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5902U -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85902U
CN210085902U CN201920442065.XU CN201920442065U CN210085902U CN 210085902 U CN210085902 U CN 210085902U CN 201920442065 U CN201920442065 U CN 201920442065U CN 210085902 U CN210085902 U CN 210085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radle
rope
cover plate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20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昊
刘真涛
吕衍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d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d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d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d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20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85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85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85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包含有具有摇篮轴(1)和轴承套(9)的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径向力的前轴承(7)、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轴向力的后轴承(8),通过转动轴装置本体,带动绳摇篮框、前摆臂(3)和后摆臂(6)进行转动,通过前轴承(7)和后轴承(8),承载绳索加捻时产生的作用力,不再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因此提高了转动轴装置本体的可靠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轴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背景技术
集合股-制绳于一体的高速捻绳机是制作塑料绳索的重要装置,为了保证捻绳机摇篮的工作状态,需要在摇篮与机架和动力驱动装置之间安装转动轴装置,因此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是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在现有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中,如图2所示,包含有中间轴21、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第一法兰盘23、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第二法兰盘24和支撑座26,其中一个中间轴2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摆臂3和绳摇篮框联接,其中另一个中间轴2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联接,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设置为与中间轴21的前端端面联接,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设置为与中间轴21的后端端面联接,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设置为与第一法兰盘23联接,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设置为与第二法兰盘24,第一法兰盘23和第二法兰盘24分别设置为与支撑座26联接,
中间轴21带动前摆臂3和后摆臂6同步旋转,其上的过线轮带动绳索围绕绳摇篮框高速旋转加捻。同时第一摩擦槽轮4、第二摩擦槽轮5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缠绕在上面的绳索沿箭头方向前进,这两者共同作用,在特定长度的绳索上加捻,完成制绳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绳索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前进并且产生巨大张力,这个巨大的张力通过绳索的作用在中间轴21,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上产生很大的轴向力,由于外球面球轴承的主要承载能力是在周向,其轴向承载力有限,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外球面球轴承的损坏,导致维修频率居高不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同时,同侧的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是靠焊接在支撑座26两面上的第一法兰盘23和第二法兰盘24定位的,第一法兰盘23和第二法兰盘24在焊接时很难保证定位孔的同轴度,如果第一法兰盘23和第二法兰盘24不同轴,就会对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产生很大的附加外力,导致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异常损坏,影响了前摆臂3、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转动的平稳性能,
基于申请人于2019年1月28日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因此提高了转动轴装置本体的可靠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摇篮轴和轴承套的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在摇篮轴和轴承套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径向力的前轴承、设置在摇篮轴和轴承套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轴向力的后轴承。
由于设计了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和后轴承,通过转动轴装置本体,带动绳摇篮框、前摆臂和后摆臂进行转动,通过前轴承和后轴承,承载绳索加捻时产生的作用力,不再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因此提高了转动轴装置本体的可靠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具有斜面支撑滚子的轴承作为内置轴承体的方式把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和后轴承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前盖板、后盖板和隔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转动轴装置本体上,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轴承设置为与摇篮轴的前端端面联接并且后轴承设置为与摇篮轴的后端端面联接,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设置在轴承套中并且轴承套设置在支撑座上,在前轴承与轴承套之间设置有前盖板并且在后轴承与轴承套之间设置有后盖板,在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设置有隔套。