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9873U -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9873U
CN210069873U CN201920170555.9U CN201920170555U CN210069873U CN 210069873 U CN210069873 U CN 210069873U CN 201920170555 U CN201920170555 U CN 201920170555U CN 210069873 U CN210069873 U CN 210069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heat
combustion chamber
bed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05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占锋
沈新平
肖硕
曹中强
肖岗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Ti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Ti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Ti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Tianl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05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9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9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9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燃烧室和蓄热床,蓄热床上设置有主管道,主管道用于将废气通入蓄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管道,用于将废气通入所述燃烧室,解决了现有废气直排导致污染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跟VOCs相关的企业都在增大对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在众多类型的环保设备当中,蓄热式焚烧炉(RTO)由于具备达标性能高,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使得其被广大企业普遍采用。蓄热式焚烧炉系统一般包括风机、蓄热式焚烧炉、热交换器和烟囱。
热交换器用陶瓷蓄热床换热器回收热量,回送给用热装置(如上胶机、塑料包装印刷机、干式复合机、烘干机或其它用热装置),常用的热介质有空气和油。将新鲜空气(或油),经由风机(或泵)送到焚烧炉的热交换器,将空气(或油)加热一定温度以后,再送给用热设备。为了有效控制热风的温度,通常在热风管路上加一旁通管路,当送出热风温度太高时,旁通管路会自动打开,补入新鲜空气以调节热风温度。当以油为介质时,热油经用热装置后又回流到焚烧炉的热交换器,使油温维持在工艺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为了使热油的温度可控,燃烧室产生的热量分二路,一路直接流向热交换器,一路为旁通通道。当热油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过量的热从旁通通道排入烟囱。
目前RTO装置在运行过程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即超温停机问题。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不同,因此排放废气的风量、浓度及成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旦浓度或成分增大到某一数值,会使得RTO装置停机,系统处于直排状态,造成烟囱排放超标,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连续生产。
现有设备解决炉膛超温一般系统超温,打开新风阀,逐步至全开状态;若继续超温,打开高温阀,逐步至全开状态;继续超温,RTO进入停机模式。即关闭导入阀,打开排空阀,废气直接进烟囱。这种处理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三床式蓄热式焚烧炉,包括位于下方的蓄热床和上方的燃烧室,废气经过一个蓄热床,被预热之后通入燃烧室中进行高温燃烧,废气中含有的有机气体被燃烧分解为对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分解后的气体经过另一个蓄热床进行热交换,该蓄热床将热量储备,气体温度降低后排出,经过换热器后从烟囱排出大气。
正常运行状态,高温阀处于关闭状态,阀板一面温度为常温,另一面温度在800℃以上,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热膨胀系数不同,阀板极其容易卡死。当RTO 超温需要打开阀板时,阀板无法打开,系统温度继续升高,对系统的安全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即使高温阀门可正常使用,鉴于企业生产品种不同造成的浓度高、废气成分热值高,RTO也会在新风阀及高温阀全部打开的状态下继续超温,当前的处理工艺只能是系统停机,进入降温模式,原有废气进入直排模式,造成废气排放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废气直排导致污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包括:
