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0716U -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0716U
CN210070716U CN201920463721.4U CN201920463721U CN210070716U CN 210070716 U CN210070716 U CN 210070716U CN 201920463721 U CN201920463721 U CN 201920463721U CN 210070716 U CN210070716 U CN 210070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tube plate
silicon carbide
seal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37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军华
周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Qianqiao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Qianqiao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Qianqiao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Qianqiao 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37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0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0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07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包括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的密封部和检漏部,第一管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第二管板上设于若干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部,检漏部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板和/或第二管板上的支撑体,支撑体将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形成间隙,第二管板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安全、及时监测介质泄漏、维护更换便利、密封效果好、减少工作量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Description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碳化硅陶瓷材料作为传热介质的新型换热器。由于碳化硅陶瓷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热导、高硬度、耐磨等优良特性。它具有耐高温和抗热冲击的优异性能;导热系数与不锈钢等同;在氧化性和酸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结构上成功地解决了热补偿和较好地解决了气体密封问题。该装置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用以预热助燃空气或加热某些过程的工艺气体,可节约一次能源,燃料节约率可达30%以上,并可强化工艺过程,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碳化硅管上密封件的压合通常采用固定的压紧方式,但是这样的压合方式随着多次的加热冷却、密封材料会老化进而形成缝隙,造成介质的泄漏。同时由于介质整体是密封的,所以即便发生泄漏也不能及时发现。
而且由于泄露也仅发生在个别的碳化硅管上,现有技术由于两个管板贴合在一起因此泄露发生之后拆卸以后会发现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有介质,不能知道是哪个具体的碳化硅管发生了泄露因此需要更换所有碳化硅端部的密封件,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安全、及时监测介质泄漏、维护更换便利、密封效果好、减少工作量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包括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的密封部和检漏部,第一管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第二管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部,检漏部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板和/或第二管板上的支撑体,支撑体将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形成间隙,第二管板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支撑环和封头,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支撑环连接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封头压合第二密封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环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连通间隙与支撑环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向支撑环方向依次设置的四氟垫圈、O型圈、四氟垫圈、软性四氟填料和O型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向支撑环方向依次设置的O型圈、四氟垫圈、O型圈、软性四氟填料和四氟垫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设置间隙,且连通压力表,在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以后就能够发现是发生泄露是哪个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通过在密封装置之间设有支撑环便于使压紧封头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的第二管板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的第二管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的密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是本实用新型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的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包括第一管板1、第二管板2以及设置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的密封部3和检漏部4,第一管板1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1,第二管板2上设于若干第二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21对应设置,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21之间设有密封部3,检漏部4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板1和/或第二管板2上的支撑体5,支撑体5将第一管板1和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通过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设置间隙6,且连通压力表7,在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通过在密封装置之间设有支撑环33便于使压紧封头34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连接的一侧设置凸起,且第一安装孔11空出来,且第一安装孔11的边缘与间隙6连通,凸起与第二管板2接触,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连接的一侧设置圆形台阶状凸起,圆形台阶状凸起与第二管板2接触,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如图2所示,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二管板2与第一管板1连接的一侧设置圆形台阶状凸起,圆形台阶状凸起与第二管板2接触,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如图3所示,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二管板2与第一管板1连接的一侧设置凸起,且第二安装孔21空出来,且第二安装孔21的边缘与间隙6连通,凸起与第一管板1接触,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连接的一侧设置凸起,且第一安装孔11空出来,且第一安装孔11的边缘与间隙6连通,在第二管板2与第一管板1连接的一侧设置凸起,且第二安装孔21空出来,且第二安装孔21的边缘与间隙6连通,第一管板1上的凸起与第二管板2上的凸起对应设置,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间隙6形成的一实施方式
