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7294U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67294U CN210067294U CN201920252916.4U CN201920252916U CN210067294U CN 210067294 U CN210067294 U CN 210067294U CN 201920252916 U CN201920252916 U CN 201920252916U CN 210067294 U CN210067294 U CN 2100672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ating
- carrier layer
- flexible
- te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包括载体层和装饰面层,载体层与装饰面层贴附设置,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该柔性真石漆复合涂层贴材设置有作为基层的载体层,其中,载体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复合弹性质感填充层和弹性质感着色层,制成一种具有表面效果为颗粒质感涂料效果的贴材。其中,使用柔性材料的载体层具有良好柔韧性、耐折弯性好的特性,即使在表面不平整的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贴材也可以紧密地贴附到其表面上与其结合,不会造成与工面形成缝隙等问题。且通过载体层使得贴材整体的柔韧性极佳,不易折断、拉伸断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的外墙表面装饰施工,若想在施工面上做出柔性质感装饰面,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为找平腻子施工、封闭(封固)底漆施工、主材(如多彩涂料、真石漆、质感涂料、拉毛或桔纹涂料)施工、罩面清漆施工。涂料作为一种液态半成品运输到工地,由工人按从腻子到面漆的工艺顺序在建筑物的外墙外表面逐层施工成成品涂层。这种外墙涂料的施工方式的缺点在于体力繁重、工期长,施工环境恶劣,且施工品质较难控制。
二、采用一体化装饰板的方式,板材在工厂生产,在外墙采用钢挂或扣件的方式安装。这种方式的成本相当昂贵,外墙的负重载荷很大,万一从高楼掉落,存在产生巨大危害的可能性(与高楼瓷砖脱落的危害类似)。
三、采用烧结而成的硬性软瓷贴块,厚且笨重,粘贴不方便,贴合性不好。
四、采用硬质涂料贴材,较为便利,但是贴材整体硬度较大、容易断,且施工时不能使用大量胶水,否则胶水不易干固,需使用粘结力更好的胶水,使得施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包括载体层和装饰面层,所述载体层与所述装饰面层贴附设置,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还包括底漆层、普通着色层、水性罩面清漆层,所述载体层、所述底漆层、所述装饰面层、所述普通着色层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为弹性质感填充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为弹性质感着色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包括弹性质感填充层和弹性质感着色层,所述载体层、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所述底漆层、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所述普通着色层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依次贴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柔性真石漆复合涂层贴材设置有作为基层的载体层,其中,载体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复合弹性质感填充层和弹性质感着色层,制成一种具有表面效果为颗粒质感涂料效果的贴材。其中,使用柔性材料的载体层具有良好柔韧性、耐折弯性好的特性,即使在表面不平整的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贴材也可以紧密地贴附到其表面上与其结合,不会造成与工面形成缝隙等问题。且通过载体层使得贴材整体的柔韧性极佳,不易折断、拉伸断裂。本实用新型的贴材轻盈、柔软、易贴合,可切割成成一定尺寸的贴块,进行粘贴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具体的,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包括载体层105和装饰面层110,所述载体层105与所述装饰面层110贴附设置,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
其中,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贴材的基层采用上述所述的各材料中的一种作为基底材料制作,复合弹性真石漆涂层,形成一种具有颗粒质感涂料效果的贴材,其中,通过采用柔性材料层的载体层具有良好柔韧性、耐折弯性好的特性,即使在表面不平整的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贴材也可以紧密地贴附到其表面上与其结合,不会造成与工面形成缝隙等问题。且通过使用柔性材料的载体层使得贴材整体的柔韧性极佳,不易折断、拉伸断裂。
