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6784U -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6784U
CN210066784U CN201920807348.XU CN201920807348U CN210066784U CN 210066784 U CN210066784 U CN 210066784U CN 201920807348 U CN201920807348 U CN 201920807348U CN 210066784 U CN210066784 U CN 210066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otection shell
slope
bank protection
slop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73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璐
魏冲
赵培
吴卿
肖连刚
马燕
王志齐
张攀
李跃鹏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9208073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6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6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6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外壳,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种植有植被,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泥板,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采水板,所述采水板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左侧连通有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该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通过设置蓄水池,当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水源会被固定安装在护坡外壳斜坡顶部的挡水板挡住并流入与护坡外壳斜坡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水管,从而使该水生态护坡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生态护坡不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造成了在发洪水时可能造成过多的水源流失和对地表产生破坏,故提出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具备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生态护坡不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造成了在发洪水时可能造成过多的水源流失和对地表产生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外壳,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种植有植被,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泥板,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采水板,所述采水板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左侧连通有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连通有位于顶部植被右侧的第三进水管,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板,所述护坡外壳内腔的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连通有与第三进水管互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蓄水池的右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的右侧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蓄水池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左侧连通有控制水阀,所述控制水阀的左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的左侧互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所述水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护坡外壳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覆盖有位于挡泥板与挡水板之间的泥土层,且植被种植在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覆盖的位于挡泥板与挡水板之间的泥土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挡泥板倾斜安装在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挡水板竖直安装在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且挡泥板位于底部植被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采水板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水孔,且采水板的形状为圆形,采水板的直径与第二进水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护坡外壳左侧的一侧与护坡外壳内腔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护坡外壳的连接处位于挡水板与护坡外壳的连接处的左侧,且固定杆的底部与控制水阀顶部的控制旋钮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通过设置蓄水池,当护坡外壳的斜坡顶部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水源会被固定安装在护坡外壳斜坡顶部的挡水板挡住并流入与护坡外壳斜坡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水管,通过第三水管流入与第三水管互相连通的进水口,通过进水口流入至与进水口连通的蓄水池的内部,此时多余的水源已在蓄水池中完成储存,使用者可以通过与蓄水池右侧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完成对多余水源的利用,当有多余的水源需要放入至水池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钮,与旋钮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旋转,固定杆带动控制水阀顶部的控制旋钮发生旋转,从而使第二出水口内的水源可以流入至第二出水管的内部并从第二出水管的左侧流出,从而使该水生态护坡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中:1护坡外壳、2植被、3挡泥板、4第一进水管、5采水板、6第二进水管、7第一出水管、8第三进水管、9挡水板、10蓄水池、11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14控制水阀、15第二出水管、16固定杆、17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外壳1,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种植有植被2,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泥板3,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4,护坡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采水板5,采水板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6,采水板5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水孔,且采水板5的形状为圆形,采水板5的直径与第二进水管6的直径相同,护坡外壳1的左侧连通有与第一进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6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7,第一出水管7远离护坡外壳1左侧的一侧与护坡外壳1内腔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连通有位于顶部植被2右侧的第三进水管8,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板9,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覆盖有位于挡泥板3与挡水板9之间的泥土层,且植被2种植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覆盖的位于挡泥板3与挡水板9之间的泥土层的内部,挡泥板3倾斜安装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挡水板9竖直安装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且挡泥板3位于底部植被2的底部,护坡外壳1内腔的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池10,蓄水池10的顶部连通有与第三进水管8互相连通的进水口11,蓄水池10的右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1的右侧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蓄水池10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13的左侧连通有控制水阀14,控制水阀14的左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1的左侧互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15,水阀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护坡外壳1的固定杆16,第三进水管8与护坡外壳1的连接处位于挡水板9与护坡外壳1的连接处的左侧,且固定杆16的底部与控制水阀14顶部的控制旋钮17固定连接,固定杆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17,通过设置蓄水池10,当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水源会被固定安装在护坡外壳1斜坡顶部