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摇篮轴的轴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体和第二台阶体,第一台阶体设置为与后轴承联接并且第二台阶体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和隔套联接,第一台阶体和第二台阶体之间的台阶部设置为与隔套接触式联接,其中一个摇篮轴的轴部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摆臂和绳摇篮框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摇篮轴的轴部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摆臂和绳摇篮框联接,轴部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动力轮联接并且轴部设置为台阶式棒状体,第一台阶体和第二台阶体分别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第一台阶体和第二台阶体设置为呈凸台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轴承设置为深沟球轴承并且前轴承设置为与摇篮轴套接式联接,前轴承设置为与轴承套嵌入式联接并且前轴承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前盖板接触式联接,前轴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后轴承设置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并且后轴承设置为与摇篮轴套接式联接,后轴承设置为与轴承套嵌入式联接并且后轴承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后盖板接触式联接,后轴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轴承套设置为筒状体并且轴承套的前端头设置为与前盖板接触式联接,轴承套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后盖板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承套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后轴承和隔套容纳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的盖状体并且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设置为与摇篮轴联接,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轴承套联接并且前盖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前轴承接触式联接,后盖板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后轴承接触式联接并且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上分别设置有注油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隔套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隔套设置为与摇篮轴套接式联接,隔套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后轴承接触式联接并且隔套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前轴承接触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座设置为矩形边框并且支撑座设置为与轴承套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摇篮轴与前轴承、后轴承、轴承套、前盖板、后盖板和隔套设置为按照串接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摇篮轴、前轴承、后轴承、轴承套、前盖板、后盖板和隔套与支撑座设置为按照中间支撑的方式分布,一个摇篮轴、一个前轴承、一个后轴承、一个轴承套、一个前盖板、一个后盖板、一个隔套和一个支撑座设置为组成一组轴部件并且两组轴部件分别设置在绳摇篮框与前摆臂之间、绳摇篮框与后摆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使用可承受比较大的双向轴向力和周向力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代替原先的带凸台圆形座外球面球轴承,这样绳索施加给摇篮轴的一个方向的轴向力通过件和件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施加在轴套的台肩上,进而传递给整机机壳,另一个方向的轴向力通过件和件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施加在轴承压盖上,进而传递给整机机壳。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双向轴向力的承载能力,同时,将普通结构的焊接在矩管两面的两个法兰盘改为一体结构的轴承套,所有内孔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可以极好的保证轴承位的同轴度,确保轴承之间不会由于不同轴产生附加力,由于轴承套内是一个封闭空间,所以可在轴承套内加注机油,将轴承的润滑条件由脂润滑改为油润滑,从而改善了轴承的润滑条件,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在本技术方案中,具有斜面支撑滚子的轴承作为内置轴承体的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和后轴承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背景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摇篮轴-1、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隔套-93、支撑座-26、轴部-11、第一台阶体-12、第二台阶体-13、中间轴-21、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第一法兰盘-23、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第二法兰盘-24、前摆臂-3、第一摩擦槽轮-4、第二摩擦槽轮-5、后摆臂-6。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摇篮轴1、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隔套93和支撑座26,
前轴承7设置为与摇篮轴1的前端端面联接并且后轴承8设置为与摇篮轴1的后端端面联接,前轴承7和后轴承8分别设置在轴承套9中并且轴承套9设置在支撑座2上,在前轴承7与轴承套9之间设置有前盖板91并且在后轴承8与轴承套9之间设置有后盖板92,在前轴承7和后轴承8之间设置有隔套93。
在本实施例中,在摇篮轴1的轴部11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第一台阶体12设置为与后轴承8联接并且第二台阶体13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7和隔套93联接,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之间的台阶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其中一个摇篮轴1的轴部1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摆臂3和绳摇篮框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摇篮轴1的轴部1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联接,轴部1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动力轮联接并且轴部11设置为台阶式棒状体,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分别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设置为呈凸台式分布。
通过摇篮轴1,形成了对前轴承7、后轴承8和隔套93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台阶体12,实现了与后轴承8的连接,由第一台阶体12,实现了与前轴承7的连接,实现了与隔套93的连接,由轴部11,实现了与前摆臂3、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前轴承7、后轴承8和隔套93的支撑载体和带动前摆臂3、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前轴承7设置为深沟球轴承并且前轴承7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前轴承7设置为与轴承套9嵌入式联接并且前轴承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前盖板91接触式联接,前轴承7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