并且,传统的贴材因透气性差,使用大量粘结剂容易导致水分留存、干固困难,因此在粘结到工面上时常常无法使用大量的粘结剂,致使其粘结力不强、容易脱落,或需要使用粘结力更强的粘结剂,提高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玻纤布、玻纤毯等未被树脂涂布时有吸湿性,且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可以使用大量造价低廉的粘结剂,且快速干固,使其与工面的粘结力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110为弹性质感填充层10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110为弹性质感着色层10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饰面层110包括弹性质感填充层103和弹性质感着色层102,所述载体层105、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103、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102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漆层104,所述载体层105、所述底漆层104与所述装饰面层110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普通着色层101,所述载体层105、所述装饰面层110和所述普通着色层101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性罩面清漆层106,所述载体层105、所述装饰面层110与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106依次贴附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底漆层104、普通着色层101 和水性罩面清漆层106,所述装饰面层110包括弹性质感填充层103和弹性质感着色层102,所述载体层105、所述底漆层104、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103、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102、所述普通着色层101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106依次贴附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具体的,如图2所示,结构为:包括载体层105、底漆层104、弹性质感填充层103、弹性质感着色层102、普通着色层101和水性罩面清漆层106,所述载体层105、所述底漆层104、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103、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102、所述普通着色层101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106依次贴附设置,也就是说,所述载体层的一面上通过与贴附于其表面的复合层结构(即底漆层、弹性质感填充层、弹性质感着色层、普通着色层和水性罩面清漆层)的结合,实现载体层与建筑材料层的结合。其中,载体层的另一面用于贴附于施工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其中,在多层复合的材料层的底下设置载体层,作为第一道涂层(即底漆层)的载体,载体层保证了第一道涂层不会泄漏,并且,传统工艺中硬质涂料贴材质地较硬,倘若施工面不平整则无法施工、且这种贴材容易断裂等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缺点,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其中,玻纤布是玻璃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石棉布是石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岩棉布是岩棉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玻纤毯是将纤维丝挤压成片状的松散的纤维团。其中,上述选用的玻纤布与玻纤毯相较于呈鱼网状的玻纤网格布具有有更好的防火隔断功能,使得贴材具有了更好的防火隔断功能。其中,上述所述的玻纤布、石棉布等材料的布丝缝隙小于1毫米。上述所述的各个载体层材料具有强度高、抗拉性强等特性,通过与其余其余建筑材料层复合结合,可以制备得到相应的建筑材料贴材,方便施工,且该贴材具有良好的强度,不易拉伸断裂,且玻纤布、玻纤毯等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耐弯曲,使得贴材的整体具有有弹性、抗裂纹。并且,作为第一道涂层(即底漆层)的载体,其编织密度保证了第一道涂层不会泄漏,同时,这种玻纤布或玻纤毯或石棉布提高了本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在剪切包装与施工粘贴过程中所需的强度,并在粘贴状态中促进胶黏剂的固化。
其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中,具有弹性质感填充层和弹性质感着色层,通过弹性层复合玻纤布,制备得到表面效果为质感涂料效果的贴材,贴材柔软、有弹性,易贴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制造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
在所述载体层上加工底层涂料,形成底漆层;
在所述底漆层上喷涂弹性质感填充涂料,形成弹性质感填充层;
在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上喷涂弹性质感着色涂料,形成弹性质感着色层;
在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上喷涂普通着色涂料,形成普通着色层;
在所述普通着色层上喷涂水性罩面清漆,形成水性罩面清漆层。
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制造方法:
(1)提供一种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
提供100~600g的载体层,其中,载体层的厚度小于1.8mm。
其中,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上述所述的材料编织密实,平均布丝缝隙小于1mm,保证了后续涂层不会泄漏。
(2)在所述载体层上加工底层涂料,形成底漆层。
在载体层上加工底层涂料,干燥后,在载体层上形成涂层厚度为20-50μm 的底漆层。
其中,底漆层用于封闭基底,其渗透到基材内部结构,堵塞基底中的毛细孔,降低基底中开放孔数量,增多封闭孔数,抑制涂料水分的渗透,使渗透变得均匀,使基底对上层涂料的吸收变得均匀,可提高基底的强度,通过底漆良好的层间附着力提高载体层与其余涂层的结合力。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具体的实施方式:
