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9171U -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9171U
CN210079171U CN201920836706.XU CN201920836706U CN210079171U CN 210079171 U CN210079171 U CN 210079171U CN 201920836706 U CN201920836706 U CN 201920836706U CN 210079171 U CN210079171 U CN 210079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absorption tower
tower
water mis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67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平
张玉格
程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qi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qi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qi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qing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67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9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9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9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包括主吸收塔、和水雾吸收塔;所述主吸收塔为干式吸收塔,包括筒状塔体,所述筒状塔体内填充有干式吸收介质;还设有第一进气管,穿入筒状塔体内,并向下延伸,达到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在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的排气盘管;在所述球盖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连接至水雾吸收塔。本实用新型,采用干式和湿式相结合的吸收方式,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将有害物质充分吸附,从而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且结构简单,设备少,易于现场建设;并针对干式吸收介质,设有专门的更换保障设施,确保更换安全。

Description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尾气,其中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如苯乙烯、二氯乙烷、二乙烯苯等,需要进行一定的吸附净化处理后,才能对大气进行排放。
目前有机废气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吸附、燃烧、催化燃烧、生物氧化等,但燃烧和催化燃烧法对尾气中燃烧质的含量、浓度均有一定要求,而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中产生的尾气经常会发生浓度、排量波动,无法采用燃烧法实时对尾气进行处理。
故采用吸附处理,还是主流的吸附净化尾气措施。但现在市场上常规的尾气吸收塔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等缺陷,不适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处理;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45942U的酚醛树脂生产尾气吸收系统,就采用了较为复杂的吸附系统,直接借用的话会造成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多,维护困难等诸多问题。
结合现有的尾气吸收塔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满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能够满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需求。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塔、和水雾吸收塔;
所述主吸收塔为干式吸收塔,包括筒状塔体,所述筒状塔体内填充有干式吸收介质;所述筒状塔体的顶部设有法兰,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有一球盖;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设有塔底,所述塔底设有一可控的排放口;还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生产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穿入筒状塔体内,并向下延伸,达到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在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设有排气盘管,所述排气盘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在所述球盖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
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至水雾吸收塔,所述水雾吸收塔包括一水雾塔体,其中间设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水泵,所述水雾塔体的下部储蓄有水,通过水泵将水经所述喷水管输送到所述水雾塔体的顶部,再雾化喷出,从而在整个水雾塔体的上方形成吸收水雾;在储水部位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在所述水雾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设有一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输气管路上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主口连接第一出气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到第二进气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有真空泵机。
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采用干式和湿式相结合的吸收方式,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将有害物质充分吸附,从而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备少,易于现场建设;
(2)针对干式吸收介质,设有专门的更换保障设施,确认更换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吸收塔1,所述主吸收塔1为干式吸收塔,包括筒状塔体11,其内填充有干式吸收介质;所述筒状塔体11的顶部设有法兰,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有一球盖12;所述筒状塔体11的底部设有塔底13;还设有第一进气管14,所述第一进气管14与生产设备相连接,将产生的尾气输入至主吸收塔1内,所述第一进气管14设置在所述主吸收塔1内向下延伸,并达到所述筒状塔体11的底部,在所述筒状塔体11的底部设有排气盘管15,所述排气盘管15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4相连通;所述排气盘管15呈平面螺旋状分布,表面开设有微细的出气口,即可以确保气体可以出去,又不会使干式吸收介质将管路堵塞,尾气由所述排气盘管15排出,进入到吸收介质内,由吸收介质进行吸附;气体由吸收介质吸附后,向上集聚,汇集到球盖12附近,在所述球盖12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16,将经过吸附的气体再排向后续设施。尾气在上述吸收塔1内,采用上浮式吸附,能够充分利用填充吸收介质的吸附效能;吸附一段时间后,及时打开球盖12对吸收介质进行更换,能够确保有效吸附。