通过前轴承7,形成了对摇篮轴1、轴承套9、前盖板91和隔套93的支撑连接点,由前轴承7,实现了与摇篮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轴承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前盖板91的连接,实现了与隔套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摇篮轴1的前部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后轴承8设置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并且后轴承8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后轴承8设置为与轴承套9嵌入式联接并且后轴承8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后盖板92接触式联接,后轴承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
通过后轴承8,形成了对摇篮轴1、轴承套9、后盖板92和隔套93的支撑连接点,由后轴承8,实现了与摇篮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轴承套9的连接,实现了与后盖板92的连接,实现了与隔套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摇篮轴1的后部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套9设置为筒状体并且轴承套9的前端头设置为与前盖板91接触式联接,轴承套9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后盖板92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承套9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7、后轴承8和隔套93容纳式联接。
通过轴承套9,形成了对前轴承7、后轴承8、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的支撑连接点,由轴承套9,实现了与前轴承7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轴承8的连接,实现了与前盖板91的连接,实现了与后盖板92的连接,实现了与隔套9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包容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的盖状体并且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与摇篮轴1联接,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轴承套9联接并且前盖板9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前轴承7接触式联接,后盖板9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后轴承8接触式联接并且在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上分别设置有注油嘴。
通过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形成了对摇篮轴1、轴承套9、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支撑连接点,由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实现了与摇篮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轴承套9的连接,由前盖板91,实现了与前轴承7的连接,由后盖板92,实现了与后轴承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密封盖体。
在本实施例中,隔套93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隔套93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隔套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后轴承8接触式联接并且隔套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前轴承7接触式联接。
通过隔套93,形成了对摇篮轴1、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支撑连接点,由隔套93,实现了与摇篮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前轴承7的连接,实现了与后轴承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在前轴承7和后轴承8之间的中间支撑体。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6设置为矩形边框并且支撑座26设置为与轴承套9联接。
通过支撑座26,形成了对轴承套9的支撑连接点,由支撑座26,实现了与轴承套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轴承套9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摇篮轴1与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设置为按照串接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摇篮轴1、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与支撑座26设置为按照中间支撑的方式分布,一个摇篮轴1、一个前轴承7、一个后轴承8、一个轴承套9、一个前盖板91、一个后盖板92、一个隔套93和一个支撑座26设置为组成一组轴部件并且两组轴部件分别设置在绳摇篮框与前摆臂3之间、绳摇篮框与后摆臂6之间。
动力轮带动轴部11进行转动时,中间轴21带动绳摇篮框、前摆臂3和后摆臂6进行转动,第一台阶体12在后轴承8上进行转动,第二台阶体13在前轴承7上进行转动,当轴部11带动前摆臂3和后摆臂6同步旋转,其上的过线轮带动绳索围绕绳摇篮框高速旋转加捻,同时第一摩擦槽轮4、第二摩擦槽轮5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缠绕在上面的绳索沿箭头方向前进,这两者共同作用,在特定长度的绳索上加捻,完成制绳的过程,在工作过程中,绳索要克服很大的摩擦力前进并且产生巨大张力,这个巨大的张力通过绳索的作用在轴部11,前轴承7和后轴承8上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后轴承8承受绳索产生的轴向力,前轴承7保证轴部11的转动运动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具有斜面支撑滚子的轴承作为内置轴承体的方式把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7和后轴承8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转动轴装置本体上,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支撑座2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7和后轴承8,通过转动轴装置本体,带动绳摇篮框、前摆臂3和后摆臂6进行转动,通过前轴承7和后轴承8,承载绳索加捻时产生的作用力,不再第一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2和第二带凸台圆形座的外球面球轴承25,因此提高了转动轴装置本体的可靠性能。
2、由于设计了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形成了工作密封腔体,提高了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使用寿命。
3、由于设计了轴承套9和隔套93,保证了摇篮轴1、前轴承7和后轴承8的同轴度,提高了前摆臂3、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转动的平稳性能。
