的压强相同,从而提升扬声器100的听觉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与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扬声器200,包括盆架210以及安装于盆架210的振动系统220和磁路系统230,其与实施例一中的扬声器100的区别主要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泄露通道为形成于边磁钢2301的第二凹槽2302,第二凹槽2302凹设于边磁钢2301朝向磁碗的一侧。优选地,边磁钢2301上平行间隔设有三个第二凹槽2302。可以理解地,边磁钢2301上第二凹槽230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例如,一个、两个或者其它个数也是可以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和所述磁路系统都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支撑在所述振膜一侧的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盆架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磁碗以及固定于所述磁碗的主磁钢与边磁钢,所述边磁钢位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悬置于所述磁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开设在所述边磁钢的泄露通道,所述泄露通道一端与所述磁间隙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扬声器的外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磁钢包括靠近所述音圈的内侧面、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固定在所述磁碗的底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顶面,所述外侧面露设于所述盆架,所述泄露通道沿垂直于所述内侧面的方向贯穿所述边磁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顶面,所述泄露通道为形成于所述边磁钢上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泄露通道为形成于所述边磁钢靠近所述磁碗一侧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露通道进一步沿垂直于所述音圈的振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底面,所述泄露通道将所述边磁钢分割成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子磁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泄露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磁钢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边磁钢对称设于所述主磁钢的两相对侧。
CN201921049731.XU 2019-06-28 2019-07-05 一种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5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9/093732 2019-06-28
PCT/CN2019/093732 WO2020258259A1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3529U true CN21009352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973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529U (zh) 2019-06-28 2019-07-05 一种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3529U (zh)
WO (1) WO20202582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4951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7098049A (zh) * 2023-10-19 2023-11-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及手写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7361B2 (ja) * 1999-02-10 2004-08-2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受話用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CN205142500U (zh) * 2015-10-28 2016-04-0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8806972U (zh) * 2018-08-03 2019-04-3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扬声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14951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7098049A (zh) * 2023-10-19 2023-11-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及手写笔
CN117098049B (zh) * 2023-10-19 2024-02-20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及手写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8259A1 (zh) 2020-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3530U (zh) 一种扬声器
KR101042032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TWI472236B (zh) speaker
US9716951B2 (en) Acoustic diaphragm and speaker box
CN210093529U (zh) 一种扬声器
CN113498001B (zh) 用于双向接收器的轭组件及具有此轭组件的双向接收器
WO2012093058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213661928U (zh) 发声器件
KR20090125710A (ko) 스피커
CN110798785B (zh) 发声器件
CN210093502U (zh) 一种扬声器
KR101605703B1 (ko) 슬림형 마이크로스피커
CN213342569U (zh)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CN218959122U (zh) 扬声器
US11076240B2 (en) Speaker
JP5239150B2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ー
CN214481249U (zh) 扬声器
WO2024000693A1 (zh) 同轴扬声器
CN114928800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764685B2 (en) Speaker
WO2022062047A1 (zh) 发声单体及扬声器
CN213906926U (zh) 扬声器
CN112492457B (zh) 扬声器
JP4126870B2 (ja) スピーカ
CN112312247A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