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7749U - 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7749U
CN210077749U CN201920295139.1U CN201920295139U CN210077749U CN 210077749 U CN210077749 U CN 210077749U CN 201920295139 U CN201920295139 U CN 201920295139U CN 210077749 U CN210077749 U CN 210077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thread
thread pressing
suturing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51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慧
颜辉
刘飞
欧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2951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7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7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7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实用新型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

Description

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伤口缝合的好坏决定了愈合程度。
在临床医学上中,皮肤伤口的缝合常常出现对合不整齐、上下不齐、内外翻、伤口渗血渗液等伤口愈合不良现象,并且在缝合打结后,容易出现蜈蚣疤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皮肤伤口愈合不良以及缝合打结引起蜈蚣疤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于伤口愈合及免打结的缝合装置。
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包括:
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
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
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层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透明层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所述线帽安装在压皮板的一端,所述缝线可穿过所述线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所述腔体内表面底部上突起与所述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或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两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线板上设有扣合部,所述第二压线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扣合部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还开设有相对应的圆孔,当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将从压线机构中伸入的缝线穿过所述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压皮板可以减少缝线对伤口表皮局部压力,防止勒伤表皮,利于伤口供血,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出现蜈蚣疤痕;而且压皮板采用海绵层和透明层双层结构,海绵层有利于伤口透气、消毒药物渗透及使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或去疤痕的药物保持接触伤口;透明层有利于观察伤口缝合及愈合情况。缝针与压线机构的配合可以使缝合后的缝线免于打结,缝针带动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后,再穿过压线机构,从而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可以固定缝线。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实用新型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缝合装置中的第二压线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示意图图;
图8为图6和图7所示的缝合装置中的第二压线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缝合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其中,1压皮板,11海绵层,12透明层,121小孔,13线槽,2压线机构,21第一压线板,211扣合部,22第二压线板,221通孔,23固定部,3缝针,4缝线,5线帽,6引导部,7伤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通过参考图1-10所示的各种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合伤口的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适用于外科手术。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且参考附图1和附图2,该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1,压皮板1包括海绵层11和透明层12,海绵层11位于透明层12的下方;压线机构2,设置在上述压皮板1上,压线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21以及与第一压线板21扣合的第二压线板22,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4的固定部23,该固定部23位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之间形成的腔体底部及第二压线板22上,或固定部23设置在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内表面的下端;缝针3,缝针3带动缝线4穿过在伤口7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
本实用新型的压皮板可以减少缝线对伤口表皮局部压力,防止勒伤表皮,利于伤口供血,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出现蜈蚣疤痕;而且压皮板采用海绵层和透明层双层结构,海绵层有利于伤口透气、消毒药物渗透及使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或去疤痕的药物保持接触伤口;透明层有利于观察伤口缝合及愈合情况。缝针与压线机构的配合可以使缝合后的缝线免于打结,缝针带动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后,再穿过压线机构,从而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可以固定缝线。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实用新型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透明层12上设有多个小孔121,参考图1和2,通过该小孔121方便消毒液或药物渗透使换药更简单,局部给药效果更好。换药时,只需将药物滴入小孔121中,通过海绵层11渗入到伤口上,这样避免现有技术中换药拆开纱布时,可能引起伤口疼痛。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小孔可以穿过海绵层11。如图1所示,该小孔121遍布整个压皮板1上,每个小孔121之间相距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而且,小孔121的直径根据伤口的情况设计,例如,伤口需要消毒液较多时,小孔121的直径可以大于其他的地方的小孔121直径。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压皮板1的两端开设有线槽13,线槽13对应于压线机构2。该线槽13的长度根据伤口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皮板1包括海绵层11和透明层12,而该透明层12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因此,线槽13的长度通过裁剪来适合一定宽度的伤口缝合。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4、5、6和7,压皮板1的一端开设有线槽13,该线槽13对应于压线机构2。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5,该线帽5安装在压皮板1的另一端,且位于压线机构2的一侧,缝线4可穿过该线帽5,从而将将其一端固定在线帽5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线帽5可以用于调整缝合的宽度,根据伤口的宽度,调整线帽5在压皮板1上的位置。如图5所示,线帽5的形状类似于图钉,其圆盘的直径大于小孔121的直径。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缝线4的一端与压皮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缝线4的另一端连接缝针3。