的挡水板9挡住并流入与护坡外壳1斜坡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水管8,通过第三水管8流入与第三水管8互相连通的进水口11,通过进水口11流入至与进水口11连通的蓄水池10的内部,此时多余的水源已在蓄水池10中完成储存,使用者可以通过与蓄水池10右侧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完成对多余水源的利用,当有多余的水源需要放入至水池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钮17,与旋钮17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6旋转,固定杆16带动控制水阀14顶部的控制旋钮17发生旋转,从而使第二出水口13内的水源可以流入至第二出水管15的内部并从第二出水管15的左侧流出,从而使该水生态护坡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在使用时,护坡外壳1斜坡顶部多余的水源可以通过第三进水管8流入至蓄水池10的内部,从而完成对多余水源的收集,然后使用者通过利用第一出水口12内的水源和旋转旋钮17,完成对多余水源的利用,从而使该水生态护坡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综上,该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通过设置蓄水池10,当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的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水源会被固定安装在护坡外壳1斜坡顶部的挡水板9挡住并流入与护坡外壳1斜坡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水管8,通过第三水管8流入与第三水管8互相连通的进水口11,通过进水口11流入至与进水口11连通的蓄水池10的内部,此时多余的水源已在蓄水池10中完成储存,使用者可以通过与蓄水池10右侧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完成对多余水源的利用,当有多余的水源需要放入至水池中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钮17,与旋钮17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6旋转,固定杆16带动控制水阀14顶部的控制旋钮17发生旋转,从而使第二出水口13内的水源可以流入至第二出水管15的内部并从第二出水管15的左侧流出,从而使该水生态护坡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方便了使用者使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生态护坡不方便对生态护坡上过多的水源就行收集利用,造成了在发洪水时可能造成过多的水源流失和对地表产生破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包括护坡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种植有植被(2),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泥板(3),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连通有第一进水管(4),所述护坡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采水板(5),所述采水板(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6),所述护坡外壳(1)的左侧连通有与第一进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6)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7),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连通有位于顶部植被(2)右侧的第三进水管(8),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板(9),所述护坡外壳(1)内腔的底壁固定安装有蓄水池(10),所述蓄水池(10)的顶部连通有与第三进水管(8)互相连通的进水口(11),所述蓄水池(10)的右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1)的右侧互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所述蓄水池(10)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出水口(13),所述第二出水口(13)的左侧连通有控制水阀(14),所述控制水阀(14)的左侧连通有与护坡外壳(1)的左侧互相连通的第三出水管(15),所述水阀(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护坡外壳(1)的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覆盖有位于挡泥板(3)与挡水板(9)之间的泥土层,且植被(2)种植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覆盖的位于挡泥板(3)与挡水板(9)之间的泥土层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3)倾斜安装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挡水板(9)竖直安装在护坡外壳(1)的斜坡顶部,且挡泥板(3)位于底部植被(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水板(5)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互相连通的进水孔,且采水板(5)的形状为圆形,采水板(5)的直径与第二进水管(6)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7)远离护坡外壳(1)左侧的一侧与护坡外壳(1)内腔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水管(8)与护坡外壳(1)的连接处位于挡水板(9)与护坡外壳(1)的连接处的左侧,且固定杆(16)的底部与控制水阀(14)顶部的控制旋钮(17)固定连接。
CN201920807348.X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Active CN210066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7348.XU CN21006678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7348.XU CN21006678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6784U true CN210066784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5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7348.XU Active CN210066784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67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991A (zh) * 2020-09-14 2020-11-27 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节水方法
CN113138263A (zh) * 2021-04-23 2021-07-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沙质土壤分析装置及植被恢复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991A (zh) * 2020-09-14 2020-11-27 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节水方法
CN111996991B (zh) * 2020-09-14 2021-06-25 深圳市升源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一种节水生态型护坡结构及其节水方法
CN113138263A (zh) * 2021-04-23 2021-07-2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沙质土壤分析装置及植被恢复方法
CN113138263B (zh) * 2021-04-23 2023-05-0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沙质土壤分析装置及植被恢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6736A (zh) 一种低山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
CN210066784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
CN207305490U (zh) 一种园林用环保生态护坡
CN107761897A (zh) 自给式地下蓄渗系统
CN204162567U (zh) 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12075327A (zh) 一种用于园林种植水分补充装置
CN206101033U (zh) 一种园林工程用花架
CN215857492U (zh) 一种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7692585U (zh) 一种生态园林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1143226U (zh) 一种适于绿地环境的雨水调蓄系统
CN209129059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06052848U (zh) 一种高效农田雨水渗透灌溉循环系统
CN20989134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结构
CN206692440U (zh) 一种园林污水处理装置
CN208144070U (zh) 一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用自压式滴灌装置
CN208440453U (zh) 一种水源地生态保护系统
CN207022802U (zh) 一种园林节水灌溉系统
Das et al. Irrigation and water power engineering
CN214783603U (zh) 一种水利生态墙
CN215290554U (zh) 一种用于矿山的雨水存储循环装置
CN218550818U (zh) 一种可降低地下室水位并提供室内植物灌溉的系统
CN221072964U (zh) 一种土地整治用具有雨水回收结构的低碳生态护坡
CN217790814U (zh) 一种园林绿化植物根部透水装置
CN220758107U (zh) 一种园林水资源过滤系统
CN216405301U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用河道护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