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5384U -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5384U
CN210065384U CN201920481880.7U CN201920481880U CN210065384U CN 210065384 U CN210065384 U CN 210065384U CN 201920481880 U CN201920481880 U CN 201920481880U CN 210065384 U CN210065384 U CN 21006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shaped blocks
bar
shaped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18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波
厉干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uanglian Purify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uanglian Purif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uanglian Purify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uanglian Purify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18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5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5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易积累杂物的过滤格栅清理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格栅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条形块,条形块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条形块相对的侧壁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凹槽,凹槽贯穿条形块的厚度设置;若干个条形块的中部共同贯穿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条形块以立杆为轴转动,立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处理池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延伸至处理池顶壁的滑槽,条形块的两端与滑槽滑动配合,滑槽的侧壁与条形块接触。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便于清理过滤格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背景技术
印染行业是典型的高耗水产业,每年需消耗近亿吨的工艺用软化水,印染废水来源及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具有水质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主要为有色染料)等特点,直接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同时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通入臭氧,臭氧以其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且不产生污泥及二次污染,在废水处理特别是后期的深度处理上被广泛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81827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厂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处理池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进水管,且处理池的另一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处理池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位于过滤格栅远离进水管一侧的电机,所述搅拌叶远离第一挡板一侧的处理池内部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远离搅拌叶一侧处理池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远离第二挡板一侧处理池的内部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层、煤粉灰过滤层和第四挡板,第四挡板远离第三挡板一侧的处理池内部安装有第五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与第五挡板之间处理池两侧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臭氧机,且臭氧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软管延伸至处理池的内部。
由于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对于距离进水管最近的过滤格栅,浆料等具有粘性,极易与纤维杂质等结合呈大颗粒并粘附在过滤格栅上。即使将过滤格栅取出进行冲洗,对于较厚的过滤格栅,工具也难以伸入过滤格栅上的网格内,因此边角处清理极为不便,该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具有便于清理格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条形块,所述条形块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条形块相对的侧壁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条形块的厚度设置;若干个所述条形块的中部共同贯穿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所述条形块以立杆为轴转动,所述立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处理池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延伸至处理池顶壁的滑槽,所述条形块的两端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侧壁与条形块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清理格栅时,将其沿滑槽向上滑动,直到格栅完全脱离滑槽。然后转动条形块,令相邻两个条形块分离,格栅上的一个网格被分为两部分,从而方便将清洁布或者刷子放入凹槽内进行清理,达到了较好的清理效果。限位块可以防止条形块脱离立杆,从而提高格栅的结构稳定性。利用立杆和限位块限制条形块竖直方向的位移,利用滑槽限制条形块水平方向的转动,从而达到保证格栅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并实现过滤废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立杆上设置有与立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位于最顶端的条形块相抵,所述立杆的长度大于若干个条形块的高度与第一螺母的高度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母,令螺母与顶部的限位块相抵接,此时各个条形块在竖直方向上拉开距离,从而进一步便于对格栅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格栅插入滑槽内后,橡胶垫与处理池底壁相贴合,令格栅与处理池底壁贴合更加紧密,减少从格栅与处理池之间的缝隙通过、而未经格栅过滤的废水,从而保障了废水处理设备的废水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最上层的所述条形块与第一螺母之间设置有弹性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由一个个网格组成,因此格栅的结构稳定性较差,在强压力作用下易损坏。弹性垫可以将第一螺母与位于最上层的条形块之间的刚性抵接变为弹性抵接,从而降低了旋动过程中,第一螺母对条形块的压力过大而造成条形块断裂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池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凹槽顶部开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处理池顶壁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条形槽,所述处理池的顶壁上设置有穿过条形槽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挡板顶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挡板封闭凹槽,在废水通过格栅的过程中,防止水流过于激烈造成格栅从条形槽浮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块呈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增摩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摩凸纹增大了条形块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了相邻条形块之间的摩擦力,令格栅的结构稳定性更高,降低条形块水平方向的偏移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格栅沿处理池内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个格栅,各个格栅对流经的废水进行多层过滤,从而令废水处理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上凹槽的大小沿处理池内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格栅对废水进行多层过滤,并且沿着水流的流经方向,格栅上的网孔越来越小,从而逐层降低各个格栅的过滤压力,令过滤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条形块、凹槽、立杆、限位块和滑槽的设置,从而达到了便于清理格栅的效果;
2.通过外螺纹和第一螺母的设置,从而进一步达到了便于清理格栅的效果;
