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3274U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93274U CN210093274U CN201921558947.9U CN201921558947U CN210093274U CN 210093274 U CN210093274 U CN 210093274U CN 201921558947 U CN201921558947 U CN 201921558947U CN 210093274 U CN210093274 U CN 210093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light
- detection signal
- signal
- cove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功能器件,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封装部和与所述封装部并排连接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远离所述封装部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靠近,所述功能器件固定于所述封装部和所述显示屏盖板之间。利用发光模组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设置,可减小显示屏组件的部分区域厚度,节省了显示屏组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显示屏组件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显示屏内部设置功能器件,以增加手机显示屏的使用功能。然而,由于功能器件的厚度尺寸常大于显示屏的厚度尺寸,故在显示屏内部设置功能器件,导致显示屏的整体厚度增大,降低了显示屏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功能器件,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封装部和与所述封装部并排连接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远离所述封装部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靠近,所述功能器件固定于所述封装部和所述显示屏盖板之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屏组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主板和后盖,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指纹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封装部和与所述封装部并排连接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远离所述封装部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靠近,所述指纹模组固定于所述封装部和所述显示屏盖板之间,经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屏相盖合,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之间,并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指纹模组。
本申请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在显示屏盖板和所述发光模组之间设置功能器件,增加了显示屏组件的使用功能,并且利用发光模组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设置,减小了显示屏组件的部分区域厚度,节省了显示屏组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显示屏组件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液晶面板和指纹模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背光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组件可以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媒体播放器等设备,也可以是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金融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100,所述显示屏组件100包括显示屏10和功能器件20。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屏盖板11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12。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封装部121和与所述封装部121并排连接的发光部122。所述发光部122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11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122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1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122远离所述封装部121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11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固定于所述封装部121和所述显示屏盖板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功能器件20设置于所述发光模组12和所述显示屏盖板11之间,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内嵌于所述显示屏10内。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增加所述显示屏10的使用功能。所述功能器件20与所述发光模组12的封装部121相对,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排布于所述显示屏10的非显示区域,而所述功能器件20与所述发光部122相错开,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与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相错开。所述显示屏10组件1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通过在显示屏盖板11和所述发光模组12之间设置功能器件20,增加了显示屏组件100的使用功能,并且利用发光模组12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1倾斜设置,减小了显示屏组件100的部分区域厚度,节省了显示屏组件100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显示屏组件100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10包括朝向用户的正面13和相对所述正面13设置背面14。所述正面13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背面14设置于所述发光模组12。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夹持稳固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和所述发光模组12之间,即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稳固于所述正面13和所述背面14之间,使得所述功能器件20与显示屏10结构稳固,且方便所述显示屏组件100以模组化的形式安装于电子设备中。
