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8180U -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88180U
CN210088180U CN201920674703.0U CN201920674703U CN210088180U CN 210088180 U CN210088180 U CN 210088180U CN 201920674703 U CN201920674703 U CN 201920674703U CN 210088180 U CN210088180 U CN 210088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groove
transverse groove
main body
dove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47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以臣
于兆军
王耀华
李先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747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88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88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88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包括管夹主体、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第三横向槽、纵向凹槽、透气孔、螺栓孔、燕尾槽和凸出部;所述的第一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后侧边缘;所述的第二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前侧边缘;所述的第三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中部;所述的纵向凹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中部;所述的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的外侧;所述的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的透气孔的外侧;所述的燕尾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最左端;所述的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最右端;所述的燕尾槽呈等腰梯形状。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Tc管的组合管夹,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夹,尤其是涉及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背景技术
管夹是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管件,用于安装固定管道,在地面或是墙面上都能见到管夹的使用。现有的管路安装的管夹大多采用市面上通用的塑料管夹,管夹种类繁多,目前常见的采购管夹的方案有单个管的管夹、双根管的管夹、三根管的管夹和五根管的管夹等几种形式,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虑到现有的几种形式做管路的布置放样,区域内布置几根管路要计算好才可以和现有的管夹配合好,在采购下单时还要考虑到那种规格的管夹需要采购多少个,在现场施工时领料要注意到各个区域用到的这几种管夹各用到多少个,在图纸中数清楚才能领用,核实清楚才可以进行最后的安装,造成定制困难,技术设计、采购、施工方面都有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出现材料和人工成本浪费的现象,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节约人力及控制成本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使用要求,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节约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包括管夹主体、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第三横向槽、纵向凹槽、透气孔、螺栓孔、燕尾槽和凸出部;所述的第一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后侧边缘;所述的第二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前侧边缘;所述的第三横向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中部;所述的纵向凹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中部;所述的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的外侧;所述的螺栓孔设置在所述的透气孔的外侧;所述的燕尾槽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最左端;所述的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的最右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所述的第一横向槽与第二横向槽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横向槽与第二横向槽呈对称设置,便于结构更简单合理,透气透水效果更好。
如上所述的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所述的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第三横向槽与所述的纵向凹槽的深度大小相同,便于透气透水效果更好,确保空气流通顺畅,管路和管夹之间不会有冷凝水等腐蚀性的液体介质存在,延长管路和管夹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使用成本。
如上所述的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所述的透气孔设有2个,2个所述的透气孔呈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的两侧,便于结构更合理紧凑,制作成本更低,透气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如上所述的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所述的燕尾槽呈等腰梯形状,便于制作更方便,受力更均衡,更坚固稳定,更经久耐用。
如上所述的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所述的凸出部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与所述的燕尾槽相对应,便于使用时,管夹的凸出部自上而下卡合到相邻管夹的燕尾槽内,安装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使用要求,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使用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显著;所述的燕尾槽是一种机械结构,槽的形状是∠,它的作用通常是作机械相对运动,运动精度高,稳定。
作为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燕尾槽的槽底设置防转凸台,所述的凸出部的前端设置防转凹槽,所述的防转凹槽与防转凸台相对应,便于连接更坚固稳定,更经久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燕尾槽的两侧槽壁设置加强筋,便于结构更坚固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管夹主体的上端面设置防滑纹,便于安装更方便快捷,连接更坚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向槽设置在管夹主体后侧边缘;第二横向槽设置在管夹主体的前侧边缘;第三横向槽设置在管夹主体的中部;纵向凹槽设置在管夹主体的中部;透气孔设置在第三横向槽的外侧;螺栓孔设置在透气孔的外侧;燕尾槽设置在管夹主体的最左端;凸出部设置在管夹主体的最右端;第一横向槽与第二横向槽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横向槽与第二横向槽呈对称设置;第一横向槽、第二横向槽、第三横向槽与纵向凹槽的深度大小相同;透气孔设有2个,2个透气孔呈对称分布在第三横向槽的两侧;燕尾槽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与燕尾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Tc管的组合管夹,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包括管夹主体1、第一横向槽2、第二横向槽3、第三横向槽4、纵向凹槽5、透气孔6、螺栓孔7、燕尾槽8和凸出部9;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后侧边缘;所述的第二横向槽3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前侧边缘;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中部;所述的纵向凹槽5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中部;所述的透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的外侧;所述的螺栓孔7设置在所述的透气孔6的外侧;所述的燕尾槽8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最左端;所述的凸出部9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最右端。