支撑体5为在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连接的一侧设置圆形台阶状凸起,在第二管板2与第一管板1连接的一侧设置圆形台阶状凸起,第一管板1上的凸起与第二管板2上的凸起对应设置,使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形成间隙6,第二管板2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6,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7,存在介质泄露的情况下间隙6内的压力与原来的压力存在变化能够及时的发现介质泄露的情况;由于现有技术中管板都是贴合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介质泄露所有的碳化硅管的端部都会沾上介质,不能够及时发现具体是哪一根或者哪几根碳化硅管的密封泄露,所以需要全部更换,存在间隙6以后就能够刚发现是具体泄露的碳化硅管,提高更换维修的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
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加工方便的同时以及保证间隙6宽度的同时应该采用在第一管板1上设置圆形台阶形凸起,通过设置凸起的高度控制间隙6的宽度,为了保证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的强度凸起可以设有多个。
第一管板1和第二管板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8的厚度应该略大于凸起的高度,以便于保证密封效果同时能够是凸起与管板接触。
如图4所示,密封部3包括第一密封装置31、第二密封装置32、支撑环33和封头34,第一密封装置31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1内,第二密封装置32设置在第二安装孔21内,支撑环33连接第一密封装置31和第二密封装置32,封头34压合第二密封装置32。通过在密封装置之间设有支撑环33便于使压紧封头34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5所示,支撑环33上设有若干通孔35,通孔35连通间隙6与支撑环33内部。如果介质泄露发生在第一安装孔11内介质会沿着碳化硅管的外壁渗出,如果支撑环33上完全密封,就不能够检测出间隙6内的压力变化,因为泄露的液体都存在支撑环33内,因此支撑环33上设有通过便于保证快速的检测出介质的泄露,同时利用支撑环33押金第一密封装置31。
第一密封装置31包括向支撑环33方向依次设置的四氟垫圈、O型圈、四氟垫圈、软性四氟填料和O型圈。利用支撑环33便于随时一直保持密封材料的压合,保证密封性能良好。由于第一密封装置31只有支撑环33压合因此第一安装孔11为台阶孔,台阶抵住四氟垫圈、O型圈、四氟垫圈、软性四氟填料和O型圈利用支撑环33和台阶孔压合第一密封装置31,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第二密封装置32包括向支撑环33方向依次设置的O型圈、四氟垫圈、O型圈、软性四氟填料和四氟垫圈利用封头34和支撑环33对密封材料的压合,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之间的密封部和检漏部,所述第一管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管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部,所述检漏部包括设置在第一管板和/或第二管板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将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管板顶部设有检测管道的一端连通间隙,所述检测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支撑环和封头,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环连接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封头压合第二密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连通间隙与支撑环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向支撑环方向依次设置的四氟垫圈、O型圈、四氟垫圈、软性四氟填料和O型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向支撑环方向依次设置的O型圈、四氟垫圈、O型圈、软性四氟填料和四氟垫圈。
CN201920463721.4U 2019-04-08 2019-04-08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0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3721.4U CN210070716U (zh) 2019-04-08 2019-04-08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3721.4U CN210070716U (zh) 2019-04-08 2019-04-08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0716U true CN210070716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372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0716U (zh) 2019-04-08 2019-04-08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0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98648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管式空气预热器
CN202057210U (zh) 一种新型流体温度感应换热器
CN210070716U (zh) 碳化硅换热器快速检漏的密封装置
CN210089479U (zh) 碳化硅换热器钢衬四氟管板密封装置
CN209763852U (zh) 碳化硅换热器内侧密封装置
CN211317023U (zh) 一种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203837010U (zh) 一种石墨管式低温空气预热器
CN202582346U (zh) 双管板换热器中管板与换热管的联接结构
CN213932151U (zh) 防止负压时板片发生变形的板式热交换器
CN216745683U (zh) 一种碳化硅双管板换热器
CN215721450U (zh) 一种耐高温与腐蚀的复合型密封件
CN210830430U (zh) 一种抗氧化密封性高的橡胶密封件
CN103884019A (zh) 一种石墨管式低温空气预热器
CN210128653U (zh) 密封装置及包括该密封装置的换热器
CN209459490U (zh) 碳化硅换热器外侧密封装置
CN214582747U (zh) 一种热交换器密封结构
CN207797824U (zh) 碳化硅管壳式换热器
CN110174018B (zh) 双效及可以降低冷热冲击的换热系统
CN209459489U (zh) 碳化硅换热器双侧密封装置
CN206583287U (zh) 用于回转炉外加热夹套的密封装置
CN215064009U (zh) 一种工业陶瓷换热器
CN201293576Y (zh) 换热器
CN210198149U (zh) 一种浮动管式石墨换热器
CN216954182U (zh) 碳化硅换热器管板的密封结构
CN212585541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