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6381U - 悬挂式轨道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6381U
CN210066381U CN201822232881.6U CN201822232881U CN210066381U CN 210066381 U CN210066381 U CN 210066381U CN 201822232881 U CN201822232881 U CN 201822232881U CN 210066381 U CN210066381 U CN 210066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affle
track
wheels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28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先志
胡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lying Shuttle Zhiha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lying Shuttle Zhiha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lying Shuttle Zhiha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lying Shuttle Zhiha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28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6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6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6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轨道,包括主轨(10),主轨(1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本实用新型主轨在侧面开口,因此当同时有两条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变轨。而上、下受力挡板的设计可以使其在与轨道车配合使用时,单轨行驶的状态下也能够保证其承重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悬挂式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是有别于地铁、轻轨和磁悬浮的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这种轨道在底部开口,将轨道车包裹在轨道内,虽然能够解决地面交通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承重能力也较好,但是这样结构的一条轨道无法实现变轨转向,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和高速公路一样再另外建设一条反向的轨道,成本也较高,而且路线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轨道在保证称重和稳定性的同时无法实现变轨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包括主轨10,主轨1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
进一步为了减小加工难度和便于与轨道车的配合使用,上受力挡板101和下受力挡板102在同一平面上,且上、下受力挡板均与主轨10的底部平面103垂直。
变轨时还需要辅轨20,辅轨20在变轨处与主轨10的侧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辅轨2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也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也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且辅轨2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分别与主轨1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对称,以便于轨道车的变轨。
辅轨20的第二底部平面201与主轨10的第一底部平面103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了轨道车在变轨过程中的稳定。
而用于在该轨道上行走的可变轨悬挂式轨道车则包括车身1,在车身1两侧设有行走轮2,轨道车通过两侧的行走轮2沿着主轨10和/或辅轨20行走,在不需要变轨的行驶过程中,行走轮仅在主轨内行走,变轨时,两侧行走轮同时在主轨和辅轨见行走,完成变轨后,行走轮在辅轨内行走,完成变轨。在车身1上还设有至少一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在不需要变轨时起到导向作用,在变轨时则可在主轨10和辅轨20之间进行切换,在车身1下方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行走轮2与轨道侧壁相碰撞的稳定轮3。而为了使车身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行走轮一般设有两组,每组两个,一组位于车身前的两侧,另一组位于车身后的两侧,每组的两个行走轮分别通过一个行走电机30驱动。
所述导向机构设有一组,位于车身1上方,导向机构包括两侧的导向轮4,变轨过程中,其中一侧的导向轮4位于主轨10内,另一侧的导向轮4位于辅轨20内,而且当一侧的导向轮4与轨道接触时,另一侧的导向轮4不与轨道接触。
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一转向轴5,转向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导向轮座6,转向轴两侧中每一侧的导向轮4均有两个,对应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轮座6上,同一导向轮座6上的两个导向轮4不在同一平面上。
在车身1的下方还设有另一组导向机构,在车身1上还设有一变轨电机7,在每根转向轴5上均设有一转向器8,变轨电机7通过两根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向器8连接,在变轨时,变轨电机同时带动两根转向轴正转/反转,从而带动导向轮座上的两个导向轮脱离/接触轨道,变轨时,原本与轨道接触的导向轮脱离轨道,同时原本脱离轨道的导向轮与轨道接触并开始导向。同步动作的两组导向机构可进一步保证导向时的稳定性。所有导向轮座在安装时均保持相同的角度和放心,而同一导向轮座6上的两个导向轮4则对称设置,使轨道车在变轨时,变轨电机只需要转动相同的角度即可实现两侧导向轮的切换。
考虑到车身较长的情况,在前后均使用稳定轮之后对于车身稳定效果更好,因此车身1下方的稳定轮3有两个,分别位于导向机构的前方和后方,稳定轮3的轴线与行走轮2的轴线垂直,导向轮4在导向时,其轴线与稳定轮3平行。
受力挡板与导向轮4和稳定轮3配合使用,导向时,行走轮在配合轨道内的底部表面行走,该侧轨道的受力挡板则挡住导向轮并限定其在轨道内沿着该轨道导向,由于导向时的导向轮和行走轮两者的轴线垂直,因此稳定性更好。轨道车在单轨行驶时,由于受到偏心力的影响,上方变轨导向轮与轨道的接触点为主要受力点,稳定轮在下方时,其到受力点的距离最长,力矩较大,稳定轮辅助行驶轮只需要较小的力就能对轨道车的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上方导向轮和下方稳定轮的设计对于辅助轨道车行驶的稳定有极大的帮助。
变轨时,两个稳定轮位于两下受力挡板102之间,稳定轮3与两侧的下受力挡板102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两侧的行走轮2与对应轨道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当稳定轮靠近主轨并与主轨的受力挡板接触时,主轨内的行走轮不可能与主轨的侧壁接触;当稳定轮靠近辅轨并与辅轨的受力挡板接触时,辅轨内的行走轮也不可能与辅轨的侧壁接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行走轮与轨道侧壁相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轨在侧面开口,因此当同时有两条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变轨。而上、下受力挡板的设计可以使其在与轨道车配合使用时,单轨行驶的状态下也能够保证其承重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主轨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轨道车单轨行驶时的示意图;
图3是轨道车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变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悬挂式轨道,包括主轨10,主轨1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上受力挡板101和下受力挡板102在同一平面上,且上、下受力挡板均与主轨10的底部平面103垂直。
