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4827U -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4827U
CN210074827U CN201921131252.2U CN201921131252U CN210074827U CN 210074827 U CN210074827 U CN 210074827U CN 201921131252 U CN201921131252 U CN 201921131252U CN 210074827 U CN210074827 U CN 210074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piral heat
device main
main body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12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伟章
何贺恩
曾加贝
何卓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12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4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4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4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散热风道,装置主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连通螺旋散热风道进风口的鼓风机构,螺旋散热风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装置主体内腔的引风口,通过螺旋散热风道和设置在螺旋散热风道上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引风口,不仅能够使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有序的流动,且设置的多个引风口加快了装置主体内部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从而加快了装置主体的散热速度;且装置主体上安装有可将充电接口弹出的接头弹出机构,从而有利于延长过充保护模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化设备使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在含有自动化功能的前提下,就必须有控制单元,而控制单元通常采用蓄电池供电。
现有的充电装置虽有些具有过冲保护功能,但是充电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影响其内部电子元件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过充保护模块损坏,导致蓄电池过度充电,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存在电池燃烧和爆炸等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通过在装置主体内的螺旋管道上设置多个引风口,使装置主体内高温气体随螺旋管道内的气流快速排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装置工作时温度较高,而导致的充电装置内的过冲保护模块工作不稳定甚至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布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散热风道,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连通所述螺旋散热风道进风口的鼓风机构,所述螺旋散热风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装置主体内腔的引风口,且所述引风口处安装有防逆风管嘴;
所述装置主体上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内安装有可插拔的充电接头,所述装置主体内安装有接头弹出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散热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和下端的侧壁上,且均沿所述螺旋散热风道的切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散热风道的内侧和外侧均安装有防逆风管嘴,内侧所述防逆风管嘴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方向相反,外侧所述防逆风管嘴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内的气流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逆风管嘴与螺旋散热风道管壁之间的夹角为15°~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弹出机构包括顶杆、推拉式电磁铁以及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的动铁芯与所述顶杆的同向联动杆,所述充电接口相对于开口一侧设有与顶杆相配合的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个空气交换孔,且所述空气交换孔位于相邻所述螺旋散热风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螺旋散热风道和设置在螺旋散热风道上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引风口,不仅能够使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有序的流动,且设置的多个引风口加快了装置主体内部高温气体的排出速度,从而加快了装置主体的散热速度,并且,防逆风管嘴可对装置主体内的气流进行导向,有利于装置主体内气流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加快装置主体内高温气体的排出,使装置主体内部温度快速降低;
(2)在蓄电池电量充满,推拉式电磁铁的电源被接通,使动铁芯通过同向联动杆带动顶杆运动,通过顶杆将充电接头从充电接口顶出,使过充保护模块与电源充分断开,有利于延长过充保护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散热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K向视图。
图中:
1-装置主体;2-螺旋散热风道;3-鼓风机构;4-防逆风管嘴;5-充电接口;6-充电接头;7-接头弹出机构;8-滑孔;9-空气交换孔;
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引风口;
701-顶杆;702-推拉式电磁铁;703-同向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过冲保护模块的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散热风道2,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连通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进风口 201的鼓风机构3,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装置主体1内腔的引风口203,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个空气交换孔9,且所述空气交换孔9位于相邻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之间。
具体地,通过小型鼓风机或排风扇等鼓风机构3,从螺旋散热风道2下端的进风口201向螺旋散热风道2内吹入气流,气流在螺旋散热风道2内螺旋向上运动,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螺旋散热风道2内相比与装置主体1 内的气压较低,从而使装置主体1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引风口202被吸入螺旋散热风道2内,然后随气流运动有上端的出风口202排出螺旋散热风道 2,从而达到降低装置主体1内温度的目的。另外,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通过空气交换孔9流入装置主体1内,且在外界空气流经螺旋散热风道1附近时,可对螺旋散热风道1进行冷却,有利于降低螺旋散热风道1的温度。
相比被动散热,主动散热方式加快了装置主体1内部高温气体与外界较低温气体的交换速度,且相比传统的简单的通过排风扇进行排风散热,通过螺旋散热风道1和设置在螺旋散热风道1上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引风口203,不仅能够使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气有序的流动,且设置的多个引风口203加快了装置主体1内部高温空气的排出速度,从而加快装置了主体1的散热速度。
