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2376U -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2376U
CN210092376U CN201921288091.8U CN201921288091U CN210092376U CN 210092376 U CN210092376 U CN 210092376U CN 201921288091 U CN201921288091 U CN 201921288091U CN 210092376 U CN210092376 U CN 210092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hread
connector
coaxial cable
inn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8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GK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GK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GK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GK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8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2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2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2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在连接器的靠近内导体的一端设置有切削螺纹牙,而由于切削螺纹牙的外径大于内芯孔的内径,切削螺纹牙的内径小于内芯孔的内径,此时外部工作人员抓住旋转部实现对连接器的旋转,并通过切削螺纹牙将连接器的内导体的一端旋转插入同轴电缆的内部,从而形成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电缆内芯之间多圈以上的螺旋圆周接触,并通过设置切削螺纹牙的硬度大于内芯孔内壁的硬度,使得切削螺纹牙与内芯孔之间形成牢固的压力结合,从而延长连接器与同轴电缆连接后的使用寿命,使电缆内芯被挤压后贴合包裹在切削螺纹牙的表面,保证两者充分贴合接触,从而获得优良的导电率,降低大功率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发热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所采用的传统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微波信号的传导模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连接器内导体与电缆内导体有效可靠固定,一直是连接装置领域中容易产生连接失效的关键节点,所以针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一直受到相关研发人员的广泛的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由相互插接的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组成,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信号端、旋转部、连接段、止挡板、螺纹排布段、以及内导体;所述旋转部设置于所述信号端的右侧且所述旋转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的径向尺寸,所述连接段位于旋转部与止挡板之间以连接旋转部与止挡板,所述止挡板的径向尺寸大于左侧连接段与右侧螺纹排布段的径向尺寸,且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左端面抵接以实现所述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轴向定位,所述螺纹排布段与所述内导体位于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
所述同轴电缆包括电缆壳体、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缆壳体右端的电缆夹持部,在所述同轴电缆的内部固定设有电缆内芯,所述电缆内芯的径向内部开设有内芯孔;所述螺纹排布段与所述内导体位于所述内芯孔的内部以实现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纹排布段上等间距固定凸出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包括沿所述螺纹排布段的轴向排布的若干圈切削螺纹牙,所述切削螺纹牙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芯孔的内径,所述切削螺纹牙的内径小于所述内芯孔的内径,在所述螺纹段的圆周方向上还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容屑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屑凹槽在轴向上从螺纹排布段延伸至内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螺纹牙的硬度大于所述电缆内芯的内壁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螺纹牙选用磷铜合金材料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止挡板的外径尺寸等于所述电缆内芯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排布段的外径与所述内芯孔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壳体的外周设置为包括圆弧凸起点和圆弧内凹槽的波浪状结构,所述电缆夹持部的内壁设置为与所述圆弧凸起点和圆弧内凹槽相匹配的波浪状结构并与所述电缆壳体的外周良好配合。