进一步的,在所述塔底13设有排放口,更换吸收介质时,可以采用水对筒状塔体11的壁面进行冲刷,确保清洁干净,再填充新的吸收介质。
在所述第一出气管16的后方,连接有抽风机2,其可以在所述球盖12附近形成负压,更利于尾气上浮;在所述抽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有水雾吸收塔3,所述水雾吸收塔3包括一水雾塔体31,其中间设有喷水管32,所述喷水管32的下方连接有水泵,所述水雾塔体31的下部储蓄有水,通过水泵将水经所述喷水管32输送到所述水雾塔体31的顶部,再雾化喷出,从而在整个水雾塔体31的上方形成吸收水雾,水雾受重力影响再自由落体到储水部位,在下落过程中将空气中的杂质进行吸收(可水溶物质),或者凝结水雾形成水滴掉落(不可溶的颗粒物);在储水部位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气管33,所述第二进气管33与所述抽风机2的出风口相连接,即经所述主吸收塔1干式吸收净化后的空气进一步进入到水雾吸收塔3,再经过水雾处理。在所述水雾吸收塔3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34,经过雾化净化处理过的空气,由所述第二出气管34排向大气。
本实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采用干式和湿式相结合的吸收方式,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将有害物质充分吸附,从而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出气管16的输气管路上设有三通阀4,所述三通阀4在尾气处理时将所述主吸收塔1与所述水雾吸收塔3相连通。在所述三通阀4的另一个支路上,设有真空泵机5,当需要对所述主吸收塔1更换吸收介质时,先关断第一进气管14,并将第一出气管16与所述真空泵机5相连通,所述真空泵机5工作,将主吸收塔1内的尾气彻底排出,使所述主吸收塔1内没有有害尾气存积,此时,再打开球盖12,不会造成有害尾气外泄,也不会因为更换过程中吸收介质释放有害气体,危害操作工人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

1.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塔和水雾吸收塔;
所述主吸收塔为干式吸收塔,包括筒状塔体,所述筒状塔体内填充有干式吸收介质;所述筒状塔体的顶部设有法兰,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有一球盖;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设有塔底,所述塔底设有一可控的排放口;还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生产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穿入筒状塔体内,并向下延伸,达到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在所述筒状塔体的底部设有排气盘管,所述排气盘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在所述球盖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管;
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至水雾吸收塔,所述水雾吸收塔包括一水雾塔体,其中间设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方连接有水泵,所述水雾塔体的下部储蓄有水,通过水泵将水经所述喷水管输送到所述水雾塔体的顶部,再雾化喷出,从而在整个水雾塔体的上方形成吸收水雾;在储水部位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在所述水雾吸收塔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设有一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输气管路上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主口连接第一出气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接到第二进气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有真空泵机。
CN201920836706.XU 2019-06-04 2019-06-04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Active CN210079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6706.XU CN210079171U (zh) 2019-06-04 2019-06-04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6706.XU CN210079171U (zh) 2019-06-04 2019-06-04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9171U true CN210079171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6706.XU Active CN210079171U (zh) 2019-06-04 2019-06-04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9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227U (zh) 一种酸碱混合气体处理塔
CN105688624A (zh)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6039937A (zh) 一种废气吸收塔及其废气吸收方法
CN102824834B (zh) 一种脱除室内空气中微量酸性气体的装置及其方法与应用
KR102191964B1 (ko) 압력 손실을 줄일 수 있는 건식 흡착탑
CN210079171U (zh) 离子交换树脂生产用尾气吸收塔
CN105289231A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08066037U (zh) 一种喷淋吸附塔
CN207769495U (zh) 活性炭吸收塔
CN101891268B (zh)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CN210752104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炉
CN202460456U (zh)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CN21067477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09662900U (zh) 一种装有组合式除雾器的废气治理喷淋塔
CN206184194U (zh) 喷淋及活性炭箱一体机
CN202725010U (zh) 一种脱除室内空气中微量酸性气体的装置
CN106853331A (zh) 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恶臭气体净化的装置
CN209138284U (zh) 高效吸收箱装置
CN106492586A (zh) 喷淋及活性炭箱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08815983A (zh) 一种苯甲酸生产尾气冷却吸附装置
CN206424740U (zh) 一种高效油烟分离系统
CN213912882U (zh) 一种逆流式尾气处理塔
CN209759402U (zh) 一种高含硫天然气井安全脱液脱硫净化处理装置
CN210645761U (zh) 加药吸收塔
CN207237664U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