连通设置的燃烧室和蓄热床,所述蓄热床上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用于将废气通入所述蓄热床,还包括支管道,用于将废气通入所述燃烧室,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支调节阀,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主调节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新风管道,用于将新风引入所述燃烧室,所述新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正常工作状态时,废气引入蓄热式燃烧炉的蓄热床内进行预热,然后再通入燃烧室中进行燃烧分解,燃烧室燃烧温度在800℃-850℃之间,能够有效的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小能耗。当燃烧室内温度超过850℃,容易导致温度难以控制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危害,因此必须控制燃烧室温度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中,正常作业状态下新风阀、支调节阀关闭,主调节阀开启,废气由风机通过主管道引入蓄热床,预热之后进入燃烧室燃烧分解,然后经过蓄热床换热之后通过换热器并从烟囱排出。蓄热式焚烧炉超温时,打开支调节阀,同时关闭主调节阀,保证单位时间气体流量不变,使废气分为两路,一部分进入蓄热床预热后再进入燃烧室燃烧,另一部分直接经过支管道通入燃烧室内燃烧,由于直接进入燃烧室的这部分气体温度较低,因此能够缓解蓄热式焚烧炉内的温度超高;若炉体持续升温,加大支调节阀门,同时减小支调节阀阀门,直至支调节阀门全开,主调节阀门全闭,使废气全部不经过预热进行燃烧,用这种方式降低炉体温度;若是这种调节方式还不能实现降温到预定范围。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风道的设计,能够保证废气持续进入燃烧室中燃烧分解,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排空阀直接把废气通入烟囱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也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生产。本实用新型去掉了高温阀,众所周知的是,去掉高温阀会导致存在危险,但是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支管道以及支调节阀,保证了所有废气都经过燃烧分解;另外,由于高温阀对材质要求较高且容易损坏,主调节阀和支调节阀为低温阀,在材质使用标准和使用环境的限制都更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4、本实用新型中,蓄热床的设置是蓄热式焚烧炉的关键部件,也是蓄热式焚烧炉之所以被称为蓄热式焚烧炉的原因,行业内的人都认为对排出焚烧炉外的热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是有利于减少热能损耗的,但是本申请人恰恰绕开了蓄热床将废气直接通入燃烧室进行燃烧,而且能够实现更好的超温处理效果,既保证废气能够全部都经过燃烧之后才排放,又不会使设备停机耽误使用。
5、本实用新型中,废气排出口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新风阀,新风阀控制新风进入与否,当完全打开支调节阀,同时完全关闭主调节阀还是无法使燃烧室降温时,需要将新风引入燃烧室中,虽然会存在容易熄火的情况,但是可以解决炉体超温的情况而且还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将废气直排污染环境的情况。
6、本实用新型中,蓄热式焚烧炉装置最佳实施例如下,在蓄热式焚烧炉外分别设置风机和换热器,燃烧室通过支管道和风机连通,蓄热床通过主管道和风机连通,风机入口和废气源出口连通,蓄热床通过排气管道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出口与烟囱连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各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蓄热床,3-主管道,4-支管道,5-支调节阀,6-主调节阀,7-新风管道,8-新风阀,9-风机,10-换热器,11-烟囱,12-废气排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包括:
连通设置的燃烧室1和蓄热床2,蓄热床2上设置有主管道3,主管道3用于将废气通入蓄热床2,还包括支管道4,用于将废气通入燃烧室1,
支管道4上设置有支调节阀5,主管道3上设置有主调节阀6。
本实施例中,正常作业状态下新风阀8、支调节阀关闭,主调节阀开启,废气由风机通过主管道引入蓄热床,预热之后进入燃烧室燃烧分解,然后经过蓄热床2换热之后通过换热器10并从烟囱排出。蓄热式焚烧炉超温时,打开支调节阀5,同时关闭主调节阀6,保证单位时间气体流量不变,使废气分为两路,一部分进入蓄热床2预热后再进入燃烧室1燃烧,另一部分直接经过支管道4 通入燃烧室1内燃烧,由于直接进入燃烧室1的这部分气体温度较低,因此能够缓解蓄热式焚烧炉内的温度超高;若炉体持续升温,加大支调节阀门5,同时减小主调节阀阀门6,直至支调节阀门5全开,主调节阀门6全闭,使废气全部不经过预热进行燃烧,用这种方式降低炉体温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风道的设计,能够保证废气持续进入燃烧室1中燃烧分解,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排空阀直接把废气通入烟囱11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也保证了企业的连续生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去掉了高温阀,众所周知的是,去掉高温阀会导致存在危险,但是本实用新型中增加了支管道4以及支调节阀5,保证了所有废气都经过燃烧分解;另外,由于高温阀对材质要求较高且容易损坏,主调节阀6和支调节阀5为低温阀,在材质使用标准和使用环境的限制都更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本实施例中,蓄热床2的设置是蓄热式焚烧炉的关键部件,也是蓄热式焚烧炉之所以被称为蓄热式焚烧炉的原因,行业内的人都认为对排出焚烧炉外的热量进行交换和回收是有利于减少热能损耗的,但是本申请人恰恰绕开了蓄热床2将废气直接通入燃烧室1进行燃烧,而且能够实现更好的超温处理效果,既保证废气能够全部都经过燃烧之后才排放,又不会使设备停机耽误使用。
进一步,主管道3与支管道4上均设置有风机9。
本实施例中,风机9用于产生抽吸作用力将废气或者新风引入。
进一步,还包括新风管道,用于将新风引入燃烧室,新风管道上设置有新风阀。
本实施例中,废气排出口与风机9之间设置有新风阀8,新风阀8控制新风进入与否,当完全打开支调节阀5,同时完全关闭主调节阀6还是无法使燃烧室 1降温时,需要将新风引入燃烧室1中,虽然会存在容易熄火的情况,但是可以解决炉体超温的情况而且还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将废气直排污染环境的情况。
进一步,风机9个数为一个,主管道3与支管道4的一端均与风机9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换热器10和烟囱11,蓄热床2与换热器10连通,换热器 10与烟囱11连通。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0用于把燃烧分解后即将排出烟囱11的气体含有的热量回收。