所述工序(2)包括:提供一种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石棉布、岩棉布或硅酸盐纤维布中的一种,在载体层上喷涂封闭底漆,干燥后,在载体层上形成涂层厚度为20-50μm的底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封闭底漆的组分配方,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丙烯酸乳液为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乳液、聚氨酯改性丙烯酸乳液、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乳液和弹性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苯丙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纯丙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硅丙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聚氨酯改性丙烯酸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弹性乳液,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苯丙乳液和纯丙乳液的混合物,例如,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苯丙乳液、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的混合物,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公开,提供具体的实施方式:
所述工序(2)包括:提供一种载体层,所述载体层为玻纤毯、石棉毯、岩棉毯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将载体层放入稀释后的乳液中浸涂,干燥后,形成涂层厚度为20-50μm的底漆层。
其中,例如,上述工序(2)所述的乳液为丙烯酸乳液,例如,所述乳液为苯丙乳液、纯丙乳液、聚氨酯乳液或醋丙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3)在所述底漆层上喷涂弹性质感填充涂料,形成弹性质感填充层
在底漆层上喷涂弹性质感填充涂料,干燥后,在底漆层上形成涂层厚度为 0.1-6.0mm的弹性质感填充层。
其中,弹性质感填充涂料形成的弹性质感填充层具有较高的回弹性、柔韧性和伸长性,干燥后能附着在被涂基层的表面形成均匀的连续而坚韧的带有弹性的保护膜,弹性质感填充涂料的弹性建立在一定的漆膜厚度上,其形成的涂层越厚,弹性越强,因此弹性涂料的厚度要比普通涂料厚,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弹性质感填充涂料形成的弹性质感填充层涂层厚度为0.1-0.6mm,此厚度可以使得制备得到的贴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拉伸强度,且不会使得贴材整体厚度过厚,具体施工厚度可根据生产需要对弹性的要求而定。因此,通过在底漆层上做弹性质感填充层,再通过后续在弹性质感填充层上施工其他涂层,使得弹性质感填充层的涂料拉伸强度和延伸可弥补后续涂层的弹性不足的问题、弥补裂缝、提高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整体弹性、耐弯曲性能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弹性质感填充涂料的组分配方,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灰水泥和白水泥中至少一种,例如,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灰水泥,例如,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白水泥,例如,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灰水泥和白水泥的混合物,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色,即调节成需要的灰度。其中,色浆为各色色浆,以调节弹性填充涂料的颜色。其中,石英砂或石英粉的目数为5-200目,5-200目之间的各种石英砂、石英粉均可。
其中,为了提高弹性质感填充涂料的反射隔热功能,例如,配方中的色浆可以使用有反射隔热功能的色浆或颜料,例如,加入有反射隔热功能的填料或助剂。
(4)在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上喷涂弹性质感着色涂料,形成弹性质感着色层。
在弹性质感填充层上喷涂弹性质感着色涂料,干燥后,在弹性质感填充层上形成涂层厚度为0.1-6.0mm弹性质感着色层。
其中,弹性质感着色涂料形成的弹性质感着色层具有较高的回弹性、柔韧性和伸长性,干燥后能附着在被涂基层的表面形成均匀的连续而坚韧的带有弹性的保护膜,弹性质感着色涂料的弹性建立在一定的漆膜厚度上,其形成的涂层越厚,弹性越强,因此弹性涂料的厚度要比普通涂料厚,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弹性质感着色层厚度需大于100μm,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弹性质感着色涂料形成的弹性填充层涂层厚度为0.1-0.6mm,此厚度可以使得制备得到的贴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拉伸强度,且不会使得贴材整体厚度过厚,具体施工厚度可根据生产需要对弹性的要求而定。因此,通过在弹性填充层上做弹性质感着色层,使两个弹性层相互复合,再通过后续在弹性质感着色层上施工其他涂层,使得弹性质感着色层的涂料拉伸强度和延伸可弥补后续涂层的弹性不足的问题、弥补裂缝、提高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整体弹性、耐弯曲性能等。
其中,本步骤中弹性质感着色层与弹性质感填充层不同于:本步骤中的弹性质感着色层不加入水泥,但加入了使其具有弹性的弹性乳液,同时,添加了能够使涂层形成花纹的颗粒,例如,石英砂或彩砂,并通过各色色浆调色,做出花纹,使得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表面效果为颗粒质感涂料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弹性质感着色涂料的组分配方,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色浆为各色色浆,以调节弹性质感着色涂料的颜色,同时通过添加石英砂或彩砂形成花纹。