3.通过挡板、条形槽、螺杆和第二螺母的设置,从而达到了提高格栅安装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展示格栅与处理池连接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处理池;11、臭氧机;12、软管;13、滑槽;14、进水管;15、出水管;2、格栅;21、条形块;22、凹槽;23、立杆;24、限位块;25、第一螺母;26、橡胶垫;27、弹性垫;3、挡板;31、螺杆;32、第二螺母;33、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包括处理池1、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处理池1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上安装有进水阀,且处理池1的另一端安装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上安装有出水阀。处理池1两侧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臭氧机11,且臭氧机11的输出端均通过软管12延伸至处理池1的内部,软管12延伸至处理池1内部的一端均匀设有气孔,便于提高臭氧的氧化和消毒效率,从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参照图1和图2,处理池1内设置有格栅2,格栅2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叠放的条形块21,条形块21的长度方向保持水平。相邻两个条形块21相对的侧壁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凹槽22,凹槽22水平方向贯穿条形块21。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条形块21呈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凹槽22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网格,对流经格栅2的废水进行过滤。格栅2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23,立杆23贯穿同一格栅2的所有条形块21的中部,同时立杆23与条形块21为活动连接,条形块21可以以立杆23为轴转动。立杆2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4,防止条形块21脱离立杆23。处理池1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延伸至处理池1的顶壁,条形块21的两端与滑槽13滑动配合,滑槽13的三个侧壁与条形块21均贴合。处理池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供位于格栅2底部的限位块24放置的放置槽,最底部的条形块21与底部的限位块24之间设置有橡胶垫26,令格栅2与处理池1底壁贴合更紧密。
参照图2和图4,立杆23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立杆23上设置有与立杆23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25,立杆23的长度大于同一格栅2上所有条形块21的高度与第一螺母25的高度之和,第一螺母25与位于最顶端的条形块21相抵。位于最上层的条形块21与第一螺母25之间设置有弹性垫27。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垫27为橡胶材质,将第一螺母25与邻近的条形块21之间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从而保护条形块21。相邻两个条形块21呈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增摩凸纹,用于增大条形块2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令格栅2在摩擦力作用下保持结构稳定,便于将其插入滑槽13内。需要清洗格栅2时,将格栅2从滑槽13中取出,然后旋动第一螺母25,解除第一螺母25对条形块21的压力,然后以立杆23为轴转动条形块21,相邻两个条形块21彼此偏移一定角度,即可对凹槽22进行清洗。尤其是对于格栅2较厚的情况,刷子难以伸入格栅2上的网格内清洗,将格栅2拆分成多个部分,网孔上的边角暴露出来,从而达到了便于清理的效果。
参照图3,处理池1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凹槽22顶部开口的挡板3,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呈长条型,挡板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条形块21的长度方向。挡板3一端与处理池1顶壁铰接,另一端开设有条形槽33,条形槽33沿挡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处理池1的顶壁上嵌设有螺杆31,螺杆31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32。在需要从处理池1内取出格栅2时,旋动第二螺母32直到第二螺母32脱离螺杆31,然后转动挡板3,直到螺杆31脱离条形槽33,即可解除挡板3对滑槽13顶部开口的封闭,沿竖直方向滑动格栅2可取出格栅2。
参照图4,格栅2设置有多个,若干个格栅2沿处理池1内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沿处理池1内废水的流动方向,格栅2上凹槽22的大小依次减小。在本实施例中,格栅2设置有两个。两个格栅2贴合设置,滑槽13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为格栅2厚度的两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清洗格栅2时,将格栅2从滑槽13中取出,然后旋动第一螺母25,解除第一螺母25对条形块21的压力,然后以立杆23为轴转动条形块21,相邻两个条形块21彼此偏移一定角度,即可对凹槽22进行清洗。尤其是对于格栅2较厚的情况,刷子难以伸入格栅2上的网孔内清洗,将格栅2拆分成多个部分,网孔上的边角暴露出来,从而达到了便于清理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包括处理池(1),所述处理池(1)内设置有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条形块(21),所述条形块(21)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条形块(21)相对的侧壁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凹槽(22),所述凹槽(22)贯穿条形块(21)的厚度设置;若干个所述条形块(21)的中部共同贯穿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23),所述条形块(21)以立杆(23)为轴转动,所述立杆(2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4);所述处理池(1)呈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延伸至处理池(1)顶壁的滑槽(13),所述条形块(21)的两端与滑槽(13)滑动配合,所述滑槽(13)的侧壁与条形块(2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3)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立杆(23)上设置有与立杆(23)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25),所述第一螺母(25)与位于最顶端的条形块(21)相抵,所述立杆(23)的长度大于若干个条形块(21)的高度与第一螺母(25)的高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底部设置有橡胶垫(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层的所述条形块(21)与第一螺母(25)之间设置有弹性垫(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凹槽(22)顶部开口的挡板(3),所述挡板(3)一端与处理池(1)顶壁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条形槽(33),所述处理池(1)的顶壁上设置有穿过条形槽(33)的螺杆(31),所述螺杆(31)上设置有第二螺母(32),所述第二螺母(32)与挡板(3)顶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块(21)呈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增摩凸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格栅(2)沿处理池(1)内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2)上凹槽(22)的大小沿处理池(1)内废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减小。
CN201920481880.7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Active CN210065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880.7U CN21006538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1880.7U CN21006538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5384U true CN210065384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1880.7U Active CN21006538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5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4991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1704309A (zh) 一种研磨机用水循环装置
CN210065384U (zh) 一种臭氧处理印染废水设备
CN203990002U (zh) 一种带桨叶涡流式防堵污水处理器
CN2105623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CN210764665U (zh) 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4219909U (zh) 一种自清洗搅动滤水器
CN212800025U (zh) 一种研磨机用水循环装置
CN215983251U (zh) 一种保温锅炉水循环过滤再利用系统
CN214880363U (zh) 一种利用树脂处理废水装置
CN213506306U (zh) 一种新型的脱硫废水高效一体化预处理集成装置
CN212770245U (zh) 一种石材加工废液快速分离系统
CN212131728U (zh) 一种水利管道
CN209243828U (zh) 高层建筑用供水箱
CN209917448U (zh) 一种可回收浆料的造纸废水处理设备
CN206507076U (zh) 一种海水养殖场用海水循环过滤装置
CN216972284U (zh) 利用生态手段处理废水的净化系统
CN205064393U (zh) 一种自动清洁型排渣泵
CN210393946U (zh) 一种印染废水用回收装置
CN213924275U (zh) 一种耐污染油污水分离器
CN108031171B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过滤装置
CN208413937U (zh) 一种地埋式强化净水微电解装置
CN208776549U (zh) 一种无害化处理三格化粪池
CN218166101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除泥装置
CN2090200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