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3603U - 一种水利生态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生态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3603U
CN214783603U CN202120080263.3U CN202120080263U CN214783603U CN 214783603 U CN214783603 U CN 214783603U CN 202120080263 U CN202120080263 U CN 202120080263U CN 214783603 U CN214783603 U CN 214783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groove
water conservancy
clos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0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
汪徐
强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aoxia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aoxia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aoxia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aoxiang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02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3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3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3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生态墙,包括水利墙体,水利墙体上设置有生态槽,且生态槽内开设有排水孔,生态槽下端处的侧面为第一面,所述的排水孔开设在第一面上且位于与生态槽开口相邻的位置,在生态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封闭板和封闭柱,封闭板固定设置在第一面上且位于排水孔远离生态槽底面的一侧,封闭柱一端与封闭板连接,另一端与生态槽的底面连接,封闭柱设置有一排,封闭柱沿着封闭板远离第一面的侧边设置,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布,过滤布沿着封闭柱设置并将生态槽分为两部分空间。本申请具有效减少了生态槽内土壤流失的速率,有利于生态槽内的植物生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生态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生态墙。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如公告号为CN2102163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生态墙,包括水利墙体基体和抗冲击机构,所述抗冲击机构包括支撑柱、连接板、放置槽和抗冲击袋,且所述支撑柱沿所述水利墙体基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阵列设置;所述抗冲击袋设置于所述放置槽内,且所述抗冲击袋沿所述放置槽的长度方向依次阵列设置;所述水利墙体基体的上部设置生态墙体,且所述生态墙体的上部设置生态槽,所述生态槽内设置植被;所述生态槽的底部设置漏水管,所述漏水管的下部设置汇总管,所述汇总管分别与所述漏水管贯通设置。湖水不能够直接对水利生态墙进行冲击,使水利生态墙不易崩塌,有效满足水利生态墙的使用需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生态槽的底面上开设漏水管,当生态槽内的土壤在被浇灌后,浇灌的水分很容易从生态槽底部的漏水管流出,并带出一部分土壤,使生态槽内的土壤流失速率较快,不利于生态槽内的植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生态槽内的土壤流失速率较快,不利于生态槽内的植物生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生态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生态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生态墙,包括水利墙体,水利墙体上设置有生态槽,且生态槽内开设有排水孔,生态槽下端处的侧面为第一面,所述的排水孔开设在第一面上且位于与生态槽开口相邻的位置,在生态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封闭机构;封闭机构包括封闭板和封闭柱,封闭板固定设置在第一面上且位于排水孔远离生态槽底面的一侧,封闭柱一端与封闭板连接,另一端与生态槽的底面连接,封闭柱设置有一排,封闭柱沿着封闭板远离第一面的侧边设置,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布,过滤布沿着封闭柱设置并将生态槽分为两部分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态槽内设置有一排封闭柱,且在封闭柱上固定设置过滤布,过滤布将生态槽分为两部分空间。其中一个空间与第一面位置相邻,且该空间被封闭板遮挡住。在向生态槽内填土的时候,土壤填充在远离第一面的空间内,当生态槽内的土壤在被浇灌完毕后,多余的水分透过过滤布流入与第一面相邻的空间内。因为水利墙体通常是倾斜的,多余的水分积聚在与第一面相邻的空间内,水分中的残余泥沙会沉淀到下侧,而水分则从上侧的排水孔流出。其能够有效减少了生态槽内土壤流失的速率,有利于生态槽内的植物生长。
可选的,所述的封闭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生态槽内侧壁上的支撑块,支撑块位于封闭柱靠近第一面的一侧,且支撑块在第一面的两端处各设置有一块,支撑块远离生态槽底面的侧面上开设有支撑槽,在封闭板与支撑槽相邻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嵌设在支撑槽内的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可以方便的从生态槽内拆卸下来,人们通过拆卸下封闭板,即可方便的观察到该空间内泥沙的含量,并且可以将泥沙再次铲入到生态槽内远离第一面的空间内。其很好的保护了排水孔,使排水孔不易被其他杂物堵塞住。