其中,为了提高弹性质感着色涂料的反射隔热功能,例如,配方中的色浆可以使用有反射隔热功能的色浆或颜料,例如,加入有反射隔热功能的填料或助剂。
(5)在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上喷涂普通着色涂料,形成普通着色层。
在弹性质感着色层上喷涂普通着色涂料,干燥后,在弹性质感着色层上形成涂层厚度大于20μm的普通着色层。
其中,普通着色层用于调节整体贴材的颜色,形成一贴材的面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普通着色涂料的组分配方,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所述丙烯酸乳液包括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或聚氨酯改性丙烯酸乳液和弹性丙烯酸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色浆为各色色浆,以调节弹性质感着色涂料的颜色。
其中,为了提高普通着色涂料的反射隔热功能,例如,配方中的色浆可以使用有反射隔热功能的色浆或颜料,例如,加入有反射隔热功能的填料或助剂。
(6)在所述普通着色层上喷涂水性罩面清漆,形成水性罩面清漆层。
在普通着色层上喷涂水性罩面清漆,干燥后,在普通着色层上形成涂层厚度为20-100μm的水性罩面清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水性罩面清漆的组分配方,包括如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所述罩面乳液包括纯丙乳液、硅丙乳液或氟碳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其他助剂包括增稠剂和流平剂,也就是说,所述增稠剂和流平剂的添加总量占配方配比的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水性罩面清漆中的罩面乳液也可以采用耐候、耐水白化的哑光乳液,增加水性罩面清漆的哑光效果。
其中,为了提高水性罩面清漆的反射隔热功能,例如,配方中还可加入有反射隔热功能的填料或助剂。
(7)在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上覆膜。
采用覆膜方式对表面涂层进行保护。
通过上述所述的各道工序,制备得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表面效果为颗粒质感涂料效果,装饰性强。且表面的装饰花纹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质感着色涂料配方,调色制成粗细不同的颗粒质感涂料效果,实用性强。
其中,制备得到的所述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的总厚度为0.2-7mm之间。可通过生产需求调节其厚度,具体通过调整各涂层厚度以调节总厚度。
通过采用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作为基底(载体层),将各层涂层制作到载体层的表面上,形成一种轻便、有弹性、可抗裂纹、有防水功能的柔性质感涂料贴材,表面效果为颗粒质感涂料效果的贴材,且表面的装饰花纹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质感着色涂料配方,调色制成粗细不同的颗粒质感涂料效果。通过载体层的基底设置,使其很方便的粘贴到外墙上或其他待施工的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贴材轻盈、柔软、易贴合,可切割成成一定尺寸的贴块,进行粘贴施工,安装简单、快捷、方便。
其中,载体层选用的上述所述的材料,其均具有良好柔韧性、耐折弯性好的特性,即使在表面不平整的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贴材也可以紧密地贴附到其表面上与其结合,不会造成与工面形成缝隙等问题。且通过载体层的这种特性,使得贴材整体的柔韧性极佳,不易折断、拉伸断裂。
并且,传统的贴材因透气性差,使用大量粘结剂容易导致干固困难,因此在粘结到工面上时常常无法使用大量的粘结剂,致使其粘结力不强、容易脱落,或需要使用粘结力更强的粘结剂,提高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和硅酸盐纤维毯未被树脂涂布时有吸湿性,且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可以使用大量造价低廉的粘结剂,且快速干固,使其与工面的粘结力强。
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符合以下技术指标:
贴材耐沾污(白色或浅色)≤15,GB/T9755-2014;
贴材耐温变性:3次循环无异常,JG/T172-2014;
贴材透水性:≤0.6,GB/T9755-2014
贴材耐水性:96h无异常,GB/T1733-1993;
贴材耐碱性:48h无异常,GB/T9265
贴材耐人工气候老化:600h不起泡,不剥落,无裂纹;GB/T9755-2014
粉化:1级;GB/T9755-2014
变色:2级;GB/T9755-2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开,提供一种贴材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滚涂的方式将粘贴剂滚涂在待施工的基面上,在所述粘结剂处于湿润的状态下,将贴材贴附于涂布有所述粘结剂的所述基面上。
其中,所述粘结剂形成的干膜厚度小于0.5mm。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粘结剂的组分配方,包括以下配比的组分:
其中,所述胶粘剂可以制成透明的颜色,也可以通过加入色浆制成与面材相同或接近的颜色,避免干固的胶粘剂在贴材与贴材之前的边缘形成裂缝或造成色彩差异、破坏美观。
其中,也可采用环氧胶或厌氧胶或MS胶用上述所述的施工方法对贴材进行施工。
其中,载体层不仅起到增强作用,更有透气和吸湿性,能促进上述所述的胶粘剂快速脱水干燥,快速形成粘结力。同时,玻纤布、玻纤毯等不燃、耐高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流水线高温烘烤,提高生产效率。