所述显示屏盖板11包括透光区域111和连接所述透光区域111的非透光区域112。所述非透光区域112覆盖所述封装部121,以对所述封装部121和所述功能器件20隐藏。所述透光区域112在所述发光模组1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发光部122内。所述显示屏盖板11包括透光玻璃和附设于所述透光玻璃的油墨层。所述正面13设置于所述透光玻璃上。所述油墨层附设于所述透光玻璃远离所述正面13的一面。所述油墨层在所述透光玻璃的区域构成所述非透光区域112。所述透光玻璃与所述油墨层相错开的区域构成所述透光区域111。所述非透光区域112形成所述显示屏10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透光区域111形成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
所述非透光区域112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111的周围。所述显示屏10为全面屏。所述非透光区域112的宽度较窄,以提高所述透光区域111的屏占比。所述功能器件20可为微型模组,以方便将所述功能器件20排布于所述非透光区域112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盖板11包括第一短边113、第二短边114和两个长边115。所述第一短边113与所述第二短边114相对设置。两个所述长边115连接于所述第一短边113和所述第二短边114之间。所述非透光区域11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短边113的第一窄区域1121。所述第一窄区域1121可以形成所述显示屏10的“下巴”结构。所述第一窄区域1121遮盖所述功能器件20。所述显示屏10还可以在所述第一窄区域1121排布驱动线路和封装结构等器件。所述非透光区域11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短边114的第二窄区域1122。所述第二窄区域1122可以设听筒出声孔,以方便在所述显示屏10应用于电子设备后,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可覆盖听筒,所述听筒可经所述听筒出声孔出声。所述非透光区域112还包括连接所述长边115的长条区域1123。所述长条区域112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窄区域1122的宽度,所述第二窄区域112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窄区域1121的宽度。在所述显示屏1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可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从而增加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屏占比。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窄区域1122也可朝所述第一窄区域1121设凸起区域,以利用所述凸起区域排布摄像孔,方便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经摄像孔拍摄。凸起区域可以是“水滴”状、或“刘海”状、或呈“三角形”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部122大致覆盖所述透光区域111。所述发光部122可向所述透光区域111发射光线。所述封装部121抵触于所述功能器件20,以使得所述功能器件20稳固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和所述发光模组12之间。所述发光部122具有与所述背面14相平行的出光面1221。所述出光面1221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出光面1221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1倾斜设置。所述出光面1221具有连接所述封装部121的第一边缘1222和相对所述第一边缘1222设置的第二边缘1223。所述第一边缘1222至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边缘1223至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距离。所述出光面1221为平整面,所述第一边缘1222和所述第二边缘1223均平行所述显示屏盖板11设置。所述发光部122远离所述封装部121的区域朝所述显示屏盖板11靠近,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100在与所述功能器件20相错开的区域的厚度整体减小,节省所述显示屏组件100的使用空间。所述发光部122的出光面1221出射光线经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1可形成显示图像,利用所述功能器件20与所述发光部122错开,保证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所述封装部121内可以设置驱动所述发光部122发光的驱动器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20可经所述显示屏盖板11收发信号,即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是输入器件,也可以是输出器件,也可以是输入输出器件。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是指纹模组、摄像头、听筒、按键、光传感器等器件。所述功能器件20邻近所述发光部122的边缘,以尽量减小所述非透光区域112的占比,从而提高所述透光区域111的占比,实现提高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占比。所述功能器件20顶部抵触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非透光区域112,所述功能器件20的底部抵触于所述发光模组12的封装部121,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稳固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和所述发光模组12之间。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液晶面板15,所述液晶面板15贴合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发光模组12位于所述液晶面板15远离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一侧,所述发光部122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液晶面板15及所述显示屏盖板11形成显示图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面板15可以经光学胶贴合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液晶面板15设有液晶区域151和封装所述液晶区域151的封装区域152。所述液晶区域151大致与所述透光区域111重合。所述封装区域152被所述非透光区域112所覆盖。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与所述封装区域152相嵌合,也可以与所述封装区域152相堆叠。
具体的,所述封装区域152可以设置凹槽1521,所述功能器件20嵌设于所述凹槽1521内,从而减小所述非透光区域112的排布面积,即增大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屏占比。更为具体的,所述液晶面板15包括依次层叠的前偏光片、像素膜、液晶层、TFT矩阵膜和后偏光片。所述前偏光片贴合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前偏光片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之间还可设置触控层。当然,也可以在所述显示屏盖板11内集成触控层,以使得所述显示屏10为触控显示屏10。
为了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100结构更加稳固,所述发光模组12的封装部121抵持于所述功能器件20。所述发光模组12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的边缘抵持于所述液晶面板15。