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电缆壳体最左端的圆弧凸起点的径向尺寸最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的径向上凸出设置有便于旋转的旋转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段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排布段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连接器的靠近内导体的一端设置有切削螺纹牙,而由于切削螺纹牙的外径大于内芯孔的内径,切削螺纹牙的内径小于内芯孔的内径,此时外部工作人员抓住旋转部实现对连接器的旋转,并通过切削螺纹牙将连接器的内导体的一端旋转插入同轴电缆的内部,从而形成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电缆内芯之间多圈以上的螺旋圆周接触,并通过设置切削螺纹牙的硬度大于内芯孔内壁的硬度,使得切削螺纹牙与内芯孔之间形成牢固的压力结合,从而延长连接器与同轴电缆连接后的使用寿命,使得电缆内芯被挤压后贴合包裹在切削螺纹牙的表面,以保证两者充分贴合接触,从而获得优良的导电率,降低大功率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发热能量。
(2)机械强度高,抗拉强度可以达到传统产品的150-200%。
(3)连接器内导体与电缆内芯紧固为一体,不会产生轴向位移,信号传输稳定。
(4)信号传输稳定,波动值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的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的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通过锡焊连接的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通过锡焊连接的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结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弹性连接方式与锡焊连接方式;
如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方式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器1a包括手持部1a-3和位于其前端的内导体1a-1,在所述内导体1a-1的轴向中部径向凸出设置有弹性连接段1a-2,在连接器1a插入同轴电缆1b中实现相互连接时,径向凸出设置的弹性连接段1a-2径向向外伸出卡在同轴电缆1b的电缆内芯1b-2的内芯孔1b-1的内壁上,以实现连接器1a与同轴电缆1b之间的良好连接,由于采用弹性接触,且弹性连接段1a-2的外径大于内芯孔1b-1的内壁尺寸,从而通过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器1a与同轴电缆1b之间的良好连接。
而该种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为:由于弹性连接段1a-2属于弹性槽瓣状的凸起件,随着使用时间和插拨次数的延续,弹性连接段1a-2在材料疲劳后会导致接触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影响连接性能和功率传输稳定性的急剧下降。
如图3-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同轴电缆之间采用锡焊连接方式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器1c包括手持部1c-1和位于其前端的内导体1c-2,在连接器1c插入同轴电缆1d中实现相互连接时,通过在内导体1c-2的外周与同轴电缆1d的电缆内芯1d-2的内芯孔1d-1之间采用锡丝填料、辅助以助焊剂,通过焊接、高温受热,使得连接器的内导体与电缆内芯之间的温度达到锡丝的熔点(约220-250℃),使得锡丝融化填充在电缆内芯与连接器的内导体两者之间,受热结束后锡固化,利用锡与铜材的可焊性,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而该种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为:固态锡可以融化焊接两个相邻铜表面金属,在使用过程环境中,长期大功率、高电流工作状态,易导致导体发热,当热量积累到锡的熔点,必然会导致电缆内芯与连接器内导体之间的锡层融化掉,从而容易导致连接器与电缆内芯连接失效的严重后果。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以解决目前行业中连接方式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如图5-7所示,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由相互插接的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组成,连接器1插入同轴电缆2的内部;其中,
连接器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信号端1-1、旋转部1-2、连接段1-3、止挡板1-4、螺纹排布段1-6、以及内导体1-5;旋转部1-2设置于信号端1-1的右侧且旋转部1-2的径向尺寸大于信号端1-1的径向尺寸,连接段1-3位于旋转部1-2与止挡板1-4之间以连接旋转部1-2与止挡板1-4,止挡板1-4的径向尺寸大于左侧连接段1-3与右侧螺纹排布段1-6的径向尺寸,且与同轴电缆2的左端面抵接以实现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的轴向定位,螺纹排布段1-6与内导体1-5位于同轴电缆2的内部;