现代建筑外墙涂料在施工方面,主要的涂装施工模式,工厂化程度不高,主要由施工工人在工地进行从腻子到面漆的多层施工,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行业没有找到一种廉价可行的工艺模式。载体层中采用的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和硅酸盐纤维毯在本专利中的应用,既解决了涂层在工厂的流水线快速生产的问题(作为衬底且可高温烘干,例如玻纤布或玻纤毯耐500℃高温),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流水线高温烘烤,提高生产效率。使贴材的包装运输变得简单(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和硅酸盐纤维毯自身具有不粘性),也使得本专利中廉价的粘贴方式变得可行(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和硅酸盐纤维毯未被树脂涂布时有吸湿性)。与常规外墙涂料的施工相比,本产品在工厂完成涂层施工操作;室外施工时间大幅缩短,只有粘贴和缝的处理两种操作。室外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层和装饰面层,所述载体层与所述装饰面层贴附设置,所述载体层为柔性材料层,还包括底漆层、普通着色层、水性罩面清漆层,所述载体层、所述底漆层、所述装饰面层、所述普通着色层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依次贴附设置。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为玻纤布、玻纤毯、石棉布、石棉毯、岩棉布、岩棉毯、硅酸盐纤维布或硅酸盐纤维毯中的一种。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为弹性质感填充层。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为弹性质感着色层。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包括弹性质感填充层和弹性质感着色层,所述载体层、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依次贴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所述底漆层、所述弹性质感填充层、所述弹性质感着色层、所述普通着色层和所述水性罩面清漆层依次贴附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2916.4U CN210067294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52916.4U CN210067294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67294U true CN210067294U (zh) | 2020-02-14 |
Family
ID=6943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52916.4U Active CN210067294U (zh) | 2019-02-27 | 2019-02-27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67294U (zh) |
-
2019
- 2019-02-27 CN CN201920252916.4U patent/CN2100672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56807Y (zh) | 保温装饰复合板 | |
CN103266734B (zh) | 无机复合柔性装饰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302880B (zh) | 外隔热装饰加工方法及结构体 | |
CN103979920A (zh) | 一种耐水型硫氧镁防火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563428A (zh) | 双面为水泥聚合物的复合型饰面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148315A (zh) | 一种人造无机石材装饰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53885A (zh)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及其制造与施工方法 | |
CN109797571A (zh) | 一种柔性仿花岗岩复合涂层贴材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9855093U (zh) | 一种彩点的柔性复合涂层贴材 | |
CN108343205B (zh) | 保温装饰一体板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 |
KR101703881B1 (ko) | 구조강도 및 내수성이 향상된 단열패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구조강도 및 내수성이 향상된 단열패널 | |
CN202401714U (zh) | 天然石材与基材复合的复合板 | |
CN210152117U (zh) | 一种柔性仿花岗岩复合涂层贴材 | |
CN101457576B (zh) | 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881854A (zh) | 一种彩点的柔性复合涂层贴材及其制造与施工方法 | |
CN210067294U (zh) | 一种柔性质感涂料复合涂层贴材 | |
CN104328885A (zh) | 一种粘贴式外墙涂料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8685983U (zh) | 一种柔性石材装饰面砖 | |
CN107327100A (zh) | 一种高效节能保温软材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9779181B (zh) | 砂岩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3018153A (ja) | 積層体 | |
CN109898338A (zh) | 一种柔性真石漆复合涂层贴材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645487U (zh) | 节能型漆面板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 |
CN103351692A (zh) | 一种隔热弹性外墙腻子的制备方法 | |
CN208633420U (zh) | 保温装饰一体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