进一步,风机9入口处设置有废气排入管道12,新风管道7与废气排入管道12连通。
蓄热式焚烧炉装置最佳实施例如下,在蓄热式焚烧炉外分别设置风机9和换热器10,燃烧室1通过支管道4和风机9连通,蓄热床2通过主管道3和风机9连通,风机9通过废气排入管道12和废气源连通,蓄热床2通过排气管道与换热器10连通,换热器10出口与烟囱11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燃烧室(1)和蓄热床(2),所述蓄热床(2)上设置有主管道(3),所述主管道(3)用于将废气通入所述蓄热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管道(4),用于将废气通入所述燃烧室(1),
所述支管道(4)上设置有支调节阀(5),所述主管道(3)上设置有主调节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3)与所述支管道(4)上均设置有风机(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管道(7),用于将新风引入所述燃烧室(1),所述新风管道(7)上设置有新风阀(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9)个数为一个,所述主管道(3)与所述支管道(4)的一端均与所述风机(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10)和烟囱(11),所述蓄热床(2)与所述换热器(10)连通,所述换热器(10)与所述烟囱(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9)入口处设置有废气排入管道(12),所述新风管道(7)与所述废气排入管道(12)连通。
CN201920170555.9U 2019-01-31 2019-01-31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069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0555.9U CN210069873U (zh) 2019-01-31 2019-01-31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0555.9U CN210069873U (zh) 2019-01-31 2019-01-31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9873U true CN210069873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0555.9U Active CN210069873U (zh) 2019-01-31 2019-01-31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9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435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河北天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7435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河北天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82387U (zh) 退火炉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8317864B (zh) 一种水泥窑深度余热回收协同垃圾焚烧系统
CN104832930A (zh) 一种适用于干式排渣机的炉渣冷却装置及其应用
CN210069873U (zh)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装置
US10697363B2 (e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burning process in a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CN108707713B (zh) 一种热风炉保温装置及方法
CN107781829B (zh) 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旋转rto炉体及其保温方法
CN109737435A (zh) 蓄热式焚烧炉超温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12838090U (zh) 一种用于钛白粉干燥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供装置
CN209909952U (zh) 一种全工况烟气脱硝及空预器防堵系统
CN208717625U (zh) 一种合成革生产用燃气直接式自冷却的管式加热设备
CN113048494A (zh) 一种碳纤维碳化生产线废气净化处理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2865747B (zh) 一种电瓷窑炉群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其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207035156U (zh) 改进型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02836240U (zh) 一种电瓷窑炉群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9156810U (zh) 一种干熄焦热备系统
CN217816803U (zh) 蓄热式焚烧炉高温烟气再利用装置及低度瓦斯处理装置
CN108626710A (zh) 一种燃煤生物质耦合发电系统
CN220205795U (zh)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
CN211424422U (zh) 一种铝板彩涂线废气处理装置
CN220990857U (zh) 一种活性炭脱附再生系统
CN217627636U (zh) 一种活化蒸汽循环利用的多段耙式再生炉
CN214307091U (zh) 一种燃煤锅炉清洁燃烧装置
CN208456681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余热锅炉烟气再循环系统
CN213574372U (zh) 一种综合利用联合循环机组废气余热的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