请参阅图5,具体的,所述发光模组12包括底板123、背光源124、光源驱动芯片125和背光导光板126。所述背面14设置于所述底板123。所述底板123的一边缘设有弯曲延伸部1231。所述弯曲延伸部1231内侧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背光源124和所述光源驱动芯片125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弯曲延伸部1231、背光源124和光源驱动芯片125构成所述封装部121。所述弯曲延伸部1231对所述背光源124遮挡,防止所述背光源124漏光。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抵持于所述弯曲延伸部1231上。所述背光导光板126贴合于所述底板123朝向所述液晶面板15一侧。所述背光导光板126可随所述底板123相对所述液晶面板15倾斜。
所述出光面1221设置于所述背光导光板126。所述背光导光板126的边缘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以使所述背光导光板126可接收所述背光源124的光线,并将光线传导至所述液晶面板15。通过所述弯曲延伸部1231封装所述背光源124,并且可有效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以及弯曲延伸部1231可隐藏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非透光区域112,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100结构优化,满足屏占比提高,保证显示效果,且节省使用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光面1221相对所述液晶面板15倾斜设置。所述出光面1221至少覆盖所述液晶面板15的液晶区域151,以保证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可以正常显示图像。即所述出光面1221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的边缘至所述液晶面板15存在间隙,而所述出光面1221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的边缘抵触于所述液晶面板15。若所述出光面1221与所述液晶面板15之间经空气相隔离,导致所述发光模组12传导至所述液晶面板15的光线亮度并非均衡排布。为了保证所述液晶面板15接收到的背光光线亮度可均衡排布,所述背光导光板126的出射光线亮度自邻近所述封装部121至远离所述封装部121逐渐减小。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具体的,所述背光导光板126具有与所述出光面1221相对的导光底面1224。所述背光导光板126在所述导光底面1224上阵列排布多个光学结构1261。所述多个光学结构1261的排布密度自邻近所述第一边缘1222处至邻近所述第二边缘1223处逐渐减小。所述背光导光板126从侧边接收所述背光源124的光线。所述背光源124的光线进入所述背光导光板126后,经所述导光底面1224上的多个光学结构1261进行反射至所述出光面1221,使得所述出光面1221出射背光光线。由于所述光学结构1261的排布密集大小决定了所述出光面1221出射光线的亮度,故利用所述多个光学结构1261的排布密度自邻近所述第一边缘1222处至邻近所述第二边缘1223处逐渐减小,实现所述出光面1221的出光亮度自邻近所述封装部121处至远离所述封装部121处逐渐减小。所述出光面1221的出射光线经所述出光面1221与所述液晶面板15之间的间隙削减亮度后,使得所述液晶面板15接收到的背光光线亮度均衡排布。
所述光学结构1261为设置于所述导光底面1224的凸起。所述光学结构1261为朝向所述出光面1221凸出的凸起。从所述背光导光板126的外侧观察所述凸起形成开设于所述导光底面1224的凹槽。由于所述导光底面1224设置所述多个光学结构1261,使得所述导光底面1224可以对光线进行漫反射。所述背光源124的光线经所述背光导光板126的侧壁传导至所述导光底面1224,在所述导光底面1224产生漫反射,使得所述导光底面1224形成面光源。所述导光底面1224将光线反射至所述出光面1221,并经所述出光面1221出射至所述液晶面板1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结构1261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导光底面1224的凹槽,所述光学结构1261为朝所述出光面1221反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光学结构1261也可以是凹槽和凸起的组合,即每一所述光学结构1261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导光底面1224的凹槽及与凹槽并排的凸起。
所述光学结构1261的密度可以是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的宽度方向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学结构1261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结构1261的密度可以是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的长度方向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学结构1261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所述光学结构1261的密度可以是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在平行所述显示屏10宽度方向和所述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光学结构1261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功能器件20处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处逐步增大。
请参阅图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图5所示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发光模组12可抵触于所述功能器件20和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发光模组12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的边缘抵触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所述发光模组12在与所述透光区域111正对的区域内阵列的多个像素光源127,所述多个像素光源127的光线可形成显示图像经所述透光区域111出射。每一所述像素光源127可以是微型LED灯珠。即所述显示屏10为Micro-LED显示屏。所述发光模组12还设有光源基板128和出光导光板129。所述多个像素光源127排布于所述光源基板128上。所述出光导光板129覆盖所述多个像素光源127。所述光源基板128设置控制多个像素光源127发光的信号控制部。所述信号控制部形成所述封装部121。所述多个像素光源127和所述出光导光板129形成所述发光部122。所述背面14设置于所述光源基板128上。所述出光导光板129具有与所述背面14相平行的出光面1221和与所述出光面1221相对的导光底面1224。所述导光底面1224接收所述多个像素光源127的光线。所述出光面1221出射光线,以形成显示图像。由于所述出光导光板129的出光面1221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11倾斜,所述出光面1221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出光面1221距离所述显示屏盖板11较近的位置投射至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光线亮度衰减较弱。而所述出光面1221距离所述显示屏盖板11较远的位置投射至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光线亮度衰减较强,容易存在所述显示屏盖板11出射的显示图像亮度没有均衡排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导光板129在所述导光底面1224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光学结构1261,所述多个光学结构1261的排布密度自邻近所述封装部121处至远离所述封装部121处逐渐减小。所述光学结构1261可以与图示实施例中的光学结构126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光导光板129也可以在所述出光面1221设有多个阵列的光学结构1261。