同轴电缆2包括电缆壳体2-1、固定安装于电缆壳体2-1右端的电缆夹持部2-2,在同轴电缆2的内部固定设有电缆内芯2-3,电缆内芯2-3的径向内部开设有内芯孔2-4;螺纹排布段1-6与内导体1-5位于内芯孔2-4的内部以实现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的连接;
在螺纹排布段1-6上等间距固定凸出设置有螺纹段1-7,螺纹段1-7包括沿螺纹排布段1-6的轴向排布的若干圈切削螺纹牙1-71,切削螺纹牙1-71的外径大于内芯孔2-4的内径,切削螺纹牙1-71的内径小于内芯孔2-4的内径,在螺纹段1-7的圆周方向上还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容屑凹槽1-72。作为优选,沿螺纹排布段1-6的轴向排布的切削螺纹牙1-71的圈数应至少有8圈,而在螺纹段1-7的圆周方向上还等间距开设有4个容屑凹槽1-72。
具体地,容屑凹槽1-72在轴向上从螺纹排布段1-6延伸至内导体1-5,从而以足够的轴向延伸长度保证在切削螺纹牙1-71在电缆内芯2-3内壁上通过螺纹压实贴近固定时产生的杂质、碎屑和颗粒便于通过容屑凹槽1-72被排出。
具体地,切削螺纹牙1-71的硬度大于电缆内芯2-3的内壁硬度。具体地,切削螺纹牙1-71选用磷铜合金材料加工成型,从而以较大的硬度实现其在电缆内芯2-3内壁上的螺纹压实贴近固定。
具体地,止挡板1-4的外径尺寸等于电缆内芯2-3的外径尺寸,从而通过止挡板1-4实现连接器1的轴向止挡,进而保证连接器1相对于同轴电缆2的轴向位置固定。
具体地,螺纹排布段1-6的外径与内芯孔2-4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从而便于在螺纹连接时产生的碎屑和杂质通过容屑凹槽1-72被排出。
具体地,电缆壳体2-1的外周设置为包括圆弧凸起点2-11和圆弧内凹槽2-12的波浪状结构,电缆夹持部2-2的内壁设置为与圆弧凸起点2-11和圆弧内凹槽2-12相匹配的波浪状结构并与电缆壳体2-1的外周良好配合,波浪状的结构一方面增大了与人手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外部操作人员在同轴电缆2中插拔连接器1时对同轴电缆2的手持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波浪状的结构也增大了与电缆夹持部2-2的接触面积从而也保证了电缆夹持部2-2的安装稳定。
具体地,位于电缆壳体2-1最左端的圆弧凸起点2-11的径向尺寸最大,从而在将连接器1插入同轴电缆2内部、以及将连接器1从同轴电缆2内部拔出时,通过较大的径向尺寸实现连接器1在与同轴电缆2连接时相对于同轴电缆2的轴向定位。
具体地,旋转部1-2的径向上凸出设置有便于旋转的旋转凸起1-21,从而在连接器1插入同轴电缆2内部、以及将连接器1从同轴电缆2内部拔出时,便于外部操作人员在插拔连接器1时,通过旋转凸起1-21从而便于外部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
具体地,螺纹段1-7的轴向长度小于螺纹排布段1-6的轴向长度,从而在连接器1插入同轴电缆2内部、以及将连接器1从同轴电缆2内部拔出时,存在螺纹连接过程中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切削螺纹牙与内芯孔内壁之间的连接牢固,同时该缓冲区也便于在螺纹连接时存在的碎屑和杂质通过容屑凹槽1-72被排出。
具体连接时,在连接器1的靠近内导体1-5的一端设置有切削螺纹牙1-71,而由于切削螺纹牙1-71的外径大于内芯孔2-4的内径,切削螺纹牙1-71的内径小于内芯孔2-4的内径,此时外部工作人员抓住旋转部1-2实现对连接器1的旋转,并通过切削螺纹牙1-71将连接器的内导体1-5的一端旋转插入同轴电缆2的内部,从而形成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的电缆内芯2-3之间多圈以上的螺旋圆周接触,并通过设置切削螺纹牙1-71的硬度大于内芯孔2-4内壁的硬度,使得切削螺纹牙1-71与内芯孔2-4之间形成牢固的压力结合,从而延长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连接后的使用寿命,使得电缆内芯2-3被挤压后贴合包裹在切削螺纹牙1-71的表面,以保证两者充分贴合接触,从而获得优良的导电率,降低大功率工作状态下产生的发热能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由相互插接的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组成,所述连接器(1)插入所述同轴电缆(2)的内部;其中,
所述连接器(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连接的信号端(1-1)、旋转部(1-2)、连接段(1-3)、止挡板(1-4)、螺纹排布段(1-6)、以及内导体(1-5);所述旋转部(1-2)设置于所述信号端(1-1)的右侧且所述旋转部(1-2)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信号端(1-1)的径向尺寸,所述连接段(1-3)位于旋转部(1-2)与止挡板(1-4)之间以连接旋转部(1-2)与止挡板(1-4),所述止挡板(1-4)的径向尺寸大于左侧连接段(1-3)与右侧螺纹排布段(1-6)的径向尺寸,且与所述同轴电缆(2)的左端面抵接以实现所述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的轴向定位,所述螺纹排布段(1-6)与所述内导体(1-5)位于所述同轴电缆(2)的内部;