4、由于设计了支撑座26,方便了对轴承套9的安装。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具有斜面支撑滚子的轴承作为内置轴承体的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7和后轴承8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摇篮轴1和轴承套9的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径向力的前轴承7、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轴向力的后轴承8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摇篮轴(1)和轴承套(9)的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径向力的前轴承(7)、设置在摇篮轴(1)和轴承套(9)之间并且用于承载绳索产生轴向力的后轴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具有斜面支撑滚子的轴承作为内置轴承体的方式把转动轴装置本体、前轴承(7)和后轴承(8)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转动轴装置本体上,转动轴装置本体设置为支撑座(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前轴承(7)设置为与摇篮轴(1)的前端端面联接并且后轴承(8)设置为与摇篮轴(1)的后端端面联接,前轴承(7)和后轴承(8)分别设置在轴承套(9)中并且轴承套(9)设置在支撑座(26)上,在前轴承(7)与轴承套(9)之间设置有前盖板(91)并且在后轴承(8)与轴承套(9)之间设置有后盖板(92),在前轴承(7)和后轴承(8)之间设置有隔套(9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在摇篮轴(1)的轴部(11)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第一台阶体(12)设置为与后轴承(8)联接并且第二台阶体(13)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7)和隔套(93)联接,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之间的台阶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其中一个摇篮轴(1)的轴部(1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前摆臂(3)和绳摇篮框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摇篮轴(1)的轴部(11)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后摆臂(6)和绳摇篮框联接,轴部(1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动力轮联接并且轴部(11)设置为台阶式棒状体,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分别设置为圆形柱状体并且第一台阶体(12)和第二台阶体(13)设置为呈凸台式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前轴承(7)设置为深沟球轴承并且前轴承(7)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前轴承(7)设置为与轴承套(9)嵌入式联接并且前轴承(7)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前盖板(91)接触式联接,前轴承(7)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后轴承(8)设置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并且后轴承(8)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后轴承(8)设置为与轴承套(9)嵌入式联接并且后轴承(8)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后盖板(92)接触式联接,后轴承(8)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隔套(93)接触式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轴承套(9)设置为筒状体并且轴承套(9)的前端头设置为与前盖板(91)接触式联接,轴承套(9)的后端头设置为与后盖板(92)接触式联接并且轴承套(9)分别设置为与前轴承(7)、后轴承(8)和隔套(93)容纳式联接,
或,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的盖状体并且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与摇篮轴(1)联接,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轴承套(9)联接并且前盖板(9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前轴承(7)接触式联接,后盖板(9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后轴承(8)接触式联接并且在前盖板(91)和后盖板(92)上分别设置有注油嘴,
或,隔套(93)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隔套(93)设置为与摇篮轴(1)套接式联接,隔套(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后轴承(8)接触式联接并且隔套(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前轴承(7)接触式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支撑座(26)设置为矩形边框并且支撑座(26)设置为与轴承套(9)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其特征是:摇篮轴(1)与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设置为按照串接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摇篮轴(1)、前轴承(7)、后轴承(8)、轴承套(9)、前盖板(91)、后盖板(92)和隔套(93)与支撑座(26)设置为按照中间支撑的方式分布,一个摇篮轴(1)、一个前轴承(7)、一个后轴承(8)、一个轴承套(9)、一个前盖板(91)、一个后盖板(92)、一个隔套(93)和一个支撑座(26)设置为组成一组轴部件并且两组轴部件分别设置在绳摇篮框与前摆臂(3)之间、绳摇篮框与后摆臂(6)之间。
CN201920442065.XU 2019-04-03 2019-04-03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Active CN210085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2065.XU CN210085902U (zh) 2019-04-03 2019-04-03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2065.XU CN210085902U (zh) 2019-04-03 2019-04-03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85902U true CN210085902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3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2065.XU Active CN210085902U (zh) 2019-04-03 2019-04-03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85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4408U (zh) 一种粗纱机导条辊筒
CN210085902U (zh) 用于捻绳机摇篮的转动轴装置
CN210711873U (zh) 一种用于超黑有光dty丝的转动瓷轮
CN104525316B (zh) 转子两端支撑型磨粉机
CN210715604U (zh) 一种轴承外圈径轴向间隙的保护装置
CN101339830A (zh) 柔性传动管式绞线机
CN201377018Y (zh) 钢帘线捻制装置中的管式放线机
CN206148776U (zh) 一种风电滑环总成
CN109334966A (zh) 自转共轴双旋翼升力单元及应用其的自转共轴双旋翼机
CN210133211U (zh) 一种差速驱动装置
CN203373475U (zh) 一种轴承外圈接触锭杆式锭子
CN210978425U (zh) 重力杠杆自变力臂转轮机
CN210413679U (zh) 一种高速切割工具
CN208257600U (zh) 一种嵌入式外转电机减速一体机
CN212297318U (zh) 一种多方向的联轴器装置
CN203272496U (zh) 联轴器
CN203014583U (zh) 一种新型的电机弹性连接件
CN104874444A (zh) 石英砂碾压装置
CN208934981U (zh) 自动摇头机构和风扇
CN204841822U (zh) 石英砂碾压装置
CN207313786U (zh) 细纱机电机
CN210356018U (zh) 一种驱动升降牙箱
CN215451163U (zh) 一种双边的飞叉结构
CN210682212U (zh) 一种基于正反转电机的摆轮分拣机构
CN212441970U (zh) 滚筒筛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