如图2所示,在主轨10上行驶的可变轨悬挂式轨道车包括车身1,在车身1上设有两组行走轮2,每组两个,一组位于车身前的两侧,另一组位于车身后的两侧,每组的两个行走轮分别通过一个行走电机驱动。轨道车通过其中一侧的两个行走轮2沿着主轨10单轨行驶。如图3所示,在车身1的上方还设有一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两侧的导向轮4和一根转向轴5,转向轴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导向轮座6,转向轴两侧中每一侧的导向轮4均有两个,对应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轮座6上,同一导向轮座6上的两个导向轮4不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为了保证轨道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车身1的下方还设有另一组导向机构,在车身1上还设有一变轨电机7,变轨电机7位于两组导向机构之间,在每根转向轴5上均设有一转向器8,变轨电机7通过两根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转向器8连接,导向机构在不需要变轨时起到导向作用。
在车身1下方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行走轮2与轨道侧壁相碰撞的稳定轮3,考虑到车身较长的情况,在前后均使用稳定轮之后对于车身稳定效果更好,因此车身1下方的稳定轮3有两个,分别位于导向机构的前方和后方,稳定轮3的轴线与行走轮2的轴线垂直,导向轮4在导向时,其轴线与稳定轮3平行。
上受力挡板与上方的导向轮配合使用,下受力挡板与下方的导向轮和稳定轮配合使用,导向时,行走轮在配合轨道内的底部表面行走,该侧轨道的受力挡板则挡住导向轮并限定其在轨道内沿着该轨道导向,由于导向时的导向轮和行走轮两者的轴线垂直,因此稳定性更好。轨道车在单轨行驶时,由于受到偏心力的影响,上方变轨导向轮与轨道的接触点为主要受力点,稳定轮在下方下受力挡板102的外侧,其到受力点的距离最长,力矩较大,稳定轮辅助行驶轮只需要较小的力就能对轨道车的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上方导向轮和下方稳定轮的设计对于辅助轨道车行驶的稳定有极大的帮助,在单轨行驶的状态下能够保证其承重和稳定性。而且稳定轮3与下受力挡板102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行走轮与主轨10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当稳定轮靠近主轨并与主轨的受力挡板接触时,主轨内的行走轮不可能与主轨的侧壁接触。
实施例2
在主轨上的轨道车需要变轨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设了辅轨20,辅轨20在变轨处与主轨10的侧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辅轨2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也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也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且辅轨2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分别与主轨1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对称,以便于轨道车的变轨。辅轨20的第二底部平面201与主轨10的第一底部平面103在同一平面上,保证了轨道车在变轨过程中的稳定。在轨道车从主轨变到辅轨的过程中,两侧的行走轮同时在第一底部平面103和第二底部平面201上行走,电机带动两根转向轴同时正转/反转,从而带动导向轮座上在主轨一侧的导向轮脱离主轨,同时辅轨一侧的导向轮与辅轨20接触并开始导向,在轨道车继续行驶并脱离主轨时,变轨完成,轨道车沿着辅轨行驶。
在变轨时,两个稳定轮位于两下受力挡板102之间,稳定轮3与两侧的下受力挡板102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两侧的行走轮2与对应轨道侧壁之间的距离。因此当稳定轮靠近主轨并与主轨的受力挡板接触时,主轨内的行走轮不可能与主轨的侧壁接触;当稳定轮靠近辅轨并与辅轨的受力挡板接触时,辅轨内的行走轮也不可能与辅轨的侧壁接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行走轮与轨道侧壁相碰撞。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悬挂式轨道,其特征是:包括主轨(10),主轨(1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还包括辅轨(20),辅轨(20)在变轨处与主轨(10)的侧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辅轨(20)侧面开口处的顶部也向下设有上受力挡板(101),开口处的底部也向下设有下受力挡板(102),且辅轨(2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分别与主轨(10)上的上、下受力挡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其特征是:上受力挡板(101)和下受力挡板(102)在同一平面上,且上、下受力挡板均与主轨(10)的第一底部平面(103)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其特征是:辅轨(20)的第二底部平面(201)与主轨(10)的第一底部平面(103)在同一平面上。
CN201822232881.6U 2018-12-28 2018-12-28 悬挂式轨道 Active CN210066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2881.6U CN210066381U (zh) 2018-12-28 2018-12-28 悬挂式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2881.6U CN210066381U (zh) 2018-12-28 2018-12-28 悬挂式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6381U true CN210066381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2881.6U Active CN210066381U (zh) 2018-12-28 2018-12-28 悬挂式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63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400A (zh) * 2020-08-27 2022-03-01 东莞开道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空轨车辆防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400A (zh) * 2020-08-27 2022-03-01 东莞开道科技有限公司 悬挂式空轨车辆防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4899B (zh) 悬挂式变轨系统
CN105197047B (zh)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CN102501858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CN108162987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及其转向架、驱动制动装置
CN108099922A (zh) 悬挂式车辆通过道岔的转向系统
EP3241690B1 (en) City rail transit vehicle
CN110155111A (zh)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9553177U (zh) 可变轨悬挂式轨道车
CN110509946A (zh)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110667604B (zh) 一种空中轨道车、空中轨道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US20050166785A1 (en) High-speed magnetic train system with two-tier tracks
CN102501859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CN210066381U (zh) 悬挂式轨道
CN103241246A (zh) 一种城市有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WO2020042368A1 (zh) 钢轮胶轮共驱型转向架及其交通系统
CN110700024A (zh) 一种轨道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07241693U (zh) 车辆转向架和空中轨道列车
CN202320309U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CN211139304U (zh) 一种空中轨道车、空中轨道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N109532856A (zh) 一种微轨走行机构
CN211312027U (zh) 一种新型轨道系统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04093579B (zh) 多用途轨道交通工具
CN210027404U (zh) 变轨机构、机车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CN107298107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
CN206856707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