所述出光导光板129可以与图示实施例中的所述背光导光板126结构相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光学填充层16,所述光学填充层16位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和所述发光部122之间,所述发光部122出射的光线经所述光学填充层16及所述显示屏盖板11形成显示图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填充层16可传导所述发光模组12的光线至所述液晶面板15。所述光学填充层16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15和所述发光模组12。所述发光模组12的光线经过所述光学填充层16后传导至所述液晶面板15,刚好使得所述液晶面板15接收到的光线亮度可以均衡排布,即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显示的图像画面亮度均衡排布。由于所述光学填充层16完全填充所述发光模组12与所述液晶面板15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光学填充层16可支撑所述液晶面板15和所述发光模组12,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100稳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光学填充层16的光线透射率由靠近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发光模组12的发光亮度由靠近至远离所述功能器件20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功能器件20为指纹模组,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从所述显示屏盖板11与所述发光部122正对的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为初始检测信号经用户指纹与所述显示屏盖板11接触的区域所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20以位于所述显示屏10两个层结构之间的方式内嵌于所述显示屏10的非显示区域。用户的手指接触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1。所述功能器件20经所述透光区域111接收用户指纹检测的指纹检测信号,以获取用户指纹图像,实现识别用户指纹。所述功能器件20接收到用户指纹检测的指纹检测信号可以是可见光信号、红外光信号、紫外光信号、超声波信号、或温度信号或电磁信号、或压力信号的任意一种。用户指纹接收到的初始检测信号可以是从所述功能器件20发出,也可以是从所述显示屏10的发光模组12发出的光信号,也可以是从外部环境中的信号源发出,也可以是所述显示屏组件100或电子设备内置的检测信号源发出。
通过可在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1设置指纹识别区域,有效利用了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排布面积,而避免在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非透光区域112排布指纹识别区域,防止所述非透光区域112面积增加,有效提高了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屏占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功能器件20内嵌于所述显示屏10的非显示区域,并且可从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接收用户指纹的指纹检测信号,即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相对所述显示屏10法向相倾斜的方向接收指纹检测信号,而避免指纹检测信号完全穿过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避免了在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设置专门传导指纹检测信号的传导结构,防止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的结构受损,保证了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显示效果。
在用户手指抵触于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正面13时,所述显示屏10的触控层可感应手指按压区域。所述液晶面板15可根据所述按压区域确定与所述按压区域大致相对的区域形成信号传导区域,进而实现利用所述信号透过区域透过指纹检测信号,使得所述功能器件20可以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在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为可见光信号时,所述液晶面板15控制所述信号传导区域内的液晶取向,以使所述信号传导区域可透过可见光,方便所述功能器件20接收指纹检测信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为不可见光信号、或温度信号、或电磁信号等,所述液晶面板15也可在全亮屏状态下或全熄屏状态下透过所述指纹检测信号。
所述液晶面板15还可以根据所述触控层感应到的按压区域确定一个亮屏区域。所述亮屏区域可透过所述发光模组12的光线,以使得所述亮屏区域的光线可经所述显示屏盖板11照射至用户手指,以经用户手指指纹形成指纹检测信号,实现指纹识别。也就是,利用所述液晶面板15和所述发光模组12局部点亮以形成初始指纹检测信号的发射源。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器件20包括检测信号源21和相对所述检测信号源21固定的信号感应芯片22,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可朝所述显示区域发射初始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可从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可以朝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1发射初始检测信号。在用户的手指接触于所述透光区域111,所述初始检测信号传导至用户手指,初始检测信号在用户指纹的脊区域和谷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射率,以使得初始检测信号经用户指纹的表面反射后形成指纹检测信号。指纹检测信号具有从指纹脊区域反射的脊信号和从谷区域反射的谷信号,脊信号的变化率不同于谷信号的变化率。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感应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所述脊信号的变化率与所述谷信号的变化率,进而处理形成指纹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源21朝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1发射初始检测信号,用户手指抵触于所述透光区域111,初始检测信号进入用户手指内部,并传导至用户手指与显示屏盖板11接触的区域,初始检测信号在用户手指指纹的脊区域和谷区域具有不同的出射率,以使得初始检测信号经用户指纹的表面出射后形成指纹检测信号。指纹检测信号具有从指纹脊区域出射的脊信号和从谷区域出的谷信号,脊信号的变化率不同于谷信号的变化率。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感应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后,可以根据所述脊信号的变化率与所述谷信号的变化率,进而处理形成指纹图像。
具体的,所述检测信号源21的朝向和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的朝向可相互呈夹角设置。所述检测信号源21和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可以是分别排布于所述功能器件20相互呈夹角的两个支撑面上。