参见图3和8,压线机构2中的固定部23可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底部上突起与第二压线板22上突起相互配合,或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22上突起相互配合。对于压线机构2具体运动如下。参见图3,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之间可以形成腔体,该腔体内表面的底部设有固定部23,当第二压线板22与第一压线板21扣合时,第二压线板22上的突起与腔体底部上的突起相互配合使缝线4固定住。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突起类似小齿,表面粗糙,第二压线板22上的突起可以插入腔体底部突起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可以卡住缝线4。参见图8,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的内表面的下端均设有固定部23,当二者扣合后,第一压线板21上突起插入第二压线板22上突起的缝隙中,相互配合使缝线4被夹紧,从而固定住,且无需打结。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线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引导部6,该引导部6紧挨着压线机构2,引导部6上开设有容纳缝线4的槽道。该槽道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之间形成通道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该槽道可以使缝线4进入压线机构2时,向下弯折,从而可以使压线机构2将缝线4固定的更加牢固。
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线机构2的两端也可以安装有引导部6,且紧挨着压线机构2,两个引导部6上分别开设有容纳缝线4的槽道。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引导部6的高度不大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的高度。若高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的高度,可能缝合伤口时缝线4无法夹紧。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上均设有扣合部211,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上设有与之对应于扣合部211的通孔221。此外,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上还开设有相对应的圆孔。当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扣合后,将从压线机构2中伸入的缝线4穿过上述圆孔,再从第一压线板21和第二压线板22的侧壁绕过去,再次穿过圆孔,重复几次,打结,可以防止压线机构2张开。
参见图10,上述实施方式的缝合装置可以任意组合缝合伤口7。当伤口7愈合后,拆掉缝合装置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
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
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层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透明层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所述线帽安装在压皮板的一端,所述缝线可穿过所述线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所述腔体内表面底部上突起与所述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或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皮板的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皮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板上设有扣合部,所述第二压线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扣合部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还开设有相对应的圆孔,当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将从压线机构中伸入的缝线穿过所述圆孔。
CN201920295139.1U 2019-03-08 2019-03-08 缝合装置 Active CN210077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5139.1U CN210077749U (zh) 2019-03-08 2019-03-08 缝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5139.1U CN210077749U (zh) 2019-03-08 2019-03-08 缝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7749U true CN210077749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5139.1U Active CN210077749U (zh) 2019-03-08 2019-03-08 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77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3185A (zh) * 2019-03-08 2019-06-18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缝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3185A (zh) * 2019-03-08 2019-06-18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缝合装置
CN109893185B (zh) * 2019-03-08 2024-04-02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缝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1955B1 (ko) 상처봉합, 조직밀착, 조직지지, 부유 및/또는 고정을 위한 봉합사
EP1929961B1 (en) Knotless wound closure device
KR101038073B1 (ko) 의료용 튜브형 바늘 유닛 및 다수의 의료용 봉합사를 튜브형 바늘 내에 장착하는 방법
KR20170095162A (ko) 실 삽입기
US8512373B2 (en) Suture device
CN210077749U (zh) 缝合装置
KR101329267B1 (ko) 다줄의 의료용 봉합사를 튜브형 바늘 내에 장착하는 방법
CN109893185B (zh) 缝合装置
EP2623040A1 (en) Wound closure device
KR20120010049A (ko) 생체 조직의 탄성 고정방법, 튜브형 바늘 패키지 및 튜브형 바늘 패키지의 사용방법
US20090030453A1 (en) Surgical Device
US20090192469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a Scar Tissue Tunnel Track
RU146042U1 (ru) Скрепл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JP2597439Y2 (ja) 創離開防止用当て具
CN210582750U (zh) 一种缝合线以及缝合装置
CN210204982U (zh) 一种缝合线以及缝合装置
CN110522522A (zh) 一种肝胆外科术后防压防护型护理装置
KR200344226Y1 (ko) 의료용 봉합사
CN216984993U (zh) 缝合线
CN206482619U (zh) 手术台压线器件
KR102359616B1 (ko) 수술시 인체 장기를 견인하기 위한 견인장치
WO2006011824A1 (fr) Aiguille chirurgicale et procede d'operation de chirurgie plastique
CN217744474U (zh) 一种伸缩钩钉式伤口闭合定位锁紧装置
CN215306503U (zh) 腹腔穿刺缝合装置
CN217186254U (zh) 一种眼睑外翻矫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