并且,在所述引风口203处安装有防逆风管嘴4,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内侧和外侧均安装有防逆风管嘴4,内侧所述防逆风管嘴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相反,外侧所述防逆风管嘴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相同,设置的防逆风管嘴4一方面可避免引风口203两侧同时有气流流过时,导致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被吸入装置主体1内,可减小装置主体1内气流对螺旋散热风道2内气流的干扰,有利于保持螺旋散热风道2内气流的流速;另一方面,位于螺旋散热风道1外侧的防逆风管嘴4可对装置主体1内的气流进行导向,有利于装置主体1内气流的稳定,加快装置主体1内高温气体的排出。
另外,所述装置主体1上安装有充电接口5,所述充电接口5内安装有可插拔的充电接头6,所述装置主体1内安装有接头弹出机构7,所述接头弹出机构7包括顶杆701、推拉式电磁铁702以及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702的动铁芯与所述顶杆701的同向联动杆703,所述充电接口5相对于开口一侧设有与顶杆701相配合的滑孔8。
具体地,在过充保护模块检测到蓄电池电量已充满时,切断为蓄电池充电的供电电路,同时,推拉式电磁铁702的电源被接通,使动铁芯通过同向联动杆703带动顶杆701运动,通过顶杆701将充电接头6从充电接口5顶出,彻底切断过充保护模块的电源,有利于延长过充保护模块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是,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均沿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切向设置,避免进风口201流入的气流对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造成干扰,且有利于螺旋散热风道2内气体由出风口202排出。
优选的是,所述防逆风管嘴4与螺旋散热风道2管壁之间的夹角为15°~20°,一方面是使防逆风管嘴4的开口具有合适的大小,有利于气流从而防逆风管嘴4流入和流出,另一方面是避免防逆风管嘴4开口过大,导致螺旋散热风道2内气流流动的阻力增加。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 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散热风道(2),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连通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进风口(201)的鼓风机构(3),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装置主体(1)内腔的引风口(203),且所述引风口(203)处安装有防逆风管嘴(4);
所述装置主体(1)上安装有充电接口(5),所述充电接口(5)内安装有可插拔的充电接头(6),所述装置主体(1)内安装有接头弹出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分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端和下端的侧壁上,且均沿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切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的内侧和外侧均安装有防逆风管嘴(4),内侧所述防逆风管嘴(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相反,外侧所述防逆风管嘴(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内的气流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逆风管嘴(4)与螺旋散热风道(2)管壁之间的夹角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弹出机构(7)包括顶杆(701)、推拉式电磁铁(702)以及连接所述推拉式电磁铁(702)的动铁芯与所述顶杆(701)的同向联动杆(703),所述充电接口(5)相对于开口一侧设有与顶杆(701)相配合的滑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个空气交换孔(9),且所述空气交换孔(9)位于相邻所述螺旋散热风道(2)之间。
CN201921131252.2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Active CN210074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1252.2U CN21007482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1252.2U CN21007482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4827U true CN210074827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1252.2U Active CN210074827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48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1812A (zh) * 2020-11-05 2021-01-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
CN113451856A (zh) * 2021-08-30 2021-09-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旋转导电连接器及导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1812A (zh) * 2020-11-05 2021-01-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
CN113451856A (zh) * 2021-08-30 2021-09-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旋转导电连接器及导电设备
CN113451856B (zh) * 2021-08-30 2021-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旋转导电连接器及导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4827U (zh) 一种电池智能充电装置
CN101634477B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通信装置
CN201319718Y (zh) 机柜的散热节能管装置
CN206004162U (zh) 一种防爆高压电气柜
CN208238092U (zh) 一种温度可调节新风机
CN215819246U (zh) 一种散热型防尘电气柜
CN206558630U (zh) 一种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CN212182829U (zh) 一种防尘配电柜
CN211625890U (zh) 一种正压式谷物烘干塔
CN208638815U (zh) 车载电子设备的防水散热结构
CN207895220U (zh) 一种便携投影机充电宝壳体
CN210046685U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散热装置
CN208939804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
CN112566455A (zh) 一种通信机柜用智能排风散热门
CN208266048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车间降温系统
CN212211751U (zh) 一种新型微模块数据机柜的一体化结构
CN20820882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以及动力电池箱的冷却装置
CN206176560U (zh) 空调器及其风管机
CN111438036A (zh) 一种新型闪干强冷降温设备
CN205282610U (zh) 电池包风道结构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1599102U (zh) 小功率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的风冷机构
CN218735772U (zh) 无功补偿柜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无功补偿柜设备
CN2133626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682718B (zh) 一种变压器壳体生产用编码钢印装置
CN214537260U (zh) 一种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