可选的,所述支撑槽的横截面中,靠近开口处的横截面大于靠近底面的横截面,支撑柱的形状与支撑槽的形状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和支撑柱的形状均呈锥形,在安装封闭板时,能够更为容易的将支撑柱穿设到支撑槽内,进而更为方便的将封闭板安装在生态槽内。
可选的,所述的封闭柱固定设置在生态槽的底面上,封闭板靠近封闭柱的侧面上开设有一排封闭盲孔,封闭盲孔沿着封闭板远离第一面的侧边设置,且封闭柱远离生态槽底面的一端嵌设在封闭盲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闭板安装在生态槽内时,封闭柱的上端嵌设在封闭盲孔内,能够将封闭板远离第一面的一端固定住,使封闭板在安装好后结构更为稳定,不易出现位置错位损坏的现象。
可选的,一排所述的封闭柱中,位于两端处的封闭柱为单元柱,单元柱与生态槽的内侧壁位置相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元柱与生态槽的内侧壁相邻,即单元柱与生态槽内侧壁之间间隔的空隙小,能够方便的将其堵塞住,在铺设过滤布的时候较为容易。
可选的,所述的过滤布绕过一排封闭柱,且过滤布在封闭柱上设置有至少一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绕过一排封闭柱,即可方便的安装在生态槽内,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的生态槽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位于封闭柱靠近第一面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增加了该空间的蓄水能力,并且因为容纳槽的深度更深,容纳槽内部的水中的泥沙更不容易扬起,使通过排水孔流出的水中含有的泥沙量更低,从而使排水孔更不容易堵塞。
可选的,所述的排水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排水孔均沿着封闭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设置有多个,排水效果更好,且不容易被完全堵塞。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有效减少了生态槽内土壤流失的速率,有利于生态槽内的植物生长;
2.排水效果好,排水孔不容易被完全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封闭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利墙体;11、生态槽;12、第一面;13、排水孔;2、封闭机构;21、封闭板;22、封闭柱;221、单元柱;23、封闭盲孔;24、支撑块;25、支撑槽;26、支撑柱;27、容纳槽;3、过滤机构;31、过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生态墙。参照图1和图2,水利生态墙包括水利墙体1,水利墙体1沿着河道倾斜设置。水利墙体1靠近河道的侧面为斜面,且斜面的上端朝向远离河道的一侧倾斜。在水利墙体1靠近河道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填充种植土的生态槽11。生态槽11内靠近水利墙体1下端的侧面为第一面12,沿着第一面12与生态槽11开口相邻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排排水孔13,一排排水孔13包括3个排水孔。在生态槽11内设置有封闭机构2和过滤机构3。
参照图2和图3,封闭机构2包括封闭板21。封闭板21的厚度小于生态槽11的厚度,封闭板21沿着第一面12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侧边设置,封闭板21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侧面与水利墙体1靠近河道的侧面共面,且封闭板21位于排水孔13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一侧。在生态槽11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一排封闭柱22,封闭柱22沿着封闭板21远离第一面12的侧边设置;封闭板21的底面上也一体成型有一排封闭盲孔23,封闭盲孔23与封闭柱22的数量相等,且封闭盲孔23与封闭柱22一一对应,封闭柱22的上端嵌设在该封闭柱22所对应的封闭盲孔23内。
参照图2和图3,在生态槽11的底面上还一体成型有支撑块24,支撑块24与第一面12位置相邻,且在第一面12的两端处各设置有一块。支撑块24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侧面上开设有支撑槽25,在封闭板21与支撑槽25贴合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与支撑槽25形状相同的支撑柱26。支撑柱26的形状呈圆台形,且支撑柱26远离封闭板21的一端为最小端。在生态槽11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27,容纳槽27位于两块支撑块24之间。
参照图2和图3,过滤机构3包括带状的过滤布31,过滤布31沿着一排封闭柱22缠绕有至少两圈。一排封闭柱22中,两端的封闭柱22为单元柱221,单元柱221与生态槽11的内侧壁位置相邻,且过滤布31填充单元柱221与生态槽11内侧壁之间的缝隙。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利生态墙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生态槽11内设置一排封闭柱22,且封闭住上缠绕有过滤布31,从而将生态槽11分为两部分空间。其中一个空间与第一面12位置相邻,且该空间被封闭板21遮挡住。在向生态槽11内填土的时候,土壤填充在远离第一面12的空间内,当生态槽11内的土壤在被浇灌完毕后,多余的水分透过过滤布31流入与第一面12相邻的空间内,在过滤布31的遮挡下,大部分的土壤依然留在远离第一面12的空间内。当水分越积越多时,水分中的残余泥沙会沉淀在容纳槽27的底部,而水分则从上侧的排水孔13流出。