更为具体的,所述功能器件20还包括封装件23,所述封装件23具有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顶面231。所述封装件23还具有相对所述顶面231设置的底面232。所述封装件23还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231和所述底面232的第一侧面233和相对所述第一侧面233的第二侧面234。所述第一侧面233朝向所述显示屏10。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可以排布于所述顶面231,则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可以排布于所述第一侧面233、或所述第二侧面234、或排布于所述第一侧面233与所述底面232的夹角、或排布于所述第二侧面234与所述底面232的夹角,以方便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所述封装件23设有收容腔235和于所述收容腔235连通的信号窗口236,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固定于所述收容腔235内,经所述信号窗口236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源21固定于所述封装件23。所述信号窗口236可以开设于所述顶面231,所述信号窗口236也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一侧面233。
所述功能器件20还包括信号传导器件237,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相对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固定,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经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对从所述显示区域传导的指纹检测信号进行聚集,以方便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信号源21设置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沿平行所述液晶面板15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发出的光线在所述显示屏盖板11的分布范围较大,以使得所述显示屏组件100在所述显示区域可以具有较大面积的指纹识别区域。所述检测信号源21相对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靠近显示区域。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可以是排布于所述顶面231,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可以是排布于所述第二侧面234。所述信号窗口236开设于所述第一侧面233。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为透镜。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具有较长的光信号接收空间,故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采用透镜的结构,适用于所述检测信号源21相对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靠近显示区域的情形,以保证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接收指纹检测信号的有效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信号源21设置的至少一个光源也可以是沿平行所述液晶面板15宽度方向排布。
请参阅图1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图10所示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相对所述检测信号源21靠近所述透光区域111。所述检测信号源21可以是排布于所述第一侧面233,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可以是排布于所述第二侧面234与所述底面232的夹角处。所述信号窗口236开设于所述顶面231。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7为设置阵列准直孔的光学器件。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具有较短的光信号接收空间,故所述信号传导器件23采用阵列准直孔的结构,适用于所述检测信号源21相对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远离显示区域的情形,以保证所述信号感应芯片22接收指纹检测信号的有效性。
请参阅图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所述显示屏组件100。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主板210和后盖220。所述后盖220与所述显示屏10的显示屏盖板11盖合。所述主板210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0和所述后盖220之间。所述主板210可以经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屏10和所述功能器件20。
请参阅图13,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0侧边的指纹检测信号发射器230,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发射器230可朝用户手指发射初始检测信号,以使初始检测信号入射手指经指纹出射或经传导至指纹反射后形成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发射器230可以发射可见光信号、超声波信号、红外光信号或者电磁信号等。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发射器230可位于所述显示屏10的侧边。利用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发射器230发射初始检测信号,可以提高初始检测信号的稳定性,以及避免利用所述显示屏10的发光模或所述功能器件20提供初始检测信号,进而可以提高显示屏10和功能器件2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功能器件,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封装部和与所述封装部并排连接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远离所述封装部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靠近,所述功能器件固定于所述封装部和所述显示屏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的出射光线亮度自邻近所述封装部至远离所述封装部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光学结构,所述多个光学结构的排布密度自邻近所述封装部处至远离所述封装部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学结构为凸起或凹槽的任意一种及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盖板具有透光区域和与所述透光区域连接的非透光区域,所述非透光区域覆盖所述封装部,所述发光部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透光区域形成显示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贴合于所述显示屏盖板,所述发光模组位于所述液晶面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盖板的一侧,所述发光部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液晶面板及所述显示屏盖板形成显示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基板、阵列排布于所述光源基板的多个像素光源和覆盖所述多个像素光源的出光导光板,所述多个像素光源的光线经所述出光导光板及所述显示屏盖板形成显示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光学填充层,所述光学填充层位于所述显示屏盖板和所述发光部之间,所述发光部出射的光线经所述光学填充层及所述显示屏盖板形成显示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指纹模组,所述功能器件可从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