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呈对称设置,便于结构更简单合理,透气透水效果更好。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第二横向槽3、第三横向槽4与所述的纵向凹槽5的深度大小相同,便于透气透水效果更好,确保空气流通顺畅,管路和管夹之间不会有冷凝水等腐蚀性的液体介质存在,延长管路和管夹的使用寿命更长,降低使用成本。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气孔6设有2个,2个所述的透气孔6呈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的两侧,便于结构更合理紧凑,制作成本更低,透气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燕尾槽8呈等腰梯形状,便于制作更方便,受力更均衡,更坚固稳定,更经久耐用。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出部9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9与所述的燕尾槽8相对应,便于使用时,管夹的凸出部9自上而下卡合到相邻管夹的燕尾槽8内,安装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使用要求,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使用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显著;所述的燕尾槽8是一种机械结构,槽的形状是∠,它的作用通常是作机械相对运动,运动精度高,稳定。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燕尾槽8的槽底设置防转凸台,所述的凸出部9的前端设置防转凹槽,所述的防转凹槽与防转凸台相对应,便于连接更坚固稳定,更经久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燕尾槽8的两侧槽壁设置加强筋,便于结构更坚固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防滑纹,便于安装更方便快捷,连接更坚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向槽2设置在管夹主体1后侧边缘;第二横向槽3设置在管夹主体1的前侧边缘;第三横向槽4设置在管夹主体1的中部;纵向凹槽5设置在管夹主体1的中部;透气孔6设置在第三横向槽4的外侧;螺栓孔7设置在透气孔6的外侧;燕尾槽8设置在管夹主体1的最左端;凸出部9设置在管夹主体1的最右端;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呈对称设置;第一横向槽2、第二横向槽3、第三横向槽4与纵向凹槽5的深度大小相同;透气孔6设有2个,2个透气孔6呈对称分布在第三横向槽4的两侧;燕尾槽8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9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9与燕尾槽8相对应,使用时,管夹的凸出部9自上而下卡合到相邻管夹的燕尾槽8内。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Tc管的组合管夹,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主体(1)、第一横向槽(2)、第二横向槽(3)、第三横向槽(4)、纵向凹槽(5)、透气孔(6)、螺栓孔(7)、燕尾槽(8)和凸出部(9);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后侧边缘;所述的第二横向槽(3)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前侧边缘;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中部;所述的纵向凹槽(5)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中部;所述的透气孔(6)设置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的外侧;所述的螺栓孔(7)设置在所述的透气孔(6)的外侧;所述的燕尾槽(8)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最左端;所述的凸出部(9)设置在所述的管夹主体(1)的最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横向槽(2)与第二横向槽(3)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向槽(2)、第二横向槽(3)、第三横向槽(4)与所述的纵向凹槽(5)的深度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孔(6)设有2个,2个所述的透气孔(6)呈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三横向槽(4)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燕尾槽(8)呈等腰梯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部(9)呈等腰梯形状,凸出部(9)与所述的燕尾槽(8)相对应。
CN201920674703.0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8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4703.0U CN21008818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4703.0U CN21008818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88180U true CN210088180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47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8180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88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88180U (zh) 一种燕尾槽上下插入组合管夹
CN208152568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预留深孔洞快拆模具
US6250098B1 (en) Support frame for an ice-storing tank for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an ice-storing mode
CN205062972U (zh) 移位管
CN211736204U (zh) 一种住宅成品烟道卡座
US10112128B2 (en) Apparatus for securing underdrain filter block
CN211170888U (zh) 打气装置及其沉铜槽
CN210215122U (zh) 一种容器的隔板和地埋式容器
CN206903219U (zh) 一种装修用管槽
CN212078530U (zh) 多功能集成墙板
US9976674B2 (en) Concrete insert channel assembly
CN212618828U (zh) 一种空调配管压板及空调器
CN220358488U (zh) 一种桌面嵌入式的防水插座
CN216953566U (zh) 一种可拆卸的双连等电位内丝弯头
CN219167861U (zh) 过滤板
CN211058234U (zh) 一种装修插条连接装置
CN218597284U (zh) 室内给水点位辅助定型盒
CN211341586U (zh) 一种拼装式洗车格栅地板
CN215951538U (zh) 干式地暖铺设系统的管线分离槽及干式地暖铺设系统
CN209907543U (zh) 一种宽底地漏
CN212000435U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建筑砖结构
CN213742072U (zh) 一种无缝拼接式地板
CN202149307U (zh) 管件连接器
CN215053774U (zh) 一种抗压易安装地沟盖板
CN111636538A (zh) 底盒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