其能够有效减少了生态槽11内土壤流失的速率,有利于生态槽11内的植物生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水利生态墙,包括水利墙体(1),水利墙体(1)上设置有生态槽(11),且生态槽(11)内开设有排水孔(13),生态槽(11)下端处的侧面为第一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13)开设在第一面(12)上且位于与生态槽(11)开口相邻的位置,在生态槽(11)内设置有过滤机构(3)和封闭机构(2);封闭机构(2)包括封闭板(21)和封闭柱(22),封闭板(21)固定设置在第一面(12)上且位于排水孔(13)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一侧,封闭柱(22)一端与封闭板(21)连接,另一端与生态槽(11)的底面连接,封闭柱(22)设置有一排,封闭柱(22)沿着封闭板(21)远离第一面(12)的侧边设置,过滤机构(3)包括过滤布(31),过滤布(31)沿着封闭柱(22)设置并将生态槽(11)分为两部分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机构(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生态槽(11)内侧壁上的支撑块(24),支撑块(24)位于封闭柱(22)靠近第一面(12)的一侧,且支撑块(24)在第一面(12)的两端处各设置有一块,支撑块(24)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侧面上开设有支撑槽(25),在封闭板(21)与支撑槽(25)相邻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嵌设在支撑槽(25)内的支撑柱(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25)的横截面中,靠近开口处的横截面大于靠近底面的横截面,支撑柱(26)的形状与支撑槽(25)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柱(22)固定设置在生态槽(11)的底面上,封闭板(21)靠近封闭柱(22)的侧面上开设有一排封闭盲孔(23),封闭盲孔(23)沿着封闭板(21)远离第一面(12)的侧边设置,且封闭柱(22)远离生态槽(11)底面的一端嵌设在封闭盲孔(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的封闭柱(22)中,位于两端处的封闭柱(22)为单元柱(221),单元柱(221)与生态槽(11)的内侧壁位置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布(31)绕过一排封闭柱(22),且过滤布(31)在封闭柱(22)上设置有至少一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槽(11)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27),容纳槽(27)位于封闭柱(22)靠近第一面(12)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1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排水孔(13)均沿着封闭板(21)设置。
CN202120080263.3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水利生态墙 Active CN214783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0263.3U CN214783603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水利生态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0263.3U CN214783603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水利生态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3603U true CN21478360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0263.3U Active CN214783603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水利生态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3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271C (zh) 利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方法
CN210712879U (zh) 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CN201048512Y (zh) 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
CN2132969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
CN214783603U (zh) 一种水利生态墙
CN209099438U (zh) 一种旱作农田蓄雨排涝轻型渗井
CN108797519B (zh) 水利工程护坡
CN217905576U (zh) 一种景观园林循环灌溉系统
CN208594529U (zh) 一种生态护堤
CN211080122U (zh) 一种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装置
CN108633367B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210470496U (zh) 一种消落带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保水抗旱防护系统
CN203238591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净化的人工生态岛
CN112252343A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36859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复合式水土保持网
CN217870723U (zh) 一种堤坡雨水收集装置
CN215562353U (zh) 一种稳定的水利施工护坡结构
CN220202575U (zh) 一种生态连锁护坡单元及生态护坡
CN217150089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生态砖
CN111236147B (zh) 一种兼具抗旱涝泥土增肥功能的农田设施
CN2102882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CN216839236U (zh) 一种护岸防冲刷结构
CN213741140U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
CN21427207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8712620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加固型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