为初始检测信号经用户指纹与所述显示屏盖板接触的区域所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检测信号为环境信号、或所述发光模组发出的光信号、或检测信号源发出的检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检测信号源和相对所述检测信号源固定的信号感应芯片,所述检测信号源可朝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发射初始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感应芯片可从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还包括信号传导器件,所述信号传导器件相对所述信号感应芯片固定,所述信号感应芯片经所述信号传导器件接收指纹检测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导器件为透镜,所述信号感应芯片设置于所述检测信号源远离所述发光部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导器件为准直孔,所述信号感应芯片设置于所述检测信号源靠近所述发光部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信号源设置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沿平行所述显示屏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布,或者沿阵列方式排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还包括封装件,所述封装件设有收容腔和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信号窗口,所述信号感应芯片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经所述信号窗口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源固定于所述封装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为光信号、或电磁信号、或超声波信号、或温度信号、或压力信号的任意一种。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主板和后盖,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和指纹模组,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屏盖板和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层叠设置的发光模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封装部和与所述封装部并排连接的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可朝向所述显示屏盖板出射光线,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显示屏盖板倾斜,以使所述发光部远离所述封装部的部分朝所述显示屏盖板靠近,所述指纹模组固定于所述封装部和所述显示屏盖板之间,经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接收指纹检测信号,所述后盖与所述显示屏相盖合,所述主板固定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后盖之间,并电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指纹模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相对所述显示屏固定,检测信号发射器可朝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发射初始检测信号,所述初始检测信号经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传导至用户手指,经用户手指的指纹检测后形成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可经所述显示屏盖板与所述发光部正对的区域传导至所述指纹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8947.9U CN210093274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58947.9U CN210093274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93274U true CN210093274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8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58947.9U Active CN210093274U (zh) | 2019-09-18 | 2019-09-18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93274U (zh) |
-
2019
- 2019-09-18 CN CN201921558947.9U patent/CN210093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61922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061946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EP3396588B1 (en) |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
KR20180059720A (ko) | 표시장치 | |
WO2020237546A1 (zh) |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
KR20190028940A (ko) | 표시장치와 이 표시장치를 포함한 모바일 정보 단말기 | |
CN110598663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和指纹处理方法 | |
CN111371926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061925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WO2020177032A1 (zh) |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8540605B (zh) | 电子装置 | |
CN111881753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2447434B (zh) | 光电模块 | |
CN112099259A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8615005B (zh) |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8615004B (zh) |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210123563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0619306A (zh)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指纹处理方法 | |
CN110598657B (zh) |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电子设备 | |
CN110598656B (zh) | 指纹模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EP3816849A1 (en) | Under-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 |
CN111294435B (zh) | 移动终端 | |
KR20200002048A (ko) | 전자 장치 | |
CN210093274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7608122B (zh) |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