所述同轴电缆(2)包括电缆壳体(2-1)、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缆壳体(2-1)右端的电缆夹持部(2-2),在所述同轴电缆(2)的内部固定设有电缆内芯(2-3),所述电缆内芯(2-3)的径向内部开设有内芯孔(2-4);所述螺纹排布段(1-6)与所述内导体(1-5)位于所述内芯孔(2-4)的内部以实现连接器(1)与同轴电缆(2)的连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纹排布段(1-6)上等间距固定凸出设置有螺纹段(1-7),所述螺纹段(1-7)包括沿所述螺纹排布段(1-6)的轴向排布的若干圈切削螺纹牙(1-71),所述切削螺纹牙(1-71)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芯孔(2-4)的内径,所述切削螺纹牙(1-71)的内径小于所述内芯孔(2-4)的内径,在所述螺纹段(1-7)的圆周方向上还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容屑凹槽(1-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屑凹槽(1-72)在轴向上从螺纹排布段(1-6)延伸至内导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螺纹牙(1-71)的硬度大于所述电缆内芯(2-3)的内壁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螺纹牙(1-71)选用磷铜合金材料加工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板(1-4)的外径尺寸等于所述电缆内芯(2-3)的外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排布段(1-6)的外径与所述内芯孔(2-4)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壳体(2-1)的外周设置为包括圆弧凸起点(2-11)和圆弧内凹槽(2-12)的波浪状结构,所述电缆夹持部(2-2)的内壁设置为与所述圆弧凸起点(2-11)和圆弧内凹槽(2-12)相匹配的波浪状结构并与所述电缆壳体(2-1)的外周良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缆壳体(2-1)最左端的圆弧凸起点(2-11)的径向尺寸最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1-2)的径向上凸出设置有便于旋转的旋转凸起(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1-7)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螺纹排布段(1-6)的轴向长度。
CN201921288091.8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Active CN210092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8091.8U CN210092376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8091.8U CN210092376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2376U true CN210092376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8091.8U Active CN210092376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2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241A (zh) * 2019-08-09 2019-10-25 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241A (zh) * 2019-08-09 2019-10-25 江苏正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2376U (zh)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CN103326142B (zh) 一种低熔点金属电缆接续装置
CN211830038U (zh) 一种电气工程的外露线管保护机构
CN107275817A (zh)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
CN110394463B (zh) 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包括其的超声波机床
CN207021652U (zh) 单入水口一体式水冷电缆接头
CN110380241A (zh) 一种采用螺纹连接的内导体连接装置
CN216750326U (zh) 一种高频水冷电缆导线及绝缘套管与电极的连接结构
CN21060768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线鼻子
CN110474185B (zh) 一种超声波主轴的电连接结构
CN112548280A (zh) 一种自动焊接装置
CN210806033U (zh) 一种石墨烯接地装置
CN207239346U (zh) 一种多点碳刷给电割铝装置
CN108213508B (zh) 一种轴承供电的超声手钻
CN214185680U (zh) 自动焊接装置
CN207021649U (zh) 管式双接水冷电缆接头
CN107695492B (zh) Tig焊枪
CN106158369B (zh) 一种电容器接线端子
CN205316734U (zh) 设有散热片的制冷芯片
CN220189335U (zh) 一种用于多芯管的电缆线芯导入结构
CN213289011U (zh) 一种连续焊接用高效散热焊枪结构
CN207283133U (zh) 一体式水冷电缆接头
CN217334880U (zh) 一种电子工程用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
CN212990747U (zh) 一种隔热的同轴线缆
CN213184936U (zh) 一种橡线接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